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文化B群關於《道德經》的討論

2021-02-23 東方文化號

【管理員】一剪閒愁
詩歌是徐志摩寫的。很佩服林徽因,三大才子都圍著她轉,三大才子是:梁思成、金嶽霖、徐志摩,金嶽霖因她而終身不娶.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為什麼林徽因一死,梁思成不久就再婚?有網友對此有自己的看法嗎? 一如中國傳統經典古籍。許多講的很好,但是,就一定沒有缺點與不足嗎?問題是,如何既看表面,又要看本質,還要做好與時俱進!

【管理員】一剪閒愁

老師,我喜歡搗亂,道德經,我始終沒找出破綻。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道德經》對人類最美好的生活有具體的描述,哪位朋友知道?


【管理員】一剪閒愁

道德經屬於形而上了。


【傳說】天人合一
就像現在西方的自由戀愛一樣,根本就沒有什麼天長地久的想法,及時行樂。

 

【潛水】清塵

梁思成是不是覺得太累了?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有些傳說,不過是「盛名之下,其實難負」。這些就不展開了。另外,網友可認真地找一找《道德經》對人類最美好的生活有具體的描述,它有助於我們深刻地理解《道德經》

【管理員】一剪閒愁
民國四大才女,覺得跟現在的四大天王一樣,當時女性沒幾個識字的,所以林徽因等民國才女,覺得很稀罕吧。

 

【傳說】天人合一
民國出來的作家,俺最佩服的就是魯迅先生。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所謂「民國四大才女」,首先一個問題,為什麼就一定是「四個」,三個,或五個,就不行?

【傳說】天人合一
後面有推手?

【管理員】一剪閒愁
還真沒想到,估計計量單位為四,應該是偏於圓滿的人做的吧?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所以,如果是有三個,說是四個,則有濫竽充數的一個,如果原本是五,說是四個,則有削足適履之嫌!

 

修正 :
東方# 因此,所謂民國四大才女,就當一個傳說好了,你說真,就真,就說不真,也就不真。

 

【管理員】一剪閒愁

老師,古人是不是也有數字崇拜哈?

【活躍】致良知
民國文人,有股勢力在炒作和包裝。

【吐槽】V版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版本1)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猶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版本2)

--老子,17卷。

【管理員】一剪閒愁

讀經典,發現歷史上的理論喜歡用數字「五」來涵括。

 

【吐槽】世有桃源
道德經的描述,小國寡民,在形成思想的當時還是很用的。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有點兒靠近核心了。

【吐槽】世有桃源
到了春秋時期,小國寡民就不現實了。


【活躍】致良知
是一種空想。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道德經》開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管理員】一剪閒愁(752994227)  10:15:50
編戶齊民,就是小國寡民的應用

 

【吐槽】世有桃源(2970452660)  10:16:30
道德經是天子之書。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顯然,《道德經》作者以當時社會實際情況,對人類最美好生活的描述,自己就違背了這一條

東方# 是謂「名,可名,非常名」!

東方#這只是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大家可以討論

【吐槽】世有桃源 
老子是傳經,不是思想的源頭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類似的情況,有許多,不一一列舉

【管理員】一剪閒愁 
老師,這似乎有點像編程哈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所以,對傳統經典,一,要尊重,要學習,二,要思辨,要揚棄

【管理員】一剪閒愁 
道德經第一章(通用本),用計算機編程來理解,似乎能成立

【活躍】致良知 
 最近值班員老師就此探討很多時間了 這個理性認識還是很重要的,不能一味地認為一切都是中華文化產生的

【活躍】一江水 
@東方時事解讀 是非,常道。還是,非常,道。

【管理員】一剪閒愁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大家看看,是不是與編程很像

【吐槽】世有桃源 
現在得不到準確的道德經的。
如果哪位群友有的話,希望能拜讀

【傳說】天人合一 
當時不現實,那現在有基礎可以作到了,所以能用的我們就用

【管理員】一剪閒愁 
道德經版本多,也許是抄錄過程中筆誤,有些不同是自然的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但是,「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其實認為,易經也好,道德經也好,某種意義上,被同一時代的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時代的人,分別視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道」,也是一種說法,但我們認為,同一時代的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時代的人,對易經或《道德經》的「不同解讀」之本身,及不同的人分別解讀它們的過程中所援引的「思維」,其「集合」,才是中華傳統文化真正意義上的「道」
 

