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2020-12-24 宇宙奇幻解說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後,人類就從沒停止過尋找替代者的腳步,但可惜的是,至今沒有找到繼冥王星之後的第九大行星。曾經我們認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盡頭,我們以為那裡將是一片虛無,但事實是我們錯了,那裡無比熱鬧,遍布著直徑幾公裡到幾千公裡的冰封行星,那裡就是柯伊伯帶。

新視野號探測器飛過了柯伊伯帶,到達了被人們稱之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這顆行星距離太陽65億公裡,甚至比冥王星還要遙遠。如今,我們已經發現了1000多顆柯伊伯帶的天體,柯伊伯帶其實就是太陽系的另個小行星帶,而太陽系內還有另一個小行星帶,那就是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柯伊伯帶中的小天體都是原始星雲的累積,而冥王星,就是柯伊伯帶之中的矮行星,換句話說,柯伊伯帶就是狹義上的太陽系外圈。

如果你認為柯伊伯帶就是太陽系外圍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太陽系的範圍大到柯伊伯帶向外延伸2光年的奧爾特星雲圈,奧爾特星雲是太陽引力能影響的最外圍。有科學家推測,柯伊伯帶之中直徑超過100千米的小行星可能有3000 多顆,那麼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有沒有可能就隱藏在柯伊伯帶之中呢?

柯伊伯帶受太陽引力影響較小,雖然有著超10 億顆小行星,但它畢竟沒有經過複雜的天文演化,附近也沒有超大型的行星,所以柯伊伯帶基本可以說是太陽系形成初期的原始成分,確實有科學家猜測第九大行星就隱藏在柯伊伯帶之中,但奈何受技術限制且沒有證據,也就無法確定了。

那麼,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如果存在,它會是什麼樣子呢?目前,關於第九大行星有兩種主流觀點,一種認為, 第九大行星形成與太陽系早期,但由於某些原因而被擠到了太陽系邊緣地帶,另種觀點認為, 它或許曾經存在或還未到來,甚至是一顆系外星,在某一天悄然到訪太 陽系而被太陽引力捕捉,成為第九大行星。

