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之日字衝拳

2021-02-18 太極拳修煉

點擊上面 藍色字免費訂閱 ↑↑↑


(文章來源於「禪拳詠春」,版權歸作者所有)

日字衝拳,可謂是詠春拳的根基。我到現在練了半年了,越練越覺得日字衝拳的重要性,越練越覺得日字衝拳的味道越長。

其一,練日字衝拳是,是站正身二字鉗陽馬打拳,所以腰馬功夫同時得到鍛鍊。

其二,日字衝拳是走中線,雙拳從心窩處,延中線打一條直線,雙手一出一收,循環往復。練習日久,自然行成習慣,守中用中自然養成習慣。另外就是,練到後面你會發現,詠春的離手打法,如拉打、拍打、耕打、按打等手法,都可以直接從日字衝拳演化而得。

其三,周身上下,協調一直,腰馬高度協調,拳由心發,力從地起,是獲得詠春發力,肘部發力,是詠春拳其他手法發力的根基,特別是後期寸勁的根基,當然,這是我目前的理解,我還並沒有練出寸勁,但我覺得練習日久,是可以從日字衝拳中練習出來的。

詠春拳日字衝拳

詠春拳日字衝拳練習要領:

二字鉗陽馬站立,左拳移至心窩處,拳面朝前,肘部貼住脅部往前擠,往心窩的位置擠,肘推臂出,拳頭呈直線打出去,擊打的位置與自己的下巴齊平,肘部儘量做到靠中,臂要打直,不屈肘,所謂發盡散盡,不留力;左拳後收的同時,右拳置心窩處,貼住左手前臂與手腕上面打出,與左拳打出的要領一直。左拳收至右手肘窩位置,待右拳收時,左拳同時貼右前臂與手腕上面打出。循環往復,力盡而止。

注意點:

1、在剛開始練時,不要發力,因為先走路線,詠春拳為什麼近身搏擊很厲害?就是因為對動作、線路有嚴格的要求。所以一定要放鬆了去打。我在練習半年了,教練都不允許發力。

2、拳頭、直臂一定是直線出去,不是往前硾,這是我剛開始練的時候犯的錯誤。在這一點上,我總結了一個心法,就是忘記自己有前臂,每次注意肘部的運動,肘部貼脅往前、往心窩的位置擠,擠到不能再往前的時候就OK。

3、拳頭虛握,前臂放鬆,整個要放鬆了去打,一定要有中線、線路思想。

4、打拳時,一定不要抽肘,肘在什麼位置,就從什麼位置打出去。這也是一個與自己的習慣對抗的過程。不信你現在立即打幾拳,仔細體會你的每一拳,是不是要把手抽回來再打出去?這就是詠春所謂的「脫手直衝」,當你在與一個詠春對手對抗時,你手往回一抽,他的拳一定跟著就打進來了,所以這就是訓練我們,不犯錯誤,不給對手創造機會。

5、收回的手一定要置於打出去手的肘部,這相當於是一個護手,是第二道防線。

我就這麼打半年了,當然每次幾分鐘到10分鐘時間不等,剛開始練時,大臂、肩膀會酸痛,再往後面就是肩胛骨,就是兩個扇子骨會酸,再往後就是肘部會酸。這是練習過程的不同體會。

另外還有一個秘密就是,練習日久,自然生力,這可能就是所謂的不期而至、不求而得。當日字拳能發力時,詠春其他的手法也都會發力了。

部分的師兄弟們,很不注重這日字衝拳的練習,很喜歡玩手法,但在我看來,這才是詠春拳的根基,沒有日字衝拳的紮實的訓練,手法再好,也不一定能克敵致勝。

所以又回到那個話題,功夫,什麼是功夫?千錘百鍊就是功夫!

本平臺已更新防身教學視頻如下

十二路譚腿       以色列軍警徒手奪刀術.