東方# 這段話很繞,但它很準確地描述 了「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對中華傳統文化所謂的「道」或「最核心內容」的理解

【管理員】笑嘻嘻吃酒 
應該有個核心
 
模式化肯定不對,完全虛化也不成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活躍】一江水(1287533720)  上午 10:20:45
@東方時事解讀 是非,常道。還是,非常,道。

東方# 這個問題好!點讚!所以,大家注意,前面,我們用的是,,,,,,東方# 《道德經》開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恆名」,,,,,,顯然,沒有加標點符號

東方# 所以,「一江水(1287533720) 」的問題,也是「道」的一種援引與表現

東方#但是,「東方時代環球時事解讀」其實認為,易經也好,道德經也好,某種意義上,被同一時代的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時代的人,分別視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道」,也是一種說法,但我們認為,同一時代的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時代的人,對易經或《道德經》的「不同解讀」之本身,及不同的人分別解讀它們的過程中所援引的「思維」,其「集合」,才是中華傳統文化真正意義上的「道」
 還要去除別有用心人的歪解

東方# 在今天這個時代,如何對開篇第一句打標點,本身就是一個人自身的「思維」與「認識」的具體表現

【傳說】天人合一 
「世有桃源   10:27:18  查看原文

還要去除別有用心人的歪解[呲牙]
 這個就要自己來判斷了

【傳說】前進,達瓦裡希 
道為一般,是通過特殊(各種思維)來表現(集中的),一般不能脫離特殊而存在。所以可道,是可以說明白給比人聽,不可道,是要是執著於說的具體內容這個特殊,這個所說的又不是道,因而道有時不可道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標點如何打,無所謂對與錯,只是對同一個問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而已

【活躍】一江水 
@東方時事解讀 非常的說法應該是現代人的通常理解。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活躍】一江水 
@東方時事解讀 非常的說法應該是現代人的通常理解。

東方# 呵呵,

 

東方# 現代人,當然以現代為支點 ,去解讀《道德經》

【吐槽】世有桃源 
既無解,也多解。若想理解先回到當年。但千載以來,總是有聰明人,按自己的需要來解讀。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所以,不同時代的人,以同,或不同的方式解讀《道德經》,本身就是中華傳統文化演化,延續的具體進程

【管理員】白羽 
覺得個人讀書兩視角,以古人視角切入,以今人視角切入,然後有所比較

【吐槽】世有桃源 
孔子有兩個,老子知多少?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所以,對中華 傳統文化,一定要以「繼承、充實、學習、吸收、揚棄」總之是「變化」才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

【管理員】夥夫 
不光是解讀,還有篡改。道德經版本不唯一,據說今天通行本與馬王堆本有所不同。

【活躍】一江水 
不同的理解也是傳統文化的魅力。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現代人,站在當代(認識與解決問題),如果往未來看得多些,看得清些,往以前,就看得少些,就會看得本質一些,反之,則反之!

【管理員】一剪閒愁 
謝謝老師提供的角度

 

【冒泡】忘憂專櫃 
 凡是明確說出來的道,都不是長道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活躍】一江水 
不同的理解也是傳統文化的魅力。

東方# 是的,只是,要加一句,在理解的基礎上,敢於揚棄,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核

東方# 是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恆名」
 
東方# 《道德經》開篇第一句,說的就是「揚棄」

 

【管理員】白羽 
  馬哲第一課,螺旋式上升之揚棄

【冒泡】忘憂專櫃 
道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因此,基於這一本質,不論是《道德經》本身,還是其它的、在當時形成的固有觀點,已經是「非常」與「非恆」

 

【活躍】一江水 
鑑古知今是不夠的,還要聯繫現實,知道未來,才是文化的意義。

【吐槽】亮 
「可道」,'「非常道」。「可名」,「非常名」,本質是傳承《易》之變。而《道德經》圍繞著變而闡述的核心,則是「德」。

【管理員】一剪閒愁 
何為德?何謂天德?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因此,將《道德經》視為完美,而誓死捍衛其不指責的人與觀點,根本就沒有看懂《道德經》開篇第一句,還談什麼《道德經》?

