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中以「毒士」身份揚名,多次換主的賈詡,結局出人意料

2021-02-13 通史全球

賈詡這個人呢,跟其他盛名在外的三國謀士相比,畫風好像有點不太一樣。你看其他那些謀士的名號,龐統是「鳳雛」、諸葛亮是「臥龍」、」郭嘉是「鬼才」,荀彧有「王佐之才」,孫策周瑜並稱「江東雙璧」,可到了賈詡這裡,卻成了「毒士」。這可不算什麼特別褒義的形容詞。

可結果呢?「鳳雛」抱負未成而戰死,「臥龍」因少主不堪其用操勞致死,「鬼才」身體有恙無奈故去,「王佐之才」服毒抑鬱而終,「江東雙璧」英年早逝。講白了就是全都早死,沒什麼好下場。唯獨這個畫風不一樣的「毒士」,不僅活到了七十七的高齡,還身居高位,安享晚年,這也差別太大了吧!

這種結局其實跟賈詡的性格很有關係。賈詡跟一般的三國謀士最大的不一樣,就是他沒有那種擇一明主然後肝腦塗地的思想。他有點像現代的精英員工,在其位謀其職,在誰帳下就為誰好好出主意。他深諳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這家勢力不行了那我就跳槽換到下一家更好的去,你待遇開的高我就多做事,你苛待手底下的人那我就跑路。

同時他也十分低調,不爭風頭,不愛嗶嗶。主君更信賴誰無所謂,誰一直陪伴在主君身邊也不在意,該出謀劃策時就儘量言簡意賅說完了事,至於主君聽不聽就不關自己的事了。被委以重任大肆嘉賞就更加謙遜,堅決不給其他人找事機會。

賈詡一共大跳槽了三次。最開始的時候他在董卓帳下效力,結果董卓被王允用反間計殺害,賈詡出於自保,轉投董卓的舊部李傕、郭汜他們。為了確保其名下勢力,賈詡勸說倉皇出逃的李傕、郭汜以謠言動搖人心,趁機聚攏兵力反攻長安。

計謀的確是成功了,但是李傕、郭汜的反攻致使長安城內數以萬計的無辜百姓身死,長安大街小巷內儘是枉死百姓的屍體。正是這一事件,使得賈詡冠上了屠害萬千百姓的「毒士」之名。不過說起來賈詡只是盡了一個謀士應有的義務,提供了一種反攻思路,真正犯下殺業的並不是他,他也不過是背了鍋而已。

第二次是以段煨為跳板,去了張繡那。建安三年,曹操南徵張繡,包圍張繡據點後又因袁紹似乎想攻打許都而撤退。張繡想親自追擊曹操,賈詡勸阻未果,張繡果然迎來大敗;之後賈詡跟張繡說,現在可以追擊曹操了。這次張繡聽從了賈詡的建議,果然打贏了曹操。

第三次跳槽是發生在建安四年。袁紹想招降張繡,賈詡以袁紹沒有容人之量攔下了賈詡,並勸說賈詡可以投奔曹操。張繡十分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去投奔一個跟自己有仇的人,就問賈詡原因,賈詡說:「首先曹操名正言順,天子在他手上;其次曹操兵力較弱,需要盟友支持,投奔他的人也容易取得更好的成就;最後曹操求賢若渴,肯定不會計較之前的那些過節」。

張繡聽從賈詡的話語歸順了曹操,賈詡也藉此作為敲門磚獲得了曹操的賞識。在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中,賈詡的建議都十分中肯,只是可惜曹操赤壁之戰沒有在意賈詡的建議擇機而動,果然大敗。

曹操晚年因猶豫立曹丕還是曹植為太子,就詢問賈詡,賈詡閉口不答。曹操很奇怪問賈詡為什麼不回答自己呢,賈詡說:「因為我在想劉表和袁紹。」曹操一聽就大笑著懂了,賈詡是在暗指廢長立幼恐生事端,最後果然立了曹丕為太子。

曹丕當上魏王后,為了報答賈詡的恩情,就給他加官進爵,各種恩寵。賈詡反而開始閉門不出,連兒女婚嫁都不考慮高門大戶,平常有什麼事找他商議,他也很少發表意見。有的人因此感到十分詫異,卻不知這正是賈詡高明的地方。

賈詡知道自己不是一開始就追隨的魏國,而為君者對於高位臣下總是少不了忌憚。既然自己沒有那一份同甘共苦的患難之情,那又為什麼要去做一些徒增猜疑的事情呢?賈詡靠著這種識時務不搶風頭的性格,一直很受曹丕看重,直到七十七歲自然去世,得以善終。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相關焦點

