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道德經》趣味無窮!站好渾圓樁受益終身!

2020-12-23 我是青夜

如何學習《道德經》站好渾圓樁:清晨起來看了老師《靜悟〈道德經〉》中的序,知道老師幾十年裡都是:學經——站樁,站樁——學經,我也模仿一下,閉著眼睛在心裡默默地背誦我學過的那幾章,不知不覺中就出現了好多想法,於是就想寫寫。轉眼間來到靖安渾圓山莊兩個月了,每當坐在教室裡上課時,看到老師在講臺上講課,在黑板上寫字,仿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少年時代。

《道德經》在第四十八章中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在山莊中學習和生活,每天耳濡目染,老師每上一節課,都把自己畢生積累的經驗方法毫無保留的告訴大家,教給我們如何學習《道德經》,站好渾圓樁。老師說:要一句一句的背誦思考,看解說,記住一章後,再往下學,八十一章都能背熟後再反過來背,經過熟讀熟背,反覆領悟才能知道老聖人的《道德經》是獨一無二的絕學。我還有二十幾章沒學完,還是一知半解,但我還是想說一下自己的感受。

《道德經》包含的太多,上到宇宙天地,下到人,從養生的角度來說吧。首先,我是學太極拳的,以前身體不好,同事說去練練拳吧,好好養養,練了幾年之後。自從接觸渾圓養生樁以後,才明白養生之路在哪裡。通過學習《道德經》我們要明白自己從哪裡來的,有人回答說是媽媽生的,媽媽又是姥姥生的,最終也沒明白自己來自哪裡。自從學習老聖人的《道德經》,明白人是自然的產物,是道生的,道為母,人為子,老聖人在第二十一章中有教導,仔細去領悟,就會理解。第二十五章中也有,如:「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等等,知道了人是自然的產物,就要遵循自然法則,也是道的法則,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追求物質的同時,也要有精神的享受。

道德經在第十二章中,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的教導,在第四十四章中教導:「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二十二章中有「少則得,多則惑」,在第二十四章中有「餘食贅形」,吃飯七八分飽即可。在第五十二章中有「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等等,舉不勝舉,我們要以其作為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做到知足之足,常足矣!有人經常睡不好覺。因為沒明白原因在哪裡?通過上課學習,老師經常說:不放下,就倒下,因為你想的多,費力費神,天長日久心就亂了,心煩氣躁,就容易失眠,解決的方法一個字「靜」。教室裡的條幅上寫著「抱一為天下式,清靜為天下正」。

有人問老師我為什麼站樁時靜不下來,老愛跑神呢?老師說:就是因為心不到位,心管不住神,神不守舍,老愛向外想,不關心自己的身體,不明白樁功的偉大重要,還是在三迷九糊塗狀態中。還需要不斷的修煉淨化和沉積。養生到底什麼方法最好?老師研究、實踐了數十年。唯有渾圓養生樁最科學,最簡單,方便易學,適合男女老幼,上功最快最顯著。在習練過程中有老師指導,有《道德經》中的理念,相互融合做到知行統一,能取到良好的效果。

在站樁中要做到「抱一」就要專心致志,不分散精力,守住心守住神,心的開關不能老動,想其他的事,抱二抱三就錯了,只有「獨立守神,抱圓守一」才能達到養生健身長壽的目的。而且在不知不覺中,身體素質提高了,返老還童了,學到了知識,還增長了智慧。人的心情好了,身體自然就好起來了。我每天站樁6~8小時左右,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月來,心踏實了,靜得多,不愛跑神,能守住自己,內視自己身體,反應比較多,特別是大腦皮層麻熱脹反應大,現在耳鳴好了。有時出現兩手心像小火球在旋轉發熱,腳心發熱,心裡也非常高興。特別是看到老師在工作之餘,還勤奮用功站樁,大師就在眼前,有強大的氣場保護我們,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站下去呢?

