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就是瞎哼哼?科普如何用正確的姿勢作曲

2021-03-02 音樂人攻略

玩好音樂 好玩音樂關注我們

如想第一時間看到音樂人攻略的推送的文章,請記住這兩個操作:1.把音攻微信號「標星」;2.文末右下角點「在看」

文章來源:編曲二三事

作曲就是瞎哼哼?眾多作曲人紛紛表示強烈譴責。

但其實,這似乎是一個既對又錯的命題。

首先其實要明確的是作曲的概念。在古典音樂中,作曲(Composing)的概念更廣泛一些,除了主旋律的書寫,其他樂器的書寫也包含在作曲的概念之中。而現代音樂中的作曲(Songwriting)概念則更窄一些,僅僅指主旋律的書寫,而Composing的概念則和現代音樂中編曲(Arrangement)的概念更加接近。

所以我曾經打趣過,雖然貝多芬和薛之謙都可以稱之為「作曲」但它們的概念是天差地別的。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你說作曲就是瞎哼哼,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只不過,作曲(Songwriting)有很多技巧,正好借著這個問題,我就把這些比較「專業」的知識擴展開科普一下。

「哼歌」的不足之處

說起哼歌,我經常會收到一些音樂愛好者的小樣,往往就是只有旋律的手機錄音,姑且可以稱之為「瞎哼哼」。只不過,未經過優化,或者說未經過專業訓練過的作曲者(Songwriter),創作出的旋律往往比較簡單,也會存在一些瑕疵,比如說:

1. 節奏錯亂

這種情況非常常見,我們知道,一首歌的拍號是幾乎不會變化的,不論是4/4拍或者3/4拍,這種拍子都是在以小節為單位不斷循環的。而未經雕琢的旋律,可能會出現時而2/4,時而4/4,時而3/4的情況。這種情況,就會讓編曲人比較頭疼,只能根據樂感重新整理節奏,劃分每一句旋律。

2. 旋律簡單、平淡

旋律簡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是音階,很多音樂初學者哼出的旋律都是五聲音階,這是源於五聲音階的舒適與穩定性,並且這種音階可能已經深入了中國人的DNA了。

其二是和弦,總會有人問我和弦與旋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總結來說,和弦你可以理解為旋律下的鋪墊。不同的和弦按照拍子,有規律地變化,可以稱之為「和弦進行」。同一種和弦進行可以配出無數種旋律,當然,同一個旋律,也可能配出若干種「不同風味」的和弦進行。而很多流行音樂都有相似的和弦進行套路,諸如我們常說的1645,卡農,4536251等等。而當你聽的歌足夠多的時候,這種和弦進行套路便深入你的腦海,哼出的旋律便不自覺地「套用」了這些和弦進行,即便你甚至並不知道這些和弦是什麼意思。

說不定你此刻腦海中浮現的旋律,就正好可以套進卡農和弦進行之中。也正因為如上兩點,你會覺得,隨便哼哼的旋律似乎總有那麼一些「平淡」,或總是覺得和其他歌有點相似。

所以,當你有一點音樂基礎,或者甚至沒有音樂基礎,只是聽歌比較多,這種情況下,你都可以哼出一小段原創的旋律,儘管比較簡單,或者稍有瑕疵,但你都可以認為是作曲的「雛形」。


這裡要插一句,我總是愛用《野子》這首歌的旋律舉例。

這首歌在專業的作曲者看來,很像是一首隨便哼哼出來的旋律,因為它沒有太多的裝飾,取而代之的是純天然,未經雕琢的感覺。我也會經常思考,是不是技巧使用過度,也會使音樂變得油膩做作?反而這種自然的旋律,能給人帶來更多新鮮感的衝擊?這一點,可以引發一下大家的思考與討論。

言歸正傳,真正的作曲人很多時候實際上也是通過隨便哼哼來寫旋律的,一般會是先有一小段旋律,我們稱之為「動機」,你可以理解為「這首歌中最想讓人記住的部分」,「最獨特的部分」。就比如說很多歌曲副歌第一句:「可惜不是你~」「我曾難自拔於世界之大~」,好聽的歌無一例外,它們的動機都很好聽。

