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集第40期
本期:以「春日」為主題展開創作。具體要求,點擊此處查看。
所有作品以匿名形式「糊名法」發在評委群,評委群所有人均可推薦優秀作品,且任意選擇其中標註【點評】字樣的作品進行點評(不保證所有標註的作品均得到點評)。
點評屬個人觀點,不是結論,也不代表無絃詩會,歡迎不同觀點者在底部留言。
本期
策劃:寒冰
收稿:光輝
點評:墨言之、心隨流水、帆影、雨林湖泊、世外梅園、風雅錢塘、倉西閒客
編輯:涼笙墨染
臘梅迎春
寒柯提起小燈籠,瓣似黃紗蕊染彤。
帆影點評:此次創作要求的主題是「春日」。此作寫臘梅迎春,寫了臘梅的姿態、色彩、幽香以及花期。但「春日」之景不突出。畢竟寫「迎春」與寫「春日」重點還是不同的。另外,把臘梅比作「燈籠」,即便小,感覺喻體還是過大;臘梅橫斜的疏枝上託起繁密的花,用「提」不太準確。世外梅園點評:該絕讀來頗有味道,結句「數」字用得極妙。風雅錢塘點評:絕句令人耳目一新,特別是第三句,時間跨度大,寫出了梅的花期長。全篇從視覺嗅覺到感覺,很好的交叉出現,詮釋了春日裡寒梅「迎春」的高美風姿。心隨流水點評:比喻和誇張,都不可失去生活的基礎和依據。把蠟梅花蕾和花朵比喻成燈籠,瓣如黃紗,不太妥帖。一般燈籠是空心、透亮,而蠟梅的花蕾較小而實心,花瓣較厚、呈蠟狀油脂以保水禦寒,花蕊紫紅色。蠟梅花期通常在11月至翌年2~3月,三月已是暮春(清明穀雨)時節,臘梅已謝,何以還在迎春?恐怕是在數春天歸去的腳步吧!如果理解成「鬧了三個月」則可。也許作者的「三月」指公曆3月,一般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公曆年月日,用中文數字表示農曆年月日。「鬧」字借用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好。「數」字妙。香味數春跫,是嗅覺與聽覺的通感手法,「款款」徐緩、深情而動人。墨言之點評:臘梅的神或形均不準確,開花時令也不對。
雲舒
早春
暖日初開照近人,江南大地漸回春。
陌頭鶯語誰能解,報導凝寒去幾輪。
倉西閒客
再訪春溪舊友
橋邊紅粉又添些,碧柳清溪到燕家。
帆影點評:前兩句寫訪友路上之春景,色彩斑斕,充滿生機。後兩句寫與友人詩酒雅聚,妙在不寫人而寫桃花和(唱和)我。燕家,我猜應該是地名(比如燕家塔之類的)吧?否則,我有些不明白。雨林湖泊點評:此韻讀了幾遍有些迷糊,春溪是詩人舊友呢,還是舊友住在春溪?若是前者吧,到燕家、詩酒未酣等語裡又有訪人的影子;若是後者吧,似乎主旨又有些偏離,畢竟訪友不能寫成訪春吧。而且感覺一、四句寫春的詩句是最傳神的,特別末句堪為詩眼。理解可能不到位吧,僅供參考。墨言之點評:善於抓拍景而生情,畫面乾淨,畫中有詩,不錯。
風輕雲淡
春日
東風細細逐青雲,燕語鶯啼四野聞。
