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0年了,怎麼還有人拍黑白電影?

2021-02-10 破詞兒

是19世紀末新英格蘭的一座孤島,一老一少兩個男人遭風雪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繫,陷入與世隔絕的無人之境,開始為期四周的守塔工作。他們白天燒鍋爐、挖煤炭、拭燈塔、倒屎糞,夜裡吃飯暢談、親密舞蹈、吟誦歌謠,仿佛末日前夜一般狂歡。之後又互相提防、猜忌、撕扯,講著不知真假的故事,在日復一日的焦躁中,任由自己不斷膨脹的欲望與幻象結合。雷電與風暴來了又去,美人魚被海浪衝上石礁,海鳥聒噪,笛聲不止,籠裡有一顆人頭。這些幻象與謎團,這種幾乎要把人逼瘋的虛虛實實,便是此部電影裡最具誘惑力的存在。

©️[燈塔]

電影叫[燈塔],導演是在2015年以一部[女巫]而名聲大噪的羅伯特·艾格斯。[燈塔]是他的第二部劇情長片,於今年坎城電影節上驚豔四座,人人將之與奪得金棕櫚的[寄生蟲]相提並論,並稱其為「坎城頭號爆款」,艾格斯也因此獲得坎城導演雙周單元的提名。

©️導演羅伯特·艾格斯(左)與[燈塔]的兩位主演羅伯特·帕丁森(中)、威廉·達福(右)

一比一的畫幅,膠片質感的畫面,黑白的木屋與煤油燈,風浪與汽笛聲不絕如縷。影史百年鉤沉,當斑斕色彩成為觀眾目之所及的一切,黑白色便顯得異常耀眼。因此直至今日,人們還在拍,也還在看黑白電影。

大眾普遍認為彩色電影是後來的故事,其實,電影剛誕生時,便有了色彩。只是那會並非基於彩色膠片,而是將黑白膠片上一幀幀手工塗色,彩色電影像是繪畫和電影的雜交。

©1896年法國導演迪克森的「假彩色電影」,[安娜貝拉的蛇舞]

由於是人工上色,色彩並不寫實,只是噱頭,黑白對銀幕依然有著絕對統治力。直到30年代出現了彩色膠片,影史承認的第一部彩色電影才初露頭角。©1935年,[浮華世界],影史第一部真正意義的彩色電影但[浮華世界]並不像當年[爵士歌手],給電影帶來一場革命,而僅是拉開了銀幕彩色和黑白拉鋸的序幕。

©1927年,[爵士歌手]上映,電影迎來革命性改變,從默片走向有聲

1936年美國電影工程師協會照明委員會的報告中曾指出,黑白電影製作時僅需250-400的光照強度,彩色電影則高達800-1000。據說1939年拍攝[綠野仙蹤]時,由於照明設備功率太高且數量過多,影棚內溫度高達38度,角色們不得不往道具服裡塞水袋降溫。為防設備過熱,工作人員還時常用水槍噴射,拍完後,更是有演員抱怨眼睛受到永久性損傷。

©1939年[綠野仙蹤]

此外,同年還有一部[亂世佳人]光製作費就差點讓米高梅公司破產。可見,那會製作彩色電影等同於如今的全程CGI特效,只有大公司才有這個財力物力。

©[亂世佳人],米高梅顯然贏下了這場豪賭

技術不成熟,成本不可控,彩色電影剛誕生那幾年,市面上還是黑白電影的天下。不過,這些都伴隨二戰後美國經濟騰飛,逐漸不成問題。截至40年代末,美國彩色電影的產量已佔到市場51%,儼然和黑白電影平分秋色。只是好景不長。50年代,電視開始普及,各大電影公司預感它才是未來,紛紛將電影倒賣給電視頻道播出。由於那會只有黑白電視,各大公司又將重心轉向了黑白電影,彩色電影再度失寵,市場份額也一度回落到21%。

©50年代的銀幕主流仍是黑白電影,[十二怒漢]和[光榮之路]便是代表,圖為[十二怒漢]

直到60年代中期彩電進入千家萬戶,外加柯達公司對彩色膠片技術做了革命性改良,彩色電影才真正迎來全面爆發。70年代末期,由於忌憚彩色膠片保存時長遠不及黑白,好萊塢一群知名導演又掀起了黑白電影的反撲。想來馬丁·斯科塞斯[憤怒的公牛]和大衛·林奇的[象人],大約也皆出於這段時期。除了伍迪·艾倫的[曼哈頓]。這部電影講的是幾個知識分子的情感糾葛,伍迪老頭飾演其中一個,喝酒、偷腥,吹噓自己床上功夫一流,更在幾個情人之間遊移不定。而之所以拍攝成黑白片,伍迪說,是因為他兒時對紐約的記憶是黑白的。

