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深度解析: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

2021-01-11 青松科技

流浪地球作為一部硬科幻小說,在今年春節檔被拍成電影上映可謂是口碑與票房雙豐收,但在電影的背後,不知道有多少注意到了這些細節:

流浪地球

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而不是建造飛船逃跑?

我們在看流浪地球時最大的疑惑便是,既然能造出像行星發動機這樣巨大推力的裝置,連地球都能推動,為什麼不把他建造成飛船,這樣不就會像現在帶著地球一樣多災多難了。

流浪地球

首先,青松在這裡提問一下大家要想建造一個能帶走幾十億人的飛船可能嗎?

我想即使再過幾千年也製造不出來,在原書中的設定為以地球科技最多只能製造出向上海那麼大的飛船,即使大量造出來了也無法帶領全部人類離開。在書中一開始是以飛船派為主導後被黑客洩露了飛船計劃,引起平民的大量暴動,按照計劃書上只能帶領少部分精英階層,也就是資產超過3000萬的,大部分人類將永遠留在地球,這樣直接導致便是底層人民暴動,國家癱瘓,流浪地球計劃才被提上日程。

流浪地球

當然這僅僅只是一方面,因為作為飛船派,飛船自身的生態系統是十分微小的,能堅持10年?100年?1000年?往後呢?要知道宇宙路漫漫,找到一顆事宜生存的行星可不容易,萬一飛行了幾千年,在資源耗盡的前一刻終於到達了偵測到的行星,結果發現不適合人類生存,那玩笑可就開大了。同時把地球本身作為飛船則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不僅有著取之不竭的資源,更重要的是只需要找到一顆類似於太陽一樣的恆星就可以了。可以說是十分穩妥的,同時全球資源也會得到充分的利用。

流浪地球

小彩蛋:moss其實自身還是叛變了,首先在moss推演的所有可能性中,一定會推演出自身自爆加上行星發動機火焰噴出的高度可以點燃木星但卻沒有報告,或者說自身在推演的所有可能性中,沒有把自身算上,這可以說是自保的一種可能。

接著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電影最後的細節,最後一次moss出現在劉培強的身後顏色是黑色,最後劉培強準備犧牲空間站的時候,是空間站主動切斷了和聯合政府的通訊。聯合政府還沒回話同不同意呢。真正回話是劉培強切回手動爬進手動駕駛艙後恢復才回話的,說選擇希望,而且moss被火燒了以後按理說沒有其它指令和刺激,應該只是報警和禁止指令才對,但卻自言自語到:「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真是不可能的事」,可見moss已經有了自主意識,並且叛變了。