帆影點評:此作對春日的描繪有聲音有形態有色彩,形象生動。覺得首句可再酌:青雲,指高空,也喻指高的地位。能「逐青雲」的風應該很高,應該是扶搖直上的強勁有力的大風。東風,是細細的溫柔的春風。感覺二者搭配有些不和諧。(不知為什麼,個人覺得如果是說「風箏逐青雲」之類的,就比較符合生活真實, 雖然其動力也是春風。也許是因為風箏是一個更具體的視覺形象吧。)個見而已,不一定對哈。風雅錢塘點評:該絕句寫得很用心,渲染了春天的熱鬧。不足之處跟帆影老師感覺差不多,「東風」是溫暖的輕柔的,「逐」字用力過度。墨言之點評:氤氳一詞通感手法,使得本作品有個性。
踏香
紅袖添香
桃紅淺綻梨花白,蝶舞鶯歌岸柳依。
帆影點評:此作前兩句寫美麗春景有色有聲有依依柳姿,後兩句寫風迎遠客,借「清芬染袖」寫花香醉人,意境很美。「清芬」與「芳菲」語意重複,有點浪費字。咱們詩會有詩友網名是「紅袖添香」,估計這位詩友是在提交作品是把題目和署名寫反了。不過,把作者寫錯位置的署名當做題目還真有點契合,讓人遐想:春景迷人,花香四溢,花間紅袖款款走來,衣袖生香……風雅錢塘點評:個人認為春天的花香用「清芬」總括不是很準確,「清芬」一含清香之意,二喻高潔的德行,春花清香的真的不多,槐花可以這樣形容,但槐花開在五月。其實全篇布局非常雅致。墨言之點評:芳菲估計一語雙關,既是芳草也是美人。
李旭萍
秦淮新河春
水自悠悠氣自和,清啼婉轉繞青柯。
閒花幽草添風韻,應景春詩恰一哦。
水墨
塞外早春風雪
春光萬裡向邊關,先遣西風蕩北山。
最是眉梢那團雪,寒雲深處落人間。
心隨流水
冬月順德探親留別
江城臘月寒無色,南國正開三角梅。
帆影點評:作品前兩句寫兩地之景,對比之下南國的燦爛溫暖已讓人流連。聯繫題目來看,南國更讓詩人留戀的是有親人在那裡,但自己此次探親就要匆匆返程。看似寫景,實則融情於景,讀者不難感受到詩人告別親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那本來很自然的江城之冬的「寒」,此時在詩人的心中是離別的傷感與無奈。但作為經歷過與疫情殊死搏鬥並最終戰勝疫情的江城人,詩人的內心是堅強的,詩人對可能出現「疫情毀春約」是有足夠的心理準備的,才有第三句的「倘使」,才有結句對親人的殷殷話別:有不能團聚只能「隔屏」的憂慮,也有即使隔屏也能「相望」的慰藉,更有「莫相催」透露出來的戰勝疫情的從容心態與堅定信心。墨言之點評:建議「莫」改「亦」為宜。個見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
紅三豎
春遊杏花村
十裡杏花村,風和一色新。
蜂兒香蕊鬧,哪顧眾遊人。
子非魚
春日
東風不識路,山水少知名。
雨林湖泊點評:這首小絕有意思。春天來到隱者的世界,她欲探訪這裡山山水水,但不識路啊,而這裡的山水都是不知名的,想問問路,可山中寂靜無人,問誰呢?正迷茫時,只聽得長長一聲漁歌從遠處飄來,給東風一個回應。詩裡沒有春花絢爛,沒有鶯歌燕舞,這裡的春如淡墨山水畫,感覺到一種遠離繁華,自求清淨的心態。把春擬人化,春是那麼多情,幾乎無人不愛,但這不知名的山水,卻處之淡然,有一種背常情的奇妙意境。「少知名」三字感覺有意蘊。風雅錢塘點評:這首作品很有意思,畫面感很強。個人感覺第二句的「少知名」的「少」還不夠準確。