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二戰時中國沒頂住壓力,世界會怎樣?羅斯福:世界史將會被改寫

2020-12-23 騰訊網

每當談及二戰,不少人率先想到的是諾曼第登陸的重要性,是原子彈徹底粉碎日本軍國主義的最後瘋狂,是蘇聯俘虜60萬日本關東軍以及中國長達13年的抗日戰爭。但在國際社會,二戰的主角似乎主要集中在美、蘇、英三國身上,卻常常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中國在二戰中起到的關鍵作用。對此,羅斯福曾表示,如果二戰時期中國沒能頂住壓力,率先投降,那麼盟國恐怕都要敗亡,世界歷史將被改寫。身為美國第32任總統,他為何會說出這番言論?

其實二戰的兇險遠遠超出後人的想像,法國的幾乎不戰而降讓當時的同盟國陷入極其被動當中。不僅打擊、動搖了前線的士氣,甚至不少小國以及一部分政客也生出了投降軸心國的想法。畢竟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軸心國的攻勢根本無法阻擋,這也是美國遲遲不肯公開參戰,而是選擇躲在背後支持同盟國的原因。若非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恐怕會一直「置身事外」,直到局勢明朗。

在歐洲戰場上,德國的「閃電戰」可以說是所向披靡,若非有出工不出力的義大利和有著一戰時奧匈帝國底子的匈牙利這兩個「豬隊友」拖後腿,恐怕德國會在進攻蘇聯的時間上更寬裕,而不是陷入蘇聯戰場。可即便如此,同盟國的軍隊依舊在艱難抵抗著德軍的進攻,根本無暇顧及亞洲戰場。而那時的亞洲戰場,裝備精良的日本軍戰鬥力和戰鬥意志絲毫不亞於德軍,甚至瘋狂程度猶在德軍之上。

中國作為二戰時期亞洲的主要戰場,直接拖住了超過百萬的日軍。據戰後統計的數據顯示,二戰期間日本派往中國的軍隊在100萬至180萬之間,其中還不包括日本組建起的「偽軍」。而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戰場的偽軍總人數在210萬左右,最多時曾同時服役接近百萬人。如此看來,中國戰場拖住的日軍包括偽軍總人數在400萬左右。試問,如果中國戰場潰敗會怎樣?大量日軍、偽軍將湧入亞洲其它戰場,從而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整個亞洲戰場局勢恐怕會立刻潰敗。

一旦亞洲戰場潰敗,日軍將與德軍夾擊蘇聯。應對一個德國尚且吃力,面對德日夾擊,蘇聯恐怕再難抵擋。一旦蘇聯被軸心國徵服,所剩下的美、英等同盟國恐怕同樣大勢已去。所以,亞洲戰場決不能潰敗,一旦潰敗則功虧一簣。而整個亞洲戰場,中國才是主戰場。原因很簡單,一旦日本拿下了中國戰場,保守估計可以騰出超過50萬日軍,並組建起超過300萬偽軍馳援其它亞洲戰場,而且偽軍數量還會不斷增加。同時,其它戰場的日軍和他國偽軍也將陸續解放出來,投入到進攻蘇聯以及歐洲的計劃中,那時同盟國將無力挽回敗局。

為了能牽制住日軍,美軍那時候確實對華輸送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但同時中國軍民所付出的代價也是慘重的。二戰結束後,中國遇難者超過1800萬,若算上傷殘軍民,人數接近3600萬。要知道建國初期,中國總人口才5.4億人左右,這個傷亡數字相當於總人口的6%。而當時的英法兩國人口總和才8800萬左右,3600萬的傷亡數字直接佔比兩國總人口的41%,造成的經濟損失按照當時的匯率計算,更是達到的5600億美元。

據經歷過那場戰爭的老人們回憶,方圓百裡的村子,每家每戶都有人死在日軍手中。而在戰後,幾乎損失殆盡的工業、蕭條的商業、荒廢的田地以及被耽誤的生產可謂是令我國元氣大傷。若非後來,我國藉助抗美援朝從蘇聯那裡得到了不少補給,以及獲得蘇聯在工業上的扶持,我國很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用來「舔舐傷口」,才能逐漸從戰爭陰霾中走出。可見,為了拖住日軍,中國付出了怎樣慘重的代價。也難怪羅斯福在二戰後感嘆,如果中國沒能頂住壓力、纏住日軍,同盟國大概率將會敗亡,而二戰的歷史將被改寫。