©1979年,[曼哈頓]

不過後來,有相當一部分影評人認為,伍迪這話純屬扯淡。他看中的是黑白的鏡頭語言可以強迫觀眾去關注畫面主體,更方便後期剪輯,不必擔心色溫不匹配。

好萊塢對黑白電影的反撲只是暫時,80年代誕生的數字電影,讓黑白膠片徹底失去了競爭力,彩色電影於是笑到了最後。1998年,克里斯多福·諾蘭在拍處女作[追隨]時,只有6000美元預算。除了自編自導還兼職攝影外,為控制成本,更是將其拍成黑白。

©[追隨]

諾蘭一定知道,不同地點、季節、時分拍攝的場景片段,在後期處理時會非常麻煩。但如果進行黑白處理,成本便會大大減少。
的確,比起彩色電影,成本永遠是黑白片的巨大優勢,但這並不是它長期立身影史的緣由。就像丟了視覺的盲人會強化其它感官,沒有色彩語言的黑白片,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光影。藉助打光技巧,黑和白有了極高的對比度,能有效隱去或是凸顯信息,使情節更具張力。這對敘事為主,畫面其次的劇情片百益無害。[驚魂記]經典的浴室謀殺便受益匪淺,黑白光影下,兇手身份被隱藏,受害人的掙扎更加突出,既保證了懸疑,又不失恐怖。

©[驚魂記]中的黑與白

©同樣是[驚魂記],該鏡頭裡諾曼的臉被光影分成黑白兩塊,暗示了角色內心的分裂

樹葉割裂光影,在人物臉上投射斑駁的黑白,強化了人物複雜的性格,點明人性不可信的影片主題。

©[羅生門]

除了上述這些深化情節的功能,黑白光影往往還能抒發電影情緒。對於戰爭電影,黑白能賦予真實,給電影以凝重,譬如陸川的[南京!南京!],黑白裡道盡全片的憤怒與控訴。

©[南京!南京!]

又或是[冷戰],那個年代的壓抑和冰冷只有在黑白的烘託中才會呼之欲出。背景是冷戰時期的波蘭,體制對立的鐵幕決絕又沉重,噤若寒蟬的環境,人情嚴肅淡薄,一切恰如維斯瓦河的河水生涼,流經波蘭全境,浸透寒意。

©[冷戰],維斯瓦河

陽光是黑白,沒有溫度,史達林的大字報是黑白,莊嚴肅穆。街角,男主燃盡最後支煙,吐出的白色煙塵捲裹著等待,升上漆黑的夜。他到底沒能等來所愛,掐熄菸頭,走向軍事邊界,那邊是另一個體制,沒有回頭,背影亦是黑白。

©[冷戰]

再者,某些場景在黑白片中會呈現出特殊的觀感,色彩反倒畫蛇添足。
最形象的例子是煙霧,本身為白,稍以打光點綴,層次盡顯,便是完美。

©就像[大爵士樂隊]

黑白片裡還有最美的抽菸鏡頭,煙霧縈繞,光影中氤氳,萬種情緒瞬間便能達到極致。

©也如[控方證人]裡的瑪琳·黛德麗

此外還有血漿,經黑白處理後,淡化了生理的反感,竟生出一種暴力美學。如昆汀在[殺死比爾]裡黑白處理的片段,實在出色。

©[殺死比爾]

正是因為這般,黑白片永遠不能稱作是彩色電影淘汰的產品。它更像是和後者對等的類型,銀幕上散發獨特質感。

正是由於黑白電影這些特性,如今,為提升表現效果,部分彩色電影開始有的放矢地揉入黑白,卻也分外和諧。就這樣,黑白片從類型蛻變成表現手法,找到了最恰當的存在方式。這種應用下,最常見是用黑白來區分兩種不同狀態。處女作佔盡黑白的便宜,[記憶碎片]資金雖充裕,但諾蘭還是選擇將電影拍成黑白彩色混搭。片中,黑白和彩色表示時間線的差異,彩色是倒敘,黑白為順敘,色彩流轉中,草蛇灰線的故事慢慢清晰。