心隨流水點評:構思精巧,意境寧靜淡遠,如一幅水墨山水畫,結句富有禪機。難得的佳作!墨言之點評:全篇化用「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成詩,第三句墊起尾句,空靈有境。技法不錯。同時,聞訊一詞呼應了一二句,筆力很好。但是首句三連仄不妥,雖古人有三連仄,但是按定型的近體絕句規則,不允許三連仄。另:不字在平水韻裡有平聲,為尤韻,但不字是作為「不定辭」(疑問用法)方為平聲。不字作為否定意思為入聲,本首為否定意思,故而三連仄。指出三連仄不妥,僅僅只是給新手來看的。若仔細品讀,作者文字功底強,不字應該是有意為之,因為「不」字若換成其他字都不自然,故而個人所見:由於人們對是否允許三連仄有爭議,同時寫作中非那字不可時,多個作品中偶然三連仄,也不是不可的。
蕭文
春遊富水湖
柳綠催心動,輕舟入富川。
湖深藏翠色,嶺碧掛飛泉。
魚躍驚林噪,蜂忙引蝶纏。
帆影點評:很喜歡此作。首聯看似輕描淡寫入題,但一個「催」字不僅詩人自己心動,也讓讀者的心動了。頷聯寫遠景靜態,上下句渾然一體,用樸素的語言描繪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春日山水圖:湖底的翠就是嶺上的碧,湖光映照山色,山崖飛泉如練……頸聯寫近景動態,視聽結合,從湖中魚躍到岸上蜂忙,表現春日的生機與活力。中間兩聯寫景由遠及近,動靜結合,層次井然,畫面靈動。尾聯一出,回應首聯,也再扣題目的「遊」,「孤雲知客意」讓已經沉醉在詩人筆下美景中的讀者恍然大悟:文字間的圖畫乃有我之境,蘊含著詩人對自然山水的獨特審美感受和遊賞過程中的愜意心情。如果雞蛋裡挑骨頭的話,感覺「纏」這個韻腳字不是很好。不過,瑕不掩瑜。個見,不一定對。雨林湖泊點評:優點頗多,不贅述。頸聯「蜂忙」從意脈和對仗上看,似有不妥,可酌。個見僅供參考。心隨流水點評:首聯入題巧妙,頷聯頸聯寫景靈動有致,以景結句,意在言外。遺憾整體句式結構單一。墨言之點評:尾聯極佳。另:頷聯頸聯有靜有動,有聲有色。也覺得「纏」字有些「特別」,也許作者不想用「翩」等一些「大眾化」的詞彙吧。推薦。
臘梅
春日(新韻)
冰雪消長夜,和風退曉寒。
牛勤耕沃野,雨寂網塵煙。
逐夢高原上,別君一水間。
雨林湖泊點評:此律前兩聯很不錯,合題意且意脈流暢,語言也恰當。細看來覺得全詩每聯都對仗,足見詩友遣詞的用心。但是詩的後半部分詩意走遠了,感覺偏離主題。墨言之點評:唯覺頷聯對句意脈不達。另題目為春日,和詩的主旨不貼切。
倉西閒客點評:「網」字用的好,相比「退」字還可打磨。
藍霽
踏春
溪畔桃花豔,沿堤戲水行。
遊人三五聚,垂柳萬千迎。
芳草沾衣袖,東風喚鳥聲。
歸來興未艾,邀月對斟明。
喻業勳
初春
和風吹竟夜,老樹綻新枝。
柳綠春來早,梅香冬去遲。
雛鷹心大惑,仔雀意驚疑。