相關焦點

  • 假如,德國和日本打贏了二戰,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假如,德國和日本打贏了二戰,世界會是什麼樣?這個假如我們不敢想像,我們不敢想像那將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但是美劇《高堡奇人》卻從一個腦洞大開的角度為我們描述了德國和日本戰勝了的場面。
  • 羅斯福打贏了二戰,但生活上不檢點,背著妻子跟「秘書」亂搞關係
    起初由於戰爭會死人,而沒有人願意自己親人在戰場上沒了,美國國內拒絕參加戰爭的「孤立主義」在民意中處於主流。直到1941年日本偷襲了珍珠港,美國民眾在火燒屁股的狀態下,明白了必須參加戰爭,否則下一個被進攻的定會是自己,於是全力支持羅斯福的「主戰派」。
  • 《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美國怎樣走出大蕭條,並塑造了世界格局?
    馬克思主義思想被人們重新審視,保守主義者 由於懼怕,開始傾向於法西斯主義,這些思想上的衝突 也為二戰的爆發 埋下了種子。 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經濟大蕭條?美國最終又是怎樣 走出這場世界性的大危機的呢? 接下來我分三個部分來說說《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 第1是,這1場大蕭條是怎麼發生的?
  • 若劉備沒錯過這兩位大將,三國將會改寫!五虎將成「七虎將」!
    但在小編看來,若劉備沒錯過這兩位大將,三國將會改寫!五虎將成「七虎將」,這另外的兩位位將領,他們都分別是誰一起來看看吧!太史慈太史慈是東漢末年的著名武將,不僅武藝高強,還有著一項別人沒有的專長,那就是射箭,是有名的神射手。
  • 學術全球化時代如何推進中國世界史研究
    這說明當代中國的上述體系還不夠成熟與先進,沒能完整反映當代世界的知識譜系,解釋世界和自身發展經驗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也說明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不是一個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能夠全面呈現的,因此急需發展、構建富有我們自身特色的三大體系,這既是為了使我們能更好地認識世界,也是為世界貢獻我們的精神資源。
  • 二戰時,若侵略我國的是德國,中國能打贏嗎?至少會艱難10倍!
    在這幾個國家中,中國的實力看似是最弱的,並不是因為中國缺少作戰的將士,而是中國的軍事武器裝備太落後了,即便1000個人也很難戰勝的了10個手中拿著衝鋒鎗的人,即便是勝了,付出那麼大慘痛的代價,這種勝利是我國需要的嗎?
  • 羅斯福為何能當四屆總統,不僅因為二戰這麼簡單,和他個人有關
    ,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美國二戰期間的那個羅斯福總統。很少有人會想到之前還有一個羅斯福總統,。畢竟後來的這個羅斯福影響太大了,而且他是唯一一個做了四屆美國總統的人。這在美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我們看一下他為何能夠做這麼久總統,不僅因為二戰這麼簡單。
  • 蘇格蘭若獨立,世界會怎樣?
    預計將有超過80%的選民參與公投,人們的參政熱情被點燃(自從二戰結束後,民眾政治參與度一直持續下降)。蘇格蘭政府能否成功並不取決於公眾如何參與,而是社會氛圍,以及政府如何採取措施平衡獨立帶來的有利和不利後果。澎湃新聞:公投如果成功了會對英國產生怎樣的影響?
  • 人生需要「頂住」_中國山東網_中國山東網
    「打一分賺一分,我們一起頂住!」「我們有那種不服輸的勁兒,不管怎麼著也得頂住!」「女排精神就是不放棄,能頂住!」……   中國女排在第三十一屆奧運會上贏得中國代表團「分量最重」的一塊金牌後,女排教練員和運動員在接受採訪時也送給我們一塊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頂住」。
  • 專家學者研討「大變局之際的世界史研究」
    【信息與動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歐美近現代史學科主辦的「大變局之際的世界史研究」學術研討會日前在上海舉行。此外,世界史研究要考慮中國本土的學術語境。中國的世界史研究是西學東漸的產物,許多概念工具、基本框架、學術訓練的方法等多從外國傳入,而非來自中國傳統的史學。在從事學術史研究的過程中,學者們多聚焦國外學界動態,本土學術意識欠缺。
  • 面對羅斯福的兩次「好意」,蔣介石竟然先後兩次拒絕收回琉球群島
    當時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曾經先後兩次想要將琉球群島還給中國,但蔣介石先後兩次都拒絕對琉球群島的接收……《波茨坦公告》第8條的補充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以上是二戰中條約——《波斯坦公告》中所明確規定的條文,但蔣介石第一次拒絕接收琉球群島是在1943年的開羅會議。
