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讚美詩歌:何等恩典
引言:
很多時候我們會看見自己在某些方面很掙扎,我們很希望自己能改變,但結果卻往往令我們失望。這些掙扎可能涉及一些壞習慣或是道德行為問題。上帝要我們如何作出改變呢?我們改變的力量來自哪裡呢?
【路19:1】耶穌進了耶利哥,正經過的時候,
【路19:2】有一個人名叫撒該,作稅吏長,是個財主。
【路19:3】他要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人,只因人多,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見。
【路19:4】就跑到前頭,爬上桑樹,要看耶穌,因為耶穌必從那裡經過。
【路19:5】耶穌到了那裡,抬頭一看,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
【路19:6】他就急忙下來,歡歡喜喜地接待耶穌。
【路19:7】眾人看見,都私下議論說:「他竟到罪人家裡去住宿。」
【路19:8】撒該站著對主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
【路19:9】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路19:10】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1.這段經文提到了哪些人物?(耶穌,撒該,眾人)
2.撒該是一個怎樣的人?(是稅吏長、財主、矮子、被眾人憎恨的罪人。在當時,羅馬人為了龐大的帝國支出,向他們所統治的國家徵收重稅。猶太人很抗拒這些稅項,因為這些稅款是用來支持一個欺壓他們的政府和外邦神祇,可是他們仍然要被迫繳納。在以色列,稅吏是最不受歡迎的人物之一,作稅吏的猶太人被同胞視為賣國賊。)
3.撒該為什麼要爬樹?(桑樹所結的果實是窮人吃的,樹幹較低、但覆蓋範圍較大、易爬。即使這種桑樹是比較容易爬的,但一個有錢有勢的人爬樹,應該仍然是一件令人覺得失面子的事,而撒該願意採取這種方式來看耶穌,可以想見其內心的動力有多強。)你願意為了遇見耶穌而去「爬樹」嗎?
4.撒該發生了怎樣的改變?(撒該的改變:把財產分給窮人,並以四倍歸還被訛詐的人。猶太拉比認為:把家產的五分之一給窮人就已足夠,若敲詐別人就償還原數另加五分之一便已足夠。(利 6:5;民 5:7)顯明撒該現在被愛充滿,而以前他是被貪慾操縱。)你覺得自己信主後有怎樣的改變?
5.撒該改變的力量來自哪裡?(來自主的恩典。撒該歡歡喜喜接待耶穌的態度表明,他體驗到恩典帶來的喜樂。)你認為你信主後改變的力量來自哪裡?(「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2:12b-13)我們被要求去工作,但我們要去「作成得救的工夫」,而不是為得救而工作。從不信到信,是上帝的恩典,信主之後的改變,力量的源頭依然是上帝的恩典。)
6. 當你聽到「恩典」時,你會想到什麼?(「恩典就是「愛」的另一面,它滿足了那些不完美的,軟弱的,失敗的,犯罪的人的需要。」--Joseph Cooke)
7. 如何經歷上帝的恩典?(錯誤的觀念:我要先做好,才能經歷上帝的恩典。John Powell說:「我們認為只要我們能改變、成長及表現良好,我們就會被愛。但事實卻是,因為我們先被愛及領受祂的恩典,我們才得以改變、成長和表現良好。」 我們向上帝坦誠我們的軟弱、無能、罪惡以及失敗。我們選擇相信祂的愛和改變生命的能力,並在祂的恩典中安息。結果就是,我們經歷上帝的恩典,我們會成長。)
8.分享你今天學習的收穫。(我們有很多事要完成,但在我們的生命中產生改變是由上帝掌管並也歸功於他。請注意上帝是我們轉變的創始者,我們有自由去付出可想像的最艱苦的努力。我們不必被失敗的恐懼所擊敗,在我們因缺乏進步而氣餒時也不必認輸。當我們依靠上帝越來越深地改變我們的心的時候,我們獲得自由去巧妙地運用恩典之道。)
&【本周行道】 效法撒該,回應神給你的恩典,行一件待人有恩的事(饒恕人,服侍人,照顧人,陪伴人等)。
★【背誦經文】 提後2:1我兒啊,你要在基督耶穌的恩典上剛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