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女性30+」的話題很火。
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還在播著,電視劇《三十而已》也跟著來了。
開播不到一周,這部劇就上了三四十次熱搜。
大家除了忙著pick舞臺上的姐姐,也密切關注著劇裡三位女主角的命運。
前幾天還在熱烈討論三位女主角的人設,現在輿論的風向又轉為討伐姐姐身邊的「渣男」。
△今天的熱搜是網友罵王漫妮的男友是「海王」(比喻廣撒網有眾多備胎的人),演王漫妮的江疏影問海王是什麼意思?
不得不說,作為一部現實題材的女性劇,《三十而已》是夠大膽的。
以往國產劇總喜歡給我們的大女主們安排各種浪漫的邂逅,但《三十而已》卻反其道而行之,給三位女主角,安排了三段狼狽不堪的感情戲:
有人遇到感情騙子,有人遭受婚姻冷暴力,還有人被「綠」……
看上去很狗血,可我卻覺得,這些不甜也不美的婚戀關係,恰恰正是《三十而已》最現實,也有意思的一點。
抹掉偶像劇的粉紅泡泡,展現出戀愛、婚姻在30歲真實的樣子。
滬漂王漫妮:
30歲的人生裡沒有白馬王子
王漫妮(江疏影 飾),一開始是這三個女主角裡唯一一位未婚單身的。
她很漂亮,也很聰明能幹。
從衢州來到上海,當了八年滬漂,從初級銷售做到銷售主管。
她有點像《東京女子圖鑑》的女主角,從三四線城市出來打拼,有欲望,也有野心。
這種野心,不只是在工作上,擇偶上也有。
王漫妮不甘心只過安穩的小日子,她想找個有錢人。
你當然可以說她貪慕虛榮,但是,只要是憑自己能力爭取的,在不傷害其他人的情況下,女性表達自己的欲望並沒有錯。
而且,王漫妮也是這樣做的,她那麼努力工作,就是為了在結婚這件事上,有更多的選擇權,她可以等,等到那個理想對象出現。
如果是偶像劇,這時候一定要賞給王漫妮一個霸道總裁才對。
但很可惜,《三十而已》裡沒有。
王漫妮可以憑藉努力升職加薪,智鬥綠茶同事,卻沒有始終沒有辦法讓自己的戀愛變得更順利。
母親給王漫妮介紹的相親對象,自稱年收入過兩百萬,在金融界前途無量。
可實際上,是個到處蹭吃蹭喝蹭活動的油膩男人。行走江湖,全靠朋友圈營造的成功人設。
王漫妮在店裡遇到的男客戶,有錢是有錢,但是已婚裝單身,只想找情婦不想找對象。
後來,好不容易,在遊輪上瑪麗蘇了一回,王漫妮碰到了一個有才多金還帥氣的男人。
看上去就像是霸道總裁本尊了。
對王漫妮一見鍾情,下船以後還要跟著找到上海。
這是天降良緣,準備開掛的節奏?