所以學習《道德經》趣味無窮,站好渾圓樁受益終身,練拳養生只是鍛鍊道路上的一個方面,渾圓養生樁才是全面整體的運動,其外靜內動,外不靜內不動的原理,貫穿整個身體,只有練好渾圓樁,在套路中運用起來,才會更加飽滿中正圓和,才能把拳的精髓體現出來。慎終如始,一定會成功的。《道德經》每一章都意義非凡,深不可識,我還沒有悟進去,只是在嚮往道的路上剛剛起步,還要更好地學習,加深理解。

相關焦點

  • 人的欲望無窮盡?讀懂《道德經》中這句話,讓你心平氣和
    古代的許多大學問家,都有著非凡的智慧,他們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在取得成功後又能堅持自我,做到不貪不喜,如果你也有無窮盡的欲望,不妨來學習下《道德經》的這段話,從此心平氣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這句出自《道德經》的老子名言,主要意思是斑斕的色彩會讓人眼花繚亂,嘈亂的音樂讓人聽不到任何聲音,豐盛的食物讓人的舌頭忘記味道。
  • 【道篇340】《姬氏道德經》與《老子道德經王弼注》對比學習之八
    【按】本學習公眾號【道篇】前期陸續轉發關於歷代各版本《道德經》,本期起按照《姬氏道德經》關於81章順序,對比學習《老子道德經王弼注》。供大家參考。
  • 《道德經》最經典的5句話,大道至簡,領悟透了受益一生
    作為中國人,沒看過《道德經》是我們的損失,國外人都已經將《道德經》捧上了天,一大批外國普通網友被《道德經》中 " 上善若水 "、" 無為而治 " 等大道至簡的言語深深吸引,甚至經常在網上就此展開熱烈討論。根據統計數據則顯示,《道德經》的世界發行量已經超越《聖經》。在科技發展迅速、物質生活豐富的當今社會,外國人也在追尋心靈歸處。
  • 《道德經》中經典的十句話,讓你讀懂中國式智慧,終生受益
    《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相傳為老子所著,其中蘊含的哲理簡單而意味深遠,其中最經典的十句話更是蘊含了中國式的生存智慧,領悟透了並在實踐中踐行的話,受益終身!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 站渾圓樁不出功夫的原因?龐超老師闡述,你不知道的核心內容
    大家好,這節課程是一個開宗明義的課程主要是針對於之前練過功夫的朋友,如果之前沒有練過功夫的朋友可以把這節課程忽略掉。對於之前練過武術的朋友來說可能會遇到過這樣的疑問,像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這些拳都會練渾圓樁,為什麼我們練了這麼長時間的站樁還沒有出功夫哪?
  • 夜讀丨《論語》《道德經》《金剛經》開篇首段話,暗藏儒釋道第一智慧
    儒釋道經典著作《論語》《道德經》《金剛經》,如果正確理解開篇之語,就會順著正確的思路,摸準作者的思想脈絡,探出其中蘊含的人生大智慧。《論語》首段話,教做君子「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三個問題講得就是君子之道。
  • 《道德經》中的智慧:越是大道,越是簡單;看似無用,實則有大用
    《道德經》是老子所著,短短五千言,卻涵天蓋地、盡說人道,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精闢。因此,老子的話在世界範圍內都有著廣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無數歷史名人、各界精英,都對《道德經》推崇備至,老子更是被譽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
  • 羽毛球和武術,渾圓樁防守、三體式進攻!
    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筆者學習羽毛球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技術上或者戰術上的問題,總能通過練習武術的時候得以解決,發現兩者之間是一理貫通而相互啟發的,其中有很多樂趣,與諸君共享。
  • 《道德經》:向天地自然學習,用辯證思維處事
    《道德經》五千字八十一章,看似碎片化的內容背後實際上是在向人們揭示著一種實相。它在告訴人們,我們的祖先對於人生運作的軌跡,社會運作的軌跡,大自然運作的軌跡的認識。正如馬未都所說:老子站在宇宙空間的某一點上,觀察事物,思考規律。
  • 白巖松說:《道德經》中的這句話,讓我放棄了一個月2000萬的機會
    對於《道德經》,林語堂先生曾在《老子的智慧》裡一文中評價過這樣的一段話:看過《道徳經》的人,第一個反應,便是大笑;接著就開始自嘲似的笑;最後才大悟到這才是目前最需要的教訓。因此,那些上智的學者,便由譏笑老子、研究老子,而成今日的哲學先驅,以致老子成了他們終身的朋友。
  •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讀懂了老子這句話終身受益
