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地球最深處:充滿高溫巖漿的地核,也是地球生命的「保護神」

2020-12-23 太空記

走進地球最深處:充滿高溫巖漿的地核,也是地球生命的「保護神」

地球的內部由地殼、地幔與地核組成,地球的中心層為地核,地球深處巖漿奔湧,如同地獄一般,巖漿的溫度與太陽表面溫度近似,約為6000℃,任何一個生命體在這裡都會化為灰燼、無法存活,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地球正是因為地核的存在,才令地球生機盎然,它更是地球生命的保護神。

地球中心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地核,半徑約為3470公裡,體積大約佔據了地球16.2% ,地核的質量為地球質量的31.5%,如此看來,地核的密度遠超地球平均密度,地核分為內核與外核,地核外層的氣壓為136萬個大氣壓,內核的氣壓高達360萬個大氣壓,地核外核處的液體常年呈流動狀態,火山爆發時噴出的巖漿皆來源於此,地核的內核是細緻周密的固態,主要由鐵與鎳構成,曾有科學家對此做出猜想,地球的地核中很可能蘊藏了大量的黃金。

地球存活了46億年之久,地球的地核卻始終處於高溫狀態,科學研究數據表明,該現象主要原因為地殼能夠將勢能轉化為動能,並使放射性物質發生衰變從而產生巨大能量,一旦地核失去了這些能量,就會變得幽冷且黑暗,地球的的磁場也會隨之消失,從而導致地球的大氣層在太陽風的影響下逐漸脫離地球,沒有了大氣層的保護,地球的水分也會隨之逃離地球,與大氣層一同去往太空。

之後的地球將會與如今的火星一般,此時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將相繼灰飛煙滅,人類也將不復存在,地球深處的地核層是無人之境,令人畏懼萬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地核的存在卻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既是地球的保護神,也是人類的守護神。

