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他的循規蹈矩,我就要按自己的方式過一生

2021-02-19 油炸綠番茄

做公眾號這一行,經常會遇到很多年輕的男孩女孩,特別讓人感慨的是,其中一些女孩,二十幾歲就同時搞定了事業和愛情。

比如林宛央姑娘被她的讀者稱為「瀟灑派掌門人」,被媒體認為難得有90後女孩如此清醒。

16歲校園愛情長跑到23歲,嫁給了自己的初戀,今年27歲,已經年薪百萬,新挑戰是跑去給電影做編劇,非常勵志。

她說自己的公眾號:宛央女子,就是她和讀者的瀟灑派對,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篇她的文章,如果你也喜歡,歡迎一起加入。

👆

長按二維碼關注她

找到你的瀟灑生活態度

作者:林宛央

來源公眾號:宛央女子

ID:Apple1990-kun

前幾天,遇到一老朋友,閒聊中,提及彼此這些年的生活,她的語氣裡滿是遺憾。

 

她說:你知道嗎?那天看到你在朋友圈po一張老照片,說自己大概是「不良」少女,早早就開始談戀愛,結了婚也沒安定下來,仍然在不同的城市居住、生活。我竟然特別羨慕,羨慕你去過的那些地方,愛過的那些人。

 

我哈哈一笑,對朋友說:其實,你只是不夠浪,現在開始也不晚啊。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前半生沒有好好浪過的姑娘,是過不好後半生的。我所謂的「浪」,不是讓所有姑娘都去學壞,而是在你的二十幾歲,一定要去嘗試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自己喜歡的人生。

 

哪怕那種喜歡,會讓你跌跌撞撞,甚至頭破血流,但只有痛過笑過經歷過,你才會明白究竟什麼樣的人生才是自己最想要的。也唯其那份在悲苦交雜的人生經歷中練就出的「浪」勁兒,才能支撐你走過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

 

可如果在太年輕的時候按著父母的意願,過著我這個老朋友的生活:念個不錯的大學,畢業後找一份穩定的職業,工作中開始談戀愛,沒經歷什麼銘心愛情,一路就走到了結婚。然後柴米油鹽,按部就班,一眼望儘自己的後半生。

 

那麼將來的某一天,也許你也會和她一樣,回想起自己的二十幾歲,發現一片空白,並沒有什麼值得懷念的,然後驀然驚醒,恐懼自己的前半生就這麼過去了。

 

再然後,你會等到哀樂中年,上有父母奉養,下有孩子撫育,職場遇到瓶頸,婚姻激情退卻,一切一切都恰如劉震雲那一本《一地雞毛》:

瑣碎日常,滿地狼藉,沒完沒了的煩惱,終於你不再是當年那個靈動溫柔的少女,而他也不再是雄心壯志的少年。

 

你們會和別人講:人生就是這麼的無趣和艱難。

可如果生活真要這樣子地來一遍,我想說:去他媽的循規蹈矩。我希望你們能夠浪一些,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二十幾歲,如果不揮霍,不浪跡天涯,不隨心所欲,難道要等到老,什麼都做不了的時候,再去後悔嗎?年輕時喜歡的東西,要牢牢抓住,因為時光一去不復返。

 

不穩定和神經質,也許就是20歲的特色。過了這個年齡,就算你想浪,老天也未必給機會。

 

那天偶然換臺到《快樂大本營》,看到97年出生的劉昊然和關曉彤演繹20歲的煩惱,說年輕的這一代人很容易被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但他們仍然渴望做自己。

 

那個所謂的做自己:便是在什麼樣的年紀做什麼樣的事情。

 

我們只有一個二十歲,千萬不要被催熟,更不要按快進鍵,把自己送到不屬於20歲的人生。提前變得圓滑玲瓏,穩重不犯錯,一鍵輸入指令完美執行,和機器人又有什麼區別。

 

只有結果,沒有過程,只有安穩,沒有驚喜的人生,其實就是認輸。在本可以浪跡天涯的年齡,你奢求什麼歲月靜好?

