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系統紊亂所帶來的問題

2022-01-17 米粒媽媽

家庭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關係空間,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涉及人生價值的方方面面。許多婚姻問題與親子關係問題,歸結到一點,是家庭系統出現了紊亂,家庭秩序遭到了破壞。

兒童青少年身上的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皆源於家庭系統成員之間關係的混亂與扭曲。決定家庭成員關係的動力是「愛的牽連」與「愛的流動」。因為愛,任何一個家庭成員都不可能對另一些成員的疾苦熟視無睹。譬如,在一個「鬧離婚」的家庭中,孩子就會「生病」,以此來阻止家庭的分裂。在一個母親殘疾而生活不便的家庭中,孩子從小就會很「懂事」,並像「小大人」那樣照顧自己的母親和父親,分擔母親的責任。這就是愛的動力和愛的救助本能。

在家庭或家族系統中,存在一些愛的動力法則,這些法則對家庭成員的關係有著極為隱秘的影響。了解這些法則,對於理解你自己的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衝突是非常必要的。

1、系統平衡法則

正常的「父、母、孩子」三口之家,父母之間相親相愛,孩子依戀父母,敬重父母,三人之間的「三邊」關係都是「正性」的情感,這是最理想的家庭結構。如果父母之間的關係出問題,是「負性」情感連接,孩子就會處於「分裂」狀態。這種情況下,孩子必須放棄對父母中「某一方」的正性情感——譬如放棄對父親的愛,以便和自己的母親保持親密與認同,以此恢復系統的平衡。這就是家庭系統的平衡法則。

在父、母、孩子所構成的家庭「三角關係」中,最理想的關係是「三邊正性關係,有人把它描述為」等邊三角形「關係。但是,大多數家庭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受系統平衡動力的影響,「一條邊」上的關係出問題,勢必引起另外「兩個邊」的關係調整,而調整的結果往往是「兩負一正」的關係,而不會是「兩正一負」的關係。譬如,妻子與丈夫鬧翻了臉,兒子也會與父親翻臉,這樣才能維持母子之間的好的關係,對於或者兒子選擇維持和父親的關係而疏遠自己的母親。二者必居其一。因為對於未成年的孩子來說,同時失去父母的愛,是難以承受的。

你需要記住,在一個家庭中,婚姻關係是決定性的關係,因此,改善家庭關係的關鍵,首先在於改善父母雙方的婚姻關係,而不是單純就親子關係進行調整。

2、系統隔離法則

在一個家庭中,不同成員處在不同權利等級上,相應承擔不同的責任。其中,父母的權利和孩子有很大的不同,他們處在權利的較高位置,並承擔更多的責任。父母不僅要履行生兒育女的義務,而且有責任為孩子的成長提供無條件的積極關愛。但是,父母卻沒有權利將自己的情感困惑、個人隱私與痛苦展現在孩子面前並要求孩子承擔責任,同樣的,孩子沒有權利也沒有義務解決父母的問題。因此,婚姻隱私在一定程度上應該隔離在親子關係之外。這就是系統隔離法則。

遺憾的是,許多父母都不自覺地違背了這一法則,他們在面臨自己的婚姻矛盾或配偶一方的婚外不忠時,不是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哭哭啼啼,就是拉上自己的孩子一同參與對丈夫(或妻子)婚外情的跟蹤,或者讓孩子為自己評理、決定「是否離婚」等等。這些做法將對孩子的心靈成長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

3、系統優先法則

家庭以及由一些不同代際的「家庭系統」構成的大的「家族系統」,是一個複雜的關係系統。家庭與家族成員的關係,應該遵循優先法則,否則,家庭系統中愛的流動就會出現紊亂。家庭系統優先法則為:在一個家族系統中,後出現的家庭系統優先於先出現的家庭系統。一個人先是自己與父母構成的家庭系統中的成員,後結婚生子,有了一個新的「三口之家」家庭系統。依據此法則,這個人自己的婚姻家庭關係應該總是優先於他和父母的原生家庭關係。

在同一個家庭系統中,先出現的關係優先於後出現的關係。夫妻婚姻關係是建立一個完整家庭的前提,因為這個關係,才出現了子女,於是有了親子關係。親子關係時候出現的關係。依據此法則,在一個家庭系統中,婚姻關係應該優先於親子關係。