  • 上世紀羅斯福提出「四警察」構想的時候,為何會想邀請中國加入?
    當年的聯合國,是在羅斯福總統的推動下建立,羅斯福當年有個四大警察的概念,什麼意思呢?二戰結束之後,世界上應該有幾個大國,美國蘇聯英國這是仨巨頭,羅斯福特別拔擢咱們中國,說中國為了打日本也犧牲很多,所以中國也應當成為四大警察之一。這樣未來的世界由這四個警察來統治,其實也就相當於,後來聯合國的四個常任理事國,羅斯福當時算盤打的是很精的。
  • 美國是二戰的中流砥柱嗎?答案是一個大大的N0!
    可以說,那些說美國是二戰中流砥柱的人,起碼連漢語「中流砥柱」這個成語都沒弄明白。大家知道傳統的二戰劃分是從1939年9月到1945年8月,歷時六年,而中國的抗日戰爭卻打了14年,中國的抗日戰爭可以說是二戰中第一個戰場,是最早開始最晚結束的戰場,而且是以弱國獨立支撐抵抗強國。相比法國、荷蘭、比利時等當時的西方強國開戰不久就投降,中國卻以貧弱之身頑強抵抗,誓死不投降。中國的抗戰剛開始時,西方英法美等大國對中國的抗戰根本不聞不問,還策劃了遠東慕尼黑陰謀。
  • 美國強拉中國入五常,蘇聯拒絕,法國二戰表現抱歉為啥也能進五常
    現在的聯合國五常,基本上地球不毀滅,它就不會出現變動,印度和日本都呼籲申請了多少次了,別說你和五常之間的誰有仇,就算是關係鐵沒實力也不行。首先這5個國家不會退出五常,聯合國是二戰之後雅爾達會議確定的戰後國際框架,當時參加雅爾達會議的三巨頭就是美國,蘇聯和英國,但是在最後確認常任理事國名單是英國和美國就有些猶豫了。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國的實力相差懸殊,美國經過二戰徹底確定了自己的國際地位,所以通常情況下很多事情都是他說了算。
  • 德國納粹如果贏了二戰,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德國納粹在二戰是邪惡的軸心國之一,也是因為德國才引發世界大戰,當然等待他們的是必然的失敗。那麼不妨我們腦洞大開一下,德國納粹如果贏了二戰,希特勒會怎麼樣對待這個世界?當然歷史不存在假設,但是對於歷史愛好者來說,這個話題非常有意思。
  • 二戰後期,美國曾提出要把越南和琉球送給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二戰後期,美國曾提出要把越南和琉球送給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三巨頭出賣中國 眾所周知,在二戰的這段歷史中,中國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中國戰場上,中國拖住了日軍的大部分兵力,這才使得美國在後期的對日戰爭中佔據主動。
  • 做夢想進入五常的印度,在二戰有什麼可以比肩中國的特殊貢獻?
    正是這些戰略資源的支撐,讓英國在歐洲戰場得以喘息,頂住了德國的瘋狂進攻,否則,英國的前途如何,還真是兩說。當然,這樣一來,也造成了印度物質的貧乏,糧食與生活必需品奇缺。這些印度兵利用其德軍士兵的身份,在負責防守比斯科灣海岸線時,並沒有把精力放在作戰上,而是整天在法國觀光、喝酒,找女人。由於這些印度士兵在法國的胡作非為惹惱了法國人,法國遊擊隊還擊斃了一個印度士兵,這傢伙也是印度軍團唯一喪命的人。沒辦法,德軍只好解散了這些沒有任何本事的印度兵。
  • 「神婆」巴巴萬加預言,2020世界會得一種怪病,迄今科學無法解釋
    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她曾成功預言了二戰、切爾諾貝爾的核事故、911事件、2004年的印尼大海嘯等等歷史事件,而她對於2020年的預言,更加令人害怕,她就是著名的保加利亞盲人預言家巴巴萬加。
  • 作為軸心國集團三大巨頭之一,二戰時的義大利能不能打贏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義大利捲入其中,是二戰的主要策源國之一。二戰中,義大利加入了德國的一方,是軸心國集團的三大巨頭之一,也是德國在歐洲和北非最重要的盟友。不過作為世界第六大工業強國,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非常糟糕,沒有打幾場像樣的仗,連個二流國家希臘都拿不下,在北非差點被英軍趕到海裡。很多人甚至諷刺義大利是在拖德國人的後腿,是盟軍打入軸心國集團內部的間諜。
  • 珍珠港事件:羅斯福的一個陰謀?
    ◆ 偷襲珍珠港關於這次二戰中最為著名的軍事事件,產生了很多有趣的疑問。因此,直到日軍玫擊開始時,都未安裝防雷網。更誇張的是,日軍的第一輪攻擊波開始時,駐守夏威夷的美軍還以為這是一場空軍的夏威夷演習。在中國問題上,美國就不願因徹底幫助中國而失去日本這個推銷過剩產品的最大市場,因此長期姑息日本。日本侵略中國東北時,美國由於經濟危機,無力幹涉國際事務而姑息日本,對日本的侵略行為只是不痛不癢地指責了兩句。養虎為患不可怕,可怕的是放虎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