所以,作曲家們絞盡腦汁,用盡天賦,寫出了若干個最抓耳朵的「動機」,之後的任務就是在這個動機上擴展,並且微調。

再插一句,有些時候,旋律動機是「憑空產生的」,是通過「天賦」創作出來的。但也有些時候,天賦不足時,我們也可以先創造出一個特殊的,與眾不同的,甚至略顯怪異的和弦進行,然後在這個和弦進行上創作,這樣創作出來的旋律,更有可能會與眾不同,更不容易有「抄襲」的風險。

從「哼歌」到「作曲」


如果將動機展開,這涉及到了作曲的技巧,如果展開講,內容還是很多的,我簡單舉幾個例子,來看看作曲之中有哪些套路,能讓你的旋律變得更好聽。我們隨便在網上找一些簡譜,舉幾個例子。

1. 重複與變化性重複

比如《簡單愛》的主歌,661161原封不動地重複了三遍(但注意,和弦要變化哦,不然就太死板了),這就是一種最基本的技巧。


再比如《那片海》副歌前兩句,非常典型的變化性重複,在鍵盤上,你會發現,55543235整個旋律向下移動兩個白鍵,就變成了33321713。所以,當你寫了一句旋律卻沒有思路繼續寫的時候,可以考慮把旋律整體平移若干個白鍵,就擴展了一段旋律。


這種例子太多太多,隨處可見的是「模仿的影子」,比如說第二句模仿了第一句的節奏,並在原來的旋律上做些修改。比如《老男孩》:


兩句話節奏完全相同,音高上規律也類似。

2. 重拍的引入

如果你寫的旋律直接從重音拍就進入,而在重拍之前沒有任何「引子」,這樣的旋律聽上去會有點直來直去的死板,你可以重拍前試著引入一些上/下行音階。比如《遇見》:


重音拍的高音1,被連續上行的5-6-7引入,包括第二句,也是模仿第一句,用1-2-3引出4,好聽的歌一般都會使用一些這樣的技巧。
當然,比如《那片海》的副歌:

第一句的重音拍是高音4,如果為了烘託出這個重音拍上的高音,你可以選用1-2-3的上行音階來引入,似乎也沒什麼不妥,但如果你想設計成欲揚先抑的效果,那麼連續的中音5則是把情緒壓抑住,之後再通過連續高音將情緒釋放。

不論技巧如何,重拍上的音符,一般都是需要用一些鋪墊去引入的。

3. 高音的使用

這個技巧很難用語言來總結,總之,你聽過好聽的歌,總有那麼一些「拔高音」的地方,這些將成為聽眾的「記憶點」,所以,試著在旋律中增加一些突如其來的高音,會給人很深刻的印象。高音也要慎用,否則,會造成極大的審美疲勞,揚抑結合的起伏感,才是最適合表達情緒的。

4. 節奏複雜化

很多初學者哼旋律,節奏會哼的相對平淡,比如連續的八分音符,但是,若是人為去構造一些複雜節奏,聽上去就會「摩登」很多。比如:

原本平淡的連續八分音符,被改成了略帶切分感的節奏,聽上去就不那麼古板。順便一提,這種節奏型是流行音樂中非常常見的。

在這幾個小技巧的幫助下,最初「隨便哼哼」的旋律(動機)被優化成一段,甚至一首完整的旋律,這才叫做作曲(Songwriting)完成。

下面是技術總結:

1. 哼歌得出來的是旋律創作的「動機」,「動機」在一些技巧的修飾下,不斷豐富,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旋律。

2. 普通人,或是音樂愛好者,隨便哼哼出來的旋律,可以稱之為作曲,只不過這種作曲的質量普遍不高,略有瑕疵,需要專業的技巧修改、裝飾。

可見,不學習音樂,只通過隨便哼哼的方式作曲,是很難行得通的,還是老老實實學習一下樂理比較靠譜。

投稿/合作:137 1880 8747(MS Muse)  