如果一個男人違背優先法則,將自己的注意力過多地放在自己的原生家庭,或者把自己的父母看得太重,一旦戀愛結婚組建新的家庭,配偶和孩子都會覺得自己「不重要」,由此產生「局外人」的自我感覺,往往難以溶入他的大家庭。難怪對這樣的男人,妻子常常抱怨:「我給他說一百句話,還不如他媽一句話頂用呢!」妻子和孩子無法從這個男人身上得到更多的關愛,必然導致婚姻危機以及親子關係發展不良。

另一種違背優先規則的情況,則更頻繁地發生在現代社會的獨生子女家庭中。婚後有了孩子,於是夫妻中的一方(大多數情況下是妻子)理所當然地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和情感投注到孩子身上,無暇顧及自己和配偶的情感需要,直到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仍然不能夠恢復對夫妻婚姻關係的關注,孩子成了夫妻關係中的唯一紐帶。這樣的家庭,一旦孩子因升學或工作離開家庭系統,就會出現婚姻危機與衝突,並可能導致中年後離異。

4、系統補位法則

在一個家庭系統中,孩子的父母中的一方因為生病離世、離異、常年不在家或者因「性格缺陷」不能發揮正常的父母角色功能時,這個家庭中的孩子會傾向於去「填補」或「替代」這個空缺的位置,並發展出與這個位置的角色相匹配的個性特徵。如果這個空缺的位置是父親的位置,孩子會發展出較多的父性特質,譬如很會照顧媽媽,很會照顧弟弟妹妹,很會體諒孤獨無助的人等等;如果這個空缺的位置是母親的位置,孩子的母性特質會加強,甚至變成一個極為母性的「小媽」,這就是系統補位法則。「補位現象」在離異後的單親家庭中極為常見。

從子女心理髮育的角度說,過度發展的補位現象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而是一種心理創傷,「補位」同子女的「性心理的發育」和「人格面具」有較為直接的病理關係。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女孩子因為父親「長年累月」離家在外,而且不關心母親和自己的情感需要,不關心家庭,而母親又是一個「沒有長大的、依賴型」的母親,這個女孩會怎麼樣呢?她會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逐步發展出某種「男性化的」、「強悍的」、「假小子氣」的人格品質(這其實是一個人格面具而並非女孩的真實自我),以保護自己的母親和承擔父親未能承擔的責任。如果情形足夠嚴重,這個女孩完全可能在青春期變成一個同性戀者。

從這個例子我們不難看出,在子女面前,父母責無旁貸地承擔其作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成熟穩定地發揮父母的家庭功能,獨立處理承擔自身的焦慮與痛苦,勇敢堅強做人,快樂輕鬆生活,才是解除家庭「補位」傾向的根本途徑。

