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毒士」賈詡,反攻長安非本意,誅心毒計僅4個字

2020-12-22 文史英雄錄

賈詡,三國著名謀士之一,他洞悉人性、算無遺策,卻又能韜光養晦、明哲保身。比如賈詡通過精準的人性判斷,幫助自己順利逃過強盜收取保護費,也躲避過了朝廷對涼州派軍閥的追殺,還完美地從張繡企業跳槽到曹氏企業……

遍觀賈詡一生所謀之策,從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到獻計張繡兩敗曹操,再到官渡之戰前幫張繡做保命題,甚至後來在曹氏集團繼承人問題的站隊上,無不讓人拍手稱讚。這些計謀從後來者的角度來看,更像是被動的「救命保身」之計,而非主動出擊的軍事策略。

賈詡

那麼,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的賈詡究竟什麼才是他的最強一計呢?

要說賈詡一生最強一計,尤其是軍事計謀,莫過於曹操在對抗馬超、韓遂所組成的關中聯軍時賈詡所提出的「功心為上」——從內部瓦解西涼軍團的反間之計!

值得注意的是,賈詡在加入曹魏陣營後針對軍事行動所提出計謀的案例,是比較少的。他不太主動出擊,這一點跟郭嘉很不一樣。

211年,剛經歷赤壁之敗的曹操,把目光移到了漢中張魯的身上,欲派遣鍾繇、夏侯淵率軍攻取漢中,豈知漢中還未開打,關中馬超、韓遂等十來方勢力紛紛躁動,他們認為攻漢中是假動作,實欲吞併關中。馬韓二人領頭造反,集兵十萬,屯於潼關,而曹操則選擇北渡黃河進軍渭水。

而曹操在渡河的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相反是非常的驚險,一度險被活捉。在演義中「割須棄袍」的典故也由此而來。

馬超

最終,曹操好不容易站穩了陣腳,然後沿著水路步步推進。這下馬超陣營發覺事態不妙,就派出使者求和,但曹操這邊不想和解啊,於是就問賈詡,你看此題何解呀?賈詡說,先假裝答應他們。曹操又問,然後呢?賈詡僅用了四個字:離之而已!然而就是這簡單四個字,字字誅心。

太祖後與韓遂、馬超戰於渭南,超等索割地以求和,並求任子。詡以為可偽許之。又問詡計策,詡曰:「離之而已。」太祖曰:「解。」一承用詡謀。語在《武紀》。卒破遂、超,詡本謀也。

賈詡認為,這些聯軍只是因短期利益而團結在一起,實際上內部是各自為政的,因此只需稍加挑撥,他們就會像水壩上的裂縫一樣自行崩潰瓦解!那麼此計具體是如何實施的呢?在《三國志-武帝紀》中是這樣記載的:

韓遂請與公相見,公與遂父同歲孝廉,又與遂同時儕輩,於是交馬語移時,不及軍事,但說京都舊故,拊手歡笑。

於是曹操安排了陣前相會,和年輕的馬超相談,那是一幅兵戎肅殺、只談公事;而與年邁的韓遂相談呢,曹操卻走起了溫馨的回憶殺路線,只聊兩家過去的快樂往事,絕口不提戰事紛擾。

韓遂這邊納悶不已,怎麼講的竟是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呢?兩人會談結束後,曹操甚至還和他親切的拉手說道:韓兄,今天見到你真是太高興了,回頭我再寫信給你,咱們信上繼續聊呀!

於是韓遂就頂著一個大問號回到自己的營地,這時馬超走過來問:怎麼樣,曹操有沒有提出他想要和談的條件?韓遂誠實的說:沒有啊,條件什麼的曹操啥都沒說!這下可就換成馬超黑人問號臉了,What?我剛才明明就看見你倆勾肩搭背、有說有笑的,是說什麼事情這麼開心,竟然不能讓我知道呢?