 

所以,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們去過一種暢快淋漓的人生。太多女人是怕犯錯的,怕浪過了頭,會到處碰壁,但二十幾歲的犯錯,其實是在給30歲以後的人生鋪路。

 

我的閨蜜美亞曾經這麼說過:我就是想你多看世界,看到好的,也四處碰壁,挖掘極限,也知道界限。你寶貴的青春,就是用來給你走錯一段路,然後胸有成竹走向你想要的人生。

 

她自己也這麼活了,一直以來都是野蠻生長。上學時,努力讀書,但也不是安分學生;年輕時,輪番換男友,每次都是死去活來,工作後百般折騰,從北走向南,現在又走到了香港。

 

但這樣一個姑娘,卻在30歲時,將自己的前半生溫柔落地,如今一兒一女,老公多金且體貼,婚姻幸福到讓很多人豔羨。

她沒犯過錯嗎?當然不,哭得大概比誰都多。但20歲浪過的歲月,犯過的錯,流淌在她的血液裡,成為了她基因的一部分,指引著她去尋找那個最適合自己,也最能撩動自己的人生。

正是因為20歲的體驗夠豐富,所以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哪些路是自己能夠走到底的。

 

而我呢,和她也差不多,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乖乖女。

 

念大學時因為專業問題,和爸媽無數次周旋,最後仍然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工作時,又放棄了他們用盡所有關係幫我安排好的工作,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倔強地打拼。父母不希望我太早找男朋友,但我高中一畢業,就開始談戀愛。

 

後來結婚,所有人都希望我可以安定下來,但這麼些年來,我卻從一個城市漂泊到另一個城市,去年還辭了職,在一個全新的行業重新開始。

 

風風雨雨裡漂泊了近十年,辛苦自然是有的。但最大的好處是:永遠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從不糾結。

 

這就是二十幾歲,浪來浪去的意義。

 

因為被各種磨難折磨過,也經歷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人群,甚至被各種各樣的底線挑戰過,所以一早就明白自己的界限在哪裡,因此在後半生面對分沓而至的誘惑和欲望時,會懂得在什麼時候說不,什麼時候說Yes。

 

早年看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裡面有提到海明威的一句話:「如果你年輕時候在巴黎居住過,那麼此後無論你到哪裡,巴黎都將一直跟著你。」意思是:你的每一段經歷,都將成為你人生不可切割的一部分,這些經歷逐漸成為你的氣質,影響並改變著你的一生。

 

後來,看摩西·西夫的TED演講《早期生活經歷如何寫入DNA》,作為表觀遺傳學學者,他們用了15年的時間,觀察那些早期生活經歷不同的孩子,然後發現不同的環境和生活,會讓這些孩子的DNA也相對地發生改變。

 

他在演講裡說:DNA不僅僅是一系列的字母,它不只是一個腳本,而是一部動態電影,我們的經歷正在寫進這部電影中,它是互動的,就像用遙控器看電影一樣,你在用DNA來觀看你的人生,你可以控制基因的表達方式。

 

嗯,怎麼說呢,感覺用很科學的方式,得到了一個很雞湯的結論,就是:你走過的路,愛過的人,決定了你會過怎樣的人生。

 

但,縱然很雞湯,卻也是事實。

 

所以,每次當別人問我說,二十幾歲要怎麼過,我都會說:好好浪,想怎麼過就怎麼過,因為20歲的隨心所欲,會讓你比那些被父母安排好人生的姑娘,更多元化地去體驗生活,那麼必然,你得到的價值觀也是多元化的。

 

所以,你的選擇,也不是唯一的,你也會更懂得寬宥生活中的種種不易,也更能接受那些意料之外的變故,有原則,但更有包容力,這就是所謂的眼界。

 

為什麼我覺得好好浪過的姑娘更能掌控後半生?因為一個人的前半生已經寫進了她的後半生,前半生沒浪過的姑娘,經歷一片空白,所以該拿什麼來抵抗歲月無常。


ID:Apple1990-kun

長按二維碼關注她,一起過瀟灑人生

她寫過很多爆文,六個月積累二十萬讀者。

《你穿的用的,藏著你的氣質》微博熱搜第六

你看到的美好,和你喜歡的「貴」,都是經營出來的。重要的不是花錢或時間,而是自信的建立。


長按圖中二維碼關注宛央女子,回復「氣質」即可查看


《你養不起我啊》上千公眾號轉載

生活,是自己賺出來的,別人的打賞,你最好不要太期待。討來了幾分物質,就要抹殺幾分靈魂。兩個人,只有彼此都不缺錢,才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慢慢談感情。


