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劇場到綜藝,郭德綱反正不閒著

2020-09-23 武山融媒

這批衣食父母,不是衝著相聲來的

自打2005年,德雲社火了,郭德綱和徒弟們一直是「相聲圈」的頂流。


從復興小劇場,到跨地域連鎖經營,說相聲的平臺也從茶館到體育館甚至到了遊輪上。


不到20年的時間,德雲社從觀眾只有個位數到如今的一票難求,以「做真正的相聲」為宗旨,扛起了「相聲復興」的旗幟。


做主持、當評委、試水影視劇,郭德綱不斷地在試探相聲演員的邊界。


經歷過「反三俗」「成員出走」「媒體爭端」等多次風波後,德雲社悄然發生著改變。


疫情期間,相聲小劇場演出被迫停擺,粉絲笑稱,在疫情期間德雲社是靠參加近20部綜藝節目的郭麒麟養活的。


今年8月底,德雲社推出首檔「團綜」《德雲鬥笑社》,播出4期,豆瓣拿下8.0的評分,在沒有影視明星、鮮肉小花加持的情況下,實現了「口碑」與「熱度」的雙豐收。


但事實上,《德雲鬥笑社》在業內呈現了兩極分化的口碑。


「德雲女孩」們如獲至寶,奔走相告,點讚控評。


「相聲愛好者」們則避之不及,諱莫如深。


圖/綜藝節目《德雲鬥笑社》截圖


「鬥」與「笑」


為了增加綜藝感,德雲社請來了被觀眾稱為綜藝導演界「一哥」的嚴敏。


在嚴敏的操刀下,節目被分割成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為「極限挑戰」式的遊戲環節,通過遊戲,相聲演員們得到選擇搭檔的機會,在下部分的相聲舞臺中,相聲演員們通過相聲作品得到最終的分數。


觀眾可以看出,這樣的環節設置,是為了呼應綜藝名稱中的「鬥」與「笑」。


在「鬥」的環節中,完全複製了傳統遊戲類綜藝節目的老套路,分組對抗、收集道具、爭奪物品。


由於德雲社在節目中著力打造的師徒感讓遊戲變成了「兒戲」,所有的比賽結果都不及師父郭德綱的一句話。在劇本的安排下,相聲演員們的表演遠不及傳統影視藝人自然和專業,這讓非德雲社粉絲很難從傳統的遊戲環節中獲得愉悅感。


圖/綜藝節目《德雲鬥笑社》截圖


而在「笑」的環節中,臨時組合的相聲演員們,在舞臺上呈現的相聲作品,則完全與相聲愛好者們心目中的藝術作品無關。基本功的缺乏、包袱尺寸的把握、節目節奏的控制,將相聲演員們的「短板」暴露無遺。


但這依然沒有影響粉絲們的狂熱和追捧,他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表達著對偶像們的愛慕之情。


而相聲愛好者們,已經默默關掉了瀏覽器。

德雲女孩


4期《德雲鬥笑社》,楊曦期期都沒落下,甚至還拉著自己的母親一起看。


楊曦坦言,自己是一名德雲女孩,「說學逗唱的哥哥」佔據了他大部分生活。她購買了印有德雲元素的扇子、水杯、抱枕……


「疫情期間我還買了副快板,在廚房練了好幾天。」楊曦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最近她準備去定做一套大掛。