既罷,超等問遂:「公何言?」遂曰:「無所言也。」超等疑之。他日,公又與遂書,多所點竄,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

沒過幾天,曹操和賈詡又聯手給韓遂寫了一封信,而這信上的內容卻是塗抹嚴重,大概寫的是:如果韓遂兄能把馬超給XX(塗抹)了,曹某便可給你OO,最後我們倆可共同XXOO,如此這般,豈不快哉?

說巧不巧,信件還故意被馬超部下所攔截,馬超看到後那是冷汗直冒、怒火中燒啊。馬超心想我把你韓遂當兄弟,你卻是把我當成籌碼出賣給曹操,好換取自己的榮華富貴啊……

就這樣,涼州軍團的兩大領頭羊那是誰看誰都不順眼,下面一眾小兵更是毫無戰意,只盼著可以快點回家與妻兒團聚。曹操眼看時機成熟,擇良辰吉日果斷出兵,面對失去鬥志的敵人,戰鬥自然是行雲流水、砍瓜切菜一般。馬超、韓遂最終只得狼狽逃回涼州,關中地區宣告平定。

公乃與克日會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斬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涼州,楊秋奔安定,關中平。

賈詡此反間計的成功,可以說幫曹操一舉解決了西邊的心腹大患,至少省下了一兩年的時間去逐個擊破關中諸多勢力,為之後的迅速發展創造了安定的內部環境!畢竟,亂世風雲,朝夕而變,曹操若能多活幾個兩年,或許也就沒有司馬家的事了~

因此,說賈詡此「反間計」堪稱其一生之中最強的軍事計謀也就無可厚非了。

信任的力量

反觀馬超與韓遂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出現了「信任危機」。而一旦出現信任危機,結果往往都比較慘,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劉邦疑韓信,等等案例不勝枚舉。相反的案例我們說個近點的:馬雲信任王堅,在一片唱衰聲中做出了世界級的阿里雲;人民信任國家,在眾國圍觀下,迅速戰勝疫情。由此可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是多麼的重要。

最後,英雄錄想說的是:信任是一種力量,而這種力量甚至可以升華為信仰。最好的解釋就是「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從建國70周年慶到抗擊疫情,再到目前的#抗洪#,信任、力量、信仰這三者不正是最好的體現嗎?