掃描二維碼關注後按提示回復即可獲取

掃描二維碼關注後按提示回復即可獲取

每天教您一招防身術


相關焦點

  • 形意拳比詠春拳厲害嗎?
    一些人認為任何武術都有各自的長處,並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練武的人才有強弱之別。持這種觀念的人不在少數,就連甄子丹也是這麼說的。居然把話說的這麼圓滿,實在是枉為習武之人,高就是高,低就是低,拿出練武的剛直精神才行。詠春拳號稱一個打十個,甄子丹也經常耍一耍他的詠春拳,而且是有模有樣的。只有抬高詠春拳,才能捍衛曾經說過的話,「我要一個打十個,我是宇宙無敵」。
  • 南拳之詠春拳
    之所以用「詠春」二字命名,是其一生博學心得的結晶體現。如簡單的一個「詠」字的右半邊「永」字的點、橫、折、豎、勾、挑、撇、捺,就暗藏著詠春拳的拳理與招法。說法二:與清廷「火燒少林寺」有關。當時福建莆田南少林因暗中「反清復明」遭到圍剿。少林古剎也被官兵一把火燒成廢墟,只有5個絕頂高手(「少林五老」)逃了出來,其中一個是五枚師太。
  • 非遺名錄 詠春拳(附:詠春拳拳譜)
    它立足於實戰,具有招式多變、運用靈活、出拳彈性、短橋窄馬、擅發寸勁的主要特點,以大閃側、小俯仰、耕攔攤膀、黏摸蕩捋、審勢記牢、曲手留中為手法,以搭、截、沉、標、膀、腕指、黏、摸、熨蕩、偷、漏和「二字鉗陽馬」的身形步法為標誌。詠春拳是一種十分科學、實戰性強的拳術,它拳快而防守緊密,馬步靈活而上落快,攻守兼備及守攻同期,注重剛柔並濟,氣力消耗量少。
  • 詠春拳探秘
    由於詠春拳的發力基於身體的中心線,這就使利拳手出拳力量直接來源於拳手身體背部的大肌肉群,這種發力方式與那些力量來源於腰與臂部肌肉的武術體系形成鮮明對比。 詠春拳鬥士開始出拳時,他的肘部了在尋求身體的中以線。當肘部尋找到自己身體的中以線後,拳手發出的拳擊便真切而能出中要害,這是因為身體與手臂在一條直接上的衝拳能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強大力量。
  • 詠春拳——探秘
    由於詠春拳的發力基於身體的中心線,這就使利拳手出拳力量直接來源於拳手身體背部的大肌肉群,這種發力方式與那些力量來源於腰與臂部肌肉的武術體系形成鮮明對比。詠春拳鬥士開始出拳時,他的肘部了在尋求身體的中以線。當肘部尋找到自己身體的中以線後,拳手發出的拳擊便真切而能出中要害,這是因為身體與手臂在一條直接上的衝拳能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強大力量。
  • 詠春拳三拳一樁一刀一棍
    如果您還沒關注我們,請點擊日期右邊【武術之家】就可以關注我們1 小念頭 小念頭是詠春拳一個初級套路,它的動作招式不多,但它集中了詠春拳攻防的最基本的招式和手法,練好小念頭各個招式動作組合,就能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 截拳道與詠春拳
    而截拳道中的「道」字,除表示一種武術風格外,還包含有「空手道」、「跆拳道」等當中蘊藏的精神修煉之道。詠春拳一代宗師葉問詠春拳,少林嫡傳武技之一,詠春二字乃是為了記念詠春拳之創始人嚴詠春師祖。祖師嚴詠春原籍廣東福建,其父嚴二公於九連山下經營豆腐買賣。而詠春則自小跟隨五枚大師習技。
  • 詠春拳創始人到底是誰,詠春拳的發源地又究竟是哪裡?
    詠春拳的創始者是福建福清南少林的少林庵五枚師太(原名朱紅梅),五枚師太將禪武結合,最終創出一種適合女性演練的的實用功夫——詠春拳。之所以用「詠春」二字命名,是其一生博學心得的結晶體現。與清廷「火燒少林寺」有關。當時福建莆田南少林因暗中「反清復明」遭到圍剿。
  • 仁義詠春拳館聯合BG街舞車公廟店,開設詠春拳課程班!
    通過《詠春》、《一代宗師》、《葉問》系列等影視作品,相信大家對詠春拳並不陌生,甚至一提到「詠春」二字,腦海中就不自覺的會閃過一句「我是打十個」。
