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鬱的治療:既要「強心」也要「健體」|研究速遞

2021-01-17 騰訊網

醫脈通導讀

本項研究提示,「衰弱」(frailty)或可視為老年抑鬱的一個高危亞型——與未達到衰弱標準的病友相比,衰弱的老年抑鬱患者對抗抑鬱藥治療的反應更差,而使用的抗抑鬱藥種類卻更多,治療可謂事倍功半,詳見下文。

針對伴有衰弱的老年抑鬱患者,單純使用抗抑鬱藥或許並不夠,而改善衰弱症狀與改善抑鬱症狀或均應視為治療目標。未來或可探討在現有治療基礎上聯用理療及職業治療的效果;此舉不僅有助於減輕及預防衰弱,同時還具有行為激活的效應。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老年抑鬱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研究顯示,年齡增加是抑鬱症病程不良的高危因素,如更容易遷延為慢性、緩解所需時間更長、抑鬱症狀改善更不明顯等,提示老年患者可能需要不同於年輕患者的治療方案,如多學科協作及高度結構化的治療方案。

老年抑鬱的異質性較高,其中一部分患者存在衰弱(frailty)症候群的表現,通常包括以下五個維度:體力活動水平低、疲乏、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行走速度下降、握力下降。衰弱進一步增加了老年抑鬱患者及其家庭的負擔;然而,此類特徵是否影響患者對抗抑鬱藥治療的反應,此前並不清楚。

一場事倍功半的治療

為評估老年抑鬱患者的衰弱與抗抑鬱藥治療反應的相關性,美國哥倫比亞大學Patrick J Brown及其合作者開展了一項研究[1],該研究近日發表於Am J Geriatr Psychiatry.。

研究共納入100名60歲以上抑鬱患者(女性66人),基於上文所述五個維度對患者的基線衰弱狀況進行了評估,其中≥3個維度受損的患者被歸入衰弱組,0-2個維度受損者被歸入非衰弱組。研究者比較了兩組患者對8周抗抑鬱藥急性期治療的反應,以及之後10個月的狀況。

49名患者被歸入衰弱組,51名患者被歸入非衰弱組。基線時,兩組受試者人口、軀體共病、認知、抑鬱嚴重度等變量無顯著差異。

然而,為期8周的急性期治療內,衰弱組患者的漢密爾頓抑鬱量表(HRSD)平均減分較非衰弱組少2.82分;這一差異不僅有統計學意義(t= 2.12, df 89, p=0.037),也有臨床意義,且這一差異在隨後10個月內持續存在。

圖1 衰弱組(紅)與非衰弱組(青)患者HRSD平均總分隨時間的變化(Brown PJ, et al. 2020)

換言之,基線時衰弱組患者的抑鬱嚴重度尚與非衰弱組的病友相當;一年後,狀況已明顯不如後者。

進一步分析顯示,衰弱的五個維度中,握力弱及體力活動水平低均與整個研究中患者HRSD減分幅度更小、有效率更低及治癒率更低獨立相關,如圖2。

圖2 握力(B)與體力活動水平(C)與患者抑鬱症狀的改善獨立相關(Brown PJ, et al. 2020)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總體轉歸更差,但衰弱組患者的治療其實更「努力」——衰弱組患者每個月平均接受0.33輪不同抗抑鬱藥的治療,接近非衰弱組的2倍(0.17輪)。

綜合考慮療效,衰弱組患者的抗抑鬱藥治療可謂事倍功半。

既要「強心」也要「健體」

作者指出,基於上述結果,衰弱或可視為老年抑鬱的一個高危亞型:與未達到衰弱標準的老年抑鬱患者相比,衰弱患者對抗抑鬱藥治療的反應更差,殘疾程度更高,即便使用的抗抑鬱藥種類更多。上述結果也與2021年新發表的一項研究類似:後者共納入了375名老年抑鬱患者,發現衰弱與這一患者群體治癒率更低、死亡率更高顯著相關。

作者由此認為,老年抑鬱患者的衰弱特徵應引起重視;針對此類特徵,單純使用抗抑鬱藥或許並不夠。

另一方面,發表於同一期刊的一篇評論[2]則認為,上述表述其實相當保守——對於老年抑鬱患者而言,改善衰弱症狀與改善抑鬱症狀均應視為治療目標。在未來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嘗試探討在現有治療基礎上配合理療及職業治療的效果;此舉不僅有助於減輕及預防衰弱,同時還具有行為激活的效應,而後者是減輕抑鬱的重要元素。

未來,治療老年抑鬱的挑戰在於探索有循證學依據的、以患者為中心的幹預靶點,並對幹預手段進行簡化,讓患者願意接受,讓醫生樂於開展。

文獻索引:

1. Brown PJ, Ciarleglio A, Roose SP, Garcia CM, Chung S, Alvarez J, Stein A, Gomez S, Rutherford BR. Frailty Worsens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Outcomes in Late Life Depression. Am J Geriatr Psychiatry. 2020 Dec 25:S1064-7481(20)30593-5. doi: 10.1016/j.jagp.2020.12.02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3388223.

