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熱映的電影《流浪地球》很火,預測票房會突破50億元。
2月13日,外交部例行發布會上,發言人華春瑩在回答有關電影的問題時,她說:「我知道現在大火的電影是《流浪地球》,不知道你看過沒,建議你去看一下。」
電影《流浪地球》為什麼能讓影院爆滿?
也許是因為電影直擊了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的命運。
喚醒人類關注地球的命運和未來,正是電影《流浪地球》想要表達的要旨與內核。
電影中有一段臺詞,說人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關心一種名字叫錢的東西,忽視了地球的生存與未來,因此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推動地球去流浪,遠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
令人震撼的《流浪地球》,這個春節,我已經看了兩次。
一直以為,只有歐美才能拍出這種大片效果,沒曾想到,吳京和他的夥伴們,創造的這部鴻篇巨製,堪比歐美大片!
世界末日到底會不會來?會在哪一天來?
假如真的到了那一天,世界到底會怎樣?
人類的共同家園——地球,與太陽系和宇宙相比,實在太渺小……
關心地球現在的生存環境,關注地球的未來和命運,正是每一個地球子民的共同責任與使命。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
太陽即將毀滅,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人類被迫開啟了長達2500年「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
故事的背景設定在2075年春節期間,以一家三代人在拯救地球過程中的奉獻與犧牲,直抵人性的終極拷問。
拯救地球的英雄死了,但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活了。
吳京飾演的劉培強,是國際空間站的中國航天員,長年身處空間站。
他的兒子劉啟,從小母親離世,缺少陪伴,性格反叛,因此父子關係疏遠。
劉啟從地下城開溜後,劉培強擔心劉啟的安全,但是劉啟卻對著對講器說:「你憑什麼管我,十幾年你都不管,現在才來管?」
地球即將與木星相撞,劉培強驅動並引爆空間站,點燃了木星,藉助其爆炸的力量,使地球免於墜入木星的命運,避免了滅頂之災。
吳孟達飾演的韓子昂,是劉啟的姥爺,他很寵愛孫子孫女,然而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屈楚蕭飾演的劉啟,由於從小缺少父親的陪伴,記恨父親,甚至用菸頭把合照上爸爸的臉給燙掉了。
劉啟從地下城開溜後,被姥爺韓子昂開車送回家的路上,被強制徵召進入171-11救援小分隊,為拯救地球立下了汗馬功勞。
電影中的三個紅色氣球,出現了三次,劉培強和兒子劉啟的鏡頭也出現了三次。
家和家園,親人和親情,在地球末日來臨之前,生離死別,中國式情感的呈現與表達,直抵人性拷問。
奉獻、犧牲、拯救、成長、擔當……
為了地球和人類的希望,犧牲小我,拯救大眾。
周筆暢演唱的推廣曲也很好聽:
像鑽石珍貴的希望
在心底在蔓延在綻放
渺小而執著的倔強
能點燃絕望的力量
未來的路途有多長
莫彷徨在路上去流浪去流浪
電影中一再出現的臺詞:北京第三區交通委的行車提醒: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其實這句臺詞和吳京有關。
2006年,吳京因為飲酒駕車被北京朝陽區交警處罰。
時隔13年,吳京把自己的經歷搬上大銀幕,提醒千千萬萬觀眾,喝酒莫開車!
電影的厚重感、滄桑感、歷史感,《流浪地球》全都做到了。
關注地球的現在和未來,不讓地球去流浪,讓世界末日永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