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眾號這一行,經常會遇到很多年輕的男孩女孩,特別讓人感慨的是,其中一些女孩,二十幾歲就同時搞定了事業和愛情。
比如林宛央姑娘被她的讀者稱為「瀟灑派掌門人」,被媒體認為難得有90後女孩如此清醒。
16歲校園愛情長跑到23歲,嫁給了自己的初戀,今年27歲,已經年薪百萬,新挑戰是跑去給電影做編劇,非常勵志。
她說自己的公眾號:宛央女子,就是她和讀者的瀟灑派對,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篇她的文章,如果你也喜歡,歡迎一起加入。
👆
長按二維碼關注她
找到你的瀟灑生活態度
作者:林宛央
來源公眾號:宛央女子
ID:Apple1990-kun
前幾天,遇到一老朋友,閒聊中,提及彼此這些年的生活,她的語氣裡滿是遺憾。
她說:你知道嗎?那天看到你在朋友圈po一張老照片,說自己大概是「不良」少女,早早就開始談戀愛,結了婚也沒安定下來,仍然在不同的城市居住、生活。我竟然特別羨慕,羨慕你去過的那些地方,愛過的那些人。
我哈哈一笑,對朋友說:其實,你只是不夠浪,現在開始也不晚啊。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前半生沒有好好浪過的姑娘,是過不好後半生的。我所謂的「浪」,不是讓所有姑娘都去學壞,而是在你的二十幾歲,一定要去嘗試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自己喜歡的人生。
哪怕那種喜歡,會讓你跌跌撞撞,甚至頭破血流,但只有痛過笑過經歷過,你才會明白究竟什麼樣的人生才是自己最想要的。也唯其那份在悲苦交雜的人生經歷中練就出的「浪」勁兒,才能支撐你走過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
可如果在太年輕的時候按著父母的意願,過著我這個老朋友的生活:念個不錯的大學,畢業後找一份穩定的職業,工作中開始談戀愛,沒經歷什麼銘心愛情,一路就走到了結婚。然後柴米油鹽,按部就班,一眼望儘自己的後半生。
那麼將來的某一天,也許你也會和她一樣,回想起自己的二十幾歲,發現一片空白,並沒有什麼值得懷念的,然後驀然驚醒,恐懼自己的前半生就這麼過去了。
再然後,你會等到哀樂中年,上有父母奉養,下有孩子撫育,職場遇到瓶頸,婚姻激情退卻,一切一切都恰如劉震雲那一本《一地雞毛》:
瑣碎日常,滿地狼藉,沒完沒了的煩惱,終於你不再是當年那個靈動溫柔的少女,而他也不再是雄心壯志的少年。
你們會和別人講:人生就是這麼的無趣和艱難。
可如果生活真要這樣子地來一遍,我想說:去他媽的循規蹈矩。我希望你們能夠浪一些,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二十幾歲,如果不揮霍,不浪跡天涯,不隨心所欲,難道要等到老,什麼都做不了的時候,再去後悔嗎?年輕時喜歡的東西,要牢牢抓住,因為時光一去不復返。
不穩定和神經質,也許就是20歲的特色。過了這個年齡,就算你想浪,老天也未必給機會。
那天偶然換臺到《快樂大本營》,看到97年出生的劉昊然和關曉彤演繹20歲的煩惱,說年輕的這一代人很容易被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但他們仍然渴望做自己。
那個所謂的做自己:便是在什麼樣的年紀做什麼樣的事情。
我們只有一個二十歲,千萬不要被催熟,更不要按快進鍵,把自己送到不屬於20歲的人生。提前變得圓滑玲瓏,穩重不犯錯,一鍵輸入指令完美執行,和機器人又有什麼區別。
只有結果,沒有過程,只有安穩,沒有驚喜的人生,其實就是認輸。在本可以浪跡天涯的年齡,你奢求什麼歲月靜好?