2. Kennedy GJ, Antidepressants May Not Be Enough When Frailty Complicates Depression in Late Lif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2021, https://doi.org/10.1016/j.jagp.2021.01.003

相關焦點

  • 秋冬季節要防老年期抑鬱來襲
    老年期抑鬱 老年期抑鬱是指年齡在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出現的抑鬱障礙。在老年人群中抑鬱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在伴發軀體疾病的老年人中發病更高。 老年抑鬱的症狀會影響生活的各個方面,損害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增加照料者的負擔。
  • 痤瘡藥物與抑鬱、自殺有關?「研究速遞 」
    異維A酸是對難治性的囊腫結節性痤瘡最有效的治療藥物。 最近發表在《美國皮膚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也得出結論,異維A酸與抑鬱和自殺有關。但UCR研究員、該研究的作者之一Misaki Natsuaki說,如果不治療嚴重的痤瘡,它本身就會造成嚴重的抑鬱和焦慮風險。 早在1983年,異維A酸治療痤瘡可能誘發抑鬱症狀第一次被報導。
  • 八段錦鍛鍊聯合常規康復療法治療老年神經根型頸椎病效果好
    神經根型頸椎病雖然並不危及患者生命,早期往往被患者及其家人所忽視,但長期的頸部疼痛、活動受限不僅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同時還易導致患者焦慮、抑鬱情緒的發生,影響其生活質量。老年患者基礎疾病較多,手術風險大,因此對於老年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應首選非手術療法治療。
  • 糖甲科普:亞臨床甲減到底要不要治療?
    部分研究表明亞臨床甲減與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濃度增加有關。雖然亞臨床甲減對生育的影響並不明確。但是有證據顯示,亞臨床甲減女性和TPO抗體陽性的甲狀腺功能正常女性中,懷孕後自然流產的風險增加。有研究發現,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與血清TSH水平相關。
  • 老年群體精神抑鬱、睡眠障礙呈上升趨勢,這幾類人群更易睡不好
    專科要堅持中醫特色,為大眾的心身健康貢獻力量會議邀請了廣東省中醫院大學王省良校長為學習班致辭。王省良校長指出,新世紀以來,經濟高速發展,社會壓力大。不僅對大眾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也對大眾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了挑戰。
  • 「老年慢性疾病的診治進展暨三氧治療臨床運用的研究」學術會議...
    12月19日,由南充市醫學會主辦,南充市中心醫院承辦的"老年慢性疾病的診治進展暨三氧治療臨床運用的研究"學術會議在萬泰酒店隆重舉行。南充市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帥世全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南充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200餘名醫護代表參會,就老年慢性病的診治和醫用三氧治療技術的臨床運用展開了深入探討。會議開幕式由市中心醫院老年病科主任劉若偉主持。
  • 研究發現音樂可以改善老年人的情緒並減輕抑鬱並改善平衡
    然而,發表在《BMC補充與替代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將其用於治療,發現聽音樂可以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風險。在這項研究中,麥吉爾大學和加拿大蒙特婁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聽音樂對老年人跌倒風險的影響。為此,他們檢查了100多名被納入加拿大蒙特婁聖瑪麗醫院中心老年醫學評估室的參與者。在152位參與者中,只有61位參加了音樂聆聽會議,而其餘91位參與者未參加音樂會議。
  • 抑鬱治療又現新方向:居然是把人「冷凍」一下?
    圖源:《權力的遊戲》好吧,其實今天要說的冷凍療法跟《權遊》沒什麼關係。早在2008年,Joanna Rymaszewska等學者就發表了研究,指出WBC是對於焦慮和抑鬱是非常有研究價值的抗抑鬱輔助療法[3],近期在歐洲精神病學協會(EPA)2019年大會上,WBC療法再次被介紹,報導者Julia Rymaszewska表示:「WBC能夠為抑鬱患者帶來獲益,早期的結果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 「名醫有約」哈醫大一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田野:治療老年高血壓需...