  • 三國第一毒士賈詡,五毒俱全,明哲保身
    三國時代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各個地方勢力群雄並起,在此期間也誕生了無數的謀士,東吳周瑜陸遜,北魏郭嘉荀彧,西蜀臥龍鳳雛,都是非同一般的人才,但是今天講一個不太一樣的謀士,他也很聰明,但是不僅僅是在出謀劃策上聰明,他的一生都很聰明,並且少有的活到了八十多歲善終
  • 三國第一「謀」士?「毒士」賈詡,「神人無功,達人無跡」
    但在歷史上,三國時期還有一位比司馬懿更能隱忍的「大神」,那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賈詡。事實上,賈詡不僅隱忍跟司馬懿有一拼,就連智謀也當得上三國第一「謀」士。(是不是有很多人不服呢?別著急,聽我往下講。)
  • 三國殺賈詡怎麼玩?
    賈詡是三國殺眾多擴展包中,一個非常特別,具有絕對特色的武將。帥氣、內斂豐富的武將形象,霸氣的臺詞與特殊的技能。
  • 三國中他一計成名,被封最強'毒士'
    三國亂世中謀士的下場普遍過於悽慘,諸葛亮因過勞累死,田豐因比自己的老闆正確而死,荀彧因老闆的野心太大而死……這些英年早逝智謀超卓的謀臣給人一種聰明人都難得善終的感覺。不過其中一位例外,他是許多人心中的"三國第一謀士",也因'反擊長安'一計成名,被後人稱作'毒士',他就是活到77歲,自然逝世的謀略天才——賈詡。賈詡(147—223年)字文和,甘肅武威人。
  • 三國志幻想大陸武將篇18——(群雄)毒士賈詡解析
    三國志幻想大陸武將篇18——(群雄)毒士賈詡解析 2020-08-30 05:25  石大頭遊戲日常
  • 三國第一謀士是郭嘉諸葛亮?非也!這位西北毒士恐怕更勝一籌
    他,就是被後世譽為「毒士」的賈詡。既然是亂世,那就必然少不了武將鬥勇,謀士鬥智。賈詡一生效力過董卓、張繡、曹操三位諸侯,但他無論在誰帳下效力,出謀劃策往往狠辣果敢,不擇手段,帶有很鮮明的個人色彩。無論是時期的直擊長安,張繡時期的宛城夜襲曹軍,還是曹操時期的離間馬超韓遂之計,招招直取要害,不留餘地。
  • 「三國第一毒士」賈詡,反攻長安非本意,誅心毒計僅4個字
    賈詡,三國著名謀士之一,他洞悉人性、算無遺策,卻又能韜光養晦、明哲保身。賈詡那麼,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的賈詡究竟什麼才是他的最強一計呢?這下馬超陣營發覺事態不妙,就派出使者求和,但曹操這邊不想和解啊,於是就問賈詡,你看此題何解呀?賈詡說,先假裝答應他們。曹操又問,然後呢?賈詡僅用了四個字:離之而已!然而就是這簡單四個字,字字誅心。太祖後與韓遂、馬超戰於渭南,超等索割地以求和,並求任子。詡以為可偽許之。又問詡計策,詡曰:「離之而已。」太祖曰:「解。」
  • 賈詡為何被稱為「三國第一謀士」?他生平所做七件事,件件很高明
    到底誰才是「三國第一謀士」呢?歷來答案是眾說紛紜的,但無論如何諸葛亮是一定會被排除的,魯迅先生就很不客氣地指出《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近乎妖道」。一個謀士,他歸根結底是一個人,故而他一定有著和所有人一樣的喜怒哀樂與得失計較,諸葛亮那般理想化的人物是根本不存在的。
  • 三國殺最陰暗的臺詞?賈詡李儒陰險殘暴,伏完卻為國之大義
    三國殺中不同風格的臺詞代表著不同的武將風格,比如一些臺詞較為陰暗的武將,一般在正史以及三個演義中也是非常陰毒的角色。那麼在三國殺的眾多臺詞中,誰的臺詞最為陰暗呢?這些武將又都是反派嗎?一起來看看吧!「哭喊吧,哀求吧,掙扎吧,然後……死吧!」
  • 天子龍涎賜老臣,禍害遺千年,三國機密裡的賈詡是什麼樣的人?
    《三國機密之龍潛在淵》漢獻帝劉平,心性軟弱仁慈,總是受人擺布,當作傀儡;這一次當看到董承討曹失敗,那麼多忠於漢室的人兵敗身亡,就連他皇兄劉協的妃子董少君,懷孕在身,也給滿寵的許都衛追殺到早產,給曹操的手下故意不準旁人施救,眼睜睜的看著董妃和她肚裡的孩子一起身亡,就如司馬懿說的,他們就是想要斷了漢室皇家的血脈;當看到許都衛抬著董妃的遺體,擺到劉平面前,讓他這皇帝沒有一點尊嚴;看到奸詐亂臣張繡和賈詡還假惺惺的伏在他面前論功要封賞時
  • 人言三國「毒士」賈詡,智絕千古,其實有一人更有甚之,遺臭萬年
