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愛瑪在情竇初開之時,對愛情充滿了美好、浪漫、甜蜜的夢幻想像。當她遇見青年醫生包法利後,彼此產生了好感,於是在愛瑪父親的撮合下很快結了婚。
可是,婚後生活單調乏味,包法利的無趣更是讓愛瑪內心壓抑崩潰。在很偶然的機會下,她先後與兩個男人相遇相戀。
大仲馬看完之後,把書丟在了地上,憤恨地說:「如果這也叫好書的話,那我們從1830年開始寫的所有那些作品全都一錢不值。」
他的兒子小仲馬對這本書評價:「這是一本很糟糕的書。」
1857年,這本書的作者福樓拜因為這本書而被提起公訴。
這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它究竟糟糕成了什麼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吧。
1、無趣的婚姻生活
愛瑪喜歡讀那些兒女情長的小說,她嚮往著能住在一座中世紀的小城堡裡,就像那些城堡領主的夫人一樣生活。
夏爾·包法利的出現,讓她相信自己終於擁有了書中描述的神奇美妙的感情。這份感情可以把她從討厭的鄉下生活中解脫出來。她急切地希望改變現有的狀態,在她的眼中,愛情就像「一身玫瑰紅羽毛的大鳥在充滿詩意的絢麗天空中翱翔」。
新婚的她,沉浸在新生活的喜悅中。她琢磨著重新布置房子,叫人貼上新的牆紙,把樓梯重新漆過,在花園擺上幾張長椅,甚至準備建一座噴水池,在池子裡養一些魚。
她期盼著蜜月的浪漫,和愛人在夜幕低垂時,在別墅的陽臺上,十指相扣,看著滿天的繁星,遐想著往後的好日子。她想像中的丈夫就該全知全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能把激情的能量、生活的雅趣和所有的人生奧秘都傳授給她。
然而,她的丈夫並不懂她要的浪漫。在她看來,夏爾對她一點也不上心,不會揣摩她的心意,不會看透她的心思,他們在生活中走得越近,內心反而越遠。
她的滿腹心事無人可說,這讓她懷疑是不是自己弄錯了?她在書本上讀到的關於愛情的美麗字眼,「欣悅」「激情」和「心醉神迷」,在生活中為什麼沒有感覺到?她開始恨夏爾的四平八穩的淡定,開始討厭這種悠然自得的沉悶生活。
她熱情而又務實,喜歡教堂,是為了教堂裡的花;喜歡音樂,是為了抒情歌曲的歌詞;喜歡文學,是為了文學中洋溢的激情;喜歡婚姻,是為了婚姻中浪漫的愛情。既然婚姻沒有她要的浪漫,那麼她就對婚姻失去希望,對丈夫失去熱情。
愛瑪說她要的是愛情,但她始終沒有明白愛情是什麼。她嫁給夏爾是為了過上另一種對自己來說從未體驗過的生活,這不是愛情。當她發現,期待的生活也不過像煙花般燦爛一時,她便又回到了鄉下時的狀態,等待另一個男人帶她去過嚮往的生活。
她不知道,生活的本質就是平淡,如何學會在平淡中享受生活才是幸福的秘訣。她一直在尋求的不是愛情,而是刺激;不是浪漫,而是欲望。所以,當她和情人的關係穩定後,她依然覺得平淡無奇。
這也是愛瑪不幸的真正原因,她的不幸不在於夏爾的木納,不在於婚姻的束縛,而在於她自身對愛情、對婚姻的認知。如果她無法正確面對現實,那麼她嫁給誰都不會幸福。
2、夢幻的浪漫情人
一次偶爾的機會,包法利夫婦被侯爵邀請參加城堡中的舞會,在那裡愛瑪認識了子爵。
子爵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人們對他的尊稱。從這裡可以看出,愛瑪與子爵之間只是一場舞的緣份,連彼此的名字都沒有交換。
但是,愛瑪認為這是一次美妙的約會,有著幻想中的城堡,還有身份高貴的男伴,如書中描寫的那樣,他們跳舞,還會墜入愛河。
愛瑪珍藏起疑似子爵使用過的雪茄盒。她還把跳舞時穿過的漂亮衣裙和緞子鞋,全都虔誠地珍藏在衣櫃裡。她的心也像那些被珍藏起來的東西一樣,一回的奢華,已經烙下了再也磨滅不掉的印記。
她為再次遇見子爵而做準備,特別是關心他居住的巴黎,那就是個霞光萬丈的地方,那裡有五光十色的生活,那個世界讓人心馳神往。