帆影點評:喜歡頷聯。覺得詩裡似乎藏著辯證的哲理,但讀了幾遍還是理解力不夠,像雛鷹仔雀一樣「惑」與「疑」。另外,讀此作學習了一個詞語「竟夜」。墨言之點評:期字出彩,期字指規定的時間,或希望的意思,這裡用一語雙關揭示主旨。另:頸聯尾聯借意象而議論,其中尾聯屬於「著色相」的議論。議論有兩種,一是「不著色相」,二是「著色相」,在寫作,是「著色相」還是「不著色相」好?要看具體的語景或場景。本首寫初春,冬春之交,辯證的意象已經交織,且客觀描述前二聯均好,其中頸聯開始為主觀描述有所鋪墊,按尋常筆法,既然鋪墊了主觀描述,自然主觀的結論就會脫口而出,下個結論。本首尾聯就是下了結論。這樣少了含蓄及讀者的共鳴。這個結論主要是「鳥幼」有所指上,同時也沒有必要一定銜接頸聯,最好能展開一些(不粘在鳥類上),也許能提升高度,而升華意境以及引起共鳴。最後建議:幼的不是定是沒有見過世面的,比如幼苗詩種子時候在地底開始修煉了,幼鳥也許因其基因含有天性,自然懂得天時。從頸聯開始這裡最好能表達那些不愛學習新生事物,或不適應外界繽紛世界,或無辯證思想的那些「意象」。倉西閒客點評:以詩喻事,詩外似另有所寄。
世外梅園
春歸
季節律回循,終歸天地春。
和風盈紫陌,瑞雪潤紅塵。
麥秀從容綠,花開次第新。
雨林湖泊點評:個人覺得此律後三聯漸漸出落得漂亮!首聯卻平平,出句還有點拗口。倉西閒客點評:「瑞雪潤紅塵」此處用法略有不穩。
子丘
早春漫步村外寄友
出門逢曉霽,村外獨徘徊。
在望春容暖,多情鳥語開。
枝高花奪目,壟底露憐苔。
料得寒將盡,與君非棄材。
春日
玉本寧(新韻)
九盡晴明處處春,薰風到此自逡巡。
一朝吹醒繽紛夢,滿樹裁成碧綠身。
東去長江歸遠客,南來倩影撣徵塵。
呢喃細語聲聲慢,故事今年又上新。
喬建榮
春日
踏青如在畫圖中,物色山光各不同。
秀麥連疇爭漲綠,夭桃隔嶺共搖紅。
醉留田舍半窗月,醒掬春陽一笛風。
芳草萋萋牽客路,鄉心迢遞入空濛。
光輝
行香子 · 踏春
淺碧池塘,略有微涼。嬌銀鱗、觸碎金光。驚飛烏鵲,牽足牛羊。剩柳枝擺,鳥聲繞,縠紋長。 黛眉將草,紅腮並蕊。酒未醺、不許斜陽。麗華綺殿,飛燕椒房。有綠珠琴,貴妃舞,點酥娘。
帆影點評:上闋寫春景從池塘到岸上井然有序,畫面靈動。下闋由自然之景轉向寫踏春之人,充滿生機,令人陶醉。「行香子」這個詞牌,從前人創作看有很多體式。此次創作要求依晁補之《行香子.夏日即事》體,從例詞看:上下闋尾三句第一個字是領字,後面三個三字句結構基本相同,且中間那個字相同。當然,其他變體也有中間那個字不同的。但此次創作是不是依照例詞上下闋尾三句中間那個字相同更好呢?
劉彩霞
行香子 · 元日寄春
冬日微寒,陽節仍遲。盼東風、拂過梅枝。輕歡勝雪,明淨同暉。暖天邊你,窗邊我,客邊誰。 江湖太冷,人心易變,為碎銀、是是非非。朝來暮去,總會春時。待土將融,柳將舞,燕將飛。
帆影點評:挺好的一首作品。詞人元日寄春,殷殷期盼東風送暖。人生的萬千感慨之心情,最終在對春的期盼中得到慰藉。這次創作要求的主題是「春日」,但此作「寄春」更多是寫的盼望中想像中的春景,其實開篇就說了真正的春日未到。
王福淼
行香子 · 春日
地氣昇陽,翠色萌芽。解凍水、鴨啄泥沙。機耕田壟,叟養河蝦。聽鶯聲柳,漁聲暮,鼓聲蛙。 韶光莫負,青蔥歲月。信耆年、可挽西霞。順風得意,逆境生椏。但襟懷闊,愁懷少,韻懷佳。