*  本文圖/文來自網絡或經授權轉載,版權(圖/文/音/視頻)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引用此文僅用於學習交流,觀點屬於作者個人,僅供讀者參考。我們對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權益,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相關焦點

  • 如何寫歌作曲心得
    如何寫歌作曲心得  很多朋友一上來就說他們很有寫歌的願望,問我如何寫歌。
  • 如何入門學作曲?音樂學院作曲系都在做什麼?
    但希望能像原創歌手一樣成名則需要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歌星是商業化包裝出來的綜合性藝人,和音樂家或藝術家不能劃等號,如何成為歌星不是一個音樂問題,本文不討論。還有一種反對學習樂理的理由是如今藉助音頻工作站可以直接在midi窗口寫作(或錄入)音樂,既不需要識譜也不需要了解各種樂器性能。
  • 什麼是作曲?怎麼學習作曲?作曲可以自學嗎?
    這個還只是作曲的開始。有了這個簡約的線條畫,如何變成一個完整的油畫作品呢?這個步驟的通俗音樂術語,是「編曲」。音樂中所有元素都服務於音樂內容,每個聲部地位都是平等的。任何音樂形式,無論是單聲部音樂與,還是純打擊樂音樂,至少會包含織體、曲式、編配、速度、節拍。
  • 如何作曲、編曲
    還有好多非常優秀的歌手的很多歌都是這樣的。  如:  周惠,王菲,那英.  齊秦,羽泉,迪克牛仔.  太多了。。。說不完了。  為什麼有一些的歌曲聽起來特別舒服,就是因為它們是用模仿說話的方式作曲的,所以就有了一種近似半說唱的一種音樂。這種音樂有大部分還是很好聽的。 大多數的校園民謠音樂都是這樣作曲的。
  • 寫歌、作曲、編曲的方法詳解
    書上寫的不一定百分百正確,自學又容易走彎路,所以很多有老師帶的人進步就通常比較快一些,書上把重點給你標了,沒用的給你劃了,看著學就快了吧。不過話說回來,相對於絕大多數腦瓜沒有N臺P4算得快的我們來說,樂理它可就是非常地重要了。除了樂理之外,還有太多需要積累的東西是很難用文字描述的,哪條理論裡也沒說「在編一首XX風格的曲子時,應該在X的地方加入X樂器,X的地方轉調……」。
  • 作曲和編曲有何區別?
    先說「作曲人」——作曲人的工作簡單地說是指把自己想到的曲子用簡譜或五線譜等方法記錄下來,把自己的旋律表達出來。但很多人在思想上會產生一個誤區,把編曲也歸納進作曲的範圍之內,其實兩者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簡單地說,作曲是把旋律想出來,而編曲則是依照旋律,添加上各種音色,配上和弦,把作的曲表達出來。作曲的準確定義是compose,即「組織」的意思。什麼是組織?
  • 克拉拉·舒曼的作曲水平如何?
    實際上,相較於範尼·孟德爾頌金燦燦的天分,克拉拉澤顯得暗淡了許多,以致她本人始終懷疑自己的創作才華」我曾一度以為自己很有創作才華,但我已放棄這個想法;一個女人一定不能期望作曲,從來沒有一個女人能做到「,正因這句話,對於克拉拉的研究探討也常以女權主義視角展開。在音樂上,克拉拉本身主要有三重身份:鋼琴演奏家、鋼琴教師和作曲家。
  • 作曲理論
    當你選擇了內容正確的歌詞之後,首先要抓住它的基本感情,然後即可進入塑造音樂形象的過程——塑造什麼人的典型形象,用什麼樣的音調去刻劃它,採用什麼樣的表現手法等。這些過程,有些是相繼產生的,有時甚至是自然形成的。
  • 從事寫歌、作曲、編曲,在社會上該如何生存?
    今天弦姐再來科普一下:寫歌、作曲、編曲還有MIDI工程師,他們之間都有什麼關係。可能很多人都分不清作曲和寫歌,也不太清楚編曲的具體工作內容。今天這篇文章或許能讓你了解得十分透徹哦。我們將寫歌、作曲、編曲各自分了初、中、高三個等級,還分析了從事寫歌、作曲、編曲在社會上的生存能力。希望能幫助到你們~
