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香港第十年,添好運北角店被摘星 | 一周食報

2021-02-17 新食範兒

越來越冷的一周,希望每個人都有家可歸,有柴米油鹽的吵鬧,沒有世事紛擾。

米其林香港公布,添好運北角店被摘星

《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18》昨日揭曉,指南收錄了227間香港餐廳和65間澳門餐廳。這是米其林發行的第十本香港澳門指南,封面一改紅色慣例,頗有紀念價值。

其中,香港共有63間餐廳上榜,包括6間三星餐廳、11間二星餐廳和46間一星餐廳。

三星餐廳名單沒有變化。二星比去年少了三間,都爹利會館、明閣、夏宮分別被摘走一顆星。

一星餐廳中,4間老店被摘星,包括添好運(北角)

新增的7間一星餐廳包括3間中菜館(怡東軒、營致會館、御寶軒),以及義大利餐廳 Arcane、高級懷石料理 Kaiseki Den by Saotome、法國餐廳 Rech 和海鮮吧 The Ocean。

新晉一星餐廳營致會館的招牌菜:香蔥爆乳龍

新晉一星餐廳御寶軒的點心

至於香港街頭小食推薦,利強記雞蛋仔跌出名單,三間新上榜:深水埗的文記車仔面、旺角的 I Love You Dessert Bar 和元朗的 Fork Eat。

新晉街頭小吃推薦的文記車仔面

以下是香港指南的完整名單,詳細解讀和推薦請留意周一的推送 

米其林香港指南2018

三星餐廳

Bo Innovation,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龍景軒,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志魂,唐閣

二星餐廳

Amber,Caprice,富臨飯店,柏屋,Pierre,天空龍吟,香宮,新同樂(尖沙咀),Ta Vie,天龍軒,欣圖軒

一星餐廳

阿一海景飯店,Akrame,Arcane(NEW),Beefbar,名人坊,都爹利會館,Epure,富豪(尖沙咀),國福樓,何洪記,IM Teppanyaki & Wine,御寶軒(NEW),蘇浙匯,甘牌燒鵝,利苑酒家(觀塘),利苑酒家(旺角),利苑酒家(北角),六福菜館,文華廳,文華扒房+酒吧,MIC Kitchen,明閣,ON,彭慶記,北京樓(中環),呇(灣仔),Rech(NEW),勝記,Serge et le Phoque,嘉麟樓,夏宮,The Ocean(NEW),Sushi Tokami,Sushi Wadatsumi,Tate,添好運(深水埗),Tosca,VEA,Kaiseki Den by Saotome(NEW),Takumi by Daisuke Mori(NEW),一樂燒鵝,逸東軒(佐敦),夜上海(尖沙咀),營致會館(NEW)怡東軒(NEW),浙江軒

街頭小食推介

Owl's,十八座狗仔粉,Butchers Club,千色車仔面,第三代肥仔,Fork Eat(NEW),合益泰小食,I Love You Dessert Bar(NEW),Joyful Dessert House,佳佳甜品,奇趣餅家,Kelly's Cope Bop,強記,坤記糕品,蘭英印尼小食,麥記美食,媽咪雞蛋仔,文記車仔面(NEW),湯品小棧,三薯,華園甜品

加拿大的一隻龍蝦,「紋身」了

人類垃圾對海洋生態的影響,究竟到了什麼地步?

前幾天,一名加拿大漁民發現,自己撈上來一隻奇特的「紋身」龍蝦,它的鉗子上,赫然出現了疑似百事可樂的圖案,就像被紋在上面一樣。

這位漁民說,這不是汽水罐嵌入了龍蝦鉗,也不是照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百事龍蝦」是在加拿大 New Brunswick 省的對開海域被抓到。漁民 Karissa Lindstrand 已在這裡工作了4年,每天都要喝多達12罐百事可樂,所以在發現這隻鉗子「紋身」的龍蝦時,她一眼就認出了這個紅白藍的三色商標。她表示,圖案並非紙張材質,但可以看到一格一格的像素,還能用手指刮出。

