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三大基石 儒釋道 李雙林

2020-11-19 騰訊網

作者:李雙林

案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雙林老師你好,自古無愁難成句,當您看到這封信時信的內容大概已經刪刪改改了很多次,剔除執念,許多不必要的煩惱也隨之消散,只化作一聲嘆息。您的文章教給了我很多道理,非常感謝您願意分享自己的智慧,似冬末的第一婁春光降臨,予我安寧勇氣,一想到這封信最終會落到一個溫柔的人手上,會有一份充滿善意的回應,像山花爛漫了十裡,心也不自覺溫暖起來,求解在其次,取桃李作伏筆,春風落款,代我向您與世人傳達祝福之意。

我出生在西南一個縣城,生於公曆1999年4月2日早上10點多,女,八字:己卯 丁卯 甲申 己巳。

小時候家境不好,後面好起來了,父母因為一些不太好的原因離異,後來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對我很好,自小身體健康衣食無憂,他們沒什麼文化,但講理負責,我很感激他們,只是個人成長還有性格方面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又不願向他人尋求幫助,那時比較難受又被校園暴力,每日惶惶,花了一些時間慢慢走出陰影。

2018年高考的時候狀態不好,心靜不下來,最後去了一個二本學院,但這裡校風三觀蠻正的,學業一般,生活圈子小,在很長一段時間對人生沒什麼期望,但也不屬於不思進取的人,開始想要改變。

埋怨過懊惱過一些事,苦海行舟亦渡不去 ,一啄一飲當是天定,我生活平靜,對很多事情是觀望的態度,平常表現得很溫和,其實脾氣不小,一天心緒難寧容易猜忌他人,我知道過去的早已過去,更多是自己困住自己,今年接觸到易學,關注了您,君子樂天知命,望老師解惑。

問題:

1.當下社會環境正值變局,請問老師,我以後的生活會有大變化嗎?人生格局到哪層?目前在學工業設計相關,但我總感覺差點什麼,容易學非所用,較真勁兒用錯地方,再有一年多就畢業了,擔心焦灼就業問題,有先生說我能做老闆,那麼適合做什麼樣的職業?成就能有多大?到哪裡發展比較好?

2.是雙性戀,專一理智有原則,但是因缺乏安全感表現得有點冷淡,看八字官星被制的死死的,又更為親近同性,這一生姻緣如何?

3.對傳統文化感興趣,尤其是道家文化,沒事就翻翻相關書籍打發時間,上善若水任方圓,據說這輩子跟什麼有緣是因為上輩子修過,以後啊,如果條件允許,料理完俗事盡了自己的責任,就想出世四處雲遊尋道,那我適合研究易學道學這方面嗎?老師能給一些意見嗎?

4.我八字比劫重重,會不會對父親有些影響,需要保持下距離嗎?

要做的事情很多,也有很多人需要幫助,希望能通過易學認識自己,改善自己,在此一祝老師歲歲安康闔家歡樂,二祝天下太平海清河晏,三祝眾生少憂,各得其所。若能被抽中,求得智慧,自當堅定本心廣行善事,不負先生一番渡人的苦心。

提問時間:陽曆2020年10月2日(星期五)上午6 : 05。

李雙林回覆:

坤造:己卯,丁卯,甲申,己巳(空申酉,午未)

大運: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1歲上運)

此八字語音分析,因無法上傳語音,故省略。

命理簡圖

命理提要

日幹為甲木在卯月得令,且卯木為陽刃,又在年支再見卯木,則甲木不弱。

春季為木氣司令,由於原局木太重則喜金來制木,日支申金可以制木,但申金被巳火合克,也有用神受制之象。

月幹丁火透出,可以洩甲木和卯木之氣,故丁火大吉。且丁火在天幹並未受損,又去生己土財星,構成傷官生財的組合。

丁火在原局得令,則丁火有力量,屬於傷官洩身,也為木火通明,主人非常聰明,陽光,且利文章。

用神:火,土,金。

忌神:水,木。

就天幹來講,丁火和己土都是用神,則均不可受損,則天幹怕見壬癸水與甲乙木。否則會損原局的火土。李雙林原創

而地支巳火為用神,怕見亥水來衝。

原局丁火有力量,且丁火高透為吉,則命格不錯。

月支卯木為陽刃,喜見七殺,正好日支申金為七殺星,可以去制一下陽刃,又有食神來制七殺。都代表自己會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且利事業。