  • 黃淳梁《詠春拳》 學
    詠春拳強調短距理念,例如要拳搶中線以達最短距離和最快時間的猛攻。在技法上強調精簡理念,要用最簡潔動作完成最直接的進攻。因此,精簡實用直截了當的快攻動作,是近戰技術體系特點之五。(六)近體戰時,如果敵我之間迅速互攻,無暇思考怎樣出招,拳來拳往互有擊中。但也可應敵來勢而變化,造成對手教你如何出招的局面。
  • 詠春拳二字鉗羊馬的來歷
    一入詠春門,終生正身範詠春拳二字鉗羊馬的來歷,詠春拳的二字來源於我們的正身馬的雙腳掌呈現內八字外形,兩個大腳拇指形成一條短線,兩個腳後跟形成長線
  • 通過《葉問外傳張天志》論詠春拳
    這也使得這部片子票房慘澹,別的就不說了,我想借著這部電影談談詠春拳。詠春拳是我國的民間拳法,相傳是由五枚師太創編的一種適合女性的拳法。在我國為了使得拳法更容易流傳,常用的做法就是讓其出於名門,詠春拳也是這樣,相傳五枚師太就是南少林少林庵的弟子。所以,詠春拳也說自己出於少林。但到底是不是,已無從考證。詠春拳雖然創拳於清朝中朝,但是大規模流傳卻是在清末民初。
  • 練了詠春拳,真的能一個打十個嗎?
    之所以用「詠春」二字命名,是其一生博學心得的結晶體現。「詠」字的右半邊「永」字的點、橫、折、豎、勾、挑、撇、捺,就暗藏著詠春拳的拳理與招法。 說法二:與清廷「火燒少林寺」有關,當時福建莆田南少林因暗中「反清復明」遭到圍剿,只有5個絕頂高手逃了出來,其中一個是五枚師太。
  • 周至譓:再說詠春拳
    於是,他將永春拳的「十三勢」拳(又名「一百零八」式)分化成小念頭、尋橋和標指三路拳,並將其中的殺著去掉。同時告誡大弟子李華、弟子陳華順,以後對外只能教授這三路拳,不得再傳授其它班中武藝。李華早逝,門人不多。陳華順生徒甚眾,對詠春拳的發展貢獻良多,但他謹遵師命,對外只傳三套拳,班中武藝只傳給兒子陳汝棉。
  • 詠春拳,到葉問的十大開創者.
    學得少數民族之拳術(相信是梅花拳),加入自己故有之南方拳術。根據葉問宗師說:先祖留傳梁博儔先生在雲貴邊界娶妻嚴詠春,得詠春拳。後傳拳與族侄梁蘭桂。蘭桂後傳拳與紅船黃華寶。梁蘭桂,清嘉慶(1796-1820)、道光(1820-1850)、鹹豐(1850-1861)時期人士。
  • 嚴詠春與詠春拳
    夜看電視《五枚調教嚴詠春》,其中嚴詠春用穩固的「二字拑羊馬」與羊洗澡,真是十分形象。
  • 詠春拳之「黃淳梁方法」
    中國南方的格鬥系統詠春拳,60年前幾乎不為人所知,然而現在是流行世界各地。葉問宗師的許多學生中,一個十分出色的學生叫黃淳梁,也被稱為「講手王」,以表彰他在50至60年代幾乎是單槍匹馬地在香港藉由比武建立了詠春拳的聲譽。作為一個非常務實的人,黃師傅喜歡測試他的詠春拳以及他個人的極限,應用了科學和邏輯, 從根本上在已經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格鬥方法再提高它的效率,黃師傅的方法給詠春拳帶到一個全新的水平。
  • 詠春拳起於嚴詠春衍於梁贊盛於葉問
    點上面「功夫之詠春」……葉問師承名家
  • 詠春拳、中醫針灸班開班啦!
    周老師善於中醫養生,在養生,健身方面,主張動形養生,指導習練太極拳,詠春拳等傳統國粹,通過習練可使習練者的柔韌性,協調性,反應能力,力量,速度,耐力與心肺功能等得以提高,使習練者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 為什麼說詠春拳的平拳不是最好的拳法?搏擊專家:出拳要成旋轉型
    為什麼說詠春拳的平拳不是最好的拳法?搏擊專家:出拳要成旋轉型。隨著功夫系列電影《葉問》的熱映,將李小龍師傅宗師葉問的詠春拳宣傳的是無所不能。用詠春大師餘昌華的說法,詠春拳是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拳種,其他的拳種根本沒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