相片上傳網絡後,引起網友們的熱烈討論。有人認為,這隻龍蝦可能是依附在可樂罐上生長的,也有人認為是百事罐子卡在了龍蝦鉗上。總之,都是海洋垃圾惹的禍。

New Brunswick 省海洋協調與保護委員會的 Matthew Abbott 表示,「龍蝦紋身」事件雖然有趣,但人類也應該反思全球海洋垃圾的問題。每年約有500萬~1300萬噸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預測在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總重量將會超過魚類的總重量。

點評:拒絕海洋生物搞「紋身」,從減少購買塑料製品做起。

火腿界的勞斯萊斯遇上中國胃

中國人對西方飲食的偏好,相繼推高了法國紅酒、魚子醬、松露的價格。現在,輪到了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Iberian ham)。

聖誕將至,中國對伊比利亞火腿的需求急升,售價漲至每7.5公斤150~160歐元,上漲一成。

伊比利亞豬肉專業協會發言人 Jesus Perez Aguilar 表示,伊比利亞火腿的銷量在2012~2016年間翻了一倍,中國一躍成為西班牙豬肉第二大外銷市場,僅次於法國。

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被稱為火腿界的「勞斯萊斯」,使用當地黑蹄豬製成。

為保證肉質,黑蹄豬需要在至少兩公頃的土地上放養15個月,屠宰前幾個月還要餵食橡樹果實,以保證油脂高但不膩口、又有橡子果香的風味。屠宰後,火腿要在特定的溫度區間繼續風乾3~4年才算完成。

西班牙人認為,將伊比利亞火腿放在機器上切割無異於褻瀆,每一片火腿都應由人手切下。人們會將整隻火腿放在特製的火腿架上固定,再用長刀小心翼翼地切片。盛產伊比利亞火腿的地方,如 Extremadura,還會舉辦切火腿比賽。

如此講究和珍稀,當然逃不過會吃懂吃的中國胃。

中國對伊比利亞火腿的需求急升,導致價格持續上揚。有西班牙火腿供應商表示,如今持有中國貿易許可證的公司「很難找到充足的貨源滿足中國人的需求。」

奇貨可居之下,也有國人發揮DIY精神,自己動手做。不過,從飼養到醃製到切片都極其講究的伊比利亞火腿要是能被輕易複製的話,「火腿界的勞斯萊斯」豈不是浪得虛名?

點評:金華火腿有什麼看法沒有?

智能保溫杯,飲品8小時不變涼

天氣一冷,咖啡冷卻的速度也越快。不想在冰冷的咖啡中熬過打瞌睡的上午?有公司新近推出了一款智能馬克杯,能維持長達八小時的保溫能力。

Ember 馬克杯的外觀和一般馬克杯無異,但底座可以控制杯中飲品的溫度,通過 App 遠端操控,還能自動加熱保溫。Ember 馬克杯能加熱至63攝氏度,有維持8小時的保溫能力。只需將杯子放在專用杯墊上就能充電。

這並非 Ember 首次進軍智慧杯具市場。早在兩年前 Ember 就推出過一款售價150美元的自動恆溫隨行杯。

對於售價,Ember CEO Clay Alexander 表示,「這是一種特斯拉商業模式。我們做出的是一流的產品。隨行杯有數字屏幕以及相變化式冷卻系統(一種冷卻處理器的系統,常用於空調、機房等),就像是一個握在手裡的太空高科技產品,定價150美元但銷量也很好。」