所以,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們去過一種暢快淋漓的人生。太多女人是怕犯錯的,怕浪過了頭,會到處碰壁,但二十幾歲的犯錯,其實是在給30歲以後的人生鋪路。
我的閨蜜美亞曾經這麼說過:我就是想你多看世界,看到好的,也四處碰壁,挖掘極限,也知道界限。你寶貴的青春,就是用來給你走錯一段路,然後胸有成竹走向你想要的人生。
她自己也這麼活了,一直以來都是野蠻生長。上學時,努力讀書,但也不是安分學生;年輕時,輪番換男友,每次都是死去活來,工作後百般折騰,從北走向南,現在又走到了香港。
但這樣一個姑娘,卻在30歲時,將自己的前半生溫柔落地,如今一兒一女,老公多金且體貼,婚姻幸福到讓很多人豔羨。
她沒犯過錯嗎?當然不,哭得大概比誰都多。但20歲浪過的歲月,犯過的錯,流淌在她的血液裡,成為了她基因的一部分,指引著她去尋找那個最適合自己,也最能撩動自己的人生。
正是因為20歲的體驗夠豐富,所以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哪些路是自己能夠走到底的。
而我呢,和她也差不多,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乖乖女。
念大學時因為專業問題,和爸媽無數次周旋,最後仍然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工作時,又放棄了他們用盡所有關係幫我安排好的工作,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倔強地打拼。父母不希望我太早找男朋友,但我高中一畢業,就開始談戀愛。
後來結婚,所有人都希望我可以安定下來,但這麼些年來,我卻從一個城市漂泊到另一個城市,去年還辭了職,在一個全新的行業重新開始。
風風雨雨裡漂泊了近十年,辛苦自然是有的。但最大的好處是:永遠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從不糾結。
這就是二十幾歲,浪來浪去的意義。
因為被各種磨難折磨過,也經歷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人群,甚至被各種各樣的底線挑戰過,所以一早就明白自己的界限在哪裡,因此在後半生面對分沓而至的誘惑和欲望時,會懂得在什麼時候說不,什麼時候說Yes。
早年看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裡面有提到海明威的一句話:「如果你年輕時候在巴黎居住過,那麼此後無論你到哪裡,巴黎都將一直跟著你。」意思是:你的每一段經歷,都將成為你人生不可切割的一部分,這些經歷逐漸成為你的氣質,影響並改變著你的一生。
後來,看摩西·西夫的TED演講《早期生活經歷如何寫入DNA》,作為表觀遺傳學學者,他們用了15年的時間,觀察那些早期生活經歷不同的孩子,然後發現不同的環境和生活,會讓這些孩子的DNA也相對地發生改變。
他在演講裡說:DNA不僅僅是一系列的字母,它不只是一個腳本,而是一部動態電影,我們的經歷正在寫進這部電影中,它是互動的,就像用遙控器看電影一樣,你在用DNA來觀看你的人生,你可以控制基因的表達方式。
嗯,怎麼說呢,感覺用很科學的方式,得到了一個很雞湯的結論,就是:你走過的路,愛過的人,決定了你會過怎樣的人生。
但,縱然很雞湯,卻也是事實。
所以,每次當別人問我說,二十幾歲要怎麼過,我都會說:好好浪,想怎麼過就怎麼過,因為20歲的隨心所欲,會讓你比那些被父母安排好人生的姑娘,更多元化地去體驗生活,那麼必然,你得到的價值觀也是多元化的。
所以,你的選擇,也不是唯一的,你也會更懂得寬宥生活中的種種不易,也更能接受那些意料之外的變故,有原則,但更有包容力,這就是所謂的眼界。
為什麼我覺得好好浪過的姑娘更能掌控後半生?因為一個人的前半生已經寫進了她的後半生,前半生沒浪過的姑娘,經歷一片空白,所以該拿什麼來抵抗歲月無常。
ID:Apple1990-kun
▲長按二維碼關注她,一起過瀟灑人生
她寫過很多爆文,六個月積累二十萬讀者。
《你穿的用的,藏著你的氣質》微博熱搜第六:
你看到的美好,和你喜歡的「貴」,都是經營出來的。重要的不是花錢或時間,而是自信的建立。
長按圖中二維碼關注宛央女子,回復「氣質」即可查看
《你養不起我啊》,上千公眾號轉載:
生活,是自己賺出來的,別人的打賞,你最好不要太期待。討來了幾分物質,就要抹殺幾分靈魂。兩個人,只有彼此都不缺錢,才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慢慢談感情。
長按圖中二維碼關注宛央女子,回復「養我」即可查看
《我媽的家教,是不管男人要東西》,第二次登上微博熱搜:
真正的富養,不是穿最好,用最好,去過多遠的世界。而是讓她知道,最貴的東西,不是物質;最好的本事,是自己掙,而非開口要。
長按圖中二維碼關注宛央女子,回復「家教」即可查看
更多文章掃描二維碼進入公眾號後點擊看文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