    「治療老年高血壓的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幹預和藥物治療,要「雙管齊下」,兩種方法都非常重要。」——田野◆◆老年高血壓以收縮壓升高為主老年高血壓的顯著特點是單純收縮期高血壓(ISH)。在50歲以下高血壓患者中,由於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導致血壓升高,表現為舒張壓升高。
  • 為治療抑鬱,有人選擇不睡覺
    20世紀70年代,他在其博士論文和隨後的研究中繼續研究了這一效應,並開展相關實驗,系統性地剝奪抑鬱症患者的睡眠。最後證明,熬夜一晚就能讓患者們擺脫抑鬱。上世紀90年代初,作為一名年輕的精神病學家,貝內德蒂開始對這一發現感興趣。那時,百憂解(譯者註:Prozac,即氟西汀,是治療抑鬱症和強迫症的常用藥物)在幾年前剛剛問世,為抑鬱症治療帶來了一場革命。
  • 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非致幻性的迷幻藥可以治療成癮、抑鬱症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非致幻性的迷幻藥依博蓋因,它有治療成癮、抑鬱和其他精神障礙的潛力。一篇描述這項工作的論文於12月9日發表在自然.他們開始創造一種合成的伊博卡因類似物,它保留治療特性,而不受迷幻劑化合物的不良影響。奧爾森的團隊通過交換伊博加因分子的一部分來研究一系列類似的化合物。他們設計了一種新的合成分子,命名為tabernanthalog或TBG。
  • 治療抑鬱焦慮的方法又是什麼呢?
    要正確區別抑鬱症和焦慮症患者要掌握以下技巧:抑鬱症患者的主要特徵是心情低落,而且作為精神病理狀態,抑鬱的程度必須達到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會功能受損害。具體來說,抑鬱症有以下六種主要表現:①興趣減退甚至消失;②對前途悲觀失望;③無助感;④精神疲憊;⑤自我評價下降;⑥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沒有意義。
  • 糖尿病會引發抑鬱?心理專家總結的4個「強心」建議,快收藏
    疫情以來,糖尿病患者承受著基礎疾病和新冠疫情所帶來的雙重壓力,可產生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如何做好心理管理和幹預,田紅軍教授來支招。 受訪專家
  • 老年黃斑變性:不得不算的「失明帳」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表明,老年黃斑變性致盲者約佔全球盲人的8.7%,每年約有50 萬人因為老年黃斑變性而致盲,因其不可忽視的嚴重視力損傷,黃斑變性與白內障、青光眼,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三大致盲性眼病。根據我國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50歲以上人群的AMD患病率為15.5%,患者總數超過4000萬。
  • 雙相障礙共病酒精依賴,如何治療?「臨床研究」
    研究一  關鍵點  1、雙丙戊酸鈉已經被證實治療雙相情感障礙和酒精使用障礙的療效;  2、酒精使用障礙藥物、抗精神病藥和抗癲癇藥具有治療BD和AUD的混合證據;  3、喹硫平尚未證明可以減少BD和AUD共病患者的酒精使用。
  • 研究發現:愛吃薯條的人,更容易抑鬱 | 吃了個寂寞
    研究發現:愛吃薯條的人,更容易抑鬱 | 吃了個寂寞 2020-08-10 1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抑鬱症:研究發現,這4種方法應對抑鬱是有效的
    表格詳情如下:在從上表中,研究者總結出特別有效的五大方法:情感支持或同情、心理治療、養生之道、有意義的工作、處方藥。研究人員給抑鬱症制定了一套計劃:CARE方案這是按照首字母大寫組合總結的;C(compassion):鼓勵人們要尋找情感支持,比如把痛苦和家人與朋友傾訴出去,同時尋求給予情感支持。
  •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療不簡單——用藥安全問題最突出
    老年患者存在動力障礙 胃運動功能減退以及胃電活動減弱、節律紊亂導致的胃排空延遲可能是老年人出現厭食和早飽症狀、消化不良、胃輕癱的主要因素[4]。我國的一項研究顯示,FD老年患者與對照組比較,FD組患者液體食物近端、遠端和全胃半排空時間均較對照組長[5]。 2.
  • Nature:迷幻藥伊博格鹼類似物TBG有望治療成癮和抑鬱且無副作用
    在一項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出了迷幻藥伊博格鹼(ibogaine)的非致幻版本,有可能治療成癮、抑鬱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2月9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 non-hallucinogenic psychedelic analogue with therapeutic potent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