相關焦點

  • 三國第一「謀」士?「毒士」賈詡,「神人無功,達人無跡」
    但在歷史上,三國時期還有一位比司馬懿更能隱忍的「大神」,那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賈詡。事實上,賈詡不僅隱忍跟司馬懿有一拼,就連智謀也當得上三國第一「謀」士。(是不是有很多人不服呢?別著急,聽我往下講。)
  • 在三國中以「毒士」身份揚名,多次換主的賈詡,結局出人意料
    賈詡這個人呢,跟其他盛名在外的三國謀士相比,畫風好像有點不太一樣。
  • 三國第一毒士賈詡,五毒俱全,明哲保身
    賈詡,賈文和,三國第一毒士,三國時期天下大亂,人人都得明哲保身,而他賈詡卻能夠在各個陣營之間遊刃有餘,哪怕是多次投靠不同的人,每一個主公卻都能對他言聽計從
  • 三國第一謀士是郭嘉諸葛亮?非也!這位西北毒士恐怕更勝一籌
    但在三國時的西北荒涼之地,有一人卻打破了這條古諺,和鬼才郭嘉、臥龍孔明同屬三國頂尖謀士,甚至論工於心計還略高於這兩人,那麼這位謀士到底是誰?東漢末年的涼州,雖遠不像長安、洛陽那樣繁華,但這裡彪悍的民風卻培養出了諸如董卓、龐德、韓遂等一大批好勇鬥狠的武將。
  • 賈詡為何被稱為「三國第一謀士」?他生平所做七件事,件件很高明
    若是一定要評出一個「三國第一謀士」,我想這個人非賈詡莫屬了,他一生「謀己、謀人、謀天下」,可謂是將此三者在三國中做到極致的人物。智謀超群如郭嘉、龐統等,雖名滿天下而英年早逝;陸遜、陳宮之流,謀己謀人卻不能謀得天下,唯有賈詡三者並舉,有「毒士」的聲名。賈詡的一生,做了七件非常高明的大事,三國第一謀士的名聲絕對不是空穴來風的泛泛之談。
  • 為何說賈詡是「三國第一謀士」?《三國志》用9個字作出完美總結
    若是一定要評出一個「三國第一謀士」,我想這個人非賈詡莫屬了,他一生「謀己、謀人、謀天下」,可謂是將此三者在三國中做到極致的人物。智謀超群如郭嘉、龐統等,雖名滿天下而英年早逝;陸遜、陳宮之流,謀己謀人卻不能謀得天下,唯有賈詡三者並舉,有「毒士」的聲名。
  • 三國中他一計成名,被封最強'毒士'
    三國亂世中謀士的下場普遍過於悽慘,諸葛亮因過勞累死,田豐因比自己的老闆正確而死,荀彧因老闆的野心太大而死……這些英年早逝智謀超卓的謀臣給人一種聰明人都難得善終的感覺。不過其中一位例外,他是許多人心中的"三國第一謀士",也因'反擊長安'一計成名,被後人稱作'毒士',他就是活到77歲,自然逝世的謀略天才——賈詡。賈詡(147—223年)字文和,甘肅武威人。
  • 三國殺賈詡怎麼玩?
    【亂武】:這是一個和事跡有關的技能,就是描述賈詡建議李傕殺回京師的事件。剛剛由王允和士孫瑞等漢臣建立了秩序的大漢王朝再次遭受打擊,長安附近李傕等 西涼軍分成幾部,擁兵自重,三年間不斷互相攻伐。史稱「文和亂武」(文和就是賈詡的字)。經過這次之後,獻帝徹底成為諸侯們的玩物,漢朝氣數盡矣。
  • 三國志幻想大陸武將篇18——(群雄)毒士賈詡解析
    三國志幻想大陸武將篇18——(群雄)毒士賈詡解析 2020-08-30 05:25  石大頭遊戲日常
  • 天子龍涎賜老臣,禍害遺千年,三國機密裡的賈詡是什麼樣的人?
    《三國機密之龍潛在淵》漢獻帝劉平,心性軟弱仁慈,總是受人擺布,當作傀儡;這一次當看到董承討曹失敗,那麼多忠於漢室的人兵敗身亡,就連他皇兄劉協的妃子董少君,懷孕在身,也給滿寵的許都衛追殺到早產,給曹操的手下故意不準旁人施救,眼睜睜的看著董妃和她肚裡的孩子一起身亡,就如司馬懿說的,他們就是想要斷了漢室皇家的血脈;當看到許都衛抬著董妃的遺體,擺到劉平面前,讓他這皇帝沒有一點尊嚴;看到奸詐亂臣張繡和賈詡還假惺惺的伏在他面前論功要封賞時
  • 他是《三國演義》前半部裡最聰明的人,卻與正義無關,人稱「毒士」!
    三國演義開篇處,最讓人遺憾的,其實就是這位論智慧不輸於臥龍、鳳雛的軍師,在關中大亂之際,居然站在了董卓舊部一邊。
  • 三國第一奇士是九尾妖狐的化身?賈詡表示:是九尾仙狐!