【話嘮】北極星 
@一剪閒愁 不德有德,天德即無德。

【冒泡】東方之子 
請問那位大俠科普一下,《道德經》是描述如何修身處世,治國理政的規律的書嗎?還是哲學思維的書?個人學習的切入點哪裡?核心思想說的是什麼?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比如在企業管理中:"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是啥意思?能用嗎?講的是法制還是德治還是其他?

 【吐槽】世有桃源 

你說小國寡民過時了?真的嗎?

【活躍】一江水 
@世有桃源 看你怎麼理解國了。是諸侯國還是帝國。

【吐槽】世有桃源 

從一種社會理想的角度,當然是過時了。但作為一種統治天下的戰略,那是極高明的~

【吐槽】世有桃源 

我剛說了,道德經是天子之書

【話嘮】北極星 
小國寡民也是針對性而說,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領會其是為何而說才能領會其意思。

【管理員】夥夫 
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也是揚棄

【活躍】一江水 
可能老子是站在周天子的角色說的吧。

【話嘮】北極星 
小國寡民是針對人與人之利益糾纏不清而說。

【冒泡】忘憂專櫃 
西方資本是很喜歡小國寡民的,但碰到了小國寡民的老祖宗

【冒泡】天下皆同 
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活躍】ykh2000 
人類最美好的生活,只是文藝青年的想法。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大家參考!

【管理員】白羽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城市居民樓現狀記
 

小國寡民,其實看追求物質世界還是精神世界
 

就精神世界而言,未必為我們物質世界眾生所能理解

【活躍】一江水 
鄰國之間,不是鄰居之間。

【管理員】白羽 
類比罷

【吐槽】左刀
@水木沁華 類比

【吐槽】世有桃源 

道德經,後面所有的字,都是解釋前面兩句的,,,非常道,非常名,,,就不是現實社會的結構

老子也有鄉愁嗎?

【活躍】一江水 
防止諸侯國串聯起來造反的說。

【活躍】橫木 
不用糾結名和道的概念上,老師指出的問題正是道德經的致命問題,邏輯框架不嚴密。必然會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這個問題可以看金剛經是怎麼做的。邊說邊否定!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從這個角度,佛法,確」無邊「,呵呵

東方# 所以,很早前,曾經有值班員建議網友讀讀《金剛經》

【話嘮】北極星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老子認為「返樸歸真」,才是正道。

【吐槽】左刀 
金剛經確實可以幫助打破平常的慣性思維

【管理員】白羽 
否定之否定,老子沒麼

【管理員】白羽 
揚棄都成了總綱,還少個否定之否定不成

【吐槽】V版 
不會

棄是要有原則的。

【吐槽】世有桃源 

說道德經自相矛盾說得這麼輕鬆,你不知道世界本來就是矛盾的。理解道德經需要認真和尊重。

也需要站到一定層面上。

【活躍】kevin 
個人的一點兒理解,

這個文章的釋義和含義,應該跟道家的世界觀有關係,是道家世界觀的表達。

道家對宇宙,對世上萬物,對人對事的看法跟世人不一樣。

三觀不一樣。想想都頭大

【話嘮】北極星 
《金剛經》就像一個老糊塗的老人所講的話講到結尾就忘記開頭所講,反反覆覆無完無了。

【活躍】一江水 
未來的全球帝國可能會跟道德經描述的差不多的

【吐槽】世有桃源 

老子的主旨在於為人在無常中獲得常。當然矛盾了。

【管理員】白羽 
全球村模式如今並無可借鑑之處,只是,不同體量下的管理模式,肯定和現在的不同

假如物質真發展到了某個界限的極致,返璞歸真也有可能

【吐槽】世有桃源 

也就是,人都是要死的,但都想活的長壽些~你說矛盾不矛盾

【話嘮】北極星 
@世有桃源 老子本就是講矛盾對立的互相轉化,物極必反。

【管理員】白羽 
小國寡民,我們現在不出來而知天下,全上網而人不相見,算不算某個階段/笑哭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吐槽】世有桃源(2970452660)  上午 11:00:50
說道德經自相矛盾說得這麼輕鬆,你不知道世界本來就是矛盾的。理解道德經需要認真和尊重。
也需要站到一定層面上。

東方# 那也沒有必要弄得這麼」隆重「?各人理解不同而已

【話嘮】北極星 
不出門知天下,現在大家都是聖人

【話嘮】巴根草 
看來,國際時事無大事,都在等戲子的新盟主——墨希特勒隆重登場!