「我就是因為他們的顏值才開始聽相聲的。」在談到成為德雲女孩之初,楊曦絲毫沒有避諱自己的觀點。


「長得好看不是他們的錯,沒有哪位相聲前輩要求相聲演員一定不能長得漂亮。」


「沒想到德雲社會給我們專門做一款綜藝節目,這就是尊重粉絲,不像有的綜藝節目,拉偶像來串個場,就為了一時的流量。」


出生於2001年的楊曦,沒有聽過讓相聲愛好者們如痴如醉的《夜行記》《買猴》或是《珍珠翡翠白玉湯》,在她看來,《探清水河》就是最動人的旋律。


「相聲發展了這麼多年,需要改變了,現在這個樣子,有人喜歡,有人追捧,難道不是一件好事麼?」楊曦不明白,令自己驕傲的「德雲女孩」頭銜,怎麼就變成了一個貶義詞。


在路人看來,作為「亞洲第一男子天團」的德雲社,當下已被飯圈攻陷。唯飯、團飯、cp飯,超話做數據、應援來攀比、私生飯接送機,流量明星的標配在這裡應有盡有。


在楊曦看來,德雲女孩的出現為相聲演員突破藩籬提供了機會,更多的人通過追星了解相聲和傳統文化,甚至開始熱衷學習傳播傳統文化。


事實上,在德雲社發展過程中,對於飯圈的介入,也是經歷了一個適應的過程。


曾經在一場相聲專場演出中,臺下德雲女孩們的螢光棒製造了「綠色的海洋」,對此,郭德綱曾表示:「我死都沒想到你們聽相聲還帶了螢光棒。」


相聲愛好者們也死都沒想到,幾年後郭德綱會在綜藝節目中「力捧」某位徒弟。而那位徒弟恰好就是德雲女孩們追捧的那位年輕人。

圖/綜藝節目《德雲鬥笑社》截圖


粉轉路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德雲社這個綜藝節目是為了造星。」


說這話的羅先生,自稱是德雲社的骨灰級粉絲。《德雲鬥笑社》羅先生堅持看了3期,不想看下去了。


最早從廣播裡聽到了郭德綱和于謙的相聲作品,羅先生便一發不可收拾地喜歡上了他們,經常出沒相聲小劇場,「那個時候德雲社還沒有現在這麼火。」


經歷了「反三俗」「成員退社」等風波後,德雲社便開始了造星模式,從嶽雲鵬到張雲雷再到郭麒麟,屢試不爽,在《德雲鬥笑社》,郭德綱的金手指點向了秦霄賢。


如今,當相聲演員登臺的時候,臺下觀眾的眼中早已不再把他們當成相聲演員,而是作為娛樂明星、偶像來看。


隨著飯圈大舉進軍相聲市場,郭德綱粉絲群體「鋼絲」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形成了大規模全新的生態經濟。


最初通過相聲喜歡德雲社的粉絲則開始大批地「粉轉路」,羅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羅先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從小喜歡相聲,侯寶林、馬三立、劉寶瑞都是他尊敬的相聲大師,「後來隨著晚會進入瓶頸,電視相聲不那麼好聽了,我也有十年左右沒有聽過相聲了。」


「你想像不到我剛聽到郭德綱相聲時候的那種驚喜,味兒特別對。」


當年有多驚喜,如今就有多失望,很快羅先生發現,德雲社的相聲開始進由重複段子堆砌的「四不像」組成,一場半個小時的作品,有四分之三的時間在拿搭檔的父母、妻子砸掛,隨意接上一個傳統作品的底,鞠躬下臺了。


「即便是我不認為倫理哏低俗,也聽不了一晚上『我是你爸爸』。」


當舞臺上的演員口齒不清、笑場、忘詞,臺下的「粉絲」們卻統統用尖叫和掌聲回應的時候,羅先生知道,自己應該離開了。


一連幾年,羅先生再也沒有去過小劇場,但心裡煩悶的時候,他還是會聽郭德綱、于謙早年的作品。


「現在的相聲,味兒已經不是那個味兒了。」


對德雲社的改變,羅先生表示理解,「任何時代,都要允許人們生存,他們在行業裡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沒有人能知道他們當年有多艱辛,就像他們常說的那樣,觀眾是衣食父母嘛。」


「只不過,這批衣食父母,不是衝著相聲來的。」

圖/綜藝節目《德雲鬥笑社》截圖


雙刃劍


熱播的《德雲鬥笑社》是一把雙刃劍。


因疫情的原因遲遲沒有開工的小劇場和藝人們,太需要一個集中曝光賺取持續熱度的平臺,德雲女孩們壓抑太久的熱情也無比需要一個平臺安放,綜藝節目可謂順勢而為,恰到好處。


但綜藝節目中支離破碎的相聲段子讓更多的相聲愛好者看不到相聲發展的未來。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相聲演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郭德綱火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在鑽研相聲,打磨作品,他的爆紅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必然,一個行業中最努力最鑽研的人如果沒有機會被人們認識,那是一種遺憾。」


當年輕的相聲演員,業務能力尚未具備,對相聲的理解極度欠缺的情況下,還能否對於相聲本身保持堅持和鑽研,這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郭德綱多次提到創業初期的艱難,「劇場中只有一個觀眾,他手機響了我還要停下來等他。」但由於粉絲群體的介入,這一切發生了巨變,如今即便是演員的手機響了,觀眾都會覺得他很可愛,那麼相聲將怎麼發展?


