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須再「流浪地球」——一名粉雪愛好者的雪季新感

2021-01-07 環球網

本文轉自【新華網】;

新華社長春11月29日電題:無須再「流浪地球」

——一名粉雪愛好者的雪季新感

新華社記者李雙溪

質地上佳、捧如麵粉的粉雪,被雪友視為雪中極品,滑粉雪亦逐漸在中國蔚然成風。冬去北海道、夏去紐西蘭,東赴北美、西往南歐……許多國內雪友一年年逐雪而行。今年11月以來,國內多地滑雪場相繼「開板」,但雪友們無須再為粉雪而「流浪地球」。這一方面是疫情防控使然,另一方面則因為國內的粉雪場地越來越贊。

清晨,吉林省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場,纜車還未開放,雪友劉澈就踏著登山滑雪板,用時兩小時爬上山頂。他要趕在團體遊客進場前,完成當日首滑。一路呼嘯,飛雪撲面,劉澈興奮地滑到山腳。

2005年,劉澈開始接觸滑雪,起初也是在常規雪道上的常規體驗。後來,他通過網絡了解到高山自由滑雪運動。他說,當時國內大多數滑雪場不具備滑粉雪的條件。「一些滑雪場甚至認為,滑粉雪是在『逃票』。」劉澈說,無奈的他只能和雪友一起相約開始「流浪地球」。

他們最常去的是日本二世古滑雪場,因為那裡冬季雪量大、雪質好。劉澈和雪友們每年組團前往,在滑雪場附近租住民居,每天一早全副武裝後爬上茫茫雪山,在林海雪原享受極速穿行的暢快。「過去,這些地方是歐美滑雪愛好者的天堂,鮮有中國雪友踏足。但近年來,這裡的中國雪友越來越多。」劉澈說,按照往年慣例,他們會在日本滑一個月左右,開春後轉赴加拿大,夏天再去紐西蘭,「哪裡能滑粉雪就去哪裡」。

年初,疫情打亂了劉澈和雪友們的年度出行計劃,使他們重新開始審視、評估國內的滑雪場。他們竟「後知後覺」地發現,相比國外那些「滑雪天堂」,國內許多場地已經在硬體、軟體等多方面實現反超。「外國有些滑雪場的設施甚至是十幾年前的。」他說,如今國內多地滑雪場的纜車、雪毯等都是新的,防護措施也很到位。吉林的北大湖、黑龍江的亞布力、新疆的可可託海……在雪友眼裡,國內各地的滑雪場已在新雪季集體奉上「粉雪盛宴」。

11月以來,各地滑雪場陸續「開板」,吸引了昔日「流浪地球」的雪友紛至沓來。「新的雪季,國內哪有粉雪,俱樂部就會相約去哪。過去天南海北逐雪的雪友,終於在家集合了。」劉澈說。