更多關於育兒、婚姻、婆媳、兩性的精品文章,歡迎進入米粒媽媽官網(milimami.com)進行閱讀。

===============================

----推薦給朋友

公眾微信號:米粒媽媽

或搜微信號:milimother

----內容分享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米粒媽媽手機端官網

----聯繫我們

育兒交流群:171739357

婚姻情感群:376023524

認證空間QQ:2986274580

相關焦點

  • 兒童青少年問題的根源,家庭系統紊亂
    許多婚姻問題與親子關係問題,歸結到一點,是家庭系統出現了紊亂,家庭秩序遭到了破壞。 兒童青少年身上的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皆源於家庭系統成員之間關係的混亂與扭曲。決定家庭成員關係的動力是「愛的牽連」與「愛的流動」。因為愛,任何一個家庭成員都不可能對另一些成員的疾苦熟視無睹。譬如,在一個「鬧離婚」的家庭中,孩子就會「生病」,以此來阻止家庭的分裂。
  • 經常被各種症狀所折磨,檢查不出問題,很可能患上了植物神經紊亂
    那麼醫生所指沒有問題是真的沒有問題嗎?其實不是的,很多人去檢查是那裡不舒服,看那裡,而且做得都是常規的檢查,很少去注意神經心理方面的問題,既然做了常規的檢查沒有問題,那麼也就降低了器質性的病變概率,像情緒、心理、神經這類屬於隱匿性的問題 ,常規的檢查是檢查不到的,那麼這種情況的話最多見的疾病就是植物神經紊亂,那麼什麼是植物神經紊亂呢?
  • 渾身不舒服卻檢查不出問題,或是「植物神經紊亂」惹的禍
    在正常情況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是相互平衡和制約狀態,起到平衡、協調和控制身體生理活動的作用,這就是臨床所說的植物神經功能。而當植物神經的平衡被外界因素打破後,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可累積人體多個系統,包括循環、消化、泌尿生殖等多個方面,這就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 頭痛頭暈還健忘,怎麼查也查不出問題?小心是植物神經紊亂
    其實植物神經包括有很多方面,涵蓋系統其實很多,比如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和代謝系統。如果出現自主神經紊亂,也就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就會出現這些系統的障礙。很多人突然站起的時候,心臟的輸出量不足以跟上,這個時候就會出現血壓降低,很多人會有頭暈和暈厥的表現,這個時候就稱之為直立性低血壓,很多植物神經紊亂的早期都會出現這種問題。所以偶然間覺得頭暈目眩有可能是植物神經紊亂造成的。
  • 哪些症狀是消化紊亂?這種症狀會給生活帶來了什麼影響
    但是由於現在的人們生活壓力比較大,飲食習慣不規律,所以很多人出現了腸胃方面的問題。有很多人都出現了消化紊亂,但是由於這種疾病的症狀可以忍受,所以很多人並沒有給予充足的重視,到底出現了哪些症狀是消化紊亂呢,以下這些症狀需要引起大家關注。
  • 植物神經紊亂痛不欲生,這樣治療可有效緩解
    這些患者的痛苦是實實在在的,作為醫生,我看在眼裡,體會在心上,患者的所承受的痛苦非常巨大,而導致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臨床經常提到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或稱之為軀體化障礙。這也的確不是一種器質性疾病,它就是常常被人們提起的亞健康,也可以叫做功能性紊亂。
  • 小心這些植物神經紊亂症狀,提防你的身心進入了亞健康
    但是,有這樣一類疾病,卻匯聚了各種症狀,比如胃腸問題、呼吸問題、心血管問題、心理問題等等,這讓很多患者感到迷茫—— 因為「哪疼看哪」不再管用,到醫院反覆檢查,也都沒有發現明顯問題,而導致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在臨床上經常提到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稱為
  • 惠之媽媽:家庭是一個系統,孩子的問題要放到系統中看
    上一次,我們分享了《父母拼命學習,為何依然管教不好孩子》,原因出在家庭系統沒有改變。接下來,我們看看婚姻家庭治療為什麼會對整個家庭有幫助。 Bowe的婚姻家庭治療,有一些概念或治療方法,大家會發現對整個家庭治療是根基性的。 比如,他提到一個自我分化的概念。
  • 植物神經紊亂是什麼病?如何治療?
    植物神經紊亂是什麼病: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更早的概念,應稱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大系統組成。就是有的人情緒不太好,或有時覺得泛泛的乏力,身體哪裡都不舒服,做檢查又正常。如果植物神經系統的平衡被打破,便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
  • 什麼是植物神經紊亂?身體出現這些異常,就要重視了!
