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知道電影《尼羅河慘案》、《東方快車謀殺案》嗎?很多人會說知道。而問起書作者是誰?大概10個人中會有7、8個人搖頭。
阿加莎·克裡斯蒂,曾被英國女王授予「偵探女王」的桂冠。她有一個十分接地氣的中國名字「阿婆 」。當然她並不是一出生就是個老嫗,她是從嬰兒、女童、少女、少婦一步步邁入老年,直至耄耋,最後才以86高齡戀戀不捨地離開這個她曾辛勤耕耘並收穫滿滿的世界。
為何這時要介紹這個已死去數十年的英國老婦人呢?原因之一是今年9月15日是阿婆130年誕辰;而最主要原因則是不管中國或外國,人們歷來對於探索人性幽微及生活中難解的詭異現象的類似於鬼怪故事的偵探小說有著特殊的喜好,在閱讀此類通俗作品過程中,人們會在跟蹤故事情節的變化發展,在最終得知兇手是誰的同時,無意中接受一場文學性心理治療。
用中國女作家王安憶的話就是:我讀阿婆,感受相當單純,那就是「享受」。你可以放棄意義的追尋,徑直進入故事,她不會讓你失望,一定會有神秘的死亡發生。然後懸疑一定會有答案。本期咱就聊聊這位探案小說高手阿加莎·克裡斯蒂。
阿加莎·瑪麗·克萊麗莎·克裡斯蒂女爵士又稱馬洛溫爵士夫人(Lady Mallowan),是英國偵探小說作家。瑪麗·維斯馬科特(Mary Westmacott)則是她寫浪漫愛情小說所用的筆名。
據金氏世界紀錄統計,阿加莎·克裡斯蒂是人類史上最暢銷的著書作家。而將所有形式的著作算入,只有聖經與威廉·莎士比亞的著作的總銷售量在她之上。至今其著作曾翻譯成超過103種語言,總銷突破20億本。
在法國,截至2003年,她一共賣出4,000萬本法文版的著作,為法國書籍銷量紀錄保持者,遠勝於第二位法國大文豪左拉的2,200萬本。她是公認的「偵探小說女王」(Queen of Crime),對英國偵探小說的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和富爭議的啟發。
————維基百科
阿婆生於1890年,故於1976年,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戰爭摧殘了她,也成就了她,使她對草藥,特別是毒藥有了深入的了解,這使她在此後的80多部小說中屢屢將其運用到兇手投毒的過程中。
她從小所受的家庭教育讓她對文學創作充滿了興趣。而她的姐姐經常給她講述福爾摩斯探案的故事,使得她對偵探小說的興趣大增。她曾經對她姐姐說,她也想寫偵探故事,可是姐姐卻認為偵探小說不好寫,並不支持她。正是因為這種相反的刺激,使得克裡斯蒂創作偵探小說的欲望更加強烈,並最終促使她寫出了第一本偵探小說《斯泰爾斯莊園奇案》,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最終走上了偵探小說創作之路。保持幾乎每年一部的作品問世,且暢銷不衰,也成就了她一生80多部小說「著作等身」的世界紀錄。其中30多部被搬上銀幕,其中就包括我們大家看到的「波羅系列」。
赫爾克裡·波羅(Hercule Poirot)是阿加莎·克裡斯蒂所著系列偵探小說中的主角,一名比利時偵探,因其講法語,所以經常被誤認為是法國人。他無論是外表和性格都十分獨特,鮮明易認,是文學史上最傑出、最受歡迎的偵探之一。
初次登場於《斯泰爾斯莊園奇案》,主要的出場作品有《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羅傑疑案》、《ABC謀殺案》、《陽光下的罪惡》等。在最後一案《帷幕》中去世,死訊當時被《紐約時報》以頭版發布。
在閱讀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一直使我備感困擾,那就是為什麼阿婆筆下的每部小說中起碼有一個,或是多人被害?
最極端的例子出現在《無人生還》中,10 個人上島,全部死掉,無人逃脫。如果你只是將關注點停留在故事情節的設計上,以及兇手的揭秘上,你可能會對此問題感到困惑不解,但如果你換個視角,從人性的角度去思考,你就會發現每個遇害者身上都存在著人性的「弱點」,我們估且如此説,因為我不喜歡稱其為「人性惡」。
如《寓所迷案》中被害者普羅瑟羅上校就是個用鄰居丹尼斯的話説是「傲慢自大,人面獸心」的老東西,「怪不得他前妻離家出走了呢。」再看看《謀殺啟事》中被害的小夥子謝爾茲生前是個愛慕虛榮,且愛沾小便宜的傢伙。最後因試圖敲詐錢財而送命。《尼羅河上的慘案》中的遇害者、擁有萬貫家財又天生美貌的富家女林內特·裡奇維作為擁有一切的人中鳳凰,本應感恩知足,施恩布善,但她卻目空一切,恣意妄為,不顧友情道德奪人所愛,從頭到尾,林內特都在炫耀其顯赫的家世,富貴令她自私殘忍,囂張跋扈,如波洛所說「就像《聖經》裡的那個富人,把窮人僅有的一頭羔羊搶走了」。這個控制欲極強而又殘忍的人,不但引起了所有女性的嫉妒和仇視,更讓男性對她萬分厭惡。最終她自食其果,成為了物慾和貪婪的犧牲品。
在對被害者的人性弱點揭示後,阿婆當然會將筆墨的重點放在兇手身上,會將兇手的作案動機,特別是作案技巧描寫得活靈活現,從而將人性的弱點,人性醜惡的一面展露得清清楚楚。
阿婆之所以要在每部小說中寫出這麼多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其實就如同啄木鳥去準確的找出人性這棵樹木中的各種病患;如同在人生艱難的道路上立下警示牌。她試圖告誡人們,你們的一切命運,實際上都是你自身的修為所致。要多反省,少遷怒,多行善,少做惡,只有這樣才能一生平安。
阿婆本人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她筆下的人物也是生動的,有血有肉的,而她對生活場景,人們的穿著,家居擺設,乃至園藝方面都有著獨到的見解。
她的作品裡,處處都透露出一種女性特有的溫情。在她筆下,故事是一場場的智力遊戲,儘管其中有死亡和犯罪,但人性和世界依然溫文爾雅,美麗依舊。
希望朋友們如有閒暇,不妨在明淨、舒適的客廳,點上一枝香,進入阿婆的領地,享受既緊張,又優雅的另類閱讀。
作者:若木
美編:chai
圖片:祈潤香舫拍攝&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