    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章寫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本章內容比較短,就兩句話,二十一個字。2、有:這裡指道的有形質,與《道德經》第一章中「有名萬物之母的」的有「相同。但不是有無相生的「有」字。3、無:與《道德經》第一章中的「無名天地之始」的「無」相同。但不同於「有無相生」的「無」。此處的「無」指超現實世界的形上之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是說回歸是道的運動需要,柔和是道的運用法則。「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下間萬事萬物因為有而存在,而有也是因為無才產生。
  • 你未知的:《易經》《道德經》與阿米巴學習淺說
    《道德經》是辯證看待問題的,他判斷一件事是怎樣的呢?「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福中有禍,禍中有福,也就是一件事情好的概率是50%,所以要慎終如始,所以要順勢而為,才能儘量減少50%的禍帶來的災害。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在不斷的循環反覆中,在謙虛如谷的心態下,實現PDCA的調整修復。
  • 受益造句和解釋_受益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受益(shòu yì),動詞。近義詞有:得利。反義詞有:受害。 [《新華文摘》1983年第8期:「至今,得到朱先生教誨的同志談起來總是感到受益匪淺,終身難忘。」] 受益參考例句: 1、爸爸告訴我要誠實,我頓然覺得是受益無窮。 2、法律普及人人參與,和-諧長寧個個受益。
  • 《道德經》:遇事懂得變通,學會小人的手段,是為了更好的做君子
    但是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把握好自己心中的標準,凡事也就不需要分的非常的詳細。如果在日常處理事情的過程中,並不考慮實際情況,一定要按照規章來辦,這也不是君子,這叫軸。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有說過,要學會變通才是真正的君子。變則通,通則久最好的方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持守原則,而是懂得圓潤變通。
  • 曠世巨著《道德經》,暗藏了3個「中式」智慧,網友直呼:受教了
    但在黃向軍看來,《道德經》本就不是讀的,是用來悟的。作為「生命之書」,那些真正受益的人,一定是從中,照見過自己的人生。就像他,一畢業,就聽從家裡的安排,陰差陽錯做了高中計算機老師。在外界的幹擾和嘲諷下,最終,還是《道德經》的「為而不爭」幫他下定了決心。盡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但在心態上保持不爭,就會有好結果。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他的想法是對的。
  • 《道德經》最厲害的5個「中式智慧」,你越早知道,活得越好!
    出身文化之都鄒城的黃向軍,從小就熱愛國學,尤其偏愛《道德經》。他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道德經》之妙,在於它原文5126個字,解讀卻有5000萬字。因為沒有標點,光是開篇6個字,「道可道非常道」,就有3種斷句,3個不同的解釋。但在黃向軍看來,《道德經》本就不是讀的,是用來悟的。
  • 東方文化B群關於《道德經》的討論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顯然,《道德經》作者以當時社會實際情況,對人類最美好生活的描述,自己就違背了這一條東方# 是謂「名,可名,非常名」!【吐槽】世有桃源 說道德經自相矛盾說得這麼輕鬆,你不知道世界本來就是矛盾的。理解道德經需要認真和尊重。也需要站到一定層面上。【活躍】kevin 個人的一點兒理解,這個文章的釋義和含義,應該跟道家的世界觀有關係,是道家世界觀的表達。
  •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經》出土,雖只改了寥寥數字,意境卻完全不同
    1973年,中國考古界出了一件大事——被篡改前的《道德經》出土了。當年,在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東郊四千米處的瀏陽河旁,挖出了三座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的文物數不勝數,其中有幾篇薄薄的帛書,就是我們盛行四海的經典國學《道德經》2000多年前的版本,一時震驚世界!
  • 《道德經》原文
    《道德經》之四章 原文: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經》之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道德經》之六章 原文: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 《道德經智慧》 | 臺灣知名學者馬叔禮解讀國學經典《道德經》
    「點關注,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