帆影點評:此作上闋借寫春景重點突出人,「耕、養、聽」寫出了人在春日的活力與情趣。下闋抒情自勉,樂觀豪邁。尤喜定語後置的三字句很別致,還原就是:柳枝上的鶯聲,暮色中的捕魚聲(或者漁人的歌聲語聲),青蛙鳴叫如鼓點的聲音。
大江
行香子 · 踏雪尋梅
百卉凋零,一蕊燃情。數九寒、玉立婷婷。香飄幽谷,月照瑤瓊。對東坡竹,西園鶴,北天笙。 山中高士,林間情聖。踏雪霜、尋訪梅英。放歌引吭,舉酒憑凌。卻雲舒捲,春萌動,意縱橫。風雅錢塘
行香子 · 春日遊張家界天門山
哪個神仙,羽駕祥雲。到三湘、鑿壁開門。形如支架,撐起乾坤。見鳥高飛,風高卷,日高蹲。 青山入畫,遊人接踵,笑談中、抖落風塵。澄心歸隱,欲返童真。對半邊桌,半溪水,半山晨。
帆影點評:其實比較喜歡此作,感覺作者且行且吟,乘興而作。語言自然流暢,寫勝景、遊人,畫面生動大氣,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下闋結尾詞人將自己的澄心追求寓於「半邊桌,半溪水,半山晨」,以景結情,含蓄蘊藉有味。只是覺得「春日」的特點不夠明顯,還有是不是上下闋尾三句應該結構一致(即下闋也應該尾三句中間那個字相同)呢?雨林湖泊點評:此闋中有不少喜歡的句子。如「到三湘,鑿壁開門;形如支架,撐起乾坤;笑談中,抖落風塵」等。但與帆影同感,「春日」特點不明顯。還有「日高蹲」措詞怪怪的,蹲,都有矮下的意思,高蹲不妥吧。心隨流水點評:上片寫景構思精巧,想像奇崛,骨力峻拔,意境高遠。下片抒情亦寓情於景,澄明靜謐,閒時自然,頗有道家風骨。甚是喜歡!墨言之點評:有秀色,無春日。
金鋼
行香子 · 山村
柳釣絲絛,水滾波濤。清溪外日照樓高。祥雲繪畫,百鳥登喬。有鶯同調,車同道,酒同澆。 春桃獻愛,炎荷比俏。喜三秋桂子香飄。紅楓秉燭,雪嶺松嶢。看狗描梅,雞描竹,月描橋。中微子
行香子 · 北國迎春
北國殘冬,別樣迎春。製冰雕盡鑄冰魂。鏤金瓊殿,鋪翠瑤津。展山中境,雲中影,夢中身。 流光眩目,憐人晶沁。似藍田不辨仙塵。徂年如水,綺夢元辰。看曙華明,霜華薄,物華新。
帆影點評:一首很不錯的作品,用精緻典雅的語言描繪了北國的「別樣迎春」圖景。「看曙華明,霜華薄,物華新」,透著春天的訊息和詞人對春天無比美好的期待。不過,這次創作是要求寫「春日」,「迎春」和「春日」還是有時間差的。
鄭和平
行香子 · 獨處
衰草枯黃,寒氣憂襟。聽林鳥、凝佇松蔭。閒遊縱意,自處清心。憶江濱靜,疏影倩,故園歆。 客居久矣,幽懷多歟,嘆生涯、市隱銷沉。臨池風雅,徙宅和音。且同微吟,享獨樂,伴孤斟。如斯夫
行香子 · 春日
新綠妝山,舊木繁青。看遠近一片清明。踏行其上,春意欣榮。更山前景,綠中意,葉邊生。 一冬未見,身閒神往,任心扉生草芳萌。草花詩樹,盡我心情。願春如我,我如你,美如卿。涼笙墨染
行香子 · 春日
荷葉平池,楊柳垂肩。正輕搖翠影翩躚。回身曲徑,放眼巒山。見竹清幽,雲清靜,水清漣。 燕催春事,鶯提硃筆。付東風一紙書箋。幾分閒意,載入詩篇。更步兒輕,心兒醉,夢兒牽。