她在讀書的時候,也會想起子爵。她把子爵和書中那些虛構的人物聯繫起來。在她的心裡,那個以子爵為中心的圈子漸漸擴大,他頭上的光環擴展開去,彌散到了更遠的地方。
然而,她再也沒有收到舞會的邀請信,也就意味著,她不會有機會遇見子爵,她的巴黎美夢已經破滅。這讓她大失所望,她豔羨囂鬧的生活,渴望那種她不曾體驗但天經地義就該享受到的快樂,這是她永久的心結。
在她的內心深處,子爵代表的就是奢華的生活,可以滿足她成為貴婦人的虛榮心。
全書中,她與子爵只見過兩次,一次是在舞會上,另一次則是在她破產後走投無路的時候。她在街頭失聲痛哭,快要支撐不住了的時候,一輛馬車從她身邊通過,呵斥她擋了道路。馬車上的紳士正是子爵,他沒有認出愛瑪,也許他從不曾記住過愛瑪,這讓愛瑪又沮喪又悲傷。
子爵像一個影子般存在,他是愛瑪的虛擬情人。愛瑪愛的不是真實的他,而是那份虛榮心之上的浮華和貪慾。對於愛情的理解偏差,她把自己拉入了毀滅的深淵,一心模仿嚮往的貴族生活,付出的代價卻是她承擔不起的。
3、刺激而危險的愛情
愛瑪被失戀所折磨,雖然這場熱戀只存在於她的腦海中,直到羅多爾夫的出現。
這是一個生性粗魯,腦子機靈,很有女人緣的痞子。他覺得愛瑪是個漂亮的女人,便對她動起了心思。他通過謀劃接近愛瑪,讓她的虛榮心在暖心的話語中得到膨脹。他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翩翩風度讓愛瑪為他著迷。他有的是手段,讓她相信愛情唾手可得。
羅多爾夫所給予愛瑪的,正是她讀過的那些小說中的主人公所擁有的,她仿佛變成了那些虛構故事裡真實的一分子,變成了一直讓她心馳神往的那種多情女子,實現了她少女時代的一個揮之不去的夢想。
就在她盡情地享受愛情,並以此來報復過往的痛苦生活時,羅多爾夫離開了。他從未想過要在一段感情裡待上一輩子,在他的字典中,愛情等於遊戲。
愛瑪再一次失去了生命的主心骨,但很快又有一個男人進入了她的感情世界。萊昂,他給了愛瑪名副其實的蜜月,美妙、絢爛的時光。
他們住的飯店服務生會一大早為他們送來鮮花和冰鎮果汁。到了黃昏時分,他們坐著一條帶篷頂的小船,去一座小島上用晚餐。
他們一起欣賞大自然,看樹木、藍天、草地,聽水在流動,微風從樹葉間吹過。他們還在月光下歌唱。
萊昴為了博她的歡心,為她寫情詩,對她的任何想法都沒有異議,他對她的興趣愛好都會通盤接受。
愛瑪的虛榮心被無限放大,為了享受理想中驕奢淫逸的生活,像大公夫人一樣,她從不過問金錢的事。由於她沒命地買,沒命地賒,沒命地借,沒命地籤借據再加上延期借據,每次到期票據就像滾雪球一樣。最終,她為了還債,開始變賣自己的舊手套、舊帽子、舊鐵器;無論她在哪裡,碰到誰就跟誰借錢,所有人都躲著她,包括那些發誓愛她的男人。
愛瑪看清了那些情人的真面目,他們嘴裡說著愛情,眼裡卻燃燒著地獄之火。但是,一切已經來不及,她被債務逼進了墳墓。
蘇芩說過:「愛情就是在彼此的懷抱裡孤獨。戀愛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尤其是精神層面的孤獨感。快樂的人跟誰在一起都快樂,孤獨的人跟誰在一起都孤獨。當你達到內心層面的豐盛和富足,遇到誰,都會幸福。」
愛瑪的精神層面是貧窮的,這比金錢的貧窮更可怕。她一心愛著那個由她最熾熱的回憶、最膾炙人口的讀物、最強烈的慾念凝結而成的幻象。她看似驕橫無理,實則在隱藏內心的脆弱與無助。她希望有個像子爵那樣的男子愛上她,帶給她富足的生活,卻沒有想過依靠自己的力量成為女王。
她把幸福交在別人的手裡,這是一場賭博,她賭輸了,輸的一乾二淨。在她看來自己的要求不高,只是希望長久地擁有浪漫的愛情,卻從不曾仔細考慮愛情是什麼,浪漫又是什麼。
能夠嫁給愛情的女人不是靠美貌,而是在於她的美好,這正是《包法利夫人》所要教育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