相關焦點

  • 《三體》《流浪地球》之後,劉慈欣再出神作!
    作為一名普通中國科幻迷劉慈欣讀者會會長(自己任命的)《流浪地球》第二部催更團團長
  • 全球少有的阿司匹林式粉雪,CCTV報導、明星鍾愛的滑雪小眾地,吃喝玩樂泡一站式!
    🚡不用在寒冷中排隊的纜車再冷的天,也無需擔心因為要乘坐纜車而被「凍成狗」的煩惱,滑雪旺季時,還會開放夜場!從上海出發-抵達仙臺機場 再乘坐直達大巴抵達度假村即可(需提前2周預約,免費)從天津出發-抵達青森機場 北京小夥伴可先到達天津航班為每周三、日再乘坐直達大巴抵達度假村即可
  • 《三體》《流浪地球》之後,劉慈欣再出神作,太燃了!
    作為一名普通中國科幻迷觀察者網·劉慈欣讀者會會長(自己任命的)《流浪地球》第二部催更團團長小編必須要說
  • 日本長野本雪季滑雪人數計劃增至700萬人次 比上個雪季漲8%
    人民網東京11月4日電 綜合日本《長野日報》網站的報導,為振興滑雪而由日本長野縣政府、滑雪經營機構組成的「Snow Resort信州」推廣委員會宣布,2019-20年雪季的滑雪場來場人數目標被定為700萬人次,比上一個雪季增加8%。
  • 星空漫步 || 《流浪地球》影評
    為了拯救人類,人類聯合政府決定整體搬遷地球,把地球移向新的恆星。轟轟烈烈的地球流浪運動壯麗的展開了。電影場面轟轟烈烈,堪比美國大片,震人心胸。一萬臺萬米高的地球發動機,聳立在地球各個板塊,全力開動,推動地球。地球這個巨大行星,在宇宙中開始流浪,後面拖著長長的大氣尾巴。畫面無比美麗,又無比震撼。在這美麗震撼的畫面背後,是弱小人類的悲愴遷移!
  • 看完《流浪地球》我不淡定了,有優點有缺點《流浪地球》深度解析
    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筆者一直被科幻題材吸引;這其中有尋找科學破綻的職業病,也有對好故事的盼望。最近中國的賀歲科幻片《流浪地球》在各地上映,筆者也到了電影院親身觀摩。《流浪地球》作為新興中國科幻電影的起點,無論好壞值得一看。
  • 假如《流浪地球》被改成了遊戲……
    題圖 / 流浪地球本文由ACGx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在剛剛過去的春節檔中,最具話題的莫過於《流浪地球》了。雖然這部電影在本身的內容上還有許多肉眼可見的瑕疵和上升空間,也在網絡上引起了一些電影愛好者的爭論,但作為中國影史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不僅因為良好的口碑獲得了超20億的票房,同時也因較高的完成度,被許多觀眾和媒體稱為「開啟了中國硬科幻電影元年」。
  • 《流浪地球》活著的地球,才可以流浪
    在今年大片雲集的春節檔《流浪地球》這部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科幻電影,以黑馬之勢逆勢殺出,最終以絕對優勢奪冠《流浪地球》是一部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硬科幻電影,網上討論電影本身的文章有很多,這裡就不再說了,今天要給大家說說的是,流浪地球這個科學設想之所以能夠成功的關鍵,那就是地球是「活」的,因為只有「活」的地球,才能流浪。恐怕很多朋友看到這個說法,都會一臉茫然,自己從小生活在地球上,怎麼就不知道,地球竟然是「活」的,地球又是怎麼樣活著的。
  • 《流浪地球2》金雞電影節官宣,想看再等兩年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麗11月26日,增加了11分鐘內容的《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上映。同天,在該片於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官方特別展映之際,《流浪地球2》正式官宣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並曝光首張概念海報。
  • 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嗎?
    我作為一個科幻迷十分認可流浪地球這部作品。我印象中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這部作品既有對人性的思考。又有對環境日益惡劣的擔憂。還有對人類生生不息的讚揚。在道具等方面也是堪稱良心。大劉本人就說過:「科幻小說應該在文學和科學幻想上取得某種平衡」而流浪地球就是如此,所以今天我們討論的僅僅是給地球裝上發動機是否可以「流浪」。
  • 流浪地球深度解析: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
    流浪地球作為一部硬科幻小說,在今年春節檔被拍成電影上映可謂是口碑與票房雙豐收,但在電影的背後,不知道有多少注意到了這些細節:流浪地球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而不是建造飛船逃跑?我們在看流浪地球時最大的疑惑便是,既然能造出像行星發動機這樣巨大推力的裝置,連地球都能推動,為什麼不把他建造成飛船,這樣不就會像現在帶著地球一樣多災多難了。
  • 流浪地球憑什麼能成為內地票房第二名
    截止目前為止,流浪地球累計票房已到達了45億,從小破球到流量地球,從備受質疑到成為票房黑馬。流浪地球是如何做到的,除了影片本身的質量,流浪地球穩紮穩打的宣傳與精準的營銷動作是非常值得學習的。,視覺特效和劉慈欣的ip加持,再配上製作精良的海報和預告片,足夠引起國內眾多科幻電影愛好者的好奇。
  • 漫說粉雪奇緣
    漫說粉雪奇緣 2020-12-21 0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影院復工首日票房喜人,《流浪地球》出加長版,或再創票房新高
    總之,電影院能開業,是電影工作者的福音,也是億萬電影愛好者的福利。觀眾最期待的《流浪地球》也將回歸。據導演郭帆透露,重返大銀幕的《流浪地球》,如果還是原來的版本就沒意思了,因此,這次會增加10分鐘左右,把原來刪掉的部分內容加回去。估計增加的內容,有杭州城的淪陷,妹妹朵朵是如何獲救的等等。
  • 豆瓣「栽」在《流浪地球》上
    從大年初六開始,陸續有網友在微博、知乎、虎撲上爆料稱,自己在《流浪地球》豆瓣詞條下點讚的評論,一天之後莫名從高星變成了一星,且點讚無法取消。隨即,「《流浪地球》豆瓣評分持續下滑」、「《流浪地球》遭惡意攻擊」等話題開始在輿論中發酵。(查看鈦媒體此前文章:《流浪地球》5天破13億,「投資人」吳京的百億票房夢》)
  • 《流浪地球1》重映,《流浪地球2》定檔了
    11月26日,增加了11分鐘內容的《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重映。就在11月26日重映當天,導演郭帆共同宣布,電影《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並曝光首張概念海報。《流浪地球》上映後,口碑與票房都獲得了驚人的好成績,許多觀眾在影片上映近兩年來不斷嚮導演郭帆「索要」續集。
  • 《流浪地球》一場浪漫的希望之旅
    最近討論最火的電影,恐怕就是《流浪地球》了,作為中國首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身為科幻電影的忠實愛好者,從第一支預告片出來的時候我就已經迫不期待了《流浪地球》講的是太陽迅速老化,太陽系已經不適合生存,為了人類文明的延續,聯合政府啟動了流浪地球計劃,就是把地球作為超級宇宙飛船
  • 《流浪地球》電影內外
    6/ 同是今年春節檔的影片《瘋狂的外星人》裡,開篇便是一名太空人拿著手機拍抖音(國外版TikTok),嚇跑了外星人。從這兩處植入來看,抖音真的強。7/ 劉培強把酒扔向moss起火的那一瞬,moss不無悲嘆的說著: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果然是奢望。這句臺詞來自原著裡最高執政官與反叛軍的對話,但有簡單的縮寫。
  • 《流浪地球》《復仇者聯盟》之後,再看《三體》的影視化問題
    但我沒有料到的是,關於《流浪地球》的熱議迅速轉化成了一場公共空間的輿論戰,其激烈程度和話題的深廣度遠遠超過一般影視作品引發的爭論。再加上隨後上映的好萊塢科幻片《阿麗塔》和《復仇者聯盟4》,無一例外都牽扯進了與《流浪地球》相關的輿論爭議,至此,我意識到這次《流浪地球》引發的已經不僅僅是一次電影工業的升級和科幻產業的變革,而是一場文化事件和輿論領域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