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詠春門,終生正身範
詠春拳二字鉗羊馬的來歷,詠春拳的二字來源於我們的正身馬的雙腳掌呈現內八字外形,兩個大腳拇指形成一條短線,兩個腳後跟形成長線,看似二這個大寫數字,至於鉗羊馬,這名字的來由是來自羊互相打架時的形態,羊打架是用頭頂上的角互相向前推,被推倒的一方便算為輸,而他們互相向前抵力時後腿的形態就是二字鉗羊馬的姿勢,此為一說,另外聽人還有一說,就是練習者一說起這個名字,第一想到「二字」會矯正腳掌位置,聽說「鉗羊馬」就會想起膝蓋那裡夾著一隻羊,名字是用來矯正膝蓋的姿勢。
詠春拳注重「力從地起」,「腰馬合一」,馬的重要性是如何強調也不夠的。眾所周知,詠春拳正身坐馬時是站「二字拑羊馬」,那何謂二字拑羊馬?怎樣才是正確的二字拑羊馬?
「馬」來源自古代馳拼沙場的騎兵,將士們衝鋒陷陣無論是閃避或追擊敵人,都倚靠坐下的戰馬,好的將士便要達到人馬合一的境界。「扎馬」或「坐馬」是鍛鍊「馬步」的基礎,而馬步就是保持坐馬的姿勢來步行(當然行走時就不是二字拑羊馬)。扎馬或坐馬若是長久不動時又名「站樁」,站樁亦是修練功力的一種方法。
大部份的武術扎馬都是雙膝向內拑緊如坐真馬一般,詠春馬比別家武術為小,故不「拑馬」,而稱「拑羊」(此處只取其意,不是說如真羊大小)。有說「拑羊」應為「拑陽」,此說頗為矛盾。至於說以內拑之力將敵方之腿拑住,實際卻是絕不可行,笑話一宗,不提也罷。
馬開步半詠春二字馬「馬開步半」,即開馬後兩足尖分隔約一足半的長度。「二字」就是指坐馬時兩足尖與兩足跟形成一中文之「二」字(圖1),意思是雙足尖的距離比雙足跟的距離略短,若過短便成「八」字(圖2),若等長便成「四」字(圖3),若過長便成「倒八」字了(圖4)。有些詠春建議雙足要構成一等邊三角形,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八字馬(圖5)!
當雙足構成一「二」字,雙足向前延伸交會,便形成一等腰三角形(不是等邊),三角腰長約如一手臂由膊至拳尖的長度(圖6)。從物理學上說,以此姿勢出拳,足部便有最強的抓地力。(這只限於正身二字馬,正身子午馬或側身馬卻有不同,此點略為複雜,暫且不談。)若是「八」字、「四」字、甚或「倒八」字,那就絕不能「力從地起」了。
二字拑羊正確的拑羊馬,當雙足構成「二」字後,由足尖到足跟拉一直線,眼從此線向前看去,足尖、足跟、膝、臗關節要連成一直線,即四點置於同一平面上。從肌肉學上說,這姿勢能發揮腿部三重伸展肌的最大力量,亦不會對關節做成不正當的扭曲和壓力。
官方網站:
北京www.guangyuanguoshuguan.com
天津
www.tjwingchun.com
總部報名電話:022-87021121
客服QQ:2906358709
武館地址:天津市南開區時代公寓A座26層(24層出電梯左手邊上樓即到)
微信平臺:tjycqzh
武術不僅是格鬥競技或體育運動,還是一種哲學和文化,是內心的力量。它像是一束光,可以伴隨你在生活中勇往直前,乘風破浪,引領你到更遠的地方。
——周光遠
感謝您對天津光遠詠春國術館的支持!歡迎加入光遠詠春大家庭,武術與健康伴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