    以上症狀,在西醫稱之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中醫叫神經官能症,心理醫學稱之為心理疾病的軀體症狀。聽到這裡,先不要驚慌,說白了,就是因為長期精神緊張、心理壓力過大,或者生氣和心理受到創傷、刺激後所引起。但是您也不要不把它不當一回事。植物神經系統在生理上由大腦皮質神經進行支配和調節。
  • 什麼是植物神經紊亂?為什麼渾身不舒服卻檢查不出問題呢?
    說起植物神經紊亂,可能很多朋友還不知道它屬於什麼樣的疾病,其實具體分類的話,植物神經紊亂屬於神經科疾病。它是內臟功能失調導致的一種疾病,也正是因為這樣,植物神經紊亂在治療的時候比較困難,而這讓很多患者都非常痛苦,下面我們就來講解一下這種疾病。
  • 各種不舒服纏身且檢查不出問題,很可能是因為植物神經紊亂
    植物神經紊亂是神經系統的慢性疾病,植物神經紊亂病的突然發作,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也很大。調查顯示,植物神經紊亂由於患者內臟功能失調,導致嚴重的軀體症狀不適感,可見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有非常不良的影響。除了會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之外,還會對家庭和睦以及工作上都造成不良的影響。植物神經紊亂的症狀是什麼?
  • 主任提醒:你的無病呻吟很可能是植物神經紊亂在作祟
    常表現為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功能失調症狀。植物神經紊亂的症狀是什麼?植物神經紊亂的症狀可以涉及全身的多個系統,患者的自覺症狀一般都比較多,比如有的人會出現胸悶、憋氣的感覺;有的人會有心慌,甚至是瀕死感的神經、心臟神經症;有的人會出現胃痛、胃脹、嘔吐、腹瀉等胃腸神經症,尤其是緊張的時候,腹痛會特別明顯。
  • 各種症狀出現卻檢查不出問題,很可能是植物神經紊亂在搗亂
    植物神經紊亂的患病因素什麼?遺傳因素:大多數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病人都有家族性,但並不是說這種疾病都是遺傳因素所致,只是說它可能是患病的一個因素。工作壓力大、學習負擔過重、家庭糾紛、婚姻不幸、失戀、鄰裡關係緊張、同事或上下級關係不協調等等,都會使人的精神過於緊張、心理負荷過重而出現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個性因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目標,但是不要過分去強求什麼。
  • 各種症狀纏身且檢查不出問題,很可能是因為植物神經紊亂
    植物神經紊亂是一種內臟功能失調的症候群,是由於社會壓力、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等等因素而導致患有的一種神經類的疾病。長期的患有會給患者的生活、工作以及學習帶來很是嚴重的影響和危害,植物神經並不是人的神經變異成了植物的神經,而是專指主控心臟、呼吸、消化神經的術語。
  • 月經紊亂的原因 月經紊亂如何調理
    月經紊亂的原因1、壓力大導致女性月經紊亂女性在生活之中要是長期處於壓力很大的情況下的話,就會導致女性的腦下垂體的功能受到抑制,這就會導致出現的問題就是卵巢不再排卵及分泌雌激素,從而導致女性患上月經紊亂。如果女性心情長時間的比較壓抑或者不愉快,也會導致月經紊亂。
  • 電機導電系統中,絕緣問題會導致整個系統紊亂甚至癱瘓!
    電機導電系統中的繞組、引接線、接線裝置等都涉及到絕緣材料,絕緣材料與導電體共同構成了電機特定狀態下的絕緣系統,滿足電機運行過程的安全穩定。 不同電壓等級下的絕緣材料 對於低壓電機繞組,其採用的電磁線以漆包線及裸銅線為主,當電機繞組採用漆包線時,製造過程中與之匹配的絕緣材料有絕緣紙、絕緣槽楔和絕緣軟管等;而當以裸銅排作為電磁線時,一般適用於大電機轉子繞組,所匹配的絕緣材料還有絕緣薄膜、玻璃絲帶等。
  • 一旦此系統紊亂,容易導致2大症狀發生
    其實,這裡的植物神經系統實際上是與人體中的中樞神經系統、脊髓神經系統息息相關,互相協調合作的一個神經系統系統。接觸過心理學的人多少會對這個病有一點了解,它是現代社會中常見的心理疾病。人們要了解這個疾病,當然需要從它的病因、症狀等方面入手。首先就來介紹一下植物神經系統。
  • 女性須知:這些月經常識很基礎,月經紊亂時,需要警惕5個問題
    一旦月經出現問題,說明是身體拉響了警報,萬萬不能忽略。關於月經的常識有哪些?1、第1次月經過早、過晚都不好一般女性初潮時間是12~14歲,這跟遺傳、營養狀況,飲食習慣以及居住環境有關。若女孩子10歲前有月經或8歲前第二性徵發育,這被稱為性早熟。性早熟會使得女孩子乳房提前發育,骨骼早早地停止生長,影響身高和性格。
  • 如何與家庭系統共舞!
    從家庭系統的行為開始,強迫你自己關注於事實,這也有助於防止你快速陷進自己的信念、誤解或其他類似誤區之中。 從家庭系統的行為開始,——不只是問「哪兒出了問題」,也包括「到底是怎麼弄成這樣的?」、「是否有可能是另外的家庭模式?」、「如果我們不改變方向,繼續發展下去,事情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同時,注意了解家庭系統的力量,你可以問:「在系統裡,什麼運作得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