2012年11月18日,倫敦西區聖馬丁劇院的演出計時器跳轉到了25,000。與之相輝映的是戲院外牆所掛的紅色霓虹燈,赫然跳躍著「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捕鼠器,60周年」。《捕鼠器》是世界上演出場次最多、演出時間最長的話劇,而這已經不是其劇本作者阿加莎•克裡斯蒂名下唯一的世界紀錄了——根據金氏世界紀錄,阿加莎•克裡斯蒂亦是世界上最暢銷的小說家,可謂當之無愧的「偵探小說女王」。直到如今,她的諸多作品例如《無人生還》、《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原告證人》等以及筆下的人物波洛和馬普爾小姐仍讓世人為之驚豔並津津樂道。而她的一生也可謂一波三折,也給後人留下了一個不解之謎。那麼,我們不妨回溯歷史長河,來看看偵探小說女王傳奇般的一生。
「人生最大的幸事之一莫過於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阿加莎•克裡斯蒂在自己自傳的一開始就如此寫道,「而我有一個非常快樂的童年。」
1890年9月15日,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出生在英國德文郡託基的阿什菲爾德宅邸,她是家中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孩子。她的父親,弗雷德裡克•阿爾瓦•米勒,是一個來自上層中產家庭的美國股票經紀人。據阿加莎回憶,「他並沒有什麼突出的特質。他並不特別聰慧。我想他有一顆單純慈愛的心,並且切切實實地關心自己的同伴。他極富幽默感並能輕易逗人歡笑。」而她的母親克拉拉•伯契默出生于貝爾法斯特,經歷過不幸的童年。「她與父親截然不同,神秘莫測,引人注目」,阿加莎寫道,「僕人和孩子們都對她死心塌地。那怕是無足輕重的話語,只要出自她口,就會被迅速執行。」然在阿加莎童年中最舉足輕重的人物就是被她稱為「姆媽」的保姆,當姆媽因為退休不得不與阿加莎告別時,阿加莎感受到了自己人生第一次真正的悲傷。
阿加莎的母親克拉拉曾一度熱衷於兒女教育,卻突發奇想地決定為了保護阿加莎的視力和大腦,在八歲之前不許她讀書。可大概是阿加莎註定要成為作家吧,她天生對書籍報有著極大的興趣。在每聽過一個喜愛的故事之後,阿加莎就會把故事書要過來閱讀。在姆媽的幫助下,還不到五歲的阿加莎就早早地步入了書籍的世界。她的父母接受了現實,開始教她讀寫和算術。隨後,阿加莎在託基學會了鋼琴和舞蹈,並且熱衷於去戲院看戲和參加遊園會。
1901年11月,阿加莎的父親病情惡化,終究去世,時年阿加莎十一歲。「自父親死後,我的人生完全不同。我邁出了安心而無慮的孩提世界,走入了現實世界的邊緣。」
1902年,阿加莎被送往蓋耶小姐女子學校學習。一年半載以後,母親克拉拉帶著她來到巴黎。在這裡,她觀賞了大量的戲劇和喜劇,並且學習鋼琴和聲樂,卻最終因為「缺乏在公眾面前表演的氣質」放棄了自己成為鋼琴演奏家的夢想。於此,阿加莎本人看得很淡然:「若你所欲求的事物遙不可及,與其沉淪在懊喪和妄想之中,不如認識到這一點而繼續前進。」
1910年,阿加莎和母親回到英國時,因母親病重,而決定去埃及開羅休養度假。阿加莎適時推開了社交界的大門,同時也在搜尋著丈夫的人選。巧合的是,她的文學之路也從此時開啟:在幾次的劇本和短篇小說創作之後,阿加莎寫了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白雪覆蓋荒漠》,並且請教了當時著名的成功作家伊登•菲爾波茨,並得到了不少有益的建議。雖然這篇小說最終被拒稿、無緣出版,不過阿加莎的文學之路並未就此結束。