帆影點評:此作語言優美和意境清幽,令人神往。尤其喜歡下闋的擬人句。只是覺得「鶯提硃筆」有點不解。「提硃筆」,一定是能造成色彩、形狀或文字等視覺形象施動者,比如春風為青山著色,為桃花施粉等等;而鶯的主要特點是鳴叫是歌唱,它營造的是春天的聽覺效果,是讓人從聲音的角度感受春天的美。所以,「鶯提硃筆」可以再酌。個見,不一定對。
風雅錢塘點評:作者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妙語信手拈來。一個「鶯提硃筆」動態十足,讓人一下子想起了「硃筆點天文」,把春日盛宴表述得淋漓盡致。一字領「更」讀來讓人心猛地提了一下,緊接著「步兒輕」莫打擾了春,「心兒醉」莫辜負了春,「夢兒牽」莫忘了春。
倉西閒客點評:作者用不同的動詞、將不同的景色、用不同的修辭手法巧綴成篇,見情見性。許淑雲
行香子 · 春吟步韻晁補之
搖曳絲絛,沉醉桃蹊。更鶯歌、快樂雲知。歡梳芳草,喜沐春暉。任花中蝶、吟中我、客中誰。 華年易逝,韶光無永。念如今、物是人非。淡看榮辱,恪守舒遲。嘆水難西、意難盡、棹難歸。寒冰
行香子 · 起龍蝦
渠畔新蘆,田裡肥蝦。揮篙手、催動仙槎。曉星歸隱,天際燃霞。讀艙中趣,心中樂,路中車。 笛歡心唱,晨鶯和奏。落秤砣、進個金娃。賢妻迎著,老臉生花。上一壺情,一壺酒,一壺茶。帆影點評:此作寫起蝦之情景與樂趣,賣蝦後的喜悅與滿足。尤喜那「一壺情,一壺酒,一壺茶」。雨林湖泊點評:沒有養過龍蝦,但看渠畔新蘆、晨鶯和奏等描寫,寫的應是春天起蝦入早市交易,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情趣。但似乎突出的是勞動與生活的快樂。感受春日之情不夠突出吧。風雅錢塘點評:詩意的田園生活,但與詩會雅集的要求不符。墨言之點評:領格字「讀」有些不妥,讀字分別放在後面三個句子中為讀艙中趣,讀心中樂,讀路中車,有些費解。倉西閒客點評:下片尤其別致,讀來有元曲境味,結來有回味、耐品。拔節新苗,弄曲黃鶯。喜春風桃李初晴。池波蕩漾,林徑通明。看魚兒躍,花兒笑,草兒青。 韶華不負,須爭朝夕。聽樓頭陣陣鐘鳴。園丁夢好,學子心傾。有愛書人,教書事,讀書聲。雨林湖泊點評:此韻有共鳴。上闋細描春景美麗動人,無限生機,為下片鋪墊蓄勢,使下片師生珍惜光陰,辛勤耕耘,奮發讀書有了一個宜人的背景。同時下片寫校園的人文光景又何嘗不是一種引申意義上的春天呢。所以覺得上下片詞意融合,相映成趣。不足在下片語言太直白了吧風雅錢塘點評:個人認為上下片好像倆人寫的(肯定不是),上片遣詞用句特有詞味,物象用意十分明確,下片則是直陳,如果下片也能借用物象來表述,可能更好。心隨流水點評:選材角度好,意象清新活潑,語言暢達,賦予朝氣。我願成為其中的學生,「看魚兒躍,花兒笑,草兒青」。倉西閒客點評:上片寫景,靜動相襯,遠近相諧,明麗動人。下片轉筆敘事,如果說上片是時令上的春日,那下片也可以看作人生的春時,疊三個「書」字,寫出韶華不負,積極向上。
霞映湖天,波泛漪漣。朝陽冉、杞柳臨煙。筍櫻展蕊,燕雀翩躚,步畫橋亭,芙蓉島,海棠園。 松杉枝馥,荼蘼藤蔓。早行人,舞動春鳶。隴栽蘭卉,香躍童顏。正啼鶯暖,鴛鴦戲,李桃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