——君不見,東方老師已經「務虛」2~3天了!那個淡定、悠閒,呵呵呵!

【活躍】致良知 
@世有桃源 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確實自洽的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何況,你主張的」理解道德經需要認真和尊重「,也是前面強調的,而你說的」需要站到一定層面上「,前面也說了,是站在現代這個層面上,

【管理員】白羽 
那得看你知的是什麼天下/笑哭娛樂八卦還是早聞天下

【話嘮】巴根草 

主要看:屁股坐得歪不歪?!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 呵呵,不過,《道德經》中的世外桃源,站在今天的角度,真不是好想法!

【吐槽】世有桃源 

說點看法,大家參考。但對道德經這樣分量的經典,大家應該尊重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且作者也忘記了自己的開篇第一句

東方#你看出哪一點不尊重?

【管理員】白羽 
個人其實有個好奇,物質發展到某個極致之後,會有什麼樣變化

【活躍】致良知 
前幾天我說這種否定一切外來的想法是不自信。這種對自身不自信導致的否定外來文化尋求自保的思想,實際上就是一種原教旨論,是極端思想的溫床。

【話嘮】巴根草 
批判性的消化、吸收!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難道一部《道德經》就沒有不足?
 
東方#以今天的觀點,指出其不適合今天的地方,就是」不尊重「?

【活躍】一江水 
尊重的是道德經,不是某一種解讀。

【話嘮】巴根草 
全盤吸收、接受,是錯誤的!

【吐槽】世有桃源 

不必爭論了吧,人要指出不足就說不足好了。什麼自相矛盾,致命之處。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修正 :

東方#任何事物,都是永遠在發展之中的,幾千年前產生的《道德經》,其所有的內容,就不需要發展了?
 
東方# 如果是這樣,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是退化了,還是進化了?

【吐槽】世有桃源 

我們去發展好了。

【活躍】致良知 
@東方時事解讀 對,人類永遠都在發展,即便經過實踐檢驗的,也只不過是相對真理,還要繼續經過未來實踐的檢驗,繼續隨著人類實踐的發展而發展。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吐槽】世有桃源 
不必爭論了吧,人要指出不足就說不足好了。什麼自相矛盾,致命之處。

東方#自相矛盾,就是自相矛盾,它就在那裡,白紙黑字,你不也讀了?要不,你給個說法?

【吐槽】世有桃源 

道無常,德有恆。

【活躍】致良知 
把中華傳統文化奉為完美的,批判一切外來思想,什麼東西都要說是源自中華文化的思想,實際上可以說也是一種原教旨思想,是極端思想的溫床。

【話嘮】北極星 
讓人類過得幸福及和諧的宗旨及目地確目確實無須大「發展",當然實現的手段可以發展。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吐槽】世有桃源 
道無常,德有恆。

東方#你自己的言行,已經違背了你的這句話
 
東方# 也是在」自相矛盾「!
 
東方#呵呵,何為」道無常「?
 
東方#真不懂呀?
 
【管理員】白羽 
現實的當下是時刻發展變化的狀態下,道德經的千年哲思也只能在變化中去理解體會,否則也就沒了泥古不化之說。千年哲思假如連變化都不能,也就不成其為哲思

【管理員】白羽
紙上談兵和實戰下的靈活應用,一個是死讀書,一個是智慧的應用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一個對」道無常「的含義都」莫名其妙「的,怎麼說呢?

【吐槽】世有桃源 

老子的主旨在於為人在無常中獲得常。當然矛盾了。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你先解釋,何為」道無常「?
 
東方# 如果你果真不懂這句,這說明什麼?
 
東方# 不要顧左右而言它
 

【吐槽】世有桃源 

這還要我解釋?群裡不會有疑異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群裡,相信除了你,都懂這句

 
【吐槽】世有桃源 

老子的主旨在於為人在無常中獲得常。當然矛盾了。這一條你怎麼看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所以,您定有另義,請說出來,讓所有群友學習好了
 
【吐槽】世有桃源 
老子的主旨在於為人在無常中獲得常。當然矛盾了。這一條你怎麼看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請解釋您自己拿出來的」道無常「,是何意?

【吐槽】世有桃源 

無常即道

 老子面無常而求常,矛盾嗎?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無常即道?好,那麼,什麼是無常?