兩年之後,阿加莎結識了年輕的少尉阿奇博爾德•克裡斯蒂,因其與自己迥然不同的性格和「陌生的新奇感」陷入熱戀。阿加莎參加了風靡一時的急救和護理學習班。除卻課本上的知識外,阿加莎海被安排一周兩次去當地醫院門診實習,以及不時隨著巡迴護士實習一天。當時的阿加莎和眾人一樣,並沒有感受到戰爭的預兆。直到某天早晨消息突如其來:英國參戰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改變了阿加莎的人生。戰爭的爆發促成了她和阿爾奇在1914年聖誕前夜的完婚。完婚後阿爾奇便奔赴法國站場,夫妻倆在四年間甚少見面,直到1918年阿爾奇升任空軍部上校,調回倫敦定居,夫妻才開始了真正的婚後生活。
戰爭期間,阿加莎參加了志願救護分隊,協助醫生救治託基的傷員。在1914年10月至1916年12月間,她志願工作了3,400小時,並在此磨練中成為合格的藥劑師。藥房的瓶瓶罐罐最終成為了她第一部偵探小說《斯泰爾斯的神秘案件》的靈感。也是在這部小說裡,經典角色,比利時偵探赫爾克裡•波洛頂著他的蛋形腦殼和兩彎大鬍子,赫然登場了。在阿加莎的自傳裡生動地記錄了她當時構想:
他得曾經是個警官,這樣他就懂得不少犯罪的知識。他得一絲不苟,井井有條,我清理我臥室裡的零亂小物件時這麼想著,一個井井有條的小個子。在我的眼前已浮現出一個井井有條的小個子,總是在整理東西,喜歡什麼東西都成雙成對、方方正正。而且他得足智多謀——他的腦袋裡得有小小的灰色腦細胞——這短語不錯,我得記住了——對,他會有小小的灰色腦細胞。他會有一個相當華麗的名字——歇洛克•福爾摩斯和他的家人們擁有的那種名字。他的哥哥叫什麼來著?邁克洛夫特•福爾摩斯。
叫他赫爾克裡斯1怎麼樣?他會是個小個子男人——赫爾克裡斯:不錯的名字。他的姓氏是更大的難題。我不知道怎麼會最終決定採用波洛,不論它只是偶然在我腦海浮現,還是它曾出現在報紙上或是寫在什麼東西上——無論如何它出現了。波洛這個姓氏和赫爾克裡斯不搭,但和赫爾克裡挺協調——赫爾克裡•波洛。很好——就這麼決定了,感謝上帝。
這部小說的出版卻並不順利,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拒絕和拖延,最終由博得利•黑德於1920年正式出版。此時阿加莎對出版一事近乎心灰意冷,看到有希望出書,迫不及待而心甘情願地籤署了報酬微薄的合同。
隨著女兒羅莎琳德的出世,以及丈夫阿爾奇退伍轉業之後起薪甚微,夫妻倆的生活並不寬裕。阿加莎繼續創作了《暗藏殺機》、《高爾夫球場謀殺案》等小說。《暗藏殺機》中,阿加莎筆下的另一對角色湯米和塔蓬絲夫婦初次登場。
1922年,阿加莎迎來了人生中最令她激動的事之一——得以與丈夫阿爾奇一起藉助推廣大英帝國博覽會的機會週遊世界。夫婦倆遊歷了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夏威夷,而阿加莎在旅途中的書信照片等珍貴資料也在不久之前集結成冊並出版。
阿加莎在踏上環遊世界的旅程之前曾經與自己的母親有如下的對話:「記住,如果你不和自己的丈夫在一起,如果你離開他太久,你將會失去他。對於阿爾奇這樣的男人尤其如此」。
「才不是呢,」我忿忿不平道,「阿爾奇是世上最忠誠的人。」「你不了解男人,」我的母親以維多利亞式的口吻說,「妻子應當與她的丈夫在一起——如若不然,他就會覺得自己有權忘記她。」
豈料這話在將來一語成讖。
環遊世界讓阿加莎獲得了新作《褐衣男子》的靈感,而隨後的《羅傑疑案》更是大獲成功,成為了使阿加莎聲名鵲起的代表作。夫婦倆購置了一間價格低廉、景色宜人的兇宅,並為了紀念阿加莎的第一部偵探小說,將其取名為斯泰爾斯。阿加莎預感到此地不祥,厄運也確實紛至沓來。