©[記憶碎片]

而在[美國X檔案]裡,黑白則是男主的過去,是陰暗的人生,彩色則為洗心革面的現在。

©[美國X檔案]

[春光乍洩]中,色彩搖身變成了黎耀輝的心情,分手時是黑白,直到何寶榮回到身邊,才有了色彩。

©[春光乍洩]

既然有彩色電影摻雜黑白,也必然有黑白電影嫁接彩色。不同於前者,黑白片中的色彩多是指代極強的象徵。觀眾難以忘記[辛德勒的名單]中的紅衣女孩,因為在黑白廢墟中她紅得耀眼,是生命的希望。

©可以說紅衣小女孩拔高了[辛德勒的名單]總體深度

在充滿戲謔的[大佛普拉斯]裡,行車記錄儀裡彩色的世界將黑色幽默式的諷刺推向了極致。

©[大佛普拉斯]

那是少年青春的色彩,也是他內心逃離小鎮,嚮往自由的渴望,畢竟,這兩者聽起來比這黑白陰鬱的小鎮繽紛多了。

©[鬥魚],少年是色盲,卻唯獨能看見鬥魚身上的光彩

無論是純粹黑白回潮,還是各半混搭盛行,無不告訴觀眾黑白電影從未淡出影史。其尚能言說,卻無法替代的魅力,也正是如今人們還在拍,還在看它的理由。全程黑白影像,明暗對比強烈,混沌蒼茫的風景背後,是愈發詭譎、驚悚、血腥的氣氛,看似極簡的人物場景,竟能升騰出如此豐沛的視聽語言,這大約便是黑白電影的魅力。

©️[燈塔]