東方# 大家注意,自相矛盾的地方,又會出來了

東方#請解釋,什麼是」無常「?

【吐槽】世有桃源 

請您指出來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上面已經指出,請解釋,什麼是」無常「?

【話嘮】北極星 
世界本就是在矛盾中轉化的,有矛盾很正常啊

【吐槽】底線博弈 
道 無常是現象 有常是本質 道以隨機成有序 以必然成偶然

【吐槽】世有桃源 

一個人終究要死的,但確努力想長壽。矛盾嗎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這是又要」顧左右「嗎?
 
東方#上面已經指出,請解釋,什麼是」無常「?
 

【活躍】致良知 
又轉移話題了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不敢?還是不能?
 
東方# 或者,在翻字典?

【吐槽】世有桃源 

無常即人總會有死,有恆就是求長壽。怎麼是左右呢

【活躍】致良知 
浪費大家時間

【吐槽】世有桃源 

我在手機上,打字慢。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吐槽】世有桃源 
無常即人總會有死,有恆就是求長壽。怎麼是左右呢

東方# 網友們,看看,就這,你這是在尊重《道德經》嗎?恐怕是在相反 吧

【吐槽】世有桃源 

什麼是自相矛盾?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一部經典的《道德經》,給您讀成這個樣子

【吐槽】世有桃源 

看不懂比擬嗎?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真好意思

東方#你不懂就是不懂,就到此吧

東方#已經提醒,不要再說沒有營養的話了,警告一次

【吐槽】底線博弈 
不懂沒關係 可以隨喜讚嘆 看上去就像懂的樣子

【吐槽】世有桃源 

自我揚棄就是非常道,,,大家說對嗎?

【吐槽】底線博弈 
非常道 否定之否定 好像是的哦

【潛水】seputi 
無所位次,而生其本源,和一切本源相關的東西,就是有常了(小學生拋磚引玉)

【吐槽】世有桃源 

對無常而求常,道德經之主旨。這有什麼不好理解的。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吐槽】世有桃源 
對無常而求常,道德經之主旨。這有什麼不好理解的。

東方# 已經警告過了,不要再說這些沒有營養的話
 
東方#在文化群,不懂,裝懂,可以,但不要過多地浪費大家時間
 
【吐槽】世有桃源 

天地高飛一冥鴻,不同鴉雀辨雌雄
 
【吐槽】底線博弈 
這是暗諷
 
【吐槽】底線博弈 
朕即真理
 

【冒泡】人在路上 
非,常,道

【活躍】微風 
人生無常

【冒泡】人在路上 
@底線博弈 好開心,又學到了

【管理員】白羽 
我還剛想笑,把自己架那麼高,不怕摔麼

【吐槽】底線博弈 

真霸道 雜花生樹不好嗎?認識水平不也是變化的嗎?好歹也是群眾基礎。

【活躍】微風 
他昨天問是誰禁言他的,要詩詞較量

【活躍】微風 
比劃比劃

【活躍】路弈 
估計被氣死了這會

【冒泡】雲聲 
道、德二經中的「道」的開宗之言,是從「精子和卵子」結合之後的十月懷胎的成長開始,至一個人的成年,且成年後「讀氣(母親胎中之氣)」之後對「人體宇宙」之「讀」的讀的概述,此言放諸於人(大到當時之國)又皆準。有理由相信,作者至少是切身的、真實的感受到「氣(亦或丹田之氣)」的存在,並周行而不定(三個層次,先「不定」,再「定」,再到「不定」而「定」),藉助於「人體宇宙」來說「道」。直白點說,這開宗之言,要想「體悟」般的「透明」,至少要「通周天」。當下,人讀「道、德二經」的「人」,多數是少了「這個前提」,但不乏「無師自通」的「天才大師」。更直白的說,則是,你要「通周天(大到治國安邦)」,就是告訴你,這裡有條路,娘胎裡時,就是通過這條路,孕育你的生命的,只不過剪斷臍帶之後,這條路逐漸荒廢,直至完全荒廢(7-8歲),長滿雜草而已,而今再從走這條路(娘胎時)所需要知曉的「道」之要義而已。人類通過數千年直至今天的「構建人民命運共同體」,其實就是,中國願與世界人民一道在「地球的宜居軌道(相對於霸權而言)」圍繞「太陽(霸權,炙熱,無法永續生存、孕育生命)」做公轉,即,遠離「地球的宜居軌道」是冰冷的空間(單邊主義等),同樣無法生存和孕育生命,如是(不要霸權),大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此開宗之言的另一層,則是,無論你是處於何種目的(養生保健,治病救人,治國安邦等)的「讀氣」,都要找到最適合你(小到集體,團體,組織,國家,全球)的「宜居軌道」的「道」。