下期將帶來更多解讀,想要了解更多請大家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我們還有希望!
    當我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地球,失去了我們的家園,會是怎樣的感受?曾經繁華的城市現在變成了一座空城,地表溫度極低,已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們只能生活在陰暗的地下城。為了活下去,人類開始了漫長的計劃,帶著地球去流浪,史稱「流浪地球」計劃。
  • 深度解析《流浪地球》
    這裡是InMovie,專注於影視解析與分享。今天給大家解析一部新近國產最佳科幻電影。不得不說《上海堡壘》是一部很優秀的反面教材,而今天給大家解析的是國產最佳科幻片《流浪地球》!影片解析:在2019年的賀歲檔中,電影《流浪地球》取得了引人為傲的成績。鏡頭通過外化把一個小家文化逐漸蔓延引申到地球大家的思想內核,從而使得影片的主題晉升到國家層次的人文主義關懷,對於當今社會來說就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 也許在未來,我們也要像電影《流浪地球》那樣,帶著地球流浪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太陽急速膨脹即將吞噬地球,人類面對這種困境選擇帶著地球一起流浪。影片中人類這種選擇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帶著我們生存的家園一起逃離困境,還是無論何時都要與家人在一起的一種中華民族的傳統觀念。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很強的家庭觀念,"天下之本在家。"
  • 我們要帶著家園飛向誰邊——劉歡《帶著地球去流浪》
    「那天的大海天一樣藍,我們的地球陽光燦爛,帶著家園流浪藍天。」2019年1月26日,電影《流浪地球》發布主題曲《帶著地球去流浪》,歌曲由殿堂級歌手劉歡量身打造並傾情演繹,唱出了中國人對家的眷戀和深切的情感。
  • 看完《流浪地球》我不淡定了,有優點有缺點《流浪地球》深度解析
    最近中國的賀歲科幻片《流浪地球》在各地上映,筆者也到了電影院親身觀摩。《流浪地球》作為新興中國科幻電影的起點,無論好壞值得一看。筆者覺得《流浪地球》達到了同樣的感官高度:從經歷海嘯、冰封三百米高的上海市,到地球臨近木星時紅眼風暴「君臨天下」的畫面,都令筆者目不轉睛。
  • 《流浪地球》影評
    從影片一開始,計劃就不是建造諾亞方舟,不僅是人類自救,還一定要帶著人們的家園——地球,去流浪。北京的央視大樓、上海的東方明珠塔、萬裡長城等出現在每個中國人生活中的景象被封凍,那種強烈的代入感讓觀眾從心底裡悲傷、焦急。中國人心中的家園情懷讓中式科幻片絕不能捨棄自己腳下深愛的土地。信仰文化是中國人價值觀的立足點。「我們還有子孫,子孫還有子孫。」
  • 《流浪地球》,硬
    同時,雪崩、墜機、飛車追逐、爆炸、行星相撞等大場面,勾畫出濃煙四起、煙波浩渺的末日氛圍,地球宛如斷腕的壯士,在星際流浪的旅途上「一去兮不復還」,頗具史詩氣質。我們見過為了保留人類火種坐宇宙飛船離開的,卻似乎從來沒見過帶著地球一起流浪的,難道推動這麼大一塊石頭不沉嗎?「小說為影片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精神內核,就是中國人對土地和家的深情。」郭帆談道,「從物理上講我們不應該帶著這麼大一坨石頭跑,但是地球不僅僅是石頭,它是我們的家,我們生活的地方。
  • 深度解讀: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眼中的AI模型?
    這些範疇包括預測地球生命將如何隨AI科技文明演化而進行的智能共生法則;揭示行星和恆星如何形成、相互作用和死亡的天體物理學;揭示物質在最小尺度上的行為的粒子物理學;以及揭示幾千年來地球大陸變化的板塊構造學。劉慈欣著作的流浪地球正是以太陽系塌蹦,木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事件原型所衍生出來的科幻題材。劉慈欣之地球為何流浪——科幻背景起源地球為何要流浪?
  • 《流浪地球》:流浪了西方,永駐了中華
    各位還感知到了什麼沒有?聽完《流浪地球》的劇情介紹,對方吃驚地問了兩個問題:1、為什麼地球出現危機後,中國人不是逃離地球,而要帶著地球一起跑?導演郭帆想了想,回答說:「我們買房子買的不是物理空間,而是一個家庭,裡面住著父母、老婆、孩子,這個物理空間承載著我們所有的情感。
  • 流浪地球,流浪的目的地是「家」
    最近大火的電影《流浪地球》霸佔了頭榜頭條。有人說這是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有人說這裡可以看見中國人的精神內核。往小了說,它其實包含著中國的「家」文化。電影改編自《三體》作者劉慈欣的另一部科幻小說《流浪地球》,大概講的是:地球因為太陽急速衰老而面臨滅頂之災。
  • 流浪地球,宇宙鄉愁