傷官高透之人,性格上易傲慢,但也代表非常聰明,有超前的眼光,思維靈活的一個人。也非常適合去做文化,網絡,教育,和美有關的一切,以及設計,策劃等。

選擇和火有關的行業,並去南方發展,非常利事業。

其次就是西南方,東北方也可以,但這些方位並非大吉。

要在事業上有更好的發展,就要充分的發揮傷官與食神的優點才可以。

己土為財星在年,雖然坐卯木之上,為劫財奪財,但又丁火去生,故而財有源頭。

己土和日幹甲木相合,也為財入主位,暗示自己可以得到這個財。

時支巳火為食神,也去生時幹己土,且己土與日幹相合,原局所有的財星都和日幹有關係,都暗示自己能得到這個財,而且有財源,則財會源源不斷的來。

但比劫太多,也會對財星造成一定的傷害,故一生破財會比較的多,花銷很大,不太聚財,且不宜合作。

日支申金為夫宮,也代表丈夫。

申金被巳火合克,又申金和卯木暗合,且地支有爭合的情況,故婚姻上問題會比較多一些,要注意自己的性格才可以。

傷官太重的人,對待婚姻都比較挑剔,且不易滿足的一個人,而且在婚姻之中,也比較任性,固執的一個人。陽刃重重,更加表現出性格上的任性,以及性格上的衝動。

要更加注意自己的婚姻,也要不斷的去修正自己,改變自己,才能讓婚姻穩定一些,才不會步父母婚姻的後塵。

申金為丈夫,日坐七殺去制陽刃,日支為用神,則丈夫也是比較能幹的一個人,但也體現為花心,因為爭合比較的多。李雙林原創

在21歲之前走的戊辰,己巳大運,都是火土大運。

故在21歲之前,都還是比較順利的,可謂一帆風順,沒有遭受過什麼挫折與大的痛苦。

在21-31歲走的庚午大運,庚金為七殺透出,但午火會去克損七殺,不利感情的十年。

所以你要晚點結婚,會更有利婚姻穩定一些。

2020庚子年,也是正好進入庚午大運的年份,今年下半年有子午衝,損的是傷官星,今年思想上變動很大,也為不穩定的一些,自己也要注意一下身體。特別是在農曆十月,十一月左右。

2021辛丑年,由於正官透出,也暗示有感情,有緣分。因為財去生官,代表自己內心有戀愛的想法。

2022壬寅年,2023癸卯年,運勢都很一般,不那麼順利。也暗示自己在畢業後,找工作並不是很順利。

我建議繼續求學,如果能獲得更高的文憑,那麼對自己未來事業的幫助必然更大一些。

完成學業後,可以先去自己有興趣且熟悉的領域上班,積累社會經驗,等時機成熟了,可以自己成立工作室,或做點什麼事情。

由於你大運越往後面走,就越不順,故早期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趁著自己好運的時候,進入更好的平臺。

31-41歲走的辛未大運,這十年還是比較利事業發展的。

但辛金出現,會和丁火相衝,構成傷官克官,婚姻方面是要非常注意才可以的。

食傷旺,在工作上也比較喜歡自由,不喜歡被約束的一個人。

41歲後走的壬申,癸酉大運,則為金水大運,就不那麼好了。

特別是在癸酉大運的時候,會和原局卯酉衝,衝陽刃而傷身,要注意健康才可以。

總體來看,八字原局還是很不錯的,但大運年齡越大越不太理想,故而行業選擇非常重要,且要儘量讓自己進入一些較為平穩的平臺之中,或依靠某一個平臺發展。且年齡越大,越要減少對事業的執著,這個時候如果一心修道,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問:

當下社會環境正值變局,請問老師,我以後的生活會有大變化嗎?人生格局到哪層?目前在學工業設計相關,但我總感覺差點什麼,容易學非所用,較真勁兒用錯地方,再有一年多就畢業了,擔心焦灼就業問題,有先生說我能做老闆,那麼適合做什麼樣的職業?成就能有多大?到哪裡發展比較好?