相關焦點

  • 地核深處的大量巖漿有何作用?科學家:它們是地球的「守護神」!
    在我們腳底30千米以下的地核深處,是地球上最恐怖的地方之一。那裡是高溫的天堂,是巖漿的源頭,成百上千攝氏度的高溫是地球上所有生命都無法承受的,這是一個我們人類始終無法到達的地獄,這裡是火神的國度。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正是這個神奇殘酷的世界,保護著我們的地球。在地心中央,那裡存在著地球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它就是地核。科學檢測結果顯示,地球的半徑為6371千米,而地核的半徑約為3470千米,這樣我們可以算出地核的體積僅僅只有地球的16.2%,但是其質量卻佔地球總質量的31.5%。
  • 幾張圖看懂地球內部結構,地殼,地幔,地核層層驚豔
    這些物質又因為自身引力互相吸引,最終在某一時刻,形成了一個球,地球。    地球從最開始的小球逐漸變大,在今天已經成長為了直徑一萬三千公裡的大球。    現代地理學對地球內部的劃分,大致可分為三圈層,最外面的一層稱為地殼,中間一層稱為地幔,最中心部分稱為地核。
  • 如果地下火山巖漿全部消失,地球會怎樣?
    比如,不同的巖漿組成,在相同的地質條件下,可以產生不同的粘度、密度和壓縮度,進而影響其擴散途徑、熱傳導效率和表面張力大小。來自於上地幔和地殼深處的原生巖漿與周圍巖石有明確的分界線。在巖漿的發源地,並不是所有的巖石都是以熔融態形式出現的,因此,原生巖漿在隨著地球運轉過程中,會沿著這些巖石中間的層理或者裂隙進行相應的上升、下降或者沉積運動。
  • 地球的最深處有什麼!是另一個世界?還是奇特的「地心生命」?
    除了地球這個星球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名為宇宙的世界,一直以來,人類都沒有放棄對神秘宇宙的探索,同樣 地球神秘的地下也得到了眾多科研人員的關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宇宙都存在有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那麼在我們未知的地下最深處,會不會隱藏著另一個世界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水無孔不入,為什麼地表水沒有全部滲入地球內部?
    這是由於地球構造決定的,雖然液態水看似無孔不入,但也要考慮進入的環境如何,能否繼續保持液態。因此地表的水,即便能夠進入地球內部,那也不會越過地殼下方,地幔上層的軟流層,最後會通過火山噴發等地質活動,被再次釋放出來。
  • 地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一起來看看地球的圈層結構
    大部分人都知道巖漿的存在,它會從地殼薄弱的地方衝上來成為噴出巖,如果中途遇到阻礙則會停下來,凝固成為侵入巖。軟流層也是板塊重塑的地方,俯衝的大洋板塊在這裡融入巖漿,又通過大洋中脊噴發出來形成新的洋殼。巖石在高溫高壓環境下可能變質。
  • 走進地球最深處,神秘的馬裡亞納海溝!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位於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珠穆朗瑪峰。那你知道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在哪嗎?今天奎哥就帶大家走進地球最深處,位於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群島東部的馬裡亞納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是迄今人類所知地球上海洋最深的海溝。長約2550千米,寬70千米,最深達到11034米,可以用「萬丈深淵來形容!
  • 地球為什麼不能挖,聽完這些讓人害怕
    地球為什麼不能挖,聽完這些讓人害怕各位讀者大家好,我們又見面啦!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聽過一個詞叫做「挖地球」呢,小編小時候是聽過呢,這個「挖地球」呢是指種地。不過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是真的「挖」地球哦!
  • 地球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
    馬裡亞納海溝是地球的最深處,這裡被高壓低溫黑暗籠罩,是地球上最惡劣的地方,是絕對的生命禁區,在這裡生命幾乎很難存在。 馬裡亞納海溝位於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群島附近,這裡是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最深處約為1.1萬米,目前人類在這裡發現的生命極限大約是負的8370米深,我們很難想像1萬米的海底深處,有什麼生命可以安然無恙的存在
  • 那顆滅絕恐龍的小行星在地球上撞出了持續數百萬年的巖漿地獄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大約6600萬年前,當這顆吞噬恐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它還產生了一個地下巖漿池,其大小大約是目前美國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火山口的9倍。這項新研究表明,白堊紀晚期的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導致地球上75%的生命滅絕,包括所有的非鳥類恐龍,同時,它也產生了一個巨大而持久的充滿巖漿的熱液系統。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巖心樣本中發現了這一點的確鑿證據,尤卡坦半島是古代撞擊的地點。當時,撞擊產生的動能約為1億兆噸,大致相當於100億顆廣島原子彈。
  • 《流浪地球》活著的地球,才可以流浪
    《流浪地球》是一部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硬科幻電影,網上討論電影本身的文章有很多,這裡就不再說了,今天要給大家說說的是,流浪地球這個科學設想之所以能夠成功的關鍵,那就是地球是「活」的,因為只有「活」的地球,才能流浪。恐怕很多朋友看到這個說法,都會一臉茫然,自己從小生活在地球上,怎麼就不知道,地球竟然是「活」的,地球又是怎麼樣活著的。
  • 地球內部巖漿翻滾,那麼地球的前身也是太陽一樣的嗎?
    最早的分子雲是大爆炸冷卻後形成的,那時候這種分子雲成分比較純潔,只有氫和氦,還有極微量的鋰這些最輕的元素。後來隨著第一代恆星的死亡,超新星大爆炸聚變出了越來越多的重元素。現在宇宙中發現的118種元素,其中的115種都是恆星演化和超新星大爆炸生產出來的。
  • 條形磁鐵加熱會失去磁性,為何地球高溫液化的鐵核 卻產生巨大的磁場?
    條形磁鐵加熱會失去磁性, 為何地球高溫液化的鐵核 卻產生巨大的磁場?磁鐵中的原子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整齊,這是磁鐵具有磁性的原因。當加熱磁鐵時,原子的排列被打亂,磁性降低,當加熱到770℃時,磁鐵失去磁性。
  • 地球最深處有什麼?科學家:讓人敬畏的生命和塑料垃圾
    ,下潛10909米下的地球萬米深淵讓「奮鬥者」號收穫十分豐富,並且還成功帶回四樣「寶貝」,那地球最深處有什麼呢?科學家回答:讓人敬畏的生命和塑料垃圾!  地球的最高處人類去過,當然地球的最深處也去過。馬裡亞納海溝是人類至今在地球上發現唯一一個最深的海溝,世界各國也都對這個「深不見底」的海溝十分感興趣。
  • 馬裡亞納海溝是海洋的最深處,再往下是什麼地方?穿透地殼了嗎?
    海溝最深處的地方達6~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處,這裡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且食物資源匱乏,因此成為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這裡最深入達到了11000米,整個珠穆朗瑪峰放下去,也會被徹底淹滅。馬裡亞納海溝無疑是離地球內部最近的地方,那麼再往會是什麼地方,穿透地殼了嗎?
  • 為什麼地球能夠出現生命並一直延續下去?我們要感謝三個保護神
    地球最早的生命在38億年前就誕生了,在之後的漫長歲月裡,生命不斷進化演化,在5.2億年前迎來了一次生命大爆炸。這一次生命在爆發讓大量不同種類的生命出現在地球上,為後來人類的誕生奠定了基礎。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科學家一直認為生命能夠在地球誕生演化,主要是地球滿足了生命誕生的各種條件,例如:厚厚的大氣層,太陽發出的光和熱,表面有大量液態水等等。
  • 你知道地球內部構造是如何揭秘的嗎?
    這些物質又因為自身引力互相吸引,最終在某一時刻,形成了一個球,地球。地球從最開始的小球逐漸變大,在今天已經成長為了直徑一萬三千公裡的大球。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最外部薄薄的地殼好比蛋殼;位於中心部位的地核就是蛋黃;像裹著蛋黃的蛋白一樣包圍著地核的,那就是地幔了。
  • 科學家對地球的內部的結構到底有多少了解
    地球是我們最為熟知的一個天體,但是我們對它任然知之甚少。地球的內部結構為一同心狀圈層構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為地核(core)、地幔(mantle)、地殼(crust)。地球地核、地幔和地殼的分界面,主要依據地震波傳播速度的急劇變化推測確定。
  • 靈神星——「裸奔的地核」
    它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小行星之一,同時也是我們的天文學家一直在苦苦追尋的目標。地核被認為是由固體的鎳鐵核心和熔融的外層組成的。但兩千八百千米厚的堅硬巖石使得我們無法近距離研究地核。我們目前能夠鑽探到的最深深度是12km,即便我們能鑽的更深,但我們要認識到地核的壓力比地表高三百萬倍,而溫度則高達五千攝氏度 。簡而言之,目前要去地核進行科研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所以科學家們不得不求助於間接的方法來研究地核。
  • 地球到底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地下世界到底存不存在?
    根據我們在地理課上學到的知識,我們知道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殼組成,和一個雞蛋的構造非常相似,地殼是一層固態土層和巖層,地幔由巖漿和一部分固體物質組成,地核是一個裡面是液體鐵,外側是固體鐵的大鐵球,所以我們想當然的認為地球是一個內部被填得滿滿當當的實體球,但卻有很多人認為地球的內部是空心的,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