可以看出,郭德綱在綜藝節目中處處提到相聲的發展,加入他對相聲的思考,無論是師徒關係、舞臺掌控、對待觀眾的態度以及從藝道路的選擇,他將自己作為德雲社「大家長」的責任盡到了全部,但是通過相聲作品,觀眾還是可以看出,徒弟們和師父的差距。


這種差距,不是通過某一個綜藝節目讓其成為「流量明星」就能彌補的。


9月18日,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點評了《德雲鬥笑社》,文章指出:「相聲作為一門藝術,是傳統的,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卻永遠年輕,相聲的確是用來掙錢和逗笑的,但它真正能夠引起人們關注的是其作為藝術本身所具有的社會責任和審美責任,這既是目前所見這檔綜藝節目所忽略的,也是德雲社長期發展中所缺失的。」


老粉退去,新粉來了,仿佛一切都很健康,加速流量化的德雲社,未來將怎樣發展?通過《德雲鬥笑社》,觀眾沒有找到答案。


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郭德綱面對德雲社的長期規劃,是這樣回答的。


「我從來不做,沒有意義,又不是要幹一個500年的老店,我也不是孫悟空。」


值班編輯:肖冉

相關焦點

  • 郭德綱又被群嘲了,就算是做綜藝郭德綱仍然被盯得死死地
    郭德綱又一次被群嘲了,而且還嘲笑的有鼻子有眼,說什麼「從劇場到綜藝,郭德綱反正不閒著」、「比起訓斥壺嘴對人沒規矩,郭德綱更應破除相聲行當的封建禮教」「〈德雲鬥笑社〉有鬥有笑,就是沒有好相聲」,如此等等,把個《德雲鬥笑社》可以說嘲笑的無地自容。
  • 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逗笑之後,千萬別留下一地雞毛
    《中國新聞周刊》的文章《從劇場到綜藝,郭德綱反正不閒著》三家媒體都從各自的角度,批評了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不掙錢搞點綜藝節目吧,被人罵不務正業而且一旦搞不好,更會被罵沒水準搞相聲,郭德綱和他的弟子們是專業的
  • 劉在石綜藝《閒著幹嘛呢?》再次出現Trot歌手宋佳人
    點擊右上角「關注」,了解影視、韓娛等更多娛樂資訊圖片來源:《閒著幹嘛呢?》海報、《Miss Trot》截圖、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紅了之後的宋佳人頻繁出現在各種類型的綜藝節目上,包括有《妻子的味道》、《同床異夢》、《Happy Together》等等。宋佳人參加了《Happy Together》的第600期,由trot屆的大勢男女與大家一起度過~Trot Together特輯!
  • 郭德綱為什麼讓愛徒頻繁參加綜藝節目,背後有何心酸歷程?
    因為郭德綱的德雲社自從去年就暫停了演出,上半年的特殊情況也讓他們暫時沒有收入,影視院線和各地的劇場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完全恢復還需要一段時間,可是這些徒弟要吃飯,還要顧及到德雲社的發展,不能在家坐吃山空。
  • 郭麒麟為何能夠上這麼多綜藝節目?是郭德綱花錢了?還是另有原因
    文/嗯哼哼崩恰恰郭麒麟為何能夠上這麼多綜藝節目?是郭德綱花錢了?,但是所有人都閒著那誰來養家呢?而對於郭麒麟霸屏各大綜藝這個現象,這就有人開始質疑,郭麒麟憑什麼接二連三上綜藝?郭麒麟上這麼多綜藝,是郭德綱花錢了?