答:

年幹己土為自己,在兌宮為長生之地,代表剛剛開始,也暗示會有非常不錯的前途。己+九天,有很高遠的理想,但如果自己不腳踏實地,也代表好高騖遠,反而很難穩定下來。

至於工作方面,目前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待大學畢業後,可以繼續讀研,對你以後是有幫助的,從事和設計有關的領域都很適合自己,你有這方面的天分,也有這方面的財。因為你八字為傷官洩身,且傷官生財,而食傷都有設計的意思。

丁火也有文化的意思,也代表一切美麗的東西,也為燈光,電器等。與之相關的領域,也都比較適合自己。李雙林原創

從方位來講,則去南方大吉,去火旺的方位,可以增加丁火的力量,更能生財,對你事業幫助更大,也會讓你更順利一些。

第一步:先學習,在考研,選擇更適合且喜歡的專業。

第二步:根據自己的專業而尋找工作,然後積累工作經驗。

第三步:時機成熟可以成立工作室,或做自由行業等。

第四步:年齡稍大,就要選擇以退為進,求穩最好。

你也可以學習傳統文化,並去弘揚與傳播,或從事與之相關的事業,都很利自己。

問:

是雙性戀,專一理智有原則,但是因缺乏安全感表現得有點冷淡,看八字官星被制的死死的,又更為親近同性,這一生姻緣如何?

答:

婚姻來講的確不是很順利,但就你目前來講,不要想的太多,也不要想的太遠。要先做好當下該做的事情。

至於婚姻,則晚一點比較好,太早婚反而不利。

也要多去反思自己的缺點,然後努力的去改變這些缺點,才能讓婚姻結果更吉祥一點。

問:

對傳統文化感興趣,尤其是道家文化,沒事就翻翻相關書籍打發時間,上善若水任方圓,據說這輩子跟什麼有緣是因為上輩子修過,以後啊,如果條件允許,料理完俗事盡了自己的責任,就想出世四處雲遊尋道,那我適合研究易學道學這方面嗎?老師能給一些意見嗎?

答:

傳統文化人人都可以學習,而且人人都應該學習。

問:

我八字比劫重重,會不會對父親有些影響,需要保持下距離嗎?

答:

有食傷生財,故對財星損害不大,所以不需要太擔心這個問題。

人生建議

提到傳統文化,我們就應該曉得,指的就是儒釋道三教思想。

儒家,以孔孟為代表,主要是講仁、義、禮、智、信,從而使自己能達到「明德」、「至善」的境界。追求的是做聖人。

釋家,也就是指佛教思想,以戒定慧三學為剛要的修行之法,提倡五戒「殺盜淫妄酒」,以戒生定,以定生慧,從而達到內心清淨,不生煩惱,直達入究竟涅槃的境界。追求的是超脫六道,不入輪迴,直到成佛。

道家,分為道家思想和道教。道家思想則以老子為主,但老子並未創立道教,只是留下了一部《道德經》,為後來的道教提供了一個思想的基礎,而道教創始人則為張道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張天師,主要是集合了民間神仙信仰,方術,以及內丹,符籙等。

道教在修行上,又分正一派和全真派兩大不同。

正一派主要是符籙科儀為主,出家後可以住家也可以住廟,可以結婚生子,做生意等都沒有限制。而全真派則和佛教出家基本一致,也有各種戒律,並以修身養性為主,追求得道成仙。

簡單總結,儒家追求的是做聖人;佛家追求的是徹底的覺醒,從而成佛;而道教則追求的是做神仙,或長生不死。

自古有言:「道根儒莖佛葉花,三教本來是一家」。

儒釋道不能說誰好誰不好,只能說因人而異,對於誰來講,又針對何事來講。不論是什麼法,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法。