【吐槽】底線博弈 
我看了東方和丁國玲的聊天記錄 學習了二十分鐘 都是高人啊

【活躍】致良知 
@底線博弈 人家說了:……,真的也必須打倒

這是認識水平的問題嗎?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之前,已經提醒丁,不要被這位秋水月華帶到溝裡,
 
東方# 丁,與這位秋水月華,其實是兩條路上的人

【吐槽】底線博弈 
真理不是很有力量嗎?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是呀,真理有力量,群眾利益為大,浪費群眾的時間,你覺得好嗎? 

 
東方# 」未來之後「的未來一段,會有」文化反腐「,所以,東方文化群,也要加強管理

【吐槽】人間世 
中國文化,尤其經書,大多同東方時事解讀樣都具有實戰成分的,經書描寫的是人與身心實戰最後擴展到人與宇宙,俺們這種實戰經驗不足,就看看,不說話

【活躍】致良知 
難怪最近東方老師連續到文化群正本清源

【活躍】微風 
對某些特殊丁子戶希望手下留情

【吐槽】底線博弈 
文化反腐終歸還是治標不治本的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活躍】微風 
對某些特殊丁子戶希望手下留情

東方#必須的

東方# 很多時候,是學術問題,還是立場問題,是很清楚的

【活躍】nannan 
文化反腐勢在必行,看看現在各大網站的頭條,全把人往溝裡帶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對立場有問題的,歡迎大家舉報

【話嘮】北極星 
文化自信就是要在實戰中實踐,在轉量中前進,才能教育提高群眾的認識水平。

【吐槽】人間世 
很多是屁股問題,借中國文化來毀中國,以前文化群就很多這類人,我吵了很多次後面這些人也不知潛到哪了

【吐槽】人間世 
屁股正,見解不夠(像我這樣的,還可以拯救一下),屁股歪,就沒救了,人家本來就是來砸場子的,指很少數人哈,大家不要介意

【冒泡】雲聲( 
太浮躁是通病,能沉下去者也有不少人,關鍵是「初衷」

【群主】東方時事解讀 
東方# 實在!

【話嘮】星晴 
 文化的優秀、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正如習近平所說:「站立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的確,我們沒有理由不自信!

【冒泡】東方之子 
留些反面教材,然後在對其的批駁中,是不是可以讓大家提高認知,是不是更好呢?是不是有時候,敵人有敵人的妙用?
 

【冒泡】雲聲 
在此基礎上,更可貴的要有屬於「自己」的「實戰的精準式的因式分解」

【吐槽】四郎 
文化歧義的根本在於很多人讀書僅僅在意於「讀」書,而缺少了文化傳承中歷史演化的系統性和邏輯性,缺少棄偽存真從而歷久彌新的認知

【冒泡】雲聲 
文字修正:
1、三個層次,先「不定」,再「定」,再到「不定」而「定」,應為:三個層次,先「不定」,再「定」,再到「不定」而「定」的「不定」。
2、構建人民命運共同體,應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管理員】笑嘻嘻吃酒 
人,本身就是個矛盾。個體而言是無常,整體而言是有常