    許多熱愛三國殺的小夥伴更是對這種話題樂在其中。眾所周知,「天下第一武夫」的稱號先後被呂奉先與關二爺摘取。但是誰是「天下第一謀士」的結論卻遲遲沒有得出。不少小夥伴認為臥龍諸葛當是「三國第一謀士」。畢竟孔明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的故事人盡皆知。還有的小夥伴認為「三國第一謀士」非司馬仲達莫屬。
  • 賈詡,三國真正最聰明的人,永遠不說廢話
    這時,賈詡發話了,還是熟悉的風格,只有四個字:殺回長安,他從來不喜歡浪費口水。如果建議對你們有觸動,我就接著說,如果完全不感興趣,我說多了也沒用,反而顯得我很Low。見眾人並未拒絕,賈詡這才把想法鋪展開來:各位大佬若棄軍跑路,朝廷隨便派些人就能把你們揪出來,不如集合本部人馬殺回長安,事成則重掌朝廷,不成再跑也不遲。
  • 三國最聰明的毒士,善於混社會的人,為何都是心機婊?
    今天筆者想跟大家聊的這個人物叫賈詡,他有個外號叫:毒士。在三國的亂世裡,他如何得到領導信任?又是怎樣在刀光劍影下生存?亂世求生的毒士賈詡望著西北的荒漠,內心不禁泛起失落。和中原權貴世家不同,西涼只有軍閥和沙漠,而賈詡,就埋沒在這些沙子裡。
  • 三國歷史上的五大謀士,誰能坐NO1的頭把交椅?
    荀彧是曹操平定北方的第一功臣,也是曹氏集團中的首席謀士。他是曹操的智囊庫,還是曹操的人才庫。郭嘉在後人心中的地位遠遠比不上荀彧諸葛亮,但這不是郭嘉能力不足,而是他去世太早。最後說說賈詡。這位「毒士」做了哪些影響東漢格局的事情呢?董卓被殺後他勸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接著呂布出逃王允被殺,漢獻帝再次成為傀儡,東漢朝廷失去了最後一次翻盤的機會。投靠張秀後,幫助張繡多次擊敗曹操,特別是淯水之戰,讓曹操損失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這是曹操第一次在兵力佔優的前提下打敗仗。
  • 他才是三國第一謀士!
    東漢末年,亂世三國,給無數英雄創造了一個施展自己才華的絕佳的平臺,能在亂世中建立功業,被世人所傳唱。尚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不是一人能單挑上千敵軍的將軍,更不是紙筆如劍的文臣,而是大將手下的頂級謀士!
  • 人物誌丨他是三國第一「鬼謀」,智謀可與郭嘉、孔明一較高下
    TOP5—— 洛陽陷落,反攻長安 TOP4—— 兵者詭道,敗兵勝敵 ——長安之亂後,賈詡轉投張繡帳下。張繡投降曹操後,曹操先是霸佔其「嬸嬸」,後又對張繡起了殺心。張繡先發制人,偷襲宛平,曹操大敗,猛將典韋,長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均戰死。
  • 既非諸葛亮,也非司馬懿,此人才是三國中的「頂級謀士」
    以上兩人的能力確實很強,但和賈詡比起來還差了一點火候。被稱為"毒士"的賈詡才是那個時代的頂級謀士。一語亂天下賈詡是涼州人,那個時代的涼州地處邊塞,當地民風彪悍但少有智者。賈詡年輕時得到每三年才有的孝廉名額,隨後被推薦到長安做官。
  • 三國殺最陰暗的臺詞?賈詡李儒陰險殘暴,伏完卻為國之大義
    三國殺中不同風格的臺詞代表著不同的武將風格,比如一些臺詞較為陰暗的武將,一般在正史以及三個演義中也是非常陰毒的角色。那麼在三國殺的眾多臺詞中,誰的臺詞最為陰暗呢?這些武將又都是反派嗎?一起來看看吧!「哭喊吧,哀求吧,掙扎吧,然後……死吧!」
  • 三國被低估的五大謀士:個個足智多謀,若遇雄主必成大器!
    漢末三國時期各方諸侯麾下都有不少猛將和謀士,比如曹操麾下有五子良將、八虎騎和五大謀士,劉備麾下有五虎上將和諸葛亮、龐統、法正,孫權有四大都督和十二虎臣等等。猛將且先不說,除了這些廣為人知的謀士之外,三國還有一些因為主公戰敗或投降而被低估的謀士,雖然說成王敗寇,但並不能由此否定他們的才能,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被低估的五大謀士:個個才華橫溢,若遇雄主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