    從大年初一的首日排片來看,院線對《流浪地球》似乎並不看好,排片佔比要比前面幾部影片低50%左右。然而只用了一天,《流浪地球》就憑藉超強水平製作與超高口碑開啟票房逆襲劇本,也正式開啟中國科幻元年。「流浪地球」計劃啟動地球為什麼流浪電影《流浪地球》改編自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2000年發表的短篇小說《流浪地球》,劉慈欣憑藉這部作品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
  • 《流浪地球》活著的地球,才可以流浪
    在今年大片雲集的春節檔《流浪地球》這部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科幻電影,以黑馬之勢逆勢殺出,最終以絕對優勢奪冠《流浪地球》是一部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硬科幻電影,網上討論電影本身的文章有很多,這裡就不再說了,今天要給大家說說的是,流浪地球這個科學設想之所以能夠成功的關鍵,那就是地球是「活」的,因為只有「活」的地球,才能流浪。恐怕很多朋友看到這個說法,都會一臉茫然,自己從小生活在地球上,怎麼就不知道,地球竟然是「活」的,地球又是怎麼樣活著的。
  • 《流浪地球》片尾為什麼要鳴謝「劉德華先生」?
    而如果你有幸注意到了這行字,心裡一定會泛起這樣的疑問:劉德華既沒投資,也沒參演《流浪地球》,為什麼導演要在片尾鳴謝他呢雖然他之前只拍攝過兩部院線電影,但僅憑《流浪地球》,便足以讓他載入中國電影史冊,從此揚名立萬。在成功之後,郭帆說他要感謝一個人。
  • 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嗎?
    我作為一個科幻迷十分認可流浪地球這部作品。我印象中我已經看了好幾遍了。這部作品既有對人性的思考。又有對環境日益惡劣的擔憂。還有對人類生生不息的讚揚。在道具等方面也是堪稱良心。大劉本人就說過:「科幻小說應該在文學和科學幻想上取得某種平衡」而流浪地球就是如此,所以今天我們討論的僅僅是給地球裝上發動機是否可以「流浪」。
  • 《流浪地球》影評:地球可以流浪,但靈魂需要安放
    在幾個月前看到了<流浪地球>的劇照和宣傳片,多少放下心來,至少在特效和場景上已經很接近讀者心中的在"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中地球的景象了。大年初一就去看了Imx巨幕廳,在特效技術上<流浪地球>呈現出現階段中國電影史上的最高水平,很多場面震撼到我了,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不為過,但用"經典"、"偉大"這樣的詞來形容著實遠遠達不到。編劇在改編中基本只保留了流浪地球這個概念的設定,其他的情結做了大幅的刪改。
  • 《流浪地球1》重映,《流浪地球2》定檔了
    11月26日,增加了11分鐘內容的《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重映。就在11月26日重映當天,導演郭帆共同宣布,電影《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並曝光首張概念海報。《流浪地球》上映後,口碑與票房都獲得了驚人的好成績,許多觀眾在影片上映近兩年來不斷嚮導演郭帆「索要」續集。
  • 被捧殺的《流浪地球》
    前幾天的推文我對《流浪地球》做了針砭和表揚,表達了我的觀點,有好,有不足,但好遠多於不足。 我總結也說的很清楚:是科幻火種,希望大家都去影院支持和鼓勵。 但這幾天關於《流浪地球》的風向屬實讓我沒有想到。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 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
    26日,《流浪地球2》宣布定檔2023大年初一,前作主要角色劉培強的扮演者吳京發來VCR,暗示自己會回歸續集!那麼,流浪地球2定檔2023!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導演曝光流浪地球2新亮點!
  • 關注地球的現在和未來,不讓地球去流浪,世界末日永不來
    正在熱映的電影《流浪地球》很火,預測票房會突破50億元。2月13日,外交部例行發布會上,發言人華春瑩在回答有關電影的問題時,她說:「我知道現在大火的電影是《流浪地球》,不知道你看過沒,建議你去看一下。」電影《流浪地球》為什麼能讓影院爆滿?也許是因為電影直擊了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的命運。
  • 《流浪地球》片尾為什麼要特別鳴謝「劉德華先生」?
    ,為什麼在最後要特別鳴謝劉德華而不是吳京呢?流浪地球身為一部科幻片,在我們國內而言絕對是絕無僅有的,當然了,這只是在科幻類的影片中而講,在世界上而言可能不那麼的出類拔萃,但也是國內科幻片的一大進步了吧,所以總體而言流浪地球還是非常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