能看破這個矛盾,就沒有問題了

道可道,名可名的局限與非常道、非常名的無限本自一體

謂之矛盾是兩分思維

認得一體,自然圓融

這個,僅憑邏輯解不開

==================================

歡迎關注東方時事解讀微信和東方文化號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打開東方聖經——《道德經》這扇眾妙之門,帶您領悟生活之道!
    大家好,我是舜緣文化的張詩苓,我是傳統文化的受益者和傳播者,希望古聖先賢的智慧,可以利益到更多的朋友。之前我們的《易經》六十四卦,系列課程已經講完了,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展開,對《道德經》的探討。道德經被譽為東方《聖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之一,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和聖經是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兩部著作,對於我個人而言,能夠有機緣學習道德經,是我這一生中最幸運的事情,道德經給了我無盡的喜悅、平和與勇氣,如果說要講解道德經,那我實在惶恐,只能說我希望把我從道德經中,得到的智慧分享給大家,是希望大家也能夠擁有更美好的人生。
  • 【文化】靈寶函谷誕生《道德經》 千古雄關撒滿聖人遺蹤
    於是,老子便留在尹喜官邸,著寫《道德經》。陳新義就是聽著這些生動有趣的老子故事長大的,後來,他又把這些故事講給兒子聽,就這樣一代代傳下去。太初聖宮是函谷關現存的最古老的建築,相傳這裡是老子著經處。史載,太初聖宮始建於西周。現存建築為元代的風格,明清的木架工藝結構,唐朝的柱礎石。記者看到,太初聖宮為殿宇式建築,飛簷高挑,雕刻精美。兩塊柱礎石花紋不一,西側為蓮花狀,東側為石鼓狀。道教中蓮為陰,鼓為陽,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提到陰陽。
  • 《道德經智慧》 | 臺灣知名學者馬叔禮解讀國學經典《道德經》
    五次獲聯合報、中國時報散文小說獎,著有儒道文化研究著作多種,在臺灣及海外有廣泛影響。馬叔禮老師自1992年搬到山區,神交古聖先賢,足不出戶。過著不交際應酬的簡樸生活。潛心治學,靜觀自然,感通天地哲理,獨立思考、敢於想他人之不敢想,詮釋經典不假他人之詞。
  • 《道經》加《德經》,等於《道德經》,何為「道」,何為「德」
    提起《道德經》,那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是老子為我們留下的一部經典的哲學著作,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源頭,是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的一部最偉大的名著之一,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而發布的最多的文化名著。
  • 青島故事:美國版「陶淵明「用十年譯出《道德經》
    戴嶺本是美國一普通青年,大學期間,他的西方哲學史老師,送給了他一本英文版的《道德經》,戴嶺至今也猜不透老師當時是個什麼想法,他也曾問過老師,為什麼是他,為什麼是《道德經》,老師的回答也特個性——「我就覺得你會喜歡這個。」
  • 《遇見自己〈道德經〉的學與思》
    遇見自己 《道德經》的學與思 一、為什麼推薦大家讀道德經? 《道德經》是萬經之王,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性經典之一。該書文字之簡約,寓意之錘鍊,古今中外無出其右者。
  • 【道篇340】《姬氏道德經》與《老子道德經王弼注》對比學習之八
    【按】本學習公眾號【道篇】前期陸續轉發關於歷代各版本《道德經》,本期起按照《姬氏道德經》關於81章順序,對比學習《老子道德經王弼注》。供大家參考。
  • 好萊塢灌輸美國文化?你不知道老子和《道德經》在國外有多火
    老子的思想影響深遠,在全世界範圍內,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老子和《道德經》在全世界的影響力超乎你的想像。他稱自己的學說為『道』 ,因為全部學說就在於指出這一轉化的道路,也正因此老子的全部學說叫做《道德經》」。尼採評價老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美國著名學者蒲克明:「當人類隔閡泯除,四海成為一家時,老子《道德經》將是一本家傳戶誦的書。
  • 眾妙之門:有無之境—藏於《道德經》深處的文化密碼
    立足於傳統文化,能否建立適應於今天時代發展的認知-行為體系,讓我們的生活更快樂,工作有方法,事業有方向?這是南歌的初衷,也是要在自媒體的文章所要探索的主題。《道德經》第一章:眾妙之門《道德經》在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中是經典中的經典,然而隨便兩個版本的《道德經》譯註其翻譯和解讀都是不同的,首章《眾妙之門》尤其如此。
  • 《道德經》原文
    《道德經》之四章 原文: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經》之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道德經》之六章 原文: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 白巖松:我有月賺2000萬機會,但《道德經》裡一句話,讓我放棄了
