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什麼是作曲?
M:我儘量,通俗易懂。
什麼是作曲?
絕大部分人關注的是流行音樂,我只敘述這個領域。
作曲是在完成音樂內容的創作。作曲與文學創作一樣,使用「音樂文字」,首先進行單聲部旋律寫作。通俗音樂術語叫做,「譜曲」。
單聲部旋律寫作,第一步是設計音樂主題。什麼是設計音樂主題呢?運用基本樂理、和聲學的理論知識,設計音樂主題。一般一個音樂主題在,4/4拍,節拍速度=60,情況下,長度不會超過八節。音樂主題太短會讓音樂作品都主題單一、內容空洞;過長的音樂主題會如同日記一樣,主題散亂,只適合作者一個人欣賞。
任何文藝作品都有它的主題。主題的重要性不必過多敘述。完成了第一步,設計音樂主題。下一步是什麼?
使用音樂主題運用「上行模進」、「下行模進」、「嚴格重複」、「變化重複」等手法,使音樂主題發展成為一個樂段。
不同的音樂主題結合流行音樂的曲式學特點、規律、理論,完成不同性質的樂段。運用「對比」、「迴旋」等不同的手法予以整個音樂作品的發展。
音樂主題-樂段-歌曲。歌曲有了詞有了曲,還有前奏、間奏、尾奏。完成了一個完整的單聲部旋律作品的寫作。這個還只是作曲的開始。
有了這個簡約的線條畫,如何變成一個完整的油畫作品呢?這個步驟的通俗音樂術語,是「編曲」。
音樂中所有元素都服務於音樂內容,每個聲部地位都是平等的。任何音樂形式,無論是單聲部音樂與,還是純打擊樂音樂,至少會包含織體、曲式、編配、速度、節拍。
單聲部旋律作品,還要運用基本樂理、和聲學、曲式學、復調學、配器學等技術理論,完善每一個細節的處理。讓如同簡約的線條繪畫的單聲部旋律作品,加上明暗五大調、色彩、色調、造型及形象,才能變成一個較為完整的作品。
我們不是作曲家也不是貝多芬。不能保證手稿完成,就代表了演奏效果也能讓人滿意。音樂作品經過演奏、修改、調整,最終才能成為一首完整的音樂作品。
這就是作曲。
A:如何學習作曲?
M:這個如你問如何寫作是很類似的問題。你要先學會認識「音樂文字」 ,了解同漢語言文學理論一樣的「音樂理論」。漢語是你的母語,但是想從從牙牙學語的階段到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立寫作出文學作品的階段,你來告訴我需要多久。
L:我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大二的,今年21歲。
A:23歲畢業,1歲開始牙牙學語,到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嗯……22年。
學習作曲大多需要鋼琴作為基礎,是因為音樂的寫作要涉及五線譜。鋼琴作為音樂入門,建立音樂基礎,是個比較不錯的路徑。
A:吉他可以嗎?
M:可以。
五線譜是世界上公認的最科學,音樂專業通用的一種譜。學習作曲註定要和不同的樂譜打交道。諸如小提琴譜、中提琴譜、鋼琴譜、六線譜、簡譜、鼓譜等……
學一個樂器,學音樂理論。諸如,《基本樂理》《和聲學》《曲式學》《復調學》《配器學》《音樂史》《中外民族民間音樂史》《中國傳統音樂》《現代音樂》……還有一些拓展書籍,《藝術概論》、《流行音樂導論》、《音樂審美心理學》、《音樂美學》……
書籍太多,舉例到此……
學習作曲,成堆的音樂書籍會讓你閱讀20年。有人反駁道:某某歌星從小出道,出專輯呀。你可能沒有注意,你聽到的歌曲,詞的署名是誰?曲的署名是誰?自然是有創作型的年輕歌手,但是他們的歌曲走向成熟,成為樂壇的領軍歌手時,出道早的也已近30歲了。
她30年的努力,我想在三五年就達到,是痴人說夢。再算入天賦、家境、音樂教育資源,豈不是遙遙無期?
有一個夢想很容易,但是用30年、50年去堅持一個夢想的人,非常地極少數。
每一個堅持著為自己的夢想的人,都值得致敬。
K:作曲可以自學嗎?
H:當然可以。
M:What!你真的相信了?
你可以自學,但是需要一個教授或學者為你指導。我認識的一個工作室的音樂人,他不是音樂生,自幼學習樂器,跟過的聲樂老師、吉他老師、鋼琴老師、作曲老師……有十多個。樂器15年,作曲10年。
如果你僅靠自己一個人自學,無人指導。但願你能堅持60年。
如果你真的想自學作曲,先尋一個這個專業的同學、學者、教授為你提供指導吧。
無論你正在學的是吉他?還是鋼琴、聲樂。你都有擁有音樂夢想的權利。至於這麼實現這個夢想,你只能用你二十年的青春去奮鬥。
關於音樂更多的知識,歡迎留言告訴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