這款智能馬克杯的售價較為親民:79.95美刀。

點評:溫暖確實可以用錢買到,就是有點兒貴。

本周播報到此結束

謝謝觀看,我們下周再見

文:doufu | 編輯:一隻兔

圖片by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新食範兒出品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連續11年的米其林摘星傳奇|添好運內地首店終於來了!
    添好運點心專門店的創始人麥桂培出身於一個香港廚師世家15歲就跟舅父學做點心在開設添好運前在四季酒店龍景軒任職點心部主管麥桂培(左)&梁輝強(右)2009年趁金融風暴租金降低在旺角開設了第一家「添好運點心專門店」米其林摘星的傳奇正式被開啟於2009
  • 香港平民米其林,添好運點心
    圖為香港添好運點心專門店 大角咀分店 而今天著重介紹的就是2010-2016年連續被評為米其林1星餐廳的添好運點心專門店。作為一家從香港發家致富的港式點心店,添好運在香港就有5家分店,最多時有3家分店(深水埗,北角,大角咀)被評為米其林1星餐廳。可能有人會問,何為米其林星級餐廳?下面讓我們先科普一下。
  • 2015香港澳門米其林指南新鮮出爐
    先說說八卦和趨勢一、燒鵝「江湖」腥風血雨香港鏞記燒鵝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走過蘭桂坊就可以看見其碩大的店面,但早兩年這個香港皇牌燒鵝店因為家族爭產風波居然被米其林摘星,昨日推出的《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15》更「榜上無名
  • 香港美食:當「米其林」遇上「黑珍珠」
    新華社香港2月24日電題:香港美食:當「米其林」遇上「黑珍珠」新華社記者李濱彬從市井排檔,到先鋒名店,香港既是平民美食的天堂,也是高端餐飲的萬花筒。中外美食在這裡匯聚,演繹出包羅萬象、靈感不斷的美食大觀。中西餐飲指南一般把香港作為「走出去」和「引進來」的第一站。
  • 王品集團旗下「鵝夫人」摘星米其林
    上海2016年9月21日電 /美通社/ -- 在9月21日《2017上海米其林指南》新聞發布會上,王品集團旗下專注燒鵝料理的「鵝夫人」獲評米其林一星,成為米其林世界地圖上的又一新坐標。
  • 談到性價比,我只服香港這家米其林餐廳!
    一提起「米其林餐廳」這幾個字,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護緊自己的小錢包,但是香港一家點心店「TimHo Wan 添好運
  • 米其林星級餐廳扎堆北上廣,上海佔一半,摘星餐廳拖欠350萬停業
    《上海米其林指南2017》於2016年在上海公布,是大陸首版米其林指南,此後每年9月更新上海地區榜單,至今已更新了三版。廣州在2018年也迎來了首版米其林指南。截至目前,米其林指南在中國一共評選了74家星級餐廳,其中三星的2家,二星的11家。在米其林最早進入的上海,成功摘星的餐廳數量最多,達到40家,超過了大陸地區星級餐廳總數的50%。
  • 焦點│臺北米其林20家摘星!數量接近上海(內附餐廳完整介紹)
    米其林旋風席捲全臺,不禁令人好奇,米其林星星魅力為何,讓餐廳主廚們爭相摘星、饕客拚命追星? 「廚師夢寐以求的米其林星,摘下一顆星(或三顆)可以改變餐廳的命運。」這句話來自《米其林指南》官網介紹。君品頤宮摘下臺灣第一顆米其林三星。
  • 2019年港澳《米其林指南》重磅發布,今年的摘星之旅安排上了沒?
    2018年12月11日,2019版《港澳米其林指南》在澳門新濠天地發布,這是米其林指南進入港澳的第11個年頭。壽司名店鮨·齋藤穩坐東京米其林三星榜單長達十年之久,就連擁有28顆米其林星星的已故主廚Joel Robuchon都曾讚譽其為全球最佳的壽司餐廳,店主齋藤孝司也被稱為「新一代壽司之神」。
  • 閩菜餐廳 首次米其林榜上摘星
    海西晨報 記者 謝曉婉閩菜系餐廳首次在米其林榜單上摘星啦!近日,《2021 上海米其林指南》榜單正式公布,從廈門走出去的、以閩菜為特色的餐廳遇外灘獲評一星。這也是米其林進入中國後,首家上榜摘星的閩菜餐廳。
  • 2018最新米其林指南上海榜單出爐!性價比最高的摘星攻略都在這!