艾格斯也始終清楚,要裝載下那蒙昧的幻象與醒世的寓言,也只有這光影錯落,黑白分明的每秒24幀。或許也因為此,人們又多了一個觀看黑白電影的理由。

哎等一下,別走那麼快-

最近,我們新建了一個給破詞兒讀者朋友的聚集地,

在這裡,你可以任意勾搭幾位主筆,

也可以認識些有趣的新朋友,

以後可能還有一些抽獎啊、小活動啊等等驚喜等著你

不多說了,想加入我們的快來掃以下二維碼,

讓運營小姐姐拉你入群吧👇


【推薦閱讀】

僅限禿頂閱讀 | 畫哥特妝被地鐵拒 | 婁燁解禁 | 新陰陽魔界 | 無主之作和裸體主義 | 東德人翻牆野史 | 廢土電影 | 朋克武士 | 中國人蹦迪簡史 | 穿粉紅色蓬蓬裙的女殺手 | 肥宅版雷神索爾的原型 | 人格分裂 | 喬欣有錢 | 紅燒皮卡丘 | 車諾比 | 楊冪的齊劉海兒醜哭了| 一個時代的狂熱 | 一看見這些熊孩子我就不想生 | 看深夜劇看到想報警  | 哥斯拉*王者基多拉 | 明星擦屁股|貓片簡考 | 哥斯拉愛情故事 | 我們 | 日劇跑 | 黑衣人 | 臺灣妖怪奇譚 | 比利·懷德的桃色電影 |不工作就變成豬 | 女人睡變態殺手 | 斷舍離 | 韓國偷拍業 | 樂隊的夏天 | 中國澡堂子文化 | 荷蘭弟 | 長安十二時辰 | 垃圾分類 | 被黑慘的劉亦菲的一生 | 喜多川 | 獅子王 | 奇情濃烈,溫柔悲憫 | 宇宙最全間諜暗器大賞 |怪奇物語 | 李現 | 換臉 | 金敏喜 | 越獄指南 | 悽豔港鬼 | 藍忘機的抹額 | 火箭人 | 「少女感」審美和中年女演員 | 馬思純與胖姑娘 | 長安十二時辰(下) |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喋血戰士》都2020年了,怎麼還有人在拍生化戰士這樣的爛俗故事
    2020美國科幻動作片《喋血戰士》,全球累計票房2930萬美元,定級PG-13,豆瓣評分5.6,於2020年7月24日引進國內上映。本片的劇情毫無吸引力,太過俗套,影史類似這樣的生化戰士題材的電影多如牛毛。都2020年了,怎麼還有人在拍生化戰士這樣的爛俗故事。所以本片單從故事上就已經意味著失敗了一半,就算由範·迪塞爾擔綱也不會有什麼吸引力。本片的出臺很顯然是受漫威和DC超級英雄電影如日中天的影響而推出的。
  • 這都2020年了,還有人做黑白默劇定格動畫?
    居然還有點「香」6月15日,由好傳動畫、微塵定格動畫出品的定格動畫短篇《風雨廊橋》,搶先在A站播出。幾天後,該定格動畫又登陸了B站,引來了大量動畫愛好者的關注和討論。但是從觀眾口碑上看,這部定格動畫卻又獲得了大量動畫愛好者的好評,甚至還有不少評價明確指出該片「有黑澤明武士片內味了」。豆瓣8.9分的成績,在2020年的國產網絡動畫中,完全可以算得上是「讓人眼前一亮」。
  • 幕後 | 我們為什麼還拍黑白電影?
    還有伍迪艾倫的《曼哈頓》,科恩兄弟的《缺席的人》,還有近期的國產電影《八月》。對於每一部選擇用黑白形式來表現的,都是導演對於美學的一種選擇。需要說明的是,這一次我們只截取90年之後的黑白電影,所以《憤怒的公牛》等影片沒有提及。
  • 攝影技巧:黑白圖片怎麼拍?黑白攝影全攻略!
    攝影技巧:大家平時在欣賞優秀攝影作品時,是不是發現很多攝影師喜歡拍黑白照片。為什麼在彩色照片正流行的現在,依舊有人喜歡黑白攝影?因為黑白攝影更加耐人尋味,有種返璞歸真的純粹感。那麼今天,bobo就來給大家聊聊如何拍好黑白圖片。黑白攝影的優勢文章的一開始,bobo先來給大家說說黑白攝影都有哪些優勢。
  • 都2020了,為什麼還有人拍這種電視劇?
    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都2020年了,沒想到還有人拍這種電視劇。一個字,大寫的尬。值得一提的是,《漂亮書生》實際上和2010年就上映的韓劇《成均館緋聞》用的是同一本原著《成均館儒生們的日子》。但是不同之處在於,《漂亮書生》的豆瓣評分只有5.4分,而《成均館緋聞》的豆瓣評分則為7.9分,換句話說就是《漂亮書生》連作業都沒抄好。
  • 技巧丨為什麼要拍黑白?怎麼把黑白拍好?
    既然有了彩色傳感器,為什麼大家還要拍攝黑白照片呢?有大量的經典照片都是黑白照片。
  • 這些經典黑白電影,誕生在1990年之後
    這次在坎城電影節上人家認為我們的電影來勢洶洶,就是認為在今天,有人居拍黑白片,是對全體影片的挑戰。因為很難,不容易拍,你很不熟悉。為什麼這麼做?不是形式的問題,而是內容。看過的人都意識到,根據《鬼子來了》的故事,它的色彩本身就是內容。為了影片最後砍頭的那抹鮮紅的畫面,值得將整部電影拍成黑白片。
  • 他拍過最偉大的黑白電影,但所有人都忘了他的名字
    今天介紹的是一位99%的資深影迷都未必聽說過名字,或者就算聽說了,但也未必熟悉的偉大電影人。他為最偉大的黑白電影《聖女貞德的受難》掌鏡,他的鏡頭中出現了勞倫斯·奧利弗和費雯麗最鼎盛的容顏。《你逃我也逃》他就是魯道夫·馬特(Rudolph Maté),絕對是黑白電影時期全世界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他一半時間在歐洲工作,一半時間在好萊塢,不論在歐洲還是在好萊塢,他都是最頂尖的。
  • 2020,網絡電影怎麼拍?