可以確定的是,這顆神秘的第九大行星一定比冥王 星距離太陽還要遠,且質量可能達到地球質量的10倍,可能它已經存在,只是因為技術等原因我們尚未發現它罷了。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在哪裡?或許真的存在,哈勃望遠鏡發現關鍵證據
    2006年國家天文聯合會對太陽系行星做了新的定義,需要滿足三個必要的條件:1、繞太陽公轉;2、清除臨近軌道上的天體;3、自身質量足夠大,呈現流體靜力平衡狀態,保持自身球體形狀。新設定的行星標準讓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黯然神傷,它被降級成矮行星,至此太陽系變成了八大行星。
  • 科學家確認行星HD106906 b的軌道,或能解釋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
    HD 106906 b行星擁有超遠公轉軌跡,該行星距離母星的最遠位置是地球距離太陽的730多倍,科學家認為超遠公轉軌道的存在或許也能證明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存在。由於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柯伊伯帶的一些小天體擁有異常的運行軌跡,似乎受到了某大質量天體的磁場影響,科學家認為有軌跡特殊的天體在遠離太陽的地方運行,這顆大型天體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由於這顆天體大多數時間在很遠的位置上緩慢行進很難被人們發現,科學家希望能證實這顆天體就是造成太陽系行星異常的原因,只是大型天體在如此遙遠的位置上還會圍繞太陽運行嗎?
  • 系外超級行星確認!離奇的運行軌道或暗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視為第九大行星。1992年後在柯伊伯帶發現的一些質量與冥王星相若的冰制天體使人們對冥王星的行星地位產生疑問。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新定義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
  • 假想中的第九大行星或是一個原始黑洞,引力效應的來源
    這顆假想的行星,被命名為第九大行星,可能是引力效應的來源,而引力效應將解釋現有宇宙學數據所強調的外海王星天體(TNOs)軌道的不尋常模式。TNOs是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位於海王星之外。他們的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推測TNOs的異常軌道和在5年光學引力透鏡實驗(OGLE)數據集中觀測到的過多微透鏡事件,可以同時解釋特定天體群體的存在(其中一個是第九大行星)。更具體地說,它介紹了第九大行星,剩下的這些天體可能是原始黑洞(PBHs)。 「我們的工作開始於詹姆斯和他的妻子蘿拉去芝加哥天文館,看到了一個關於第九大行星的短紀錄片。」
  • 如果「X行星」真的存在,那麼世界末日便會來臨嗎?
    現在,阿肯色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rkansas)的最新研究表明,這些災難性事件可能是太陽系中一顆神秘的第九大行星(天文學家稱之為「X行星」)軌道變化所產生的結果,而這一結果是可預測的。圖解: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
  • 太陽系真的有一顆隱形的星體,十大行星可能是真實存在的
    太陽繫到底有幾大行星?太陽繫到底有幾大行星,到目前基本是確定下來了,就是有九大行星,最近天文學研究要把冥王星剔除。太陽系第十大行星疑雲到底有沒有存在第十大行星,這個爭論很大。甚至有些人會用這個結果來進一步否定易經體系的科學性和完善性。
  • 科學家最新理論:它就是「第九大行星」!
    其中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持這個觀點的科學家認為:在海王星以外,還有一個巨大的天體,其引力非常強大,擾亂了柯伊伯帶小天體的運行,導致它們的軌道出現詭異的現象。 長期以來,我們認為:如果真的是單獨一個天體導致柯伊伯帶出現人類觀測到的怪象,那麼這個天體的質量應該在地球的5-10倍之間。按照這個規律,科學家計算發現,這個黑洞的尺寸大概只有一個西柚那麼大。 可是,問題在於,科學家的工作內容不是甩鍋,不能簡單地把找不到第九大行星就讓黑洞背鍋。問題在於:如果它真的是黑洞,我們該如何尋找它呢?
  • 復仇女神星真的存在嗎?為什麼它的存在會導致太陽系災難?
    太陽有一顆伴星的說法由來已久,從X行星搜索到第十大行星,再到後來的第九大行星,最後變成太陽系伴星,這個過程估計大部分朋友都看得一臉懵逼吧,因為這個順序是亂的,而且混亂不堪,但下文嘗試整理一下,讓大家有個簡單的認識!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重新分類到矮行星隊伍中,也就是說冥王星被降級,踢出了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一時之間,爭論四起,很多人認為這對於冥王星而言並不公平,也有人認為這是冥王星本身特性的必然。
  • 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這一原因是關鍵!
    起初太陽系內並不是八大星而是九大行星,說起第九大行星,很多小夥伴們都能脫口而出冥王星,由於和其他行星不同,在2006年將冥王星在太陽系內除名,其實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一個冥王星,古代的羅馬神話中,它有一個非常恐怖的名字叫「閻王星」,閻王星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讓人們有一種恐怖感覺,我們只聽它的名字,能夠感覺它不是一個好惹的角色,冥王星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恐怖。
  •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它的環境究竟有多可怕?
    在19世紀,天文學家從理論上預言了海王星的存在。在海王星發現不久後,天文學家注意到這顆行星的軌道受到了外圍天體引力的攝動。於是,天文學家開始搜尋這顆神秘的未知行星。
  • 「九大行星」再迎新成員?事實證明它只是一顆矮行星
    鬩神星(Eris)是太陽系中最大的矮行星,也是繞日軌道中的第九大天體,有時會被指稱為「第十大行星」。鬩神星的發現打破了太陽系中傳統的「九大行星」,也引出了一個新的天文學範疇。矮行星Eris插畫位於冥王星軌道之外的矮行星,是一顆海外天體(TNO),意指任何繞日運行、且運行距離大於海王星或30個天文單位(AU)的行星天體。由於距離和軌道偏心率的存在,它也是散盤型天體群(主要是彗星)中的一員。
  • 簡直就是生命的禁區,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
    1930年3月13日,冥王星作為第九大行星被發現的消息曾轟動全世界,但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的一次會議中,又被除名踢出九大行星,這其中發什麼了什麼?難道是冥王星有什麼可怕之處嗎?
  • 宇宙中存在「殭屍」?是的!「殭屍行星」真的存在!
    當然,我們知道,殭屍只是存在於藝術作品中的一種「生物」,在真實世界中是不存在的。不過,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真的有一顆行星被稱為「殭屍行星」!這顆行星真名叫做「北落師門b」,是位於南魚座的一顆行星。距離地球有25.13±0.09光年。可以說是很遠了。在天文學的世界中,它又被稱為「索倫之眼」,「殭屍行星」。
  • 聽說這顆神秘的天體—「第九行星」比冥王星還要大呢!
    問:我們的太陽系會有第九大行星嗎? 為什麼科學家認為可能有第九大行星? 天文學家用什麼工具來尋找第九大行星?答:你的老師是否鼓勵你「跳出框框」思考?如果你能做到,那這就是個好建議。一些最好的科學突破和發明是當人們有足夠的勇氣,以一種創造性的方式來思考問題時出現的。今天,我們要請大家跳出這個世界去思考問題。具體來說,跳出我們稱之為家的地球思考。
  • 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列?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意外
    近千年來,人們一直認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陽系中的標準行星。在19世紀後,天文學家陸續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陽系的"行星"變成了9顆。此後,它們就成了人們口中的「九大行星」。
  •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它究竟多可怕?看完也不過如此
    在宇宙中有各種各樣的天體,環境也是比較複雜的,我們都知道在宇宙中有八大行星,但其實在很早以前科學家發現了冥王星,並把它列入了九大行星行列。宇宙中這九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其中冥王星是離太陽最遠的。1930年克萊德·湯博發現了冥王星,並將其視為第九大行星,冥王星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其質量僅次於位於離散盤中的鬩神星。
  • 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呢?它到底是有多麼可怕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許多人實際上持有這樣的觀點:冥王星由於體積小而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團隊。 事實上,人類對天體的分類一直在變化,但不是隨便的,而是隨著我們對天體的認識的加深,為了區分它們的起源、功能等問題來做分類。
  •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了九大行星?我們看看傳說中的可怕之處
    後來,我長大了,突然有一天,我聽說現在只有八大行星了,我當時就奇怪啊,自己明明學的是九大行星啊,結果一查,原來在2006年的時候,國際天文學家在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對冥王星進行投票,大家合力,一舉把冥王星踢出了行星序列,它成了一個矮行星。
  • 是你記憶錯亂嗎?太陽系究竟幾大行星,為什麼少了一個
    太陽繫到底是9大行星還是8大行星,是書印錯了,還是你記錯了?聽老談給你講冥王星為何退群歡迎來到異談閣,大家好,我是老談!今天我們來聊聊退出太陽系群聊的——冥王星。很多年來,大家提到太陽系都會如數家珍一樣點出9大行星的名字,但是在2006年,科學界公布冥王星被降級成了矮行星的消息。從此,人們聊了76年的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但你知道為什麼冥王星會被降級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悲慘的小盆友退出太陽系群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