結果又是空歡喜一場。
儘管王漫妮已經小心謹慎,在查清楚對方是單身的身份之後才交往,但還是掉進了感情騙局。
看預告和片花可以知道,對方對王漫妮更像是玩伴的心態,以「不婚主義」掩飾自己的「花心」。
不是不結婚,而是不想和你結婚,他不可能給王漫妮一段長久而穩定的關係。
有人認為王漫妮很傻,那男的那麼油膩一看就不是什麼好東西。
但我卻覺得,王漫妮的反應挺真實的。
30歲以後心動的機會越來越少,如果這時候還能遇到一個完全符合自己擇偶標準的對象,哪怕看上去有點不靠譜,但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試一試。
而愛情的結局,同樣現實。
30歲的人生,不存在轉角遇到白馬王子的奇蹟,即便是王漫妮這樣聰明漂亮的女生,遇到真愛的概率也相當低。
乖乖女鍾曉芹:
過上和大家一樣的日子就是幸福嗎
鍾曉芹(毛曉彤 飾)的外型條件沒有王漫妮那麼優越。
她代表的是大部分平凡女生的生活。
在大家都認為「合適」的時候結婚,嫁給了一個父母都認為「合適」的對象,一切看起來都很「合適」,可這樣的生活就是幸福嗎?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曉芹以為,那就是的。
工作上,她是「便利貼女孩」,不推脫但也不積極,同事交給她什麼工作都會完成,但是也沒有別的目標,能拿一份固定薪水就心滿意足。
婚姻,她和老公陳嶼通過相親認識。
感情是有的。
但兩人總是聊不到一塊去。
鍾曉芹因為家就在上海,父母都很疼她,從小就被保護得比較好,所以還是保留著一顆少女心。
但陳嶼卻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在感情表達上比較冷漠,他結婚就是想遠離以前的家庭,日子過得輕鬆省心一點。
他看中鍾曉芹的條件,更看中她的性格。
從小沒有什麼主見的鐘曉芹,在婚姻中,也是唯唯諾諾的一個,基本上什麼事情都聽陳嶼的。
陳嶼要養魚,她不敢養貓。
陳嶼想安靜,她不敢要浪漫。
原本鍾曉芹以為生活就是這樣過下去,兩個人相處久了,感情就會變淡。直到經歷了意外懷孕和流產之後,鍾曉芹才發現這段婚姻的問題所在。
兩人在一起,沒有溝通,也沒有目標。
丈夫總是把自己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鍾曉芹上午做完清宮手術,陳嶼下午就因為工作原因,跑回單位加班。
曉芹媽媽過來照顧女兒,陳嶼不但沒有感激,還責怪對方把他的魚弄死了,給臉色曉芹媽媽看。
在陳嶼心中,自己的工作、愛好都比曉芹重要。
下一個錯別字
而曉芹,也總算明白了,原來那所謂的「合適」,只是別人眼中的「好」,這裡面沒有一件事是她真心想要並努力爭取的。
母親說女人到了年齡就該結婚生小孩。
陳嶼說結婚就是搭伴過日子。
而她自己,想要的並不是這些,而是一個可以交流,有溫度,在你不開心的時候會噓寒問暖會關心的伴侶。
網上看到一些評論以及身邊的朋友都會討論,陳嶼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不算「渣男」。
他對曉芹並非沒有愛,比如當兩人決定要孩子,他還是用心為曉芹做了小夜燈,讓她晚上上洗手間的時候更方便。離婚的時候,即便是他單位的集資房,他還是提出給曉芹一半。
可是,不出軌就是好伴侶了嗎?生活中像陳嶼這樣結了婚就變冷漠的,大有人在。還記得《晝顏》那一句讓人心酸臺詞嗎——「婚後三年,老公就把老婆當成冰箱了。不管什麼時候,打開門就有食物,壞了會很不方便,但是也不會保養。」
正因為不是「渣」,才讓人感到更絕望。明明大家都沒有愛上別人,為何還是要走向漸行漸遠的結局?
全能主婦顧佳:
我那麼完美,為何還是被出軌?