  • 著名京劇演員王珮瑜帶不火京劇,郭德綱:相聲和京劇的表演不一樣
    文/假聊相聲相聲能從電視上再度重回到茶館和劇場,也就是大家認為的相聲能再度振興與一個人有很大的關係,那就是郭德綱和德雲社。他在相聲之外也是一直不餘遺力的推廣評書和京劇,雖然有郭德綱參與的演出是非常的賣座,但整體的大市場還是不理想,尤其是京劇。就算是賣座的京劇演出,也是從德雲社和郭德綱的部分相聲聽眾轉化而來,但想要達到相聲的賣票程度,目前還真是做不到,完全和相聲市場沒法比。
  • 劇場裡還能走出來第二個郭德綱嗎?
    目前可以說相聲是劇場演出中最火熱的一種表演形式。德雲社也可以說是相聲界中比較成功的一家。作為德雲社的掌門人,郭德綱老師作為一名非著名相聲演員,不僅在相聲領域中獨樹一幟,而且在電影、電視劇、綜藝等領域開枝散葉,雖然被稱為票房中的一劑毒藥,但是和其他相聲演員相比較,已經算是比較成功的人士了,可以說郭德綱一人給相聲這個行業帶來了極大的關注度。那麼郭德綱老師作為劇場演出中走出來的一名成功人士, 他的經歷能不能給戲劇、曲藝等演出行業帶來一點啟示呢?
  • 郭德綱、于謙帶頭德雲社男團集體拍綜藝,「德雲女孩」的大福利
    節目有綜藝好看的競爭環節,更有相聲演員隨時隨地抖包袱的精彩幽默。可以說該節目讓「深居」劇場內的德雲社相聲演員集體走進大眾視野,被認為是一種別開生面的面向大眾的「開箱」。別的選秀節目是成團出道,該節目是經得住郭德綱各方面業務考核的弟子可以榮登「德雲新一哥」地位。相聲演員湊一起最不缺的就是笑梗,在這檔綜藝節目中,這些演員們將他們在劇場演出時的插科打諢的功力搬到綜藝中。
  • 有綜藝有跑車有熱搜,全因他爸爸叫郭德綱?
    德雲社還沒有開箱,社裡的當紅相聲演員也都沒閒著,嶽雲鵬去拍了《極限挑戰》,孟鶴堂、周九良參加了京東超級發布會,秦霄賢參加了《笑起來真好看》、《我要這樣生活》,最忙的要數大林了,單單綜藝就已經有人紅是非多,郭麒麟通過一部《慶餘年》徹底走紅之後,網絡上開始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他爸爸是郭德綱,把他捧紅的;我爸爸要是郭德綱,我也能紅……這些聲音似乎並沒有阻擋少爺的前進之路,反而是越發的搶手,多檔綜藝都想請到這位當紅小生。
  • 被主流相聲「看不上」的郭德綱,為何受到央視青睞?3能力是關鍵
    :從小劇場到綜藝,郭德綱反正不會閒著。郭德綱是不是主流我們不作評價,是央視的綜藝節目《金牌喜劇班》的宣傳照。其實姜昆對相聲的喜愛程度,並不遜色於郭德綱退一萬步講,能帶出德雲社一眾優秀的徒弟,他的人品能差到哪去?
  • 郭德綱2021年計劃,降低商演轉戰線上,10部影視劇全面開拍
    今年由於疫情,無論哪行哪業都受到了不少的衝擊,德雲社作為一個主攻線下劇場的公司,更是遭到了不小的影響。但是要光指著這一部綜藝養活這一大家子,無疑是對網吹氣,欲使之滿。《德雲鬥笑社》的順利收官,也讓德雲社在綜藝方面分得了一塊不小的蛋糕,再看眼下的疫情常態化趨勢,線上必然成為最大的賣點。
  • 郭德綱2021年計劃,降低商演轉戰線上,10部影視劇全面開拍
    郭德綱受邀天津衛視採訪,官宣了2021年「德雲打工人」工作計劃,主要方面有兩個:一個在商演,一個在影視。 今年由於疫情,無論哪行哪業都受到了不少的衝擊,德雲社作為一個主攻線下劇場的公司,更是遭到了不小的影響。
  • 郭麒麟綜藝、影視資源太好,郭德綱表示欣慰,否認給過兒子資源