    歷史各朝各代,湧現了無數的能人志士,有些人留名於青史,而有些人被湮滅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自古英雄成王敗寇,勝者總會被世人稱頌,而敗者卻常被後人所不齒。東漢末年閹黨禍亂,外戚爭權,在洛陽城各方勢力掙得頭破血流之際,有一方勢力悄然抵達洛陽,那就是雄踞關中的西涼軍——董卓。
  • 他才是三國第一謀士!
    東漢末年,亂世三國,給無數英雄創造了一個施展自己才華的絕佳的平臺,能在亂世中建立功業,被世人所傳唱。尚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的,不是一人能單挑上千敵軍的將軍,更不是紙筆如劍的文臣,而是大將手下的頂級謀士!
  • 三國殺:我自冷眼看世界,這樣的賈詡帥不帥?
    大家好,我是靈運,三國殺裡武將各有千秋,無論是名將還是小卒,三國殺都重新賦予了靈魂。裡面的臺詞形形色色,每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下面小編盤點了我認為比較帥氣的幾句臺詞。匹馬單槍出重圍,英風銳氣敵膽寒趙雲本身在三國中就是一派白袍小將,帥哥形象。
  • 三國最聰明的毒士,善於混社會的人,為何都是心機婊?
    今天筆者想跟大家聊的這個人物叫賈詡,他有個外號叫:毒士。在三國的亂世裡,他如何得到領導信任?又是怎樣在刀光劍影下生存?亂世求生的毒士賈詡望著西北的荒漠,內心不禁泛起失落。和中原權貴世家不同,西涼只有軍閥和沙漠,而賈詡,就埋沒在這些沙子裡。
  • 李儒轉世成了「毒士」賈詡?——第七章:妖星歸西
    正在此時,但見天空一道霞光,只見一紅袍天神飛出,一戟便刺向董卓,那畫戟生勢迅猛,聲若龍吟,只聽董卓啊的一聲悲鳴,原本的狂妄之聲,此刻聽來卻悽厲無比,回身一看,圓眼一瞪:」呂布,你……「呂布這一戟可非是凡物,董卓此刻用手緊握刺入胸膛的方天畫戟,血順著畫戟流了下來,這血竟呈黑色,呂布亦不由心驚,只見董卓微微抬起頭,眼神中似能噴火般直視著呂布,呂布不由被他的眼神所攝
  • 盤點三國小說中主角收服最多的人物—謀士篇(下)
    這兩個人的每次對決,在書中也是尤為的精彩。第四名 毒士賈詡賈詡,字文和,是涼州系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傑出的戰略家。曹魏的開國功臣。在演義裡說起,賈詡應該有一個逃跑能力第一的能力了。並且奇謀百出,算無遺策。一個人把東漢玩得團團轉。幫助董卓,李傕,張繡。
  • 歪讀三國二十回 賈詡有多牛?
    唱衰的一方,則認為這個事件標誌著羅胖已經開始由盛轉衰,papi醬就是跟鳳姐一樣的網紅,一兩年之後誰還記得?!這樣的爭論其實沒有太大的必要,借用羅胖的思維模式,任何事件我們還是淡定的放到歷史的軌跡中去檢驗,而不必著急的推斷樹上的葡萄是甜還是酸。
  • 賈詡比諸葛亮更聰明?晉人說了大實話:兩人根本不在一個檔次
    賈詡比諸葛亮更聰明?晉人說了大實話:兩人根本不在一個檔次 三國時期英雄豪傑輩出,劉備曹操孫權三足鼎立,呂布關羽張飛等虎將威震天下,然而真正攪動天下的還是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智謀之士!
  • 三國最無恥的小人,害死一位名將,坑哭一名軍師,出賣三個主公
    三國時期有很多小人,比如毒士賈詡,他原本是西涼軍的參謀,董卓死後西涼軍擔心遭到皇帝清算打算跑路,賈詡擔心自己在路上被亂兵殺死,隨即教唆西涼軍攻打長安,由此拉開亂世序幕。但賈詡和孟達比起來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孟達一輩子的種種行為堪稱小人中的極品!害死關羽漢中之戰結束後曹操戰略收縮,劉備勢力達到了巔峰,命令孟達和劉封佔領上庸,命令關羽領兵攻打襄陽,交代兩人一定要互幫互助。關羽北伐大軍僅有3萬人,曹操也在襄陽駐紮3萬人,由大將曹仁指揮。
  • 三國的用兵謀士排名,第一位估計被很多人早已遺忘!
    在三國中,謀士的鬥勇鬥智是一大亮點。很多超高謀略的能人異士,是魏蜀吳三國爭霸的基礎。可以說沒有謀略,只憑血氣之勇是很難有所作為的。如馬超英勇不凡,因無人為其出謀劃策。所以被曹操玩弄於鼓掌之中,最後落得家破人亡,走投他鄉的結果,僅以身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