    ★ 人均:RMB 50+★ 地區:香港★ 米其林:一星▲2009年,香港著名早茶店「添好運」被評為了米其林一星,立刻掀起了一陣熱潮:所有茶點都在RMB30以內,世界上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廳誕生了!▲2015年夏天,第一本《米其林指南新加坡2016》發布,在該本指南中,兩家街頭小吃店被評為米其林一星級餐廳。這也是首次有街頭小吃被評上星級。其中,香港油雞飯面最低只需 1.1 英鎊(不到 10 元人民幣)就能買到。
  • 2021上海米其林指南發布!看看黃浦哪些店「摘星」
    2021上海米其林指南發布!2021上海米其林指南星級餐廳米其林三星餐廳(1家)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米其林二星餐廳(10家)
  • 吃貨的福利來了,《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20》出爐!
    米其林昨天(12月17日)公佈《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 2020》完整名單,當中羅列香港澳門共 254 間餐廳及 52 間酒店。在 16 間獲得新星評級的餐廳中,有 2 間餐廳獲得米其林三星、3 間餐廳獲得米其林二星、以及 11 間餐廳獲得米其林一星。在《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 2020》中, 香港共有 70 間餐廳獲星,澳門共有 20 間餐廳獲星。
  • 2018米其林臺北,該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不論去年、今年還是明年的米其林,每年米其林公布前後,都會吵翻天。但吃飯這件事,一人一張嘴,本就眾口難調。米其林並不完美,但仍是全世界最相通的美食語言。部分自己喜歡的餐廳上榜得到認可,我真的挺開心的。在亞洲米其林已經進入日本(2007,東京區與大阪區)、港澳(2008)、新加坡、上海、首爾(皆2016年),2017年底是曼谷,而臺北將是亞洲第7個地區,全球第30個城市。3. 必比登推薦(輪胎人名叫必比登,Bibendum),代表物美價廉或經典小吃,已經在3/6公布,共有36家上榜。
  • 2019 版香港澳門《米其林指南》發布,我們為大家帶來一份定點打卡攻略
    去香港和澳門遊玩的同學不妨考慮在一些星級餐廳集中的位置安排自己的摘星行程,行動相對便利又可以連帶品嘗多家星級餐廳。香港四季酒店:龍景軒(米其林三星)今年 Caprice 從二星重回三星,因此香港四季酒店一下子就有了兩家米其林三星,另外一家就是龍景軒。此外,香港四季酒店還有米其林二星的鮨·齋藤。
  • 探訪3家米其林餐廳,發現了米其林摘星的「秘密」!
    被美食界譽為「聖經」的米其林指南每年一經發布,都會備受關注食物對於人們早已不只是味蕾的滿足更像是一場對藝術的追求今天,小怪準備帶大家探訪3家米其林餐廳開啟不同菜系的賞味之旅還有3位米其林大廚將通過視頻與大家見面
  • 「吃貨聖經」米其林首發曼谷指南 17家餐館摘星 街坊小炒奪一星(完整名單!)
    她說:「我覺得很驕傲。」除了摘星的餐廳,指南也收錄了另外35家超值餐廳,其中不乏街邊小吃。泰國聞名世界的平民美食Pad Thai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艾裡斯(Michael Ellis)表示,指南在全球各國主要城市發行,亞洲區的曼谷是第6個地區,之前有日本的東京、京都、大坂、南韓的首爾、新加坡和中國的上海
  • 《臺北米其林指南2018》摘星名單完整公布!
    臺灣終於等到了米其林!第一本《臺北米其林指南》今日終於登臺。
  • 泰國摘星之旅|曼谷必須吃一次的米其林餐廳
    這一次,在曼谷發現5家驚豔人生的米其林餐廳,回味至今,分享給你。好味人生,Bangkok的摘星之旅!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 摘星傳奇,全球摘星最多的米其林餐廳 >米其林一星
  • 十年米其林星光照耀,永利軒主廚陳德光的創新粵菜
    「我排第 2,下面還有 1 個小弟、4 個妹妹,那時候每天眼睛一睜,腦袋裡就不斷盤算一幫兄弟姊妹能不能吃得飽、有什麼東西吃。」對家境窘迫的他來說,廚房工作能餵飽自己,能領薪水,還安排住處,是再好不過的選擇。即使每天從早做到晚,挨師傅師兄罵,他仍甘之如飴。從現實出發,陳德光的執著卻帶他在廚藝之路上走得好遠,帶他當上永利軒行政主廚,也帶起一個米其林星級的廚房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