    郭麒麟綜藝、影視資源太好,郭德綱表示欣慰,否認給過兒子資源2020年開年以來在幾乎所有平臺的綜藝節目中,都能見到郭麒麟的身影,除了在《密逃》、《奔跑吧》、《家務男2》中都是常駐嘉賓,郭麒麟也是很多綜藝節目熱衷於邀請的嘉賓
  • 郭德綱多次敲打,綜藝中直接點名,秦霄賢單飛成必然
    因為有嶽雲鵬的存在,德雲社並不需要郭德綱時時坐鎮了,所以他轉向了拍電影,和上綜藝,而嶽雲鵬成為了德雲社的臺柱子,只要有他在德雲社就會有熱度。,這個弊端掐住了德雲社的咽喉,更是讓郭德綱認識到了專注於相聲可能會馬失前蹄,自己一人現在根本無法養活整個德雲社了,因為德雲社早已不是十多年前只有10幾個人的時候了,他需要新鮮血液來養活德雲社了。
  • 郭德綱多次敲打,綜藝中直接點名,秦霄賢單飛成...
    以前的德雲社專注於相聲領域,只有郭德綱會接少些的主持的活,上一些綜藝當嘉賓,但是因為嶽雲鵬的突然走紅,打破了郭德綱專注於相聲的想法,相聲演員也是演員啊,為什麼要專注於相聲呢? 因為有嶽雲鵬的存在,德雲社並不需要郭德綱時時坐鎮了,所以他轉向了拍電影,和上綜藝,而嶽雲鵬成為了德雲社的臺柱子,只要有他在德雲社就會有熱度。
  • 「閒逛賺錢」背後的流量邏輯: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儘管手機裡安裝了近百個的應用,而且每天盯著各類現金獎勵活動,也只能幫她「賺」到十幾元、幾十元,但對於時間充足的寶媽而言,也不失為是一種用時間換金錢的好方式,「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劃劃手機還能賺點錢,何樂而不為嘛。最關鍵是沒啥技術含量,多簡單呀!」
  • 誰是郭德綱的敵人?
    搭黑車錢又不夠,反正也沒啥事,那就走回去吧。當時郭德綱住在大興黃村。走了大半路,實在餓得不行,拿身上僅有的兩塊錢在新發地買了幾個包子。穿過一座過街天橋,走到橋中間,情緒到了沒忍住,倚著欄杆嚎啕大哭。郭德綱學傳統藝術出身,也愛看古典文學,他當然知道&34;的金線。
  • 《閒著幹嘛呢?》,一檔逼瘋韓國娛樂圈的綜藝
    雖然這些慢綜藝的製作都是十分精良的,但旅行、鄉村、勞作等元素頻繁出現在各個綜藝中,還是難免會覺得審美疲勞。 在慢綜藝混戰的當下,劉在石的新節目《閒著幹嘛呢?》就讓人眼前一亮,可以說這是一檔完全沒有辦法被歸類的節目。
  • 2020年娛樂圈,是郭德綱跟德雲社的2020,你們統統都讓開
    有人統計過,到目前為止,郭麒麟參加的綜藝節目都有9個了,其中擔任常駐嘉賓的綜藝節目就有4個,包含了《奔跑吧》《最強大腦》和《密室大逃脫2》這樣的頂級綜藝節目。網友盛傳,就憑一個郭麒麟,就養活了整個德雲社。與郭麒麟有著德雲一哥之爭的嶽雲鵬也是沒閒著,除了成為《極限挑戰》、《未知的餐廳》節目的常駐嘉賓,哪兒哪兒都是他的身影。眼見著,已經快要成為娛樂圈裡不可多得的全能型綜藝大咖了。
  • 從草根藝人到億萬富翁 郭德綱嶽雲鵬賈玲個個身家不凡
    這種種背後,隱藏著的是相聲產業龐大的產業鏈和德雲社鋪開的商業布局,當然,不止郭德綱,如于謙、嶽雲鵬等人都早已不只是相聲演員,他們背後,另有一張商業投資的大網。從全國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可以查閱到,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1月,法定代表人正是郭德綱的妻子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