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者》這部劇裡第一個令我動容的,不是明樓,而是王天風。
《偽裝者》全劇裡第一場讓人熱淚沸騰的戲,便是明臺畢業前跟王天風告別一場。
王天風說:我在這裡,送走了一批批的孩子。有的送到了前線,有的送到了敵後,有的送進了墳墓。他們有的溫和,有的敦厚,有的烈性。即便是有貪生怕死的,也都是些好孩子。只可惜,他們生錯了時代,進錯了學校,投錯了老師。
他居然說「貪生怕死的也是好孩子」,這恐怕是我在所有電視劇(包括美劇)裡看過的最有人情味的一句話了。
王天風跟明臺說這一番話,是在跟最心愛的學生交心,而在更深的層面裡,是在道歉。他以父親般的慈愛、帶著無限的心疼和愧疚將一個個孩子拉進了救國救民的隊伍,又親手把這一個個孩子變成了最鋒利的武器,操縱著他們跟自己一起抱著敵人走向毀滅。死地求生,捨得犧牲。
明樓心底有一支蓮花,他做夢都想在世人心中給自己正名,留下正直的形象。這種理想主義和清高卻是王天風頗不以為然的,他為了國之大義甘願變成魔鬼,完全不在意死無全屍、灰飛煙滅。
他為了達到抗日的目的,無所不用其極。他設計,試探,綁架,威脅,恐嚇,欺騙,演戲……在死間計劃裡,他甚至用親人做了套住汪曼春的誘餌。而他自己,是「你若捨得埋,我就捨得死。」他身上的每一滴血,都呼嘯著要灑向敵人將其燃燒殆盡。
可以說,死間計劃的成功、第三戰區的勝利,完全是以王天風的自我毀滅為前提的。
為什麼我的眼睛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王天風已經沒有了淚水,他的淚水早已化作火焰。
聽到明臺隨口點破郭騎雲有女友,王天風關起門來,像戲班子裡的師父一樣狠狠地體罰了這個徒弟。他怕他因為戀愛招致任務失敗全軍覆沒,他恨他終究有了牽掛,他知道幾乎沒有人能像自己一樣,為了達到目的無論傷害到誰都能堅持到底。
王天風以特赦換取於曼麗為國效忠,又多次以處死她和明臺作為威脅,將她逼上抗日的絕路。於曼麗怕王天風怕得要死,卻在畢業前夕收到老師送的大禮——被綁來的繼父隨她殺剮。老師要她打開心結,從此告別痛苦的回憶,捨身取義,義無反顧。
明臺嚷著要帶於曼麗去度假,王天風氣得揚起電話聽筒就砸暈了明臺。可是坐在明臺的床邊,一幕一幕在腦海裡浮現——那樣天真爛漫、意氣風發的正直少年就這樣被自己拖進了這陰暗血腥的事業,永遠無法回頭,甚至隨時會失去生命。
王天風對這些學生有多珍愛和疼惜,送他們去送死的心就有多堅決。他甩出一把把刀子,自己的雙手也血肉模糊。他看著滿手的血,眼淚流在心裡。
在這個充溢著滿滿親情的劇中,王天風就像一座孤島。如果不是他堅持去見證明臺一生中最美好的訂婚典禮,如果不是他故意用家人作為誘餌讓汪曼春自認抓住了他的把柄,觀眾很難想到,這個人,也是有親人家眷的。也許他尚有年邁的父母,也許有溫柔的妻子日日盼他回家,也許午夜夢回之際他總會想起童稚的兒女繞膝玩耍。
這就是那個讓明樓一提起來就咬牙切齒的人。也是那個會柔聲問明樓「對不起。你還好嗎?我還有別的方案,你……需要我改變計劃?」的人。
這就是那個讓明臺以為投了敵,毅然割開他喉嚨的人。也是那個讓明臺在知道真相後心碎欲裂、失聲痛哭、長跪不起的人。
王天風有一張狡猾陰毒的臉,和一雙溫柔悲憫的眼睛。他身上暴戾混雜著奶香,有種義無反顧的悲壯。
王天風是怒目的金剛,也是慈悲的菩薩。
他活得那樣沉重濃烈,一旦燃燒起來就迅速映紅了整個世界。然而當一切塵埃落定,沒有人知道,這一把菸灰,曾經是怎樣蓬勃的火焰。
記者:「抗戰勝利之後你打算做什麼?」張靈甫:「那時候,我已經死了。」
王天風:「幹我們這行,不需要告別。」
而我還是要用一首歌跟他告別。
《後知後覺》(張雨生)
你給我安慰,
我不致頹廢.
你寬容慈悲,
我能振翅高飛.
你卻功成身退,
我不及言謝.
你不告而別,
我才後知後覺
……
2018,祝我們一切都好
慕慕文藝食堂專屬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