  • 傳統作曲與電子音樂作曲在創作技法方面的差異
    當前,人們對電子音樂的認識並不全面,大部分人並不能夠完全接受電子音樂作曲方式,但是電子音樂確實存在,並已經成為了未來音樂創作的發展趨勢。傳統音樂與電子音樂不僅在觀念上存在差異,在創作技法上也不同,下面遊戲音樂製作小編一起來跟大家說說。
  • 教你如何寫詞作曲之歌詞創作方法
    教你如何寫詞作曲之歌詞創作方法 譜曲也不難,只要能唱歌就能進行簡單的作曲,如果你能識樂譜的話,
  • 伯克利音樂學院爵士樂作曲專業如何?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關於伯克利音樂學院爵士樂作曲專業的介紹,供大家參考。接下來,大家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伯克利音樂學院爵士樂作曲專業介紹 專業簡介: 伯克利音樂學院主修爵士樂作曲的學生將在與爵士樂有關的環境和實踐中發展出基本的音樂元素
  • 黃家駒用過的 新手作曲速成法!
    可以採用哼唱法,就是先不用管自己搞出來的是什麼音,你只需要去唱,怎麼好聽怎麼去唱就行。如果對小節強弱關係的把握有困難,3/4、4/4、6/8…的拍子強弱關係我之前的文章裡詳細介紹到,不懂的可以回去看看再來看這篇作曲文章。
  • 教你如何區分作曲與編曲?
    教你如何區分作曲與編曲?
  • 作曲大師打譜排版作曲編曲軟體
    作曲大師打譜排版作曲編曲軟體優惠熱線:18123989345音樂夢想家簡線MIDI自動配器軟體功能:
  • 作曲不可不知道的知識:音階決定作曲風格
    初涉獵作曲的朋友可能在很多時候總會覺得某某歌曲某個地方別有韻味,但是為什麼我就寫不出呢。其實這是由音階決定的。所以就得熟讀音階300遍,不會寫來也會唱,哈哈,說說笑,確實我們要記住某些音階的音符,才能寫出對路的音樂味道。
  • 歌曲作曲的一般技巧有哪些
    放到音樂中的話,就是第一句最後一個音符,是第二句的第一個音符。然後依次類推。如:123 312 234 465,前面的最後一個音符,是後面的第一個音符。李宗盛有時通篇都使用對格的技巧。  6、變音  一般而言是指升降音符。用一些變音,會給人帶來新鮮的感覺,也容易使情感更加飽滿。  歌曲變音用得如何,很大程度上看作者對旋律的把握程度。
  • 音樂作曲與編曲的區別
    這使得「編曲」這個詞更像是一種職業、工作名稱,而不是某音樂概念與作曲技術。  什麼是作曲?  作曲的英文是compose/composition,即「組織」compose/composition。什麼是組織?*是對素材進行整合、組裝、創造性地安排與使用。早期的音樂中,作品必須能夠順利進行演奏才算完成全部的作曲工作。並且,創作能夠演奏出來的音樂才能算是作曲。
  • 關於作曲的技巧(一)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電子琴課堂 」關注。 先寫旋律,後寫和聲!如: 大調自然音階: 1 2 3 4 5 6 7 小調自然音階: 6 7 1 2 3 4 53. 使用各種特色音階來作曲。這一點,我要重點講一下!我們可以使用各個國家,或者各個民族的特色音階來作曲!如:a.
  • 關於學習作曲的技巧
    放到音樂中的話,就是第一句最後一個音符,是第二句的第一個音符。然後依次類推。如:123 312 234 465,前面的最後一個音符,是後面的第一個音符。李宗盛有時通篇都使用對格的技巧。6、變音一般而言是指升降音符。用一些變音,會給人帶來新鮮的感覺,也容易使情感更加飽滿。歌曲變音用得如何,很大程度上看作者對旋律的把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