    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全國有超過2000家影視公司關停,日平均有150個劇組拍攝的橫店影視城一度只剩下不到30家,項目縮水超過80%,無戲可拍、片酬下降、投資斷崖成為娛樂圈的常態。這樣的寒冬中,「網大」的日子卻沒有那麼難過。
  • ​這部被捧上天的黑白電影是怎麼拍出來的?
    二、數位拍攝的黑白電影——講究色彩呈現完美細節因此,他在前期就確定要以黑白影像呈現電影:「就像是照片一樣,那些事物是不可動搖的。」但他決意使用ARRI Rental ALEXA 65機型數字拍攝,清晰表現記憶裡的細節。「數字設備擁有驚人的動態範圍、高解析度,能讓畫面背景產生層次感,更接近我們肉眼所見。」
  • 都已經2020年了,怎麼還有人在買GTA5?
    江湖上流傳一句話,都XXXX年了,怎麼還有人在買GTA5,用來形容GTA5持續將近7年的火爆。也同時用來吐槽R星為什麼在GTA5都發售七年了,居然還不出GTA6。(都怪你們一直在買GTA5,導致R星一直不出6)2020年GTA5全球累計銷量突破了1.2億份,被很多玩家戲稱為裝機必備。
  • 2020年將上映的香港電影,都在這裡!
    雖然最近這幾年香港的電影都是處於一種低迷的狀態和時期。慶幸的是,2018年,莊文強執導的《無雙》以超強的口碑逆襲問鼎國慶檔票房冠軍,讓我們對香港電影重燃熱情。剛剛過去的2019年,《葉問4》又以持續走高的票房,讓我們看到了香港傳統商業功夫片的未來。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帶來2020年的港片全單,看看其中有多少是你所期待的!
  • 2020年LensCulture黑白攝影獎揭曉
    批評若不自由 讚美則毫無意義2020年LensCulture黑白攝影獎日前揭曉。來自120多個國家/地區的攝影師參加了此次活動,經過評審團的廣泛審查和熱情討論,39名攝影師被選為最佳。
  • 黑白攝影:教你拍出觸及靈魂之美
    ©Joseph Nicéphore Nièpce攝影圈裡流行這樣一句話:「逼格不夠黑白來湊」,相信每個喜愛攝影人都有一種黑白情懷,你的手機相冊裡,多多少少,也會有幾張黑白照片吧©Pedro Luis Raota不管你的照片是在100年前、還是100年後拍攝的,哪怕就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黑白攝影也永遠都不會過時和掉價。
  • 韓國人用300萬拍出來的黑白電影,狠狠的打了我們一巴掌!
    它是2016年的新電影,豆瓣僅有129人評價,評分高達7.6。那麼疑問來咯,既然是2016年的片子,為什麼製作成黑白的呢?的確,黑白電影給人的感覺一直都是枯燥,乏味。然鵝,在我看來也許只有黑白才能純粹的渲染故事的真實感。
  • ​黑白攝影怎麼拍?掌握這幾點輕鬆出大片
    許多人在剛剛學習攝影時都抱著一種「不管怎樣,加了黑白濾鏡照片就會變高級」的想法,把所有適合、不適合的圖片全部都後期處理成黑白,自以為學到了攝影大師的精髓。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01觀察許多優秀的黑白攝影作品,會發現其中很多都是剪影,它們氛圍濃鬱、明暗對比強烈,有著極大的視覺衝擊力,讓人看了之後便久久不願移開視線。
  • 2020年最後一部好電影,太炸裂了
    有人說2020年電影院挺慘的,票房剛剛過200億。其實也不是沒有好片子,只是有的上映了,也沒有多少人看。關注「烏潮電影」,回復「2020」,看看我們挑選出來的寶藏電影,拯救你的片荒。今天我們先說《拆彈專家2》,2020年最後一部驚喜之作。這是「烏潮電影」第57期推送。
  • 權志龍鼻子怎麼了 黑白雜誌大片曝光
    權志龍鼻子怎麼了 黑白雜誌大片曝光時間:2020-10-23 10:04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權志龍鼻子怎麼了 黑白雜誌大片曝光 海峽網綜合 2020年10月21日,#權志龍鼻子#喜提微博熱搜,近日,權志龍黑白雜誌大片曝光,有不少網友表示權志龍鼻子似乎有些怪怪的。
  • 2020年,還有這些電影值得期待!
    對於影迷來說,在這個缺少了太多精彩的年份裡,剩下的每一天,都希望與好電影相遇。因此,我們為愛電影的老饕們選出了值得繼續等待,而且有望在今年看到的電影。在這份片單裡,有的是我們期待已久的大作,有的是在各大影展露過面的獲獎片,還有一些是我們看好的口碑精品。
  • 為什麼我愛看老電影?因為早些年的人什麼都敢拍!
    某些時候我們對於電影的需求,像酒一樣,總愛有點年份的。對於老電影這一分類,不少人是鍾愛的,也有一批人受不了那720P的解析度。但總有一個時刻你會想重溫一些電影,而每個人都會經歷自己鍾愛的電影變成別人不願再看的老電影。這其中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但這並非都是年齡所向。想起大學時代,好像總有一個哥們會坐在宿舍看老片子,並且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