儒家主要是談論人道的問題。而佛家主要是講修行解脫的問題。道家則談人與自然的關係。各有偏重,各有所長。

但若要論修行之法,佛學更為究竟,主要是以通過修行使自己了悟本性,從而用慈悲之心,又去救度一切眾生,提倡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修行之法。

從煩惱解脫的角度來講,佛家論的最好,因為深入的剖析了煩惱的來歷,如何產生的,以及又講了種種對治煩惱的辦法。李雙林原創

當然,我前面也講過,不論是什麼法,只要是適合自己的都是最好的。

在金剛經中有一句話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古往今來,不分中外,一切能夠有悟道的聖賢之人,都是在無為法方面得到了啟示,只是各自領悟程度上有些微的差別而已,但是在結果上,卻是殊途同歸的。

就好比水杯就是無為法,有的從上往下看,有的從正面看,有的從背面看。那麼看到的形狀,顏色,也都會有一些差別。當然,如果要究竟徹悟,就要前後左右上下都能看到,才能真正明白。

當然,只要能讓自己的內心清淨,安寧,不論什麼法,都是最好的法。

佛講八萬四千法門,是因為不同眾生因不同根氣,因緣而適合不同的法。也就是孔子所講的,因材施教。所以沒有那個法是最好的,也沒有那個法是最差的,關鍵是要因人而異,看誰用,何時用,做什麼用。

不論是修儒,還是修道,還是修佛,都提倡一個修字。

儒家的論語,並非讀讀背背就可以了,而是要一點一滴的去踐行孔子的教法,才能從中獲益。

只要能做到仁義禮智信,就能來世再得人身。

而修佛和道也是如此,修道修好了可以去天道,但依然是在輪迴之中。而修佛則是超越六道,不入輪迴,當然,到這個時候,也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了。

儒在人道,道在天道,佛則超越六道。當然,這是從修行所追求的最終結果來講的。

不過,對於我們來講,單一的文化已經不足以使我們覺醒了,故而儒釋道都要有所領悟才可以。這也就是南懷瑾老師所講的:「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李雙林通勝

陽曆2020年10月5日(陰曆八月十九),星期一。幹支:庚子、乙酉,辛巳。

當日吉兇

吉日。危宿,成日,四綠星臨日。

有天貴,不將,臨日,天喜,天醫,三合,黃道臨日。

大利己巳,求子,會友,嫁娶,搬家,入宅,上梁,安門,打地基等。

但為重喪日,不宜安葬。

為刀砧日,不宜納畜。

生肖顏色

民俗百事利屬馬,屬虎,屬雞,屬牛之人。

不利屬豬之人,百事勿用。

開運顏色:紅色,綠色,青色,紫色為大吉。

方位時辰

貴人在東北方,南方,一白星在東北方,六白星在東方,八白星在北方。

三煞在東方,不宜修甲卯乙寅辰方,五黃在東南方,不宜修造,動土,安門為兇。

胎神在東北方,家有孕婦勿動此方,易對胎兒孕婦不利。

時辰:寅時,午時,丑時,申時為大吉。辰巳酉亥時辰兇。其餘時辰小吉。

寶寶生辰

日幹為辛金在酉月得令,坐巳火為正官星,辛金很旺,乙木為財,但被比劫克損,日支雖然見火,如果時辰不見木,也為虛火,則財官皆損。

故時辰選擇,應參考庚寅,辛卯,乙未為吉。

推薦八字:(推薦指數一顆星)

庚子,乙酉,辛巳,乙未

用神:水木

忌神:土金

男命大運: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

五行排列:火土,火水,土水,土土,金木,金木

女命大運:甲申,癸未,壬午,辛巳,庚辰,己卯

五行排列:木金,水土,水火,金火,金土,土木

時辰未土為財庫,但比劫克財嚴重,不是很利,謹慎選擇。

提示:本文是李雙林原創作品,摘抄或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字字皆辛苦,感謝您的尊重!