    「東方時空」、「子夜」、「焦點訪談」等等,在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節目中,都有白巖松的身影。《道德經》的世界。而《道德經》也為白巖松解開了很多的人生困惑,他說:成名太早,對我來說不是一件好事。成名太早就像樓起得太高卻沒織安全網,越高越危險,如果把持不住,它就會向另一個方向去轉化。所以,《道德經》被白巖松稱為自己的生命之書。
  • 《道德經》:「柔弱勝剛強」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老子沒有向孔子闡述什麼是道,卻在出函谷關時,特意留下五千言《道德經》給關令尹,其用意眾說紛紜,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是從歷史看來,《道德經》對於開啟人們的智慧,的確起到了很大作用。《道德經》能開啟人們的智慧,裡面有許多的話涵義極深,很少有人能真正看懂的。即便有些人「略知一二」,也是從不同的人那裡聽說,然後經過整理後,得出的一種認知。
  • 讀《道德經》品即興(二)——為無為
    02       《道德經》裡的「無為」並不是不作為的意思,而是做事不要抱有那麼強的私慾和目的性,害怕結果得失 。哪怕事情做成了、得到了、成功了也要有「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覺悟。《道德經》中提出了一個概念——「為無為」。06        首先,上場前儘量不要想我一定要演個什麼故事,我要達到什麼效果,先營造一個開放的心態和行動的勇氣。這樣就能分出更多精力來觀察對手的反應,開發新場景——「無為」。
  • 《道德經》中的智慧:越是大道,越是簡單;看似無用,實則有大用
    《道德經》是老子所著,短短五千言,卻涵天蓋地、盡說人道,可謂字字珠璣,句句精闢。因此,老子的話在世界範圍內都有著廣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無數歷史名人、各界精英,都對《道德經》推崇備至,老子更是被譽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
  • 萬經之王《道德經》的妙義
    此章是《道德經》的最後一章,大宗師要入涅槃了。按照《史記·老子列傳》記載,這是老子要出函谷關,離開華夏大地,到遠方弘道去了。按照帛書的文本,「和大怨,必有餘怨」(七十九章)是最後一章,這樣學術界就出現最後一章的爭議。和大怨,必有餘怨章顯然不具有告別、總結《道德經》的意蘊,而八十一章卻具有告別、總結經典的意蘊。
  • 道德經,最容易忽視的兩句話,藏著老子對這個世界的真實看法
    《道德經》的核心是道,但是什麼才是道,自古以來卻有著各種各樣的理解和解讀,進取者從道中看到因勢利導、佔據先機;軟弱者從道中看到順從命運、消極退讓;正直的人從道中學到放低名利、秉持初心;奸詐的人從道中學到多心善變、隨心所欲……歪果仁說過,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對於咱們土生土長的《道德經
  • 老子西出函谷關,留下了《道德經》,還有這張《太極圖》
    關於老子的神秘傳說非常多,其中老子倒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就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典故。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春秋未期世事紛爭,天下大亂,周王室內部也狼煙四起,老子看在眼裡想在心裡,準備棄官而遊歷天下,歸隱山林。函谷關以西是一塊清修聖地,一天,老子倒騎青牛,來到了函谷關通關道口。函谷關的守衛尹喜見到突然而至的老子,又驚又喜,懇求拜為師。
  • 真假《道德經》,一字變動,所表達的意思也就「南轅北轍」了
    《道德經》這本書主要講了哪些東西呢?為什麼從古至今這麼的廣受推崇?如果給「老子」一個版權費,那估計「老子」一瞬間就擁有很多財富了,因為古今中外看《道德經》的人實在太多了,可如今我們看的《道德經》是不是「真經」呢?是不是「老子」他老人家當時寫出來的那本呢?今兒論以論。
  • 1973年,被篡改前《道德經》重見天日,裡面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1973年,被篡改前《道德經》重見天日,裡面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1973年馬王堆西漢古墓挖出了老子道德經2000多年前道德經版本,一時震驚世界!沒想到的是,經過對比發現,發現道德經被後世篡改的七零八落,很多原意都被改了。
  • 從《道德經》看《星球大戰》的哲學本源
    其實拋開影響力不談,關於《星球大戰》背後的世界觀探討,甚至可以從中國道家尋到源頭。道與原力老子的《道德經》中有句名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德經》說:道者,萬物之注也。這證實了「宇宙原力」既是生命能量的來源,更是生命的最終歸宿;而陰陽二氣則代表了原力的正反兩面。在盧卡斯的改良下,陰陽二氣以宇宙兩種能量的形態,被恰當放置了《星球大戰》中後,便是我們看到的光明和黑暗的宿命對決,也這是推動《星球大戰》發展的核心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