1926年可謂是阿加莎極其悲慘的一年,母親的離世已然讓她傷悲,丈夫的出軌更是雪上加霜。1926年12月3日,經歷了一場夫婦間的爭吵之後,阿爾奇離開斯泰爾斯與情婦共度周末。同日晚間9:45分,阿加莎駕駛著自己的莫裡斯考利小汽車離開斯泰爾斯,之後她的汽車在湖旁被人發現,車裡空無一人,僅存過期駕照和一些衣物。
阿加莎失蹤的消息上了紐約時報頭條,驚動了千餘警力和上萬名志願者,甚至著名偵探小說作家柯南•道爾和多蘿西•塞耶絲都參與了進來。儘管10日之後,她被發現以化名棲身一家賓館,並無意外發生。然則媒體和公眾對阿加莎隱私的曝光也使得阿加莎再次受到傷害。她從未對自己的失蹤有任何解釋,而此次失蹤也成為了未解之謎。
1928年,阿加莎•克裡斯蒂與阿爾奇•克裡斯蒂正式離婚。
結束婚姻之後的阿加莎除了繼續寫作之外,也重新踏上了遊覽世界的旅程,只是這次是乘坐東方快車前往中東和近東。機緣巧合使她遇見了小自己14歲的考古學家馬克斯•馬洛溫,他們於1930年結婚,這段婚姻一直持續到阿加莎過世。
阿加莎迎來了自己創作的第二次高峰:1930年的短篇集《寓所謎案》中,經典偵探馬普爾小姐初次登場。與波洛一樣,這是個一登場就並不年輕的角色。1934年的《東方快車謀殺案》,1936年的《ABC謀殺案》,1937年的《尼羅河上的慘案》……可謂佳作如雲,阿加莎暢銷作家和偵探小說女王的頭銜已然難以撼動。
1939年,英國對德宣戰,二次大戰的戰火蔓延開來。阿加莎又再次回到了堆放著瓶瓶罐罐的醫院藥房。也因此,她獲得了運用金屬鉈進行下毒的靈感,並將之用在了小說《白馬酒店》中。
1945年,阿加莎的丈夫馬克斯參軍歸來,而她的女婿,羅莎琳德的丈夫,卻永遠倒在了戰火中。
阿加莎的晚年持續筆耕不斷,並多次獲得殊榮。而她卻曾談到自己並不認為自己是作家,而是家庭主婦。1952年,阿加莎五年前為慶祝瑪麗王太后八十誕辰而作的廣播劇《三隻瞎老鼠》被搬上舞臺,至此長盛不衰。1975年波洛的最後一案《帷幕》出版,而波洛也成為了第一個登上報紙訃告的虛構人物。
1976年1月12日,阿加莎•克裡斯蒂與世長辭。如今,平靜的牛津郡喬爾西小鎮,聖瑪麗墓園的一隅,阿加莎的墓碑就在那裡,墓志銘是埃德蒙•斯賓塞的詩句:
勞累後的睡眠,暴風后的港口,
戰亂後的和平,生命後的死亡,
讓人何其快樂。
孩子說,「感謝主賜予我豐盛晚餐。」
阿加莎在自傳裡寫道,「作為一個75歲的老人我還能說什麼呢?『感謝主賜予我美好人生,以及給予我的所有的愛。』」
興許作為一個讀者,我只能說,「感謝歷史上曾經有這樣的人物,其人生充滿對生活的熱愛,其作品至今仍舊熠熠生輝。」
卡莉•路易絲是個奇妙的女人。兩任前夫讓她坐擁豪宅,一輩子衣食無憂,現任丈夫雖然性情古怪,卻毫無保留地愛著她。兒女繞膝、親戚友善、僕從忠誠,甚至歲月都未在她臉上留下太多痕跡。這樣的人生堪稱完美,但她的老同學卻覺得她身邊環繞著不祥氣息,甚至有死亡的徵兆。
於是,馬普爾小姐受託前往,希望弄清老同學不祥預感的來源。沒過多久她就發現,卡莉的幸福只是鏡中的反射。有人想探究鏡中物卻引來謀殺……
我們在微博和微信送出的每一份小禮物,都會有一封親筆感謝信,都是午休時間三人埋頭苦幹刷刷刷寫的。我們決定在微信玩一個好玩的,如果你身邊的朋友因為你而關注了我們的微信,把他們的id告訴我,小編核實無誤的話將會送出我們的好書一本,10個id一本書,20個id兩本,以此類推。
希望更多的人獲得更美妙的閱讀體驗。
——感謝你把百無聊賴的黑夜給了我。
喜歡請分享到朋友圈:)
點擊題目下方的新星出版社,即可關注
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可查看往期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