相關焦點

  • 儒釋道文化,中華精粹,僅九字可讀懂
    儒釋道三家文化,是中華古聖先賢遺留下來的文化精粹,是先宗們智慧的結晶。文化主旨,儒家文化:進取文化。道家文化:規律文化。佛家文化:奉獻文化。做人標準,儒家文化:仁、義、禮、智、信。道家文化:領悟道、修養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佛家文化: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遵 守十戒、心靈安定、運用智慧。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未來儒商」之儒釋道釋義講座圓滿落幕
    【MBA中國網訊】12月12日晚,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博導、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現代中國哲學學會秘書長、中華儒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嵩嶽文化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喬清舉先生蒞臨首都經貿大學紅廟校區,為MBA學子做了題為《儒釋道哲學釋義》的國學講座,將儒家、道家、佛家思想與人生、生態文明和企業管理相結合
  • 儒、釋、道三大家用英文怎麼說?
    儒、釋、道三大家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三大基石。儒家講「入世」,道家講「出世」,釋家講「隱世」。儒家文化教化我們以成為「君子」為目標不斷提高自我修養,道家極力推崇順從自然,上善若水的生活方式,而以禪宗為代表的中國佛家通過參悟領會虛幻寂滅的真諦。
  • 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入選首批四川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
    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入選第一批四川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入選第一批四川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  首批確定的6家四川省重點中華文化研究院分別是:四川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四川師範大學中華傳統文化學院、西南民族大學藏羌彝文化研究院、四川音樂學院中華傳統音樂研究院、成都中醫藥大學中國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院、成都體育學院中華國術院。
  • 展示中華服飾 弘揚傳統文化
    珠江時報訊(記者/王方亞通訊員/遊雪欣)日前,「華夏衣冠嶺南旗韻」2020~2021中華服飾文化鑑賞周暨嶺南旗袍選拔賽在佛山南風古灶開幕,吸引眾多中華傳統文化愛好者參與。 活動主辦方表示,本次活動分為中華服飾文化鑑賞周、「花·時」新中式生活美學品鑑會、嶺南旗袍(服飾)匯演活動三大版塊,通過旗袍秀、服裝展、首飾展、陶藝展、品鑑會、主題演講等形式,展現佛山新時代女性的優雅風採和獨特魅力,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習傳統文化?
    儒釋道,三教思想是中國五千年來文化思想的核心與精髓。 一、了解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 加強對祖國下一代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 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
    郭教授指出:「要講清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一定要建立在與外國文化,特別是與西方近現代文化的比較背景之上」。這表明他自覺運用中西對比的方式,來突顯中華文化的精神特質。書中提出的這六條,對中國文化的人生態度、政治哲學、思維方式等都有精準的概括,其中一些特質具有內在的普遍性。
  •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春秋繁露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春秋繁露編著者:(漢)董仲舒 著 周桂鈿 解讀定價:¥80作者:董仲舒,廣川人,西漢時代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家,也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極大的思想家之一,他上承孔子,下啟朱熹,成為儒學發展中的關鍵人物,為奠定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做出了重大貢獻。《漢書》引劉歆等人的話稱他「為群儒首」「為儒者宗」,東漢哲學家王充說「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可見其在兩漢地位之高。
  • 觀心、修心、正心:再看《心文化與儒釋道》