長按圖中二維碼關注宛央女子,回復「養我」即可查看

《我媽的家教,是不管男人要東西》,第二次登上微博熱搜

真正的富養,不是穿最好,用最好,去過多遠的世界。而是讓她知道,最貴的東西,不是物質;最好的本事,是自己掙,而非開口要。

長按圖中二維碼關注宛央女子,回復「家教」即可查看

更多文章掃描二維碼進入公眾號後點擊看文即可閱讀

相關焦點

  • 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近來流行一個詞「自律」,是的,我們和夢想的差距就是自律,如果想要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必須要有計劃,要付諸努力,能不能堅持下去,就得看你能不能克服自己的惰性,能否自律。願你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願你可以活成自己喜愛的模樣。
  • 2021.1.12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這幾天跟姐姐再家裡搗鼓飲食,姐姐現在再家裡煮自製芋圓,我想我以後如果有廚房的手藝一定是看會的,因為自己下廚的機會實在太少了
  • 該不該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意?戀愛是有規則的,循規蹈矩就行
    愛情終究是太過美好,美好得不相信它是真實存在,似乎是自己的幻想一樣。 當初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喜歡一個人,就在內心深處默默的喜歡,把這一份美好放在心間,不對任何人說起。後來慢慢的明白,喜歡就要大膽的說出口,遵循著它的規則,循規蹈矩地去做就好了。
  • 從此以後,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從此以後,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by SusanKuang前陣子,約好友X先生吃飯,問其最近的安排,他眉飛色舞地和我說道:「9月份,準備在北京看故宮石渠寶笈特展,然後去廣州看廣東省博物館書畫大展,從那直接前往香港去看漢武帝特展,順便嘗嘗香港唯一的米其林三星中餐廳--龍景軒,
  • 隨心所欲,還是循規蹈矩
    越長大越不能隨心所欲,這是我這幾天的一個感悟,很多時候我們長大了,懂得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便在生活中漸漸循規蹈矩,不能隨心所欲,可是這樣真的好嗎?一邊國於金天多在努麼以過一個循規蹈矩的人,一邊國於金天多在努麼以一個不願意循規蹈矩的人。
  • 蔡康永:為什麼要循規蹈矩,多對不起自己
    一直都在想自殺這件事,這是我最大的樂趣,一想到可以自殺,就好放鬆。現在我還常常在想,我會去哪裡自殺。而我更愛康永哥另一個說話特點,同時也大致是他為人處世的特點——不循規蹈矩。 你在學校的時候,有觸犯過學校的風紀,被校園糾察抓住過嗎?
  • 如何能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做好這三點
    長大以後,在不斷前行的路上,真正能帶給自己安全感的只有自己。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自己,懂得自己呢?我們又如何能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呢?當我們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才能為自己準確地找到定位。無論他人怎麼評價,都不要去質疑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而努力。自信而努力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 循規蹈矩的生活,恰似一池溫水
    我自己是這樣,我身邊的人也大都是這樣。一眼能看到底的人生,悲哀,安逸,透著煙燻火燎的無奈。魚和熊掌,你不能貪心的兩全其美。幾十年後,驀然回首,我悲愴地發現,歲月染白了兩鬢的黑髮,而握在手裡的是一篇平鋪直敘的文章。少有起伏,鮮有色彩,連最初奮進激昂的心也被磨平。猶如沙灘上的鵝卵石,被水衝刷成了大同小異的橢圓形狀。活出自己的精彩,真是最難的事。
  • 黃公望: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也曾經聽到過無數聲音,說如果能穿越,一定要去宋代。不過,很抱歉,如果你一不小心生在了南宋末年,那麼你一定哭都來不及。 因為過不了多久,北邊的馬蹄聲就會敲碎了漢人的夢。以前的權勢背景,全部給你清零。甚至連你的學識,也將隨著科舉的廢除,而百無一用。