顧佳(童謠 飾)是三個女主角裡面,話題度最高的一位。
一是她用愛馬仕柏金包,帶大家走入上流富太的生活,雖然不知道戲裡說的是真是假,但看著就覺得很精彩很獵奇。
其次,則是顧佳這個人設,太高能了。
以往我們電視劇裡的全職太太,都有一個刻板印象,就是大多比較傻白甜,總是老公出軌還傻傻地蒙在鼓裡。
可是顧佳這個角色,卻大不一樣,她雖然是主婦但工作能力極強。
不僅家裡照顧得井井有條,還可以幫老公處理公司業務。
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情是她搞定的。
公司資金出了問題,是她想辦法通過太太團的人脈解決。
別的太太對小三怕得要死,顧佳聽到老公一句「橘子好吃」,就知道有人要動玩腦筋。
面對學校的霸凌者,顧佳也絕不退讓,親手教訓那些欺負他小孩的人。
可以說,顧佳就像是一個完美主婦的典範。
「入得廳堂,出得廚房。」
生活中就沒有她解決不了的事情,如果不是她,她老公許幻山也不可能做到現在這個位置。
但問題是,就這麼一個優秀而強悍的女性,在接下來的劇情裡,一樣要面對老公出軌的困境。
顧佳那麼好,她老公竟然還要出軌!!!很多人都表示憤怒和不可接受。
可是,這並不完全是編出來的故事。
先說劇裡,顧佳很強大是沒錯,但另一方面,她也一直處於很累很難的境地。
小孩的事情她要管,公司的生意她要理,無論是家庭還是公司,顧佳都比她老公更適合做一個領導者。
可是,因為困於母親、妻子的身份,顧佳犧牲了自己在事業上的追求。取而代之的,是她要把老公推上自己想要到達的位置。
但很可惜,她老公並不是這塊料。
做煙花設計師出身的許幻山,更像是一個藝術家。
他不喜歡談生意,也不擅長商場上的博弈。
顧佳越逼他往上走,許幻山只會感到越累。再加上許幻山一直看不慣太太圈那一套虛榮社交,顧佳想他做的事情,並不是他內心喜歡的,時間長了,兩人的隔閡和矛盾便會日漸加深。
雖然這些都不是出軌的理由,但婚姻中的感情往往就是因為夫妻不同步而磨損和變化的。
而現實中,我們也經常會看到很多類似的「迷惑出軌事件」。
在《浪姐》裡,張雨綺那麼漂亮,她的第一任丈夫王全安嫖娼被抓;鍾麗緹,50歲依然風情萬種,她第二任老公嚴錚,也是被媒體爆料在婚姻期間「密會辣妹」……
婚姻是由兩個人共同經營的,一個人再強大也不足以撐起一段婚姻。
命運無常,人心難測,個人優秀與否,和他/她的婚戀是否順利沒有必然關係。
《三十而已》現實的地方,就在於它敢於戳破如此殘忍的人間真實。
漂亮的王漫妮被騙,乖巧的鐘曉芹要離婚,完美的顧佳被出軌……
對於看慣偶像劇的觀眾來說,多少有些不理解,為什麼電視劇要講這麼殘忍的故事?
這是要進行恐婚教育,還是讓人對生活絕望?
在這裡,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展示離婚,並不是要引導離婚。
現實中當然還是有幸福的婚姻和好男人,但同樣真實的是,像王漫妮、鍾曉芹、顧佳這樣的情況,確確實實存在於我們周圍,並且是我們大多數人過了30歲以後都要面對的問題:
原來嫁給真愛,也未必會幸福一輩子?
原來我變得更好了,也未必會等到更好的愛情?
原來婚姻不是終點站,而是另一段修行的開始?
這些問題,並不會因為我們逃避而消失。與其粉飾太平,倒不如展現困境,讓大家提早做好心理準備,認清現實。
《三十而已》裡面的一幕,我印象很深。
三位女主角跑到大學校園,碰到了《二十不惑》(同一個製作公司正在熱播的另一部劇)的四位主角。
《二十不惑》的主角在暢想自己離開校園的生活:「嫁霸總,生小孩,住大房子,做全職太太」。
聽到她們的對話,《三十而已》的主角笑了,這不就是10年前的我們?
偶像劇式的幻想,是屬於20歲的。那時候總想著快點長大,到了30歲,我們就會變得更好,生活中所有的難題都迎刃而解。
可等真到了30歲,我們才發現,所謂長大後日子會變得更美好,都是騙人的雞湯,眼前的生活依舊千瘡百孔,問題沒有減少反而更多了。
困難依舊,可是那又怎樣呢?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啊。
離婚依然可以過得開心,甩掉渣男才有可能遇見幸福。
無論是劇裡,還是劇外,姐姐的故事讓我們覺得勵志,讓我們不再害怕變老,不是因為她們到了30歲40歲依然那麼漂亮,保養得那麼好,也不是因為她們能力超群、天下無敵,而是她們身上總是有著無論多難都可以再來一次的韌勁和勇氣。
生活的本質,就是千難之後有萬難。
當我們不再依賴愛情,當我們學會接受現實,當我們市場上出現更多講真話的影視劇,才是我們以及這個社會真正長大成人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