    「心」是中國文化最核心的範疇之一,心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心文化集中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華與根本特質。集心學大成的王陽明,用自己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實踐證明了「心學」的應用價值。《易經》講:"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陳來:中國文化精神的六個特質
    郭教授指出:「要講清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一定要建立在與外國文化,特別是與西方近現代文化的比較背景之上」。這表明他自覺運用中西對比的方式,來突顯中華文化的精神特質。書中提出的這六條,對中國文化的人生態度、政治哲學、思維方式等都有精準的概括,其中一些特質具有內在的普遍性。
  • 中國珍貴文物無數,儒釋道的至寶分別是啥?這三件當之無愧!
    作為擁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的先祖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也留下了許多珍貴無比的文物。近百年來,隨著近代考古學的興起,中國的考古活動成果豐碩,出土的許多文物都是價值無法估量的國寶,諸如北京人頭蓋骨、曾侯乙編鐘和后母戊鼎等等,都是令人驚嘆的文明瑰寶,無數人為之嘆為觀止。
  • 讓傳統的成為流行的——訪臺灣雲林布袋戲傳人黃強華
    新華社臺北12月23日電(記者劉斐 章利新)「布袋戲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我要讓它走向強盛。」因為這個理想,黃文章改名「黃強華」,開始了自己的布袋戲傳承推廣事業。那一年,他26歲,剛開始做布袋戲編劇。布袋戲屬於中華傳統偶戲中傀儡戲的一種,起源於17世紀的福建泉州,在閩南和潮汕地區廣為流傳,後來傳入臺灣地區,並衍生出具有濃厚本土特色的藝術形象和表演模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布袋戲在臺灣步入全盛時期,全臺灣同時存在六七百個劇團演出。然而,步入上世紀90年代,由於多樣化的娛樂業迅速發展,而傳統布袋戲劇本老舊缺乏新意、表演形式單一無變化,陷入市場萎縮的困境。
  • 韓國瑜:中華文化不能斷,若2020當選將改回課綱
    韓國瑜表示,兩岸關係也是一樣,兩岸交流只要以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當定海神針,在同樣中華民族共識下,文化血脈都通,不追求「臺獨」,還有什麼戰爭可打?這樣臺灣人民都會安心。韓國瑜說,臺灣各方面都非常好,可以選擇走一條光明的路,不用選擇陰暗恐懼的道路,兩岸之間靠「九二共識」、反對「臺獨」這八個字就通了,才能幫下一代臺灣人找到一條路,否則就是死胡同。
  • 傳統文化進社區,三大活動鬧新春
    1月12日上午,作為「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的踐行活動之一,長沙市嶽麓區文旅體局、嶽麓區圖書館主辦,湖南四維德風文化傳播公司等承辦的「我們的節日傳統文化進社區」系列活動的啟動式在湘儀社區舉行。此次活動以弘揚傳統文化、服務居民文化生活為目標的三大主題活動依次展開。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而由黃俊雄的兩個兒子黃強華擔任編劇、黃文擇負責口白創作的「霹靂系列」作品,圍繞三大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幻化出波瀾壯闊的武俠江湖,從1984年首部作品《霹靂城》到新作《霹靂天命之戰》,至今製作超過2000集、串連26部作品。
  • 李雙林
    作者:李雙林尊敬的李老師,關注您很長時間了,習慣了每天上班前先看看您的文章
  • 騰訊儒佛道2018戊戌年祝詞
    騰訊儒佛道全體同仁恭祝大家2018戊戌年身心安康,事業順利,學業有成,家庭和睦,修身淨心,福慧增益。感謝您在過去一年與我們共同成長,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下身安心靜,向上向善,依據古聖先賢之道,修己安人,恪盡職責,為家庭和社會人群作出應有貢獻。
  • 範光陵作詞紀念鄧麗君.李鵬遠.復興中華傳統文化
    Fan Kuanling 代表中國首次世界詩人大會及世界文化大會,頒贈鄧麗君以「東方文藝復興金獎」。李鵬遠以東方文藝復興先鋒大獎以表揚他們在音樂及藝術方面的卓越造詣,帶動了東方文藝創時代發展,打動了全球億萬人的心,替復興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及藝術創新,鋪墊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 快樂冬至:感受中華傳統文化
    新疆新聞在線網消息(通訊員張博偉、劉冰冰、于慧):今天(12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我區各地幼兒園紛紛開展「情暖冬至」主題實踐活動,讓孩子們了解傳統文化,在動手中度過快樂冬至。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博湖縣才坎諾爾鄉幼兒園,中班學生背誦的《二十四節氣歌》,讓孩子們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