  • 【太雷隨筆】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後來得知,她報考清華失利掉到了我們學校,當時剛剛從號稱衡水第二監獄的衡中「出獄」的我根本不能體會上大學還會有愁緒。日子就在她偶爾感嘆環境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中悄悄流走了,雖然我不置可否,還是和她約好一起出國,最初準備去美國,學了託福;又決定去德國,學了德語,只是,我在搖擺中學的,她在破釜沉舟的決心中學的。
  • 《梵谷傳》| 當我畫一個男人,我就要畫出他滔滔的一生!
    他一生窮困潦倒,只能依賴弟弟資助才能完成繪畫。為省錢他不得不請妓女做模特,後來和她同居。事實上他的畫生前除了個別同行外無人問津,只能由他的弟弟收藏。梵谷曾與高更是摯友,但後來兩人從生活方式到藝術理念都產生了極大的分歧,水火不容。巨大的衝突使梵谷精神病發作,他想殺死高更,但卻在錯亂中割下自己的耳朵,送給了一個相識的妓女。
  • 「循規蹈矩」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實用的表達——循規蹈矩,它的英文表達是:go by the book 照規矩辦事;循規蹈矩My secretary always goes strictly by the book. 我的秘書一貫循規蹈矩。
  • 人最大的幸福,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有的時候,書店會接到投訴電話,電話那邊傳來惡狠狠的辱罵:「簡直是奇恥大辱,我不懂你怎麼膽敢稱自己為書商的,給我寄來的儘是垃圾……」結果事實的真相是,這個顧客是從另一家名字類似的書店訂的書,他打錯了電話,卻沒有一句抱歉。
  • 心懷陽光,用自己希望的方式,平安喜樂過一生
    這是一群平凡人的「浮世繪」,也是每一個你我他的真實記錄。這部電影,揭露出3個關於生活的扎心真相。01錢,是一個人最硬的底氣。電影中,易烊千璽飾演的韋一航抗癌花了不少錢。媽媽為省幾塊錢停車費,和人磨破嘴皮;去菜場買菜,總要把爛菜葉子掰得乾乾淨淨。為補貼家用,爸爸偷偷去開專車。
  • 讀《茶花女》:假如你愛我,你就要允許我以我的方式去愛你
    作者:梅荷(一)她們猶如太陽,看似耀眼,而在下落與升起時是沒有光彩的當我讀完《茶花女》,回過頭來再去讀時,開篇的第一句話我便感悟到了它的真正含義。記得一位作家曾經說過,不是我這篇小說寫的好,而是事實就是這樣。
  • 62歲楊麗萍被萬人罵上熱搜: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也有錯?
    如果越來越多女性真正做到了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那才是對現實嘲諷的最好反擊。只要自己過得好,沒有傷害其他人,就可以。謝謝大家的理解和愛,望我們都能自在,如我。」,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過怎樣的生活,這才是沉重、糾結、不幸福的致命根源。」
  • 人生上半場,循規蹈矩你就輸了
    Photo by Hubble on Unsplash但她撂下一句,我誰的都不聽,我只聽從自己的內心,誰也不能左右我的人生,便頭也不回追尋自己的夢想去了。頗有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和架勢。多帥氣的宣誓,多有力的抗爭啊!
  • 十問碼語者和傑妮:成功的標準只有一個: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
    前段時間有公眾號採訪我們,讓我倆分別回答一些同樣的問題,我才發現我和碼語的有些回答不一樣。覺得挺好玩的,原來有些問題他是這麼想的,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平臺的粉絲也是每天都有增加,可能有些小夥伴對我倆還不太熟悉。也趁這個機會也和大家再熟悉下。所以我又找了一些平臺經常留言的一些問題,我倆分別回答再匯總,看看我倆的答案有啥不同。或是大家還想了解什麼,也可以留言哦。
  • 從太空人到空姐、明星到醫生、烘培師到作家,以什麼方式過一生?
    而十年後為人母才明白,無論是貧窮還是富貴,孩子有夢就該去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一生。網友在《新加坡眼》APP投稿從電影中學育兒。隨著疫情政策的逐步放寬,新加坡的電影院也終於在7月初開始恢復營業啦!不過有礙於社交距離的限制,每個放映廳不得超過50人,並在觀影過程中要求全程配戴口罩。
  • 總是在糾結,自己喜歡一個人,到底該不該讓他知道
    愛情終究是太過美好,美好得不相信它是真實存在,似乎是自己的幻想一樣。當初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喜歡一個人,就在內心深處默默的喜歡,把這一份美好放在心間,不對任何人說起。後來慢慢的明白,喜歡就要大膽的說出口,遵循著它的規則,循規蹈矩地去做就好了。曾經以為,只要喜歡就已經足夠,現在我卻更想要有結果,幻想很美好,但我更渴望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