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館原是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因為主人姓白而得名白公館。又因主人白駒自詡為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後代,故借用詩人雅號「香山」將別墅取名「香山別墅」。1939年10月,軍統局將其改為監獄關押革命者。這裡曾關押過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小蘿蔔頭」宋振中、《紅巖》小說作者羅廣斌等著名的革命志士。當時,曾和羅廣斌關押在同一間牢房的有一位重慶江北籍的烈士,名叫王樸。
王樸,1921年出身於重慶江北縣,一個富裕家庭裡。他5歲開始讀私塾,自幼勤奮好學。中學時代,王樸目睹國家憂患,民族危機,積極尋求救國救民真理。他通過《新華日報》了解到中國共產黨,並閱讀到了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和許多馬列主義著作,使他在當時壓抑、沉悶的政治空氣中看到了一絲光明和希望。
1944年夏,王樸考入了設在重慶北碚的復旦大學新聞系,在就讀期間,他更加勤奮地閱讀了大量馬列著作,更加堅定了為黨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的信念。在復旦期間,他還積極地參加到《中國學生導報》社的工作,成為學校學生運動的骨幹。
在抗戰勝利初期,社會上的有志青年都在思考兩個問題:一是國家民族的前路何在?二是自己的人生道路該怎麼走?王樸以他強烈的愛國思想和對共產黨的認識和了解,使他毅然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1946年王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擔任地下黨重慶北區工委委員,主要負責為黨籌措經費。在當時,地下黨交給王樸一個任務,就是要他辦一所學校,這所學校在從事教育工作的同時,還是一個掩護地下黨員的秘密活動據點。那麼,為什麼組織上要王樸來完成這樣一個任務呢?原來,王樸的母親金永華是當時富甲一方的大地主。
金永華出生在四川一個封建官宦家庭,11歲的時候在成都益州女子中學讀書,她對中國女權思想的倡導者秋瑾十分敬仰。1926年,她跟隨丈夫去日本作了兩年的豬鬃出口生意,這次出國經商的經歷使這位從舊社會走出來的女性對「國富民強」四個字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並使她逐漸萌發了振興民族的志向。金永華回國後,將在日本經商賺來的錢在重慶江北大量購置田產,成為了當地富甲一方的地主。當金永華得知兒子要辦學校時,她認為辦學是件好事,是造福一方百姓的事,於是她非常爽快地答應了兒子的要求,辦起了蓮華小學和志達中學。這兩所學校掩護了一大批中共地下黨員和愛國人士,成為地下黨一個主要的活動據點。
1947年,重慶川東地下黨為了牽制國民黨兵力決定發動武裝起義的鬥爭。然而,這可是需要大量的槍枝和彈藥,購買這些槍枝彈藥又需要一大筆經費,這些經費從哪兒來呢?地下黨籌措這筆經費遇到了極大困難,這時候王樸想到了自家的田產,想到了母親金永華,他開始動員母親變賣田產。在當時,母親金永華對兒子王樸所做的事情也略知一二,她從不因為自己優越的家境就否定兒子的信仰。但要變賣田產,還是讓她一時難以接受。要知道,置辦起這份家業,可是經過了多少磨難,付出了多少艱辛啊!
金媽媽幾夜都沒睡好,人明顯地消瘦下來。內心展開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但是,金媽媽堅信兒子所做的是為國家民族造福的事業。幫助兒子,就是為國家民族盡忠盡義啊。最後,她做出決定,支持兒子和他的朋友們的事業!
就這樣,金媽媽先後變賣家中田產1480石,折合黃金近2000兩,全部交給了地下黨作為活動經費,並支持川東地下黨購買槍枝彈藥發動了三次武裝起義,為後來人民解放軍解放大西南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然而不幸的是,1948年6月,因叛徒出賣王樸不幸被捕。
王樸在獄中知道自己隨時都有可能犧牲,也許就將要和心愛的家人永別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託人從監獄裡帶出兩封信,一封給了媽媽,一封給了妻子褚群: 「娘,你要永遠跟著學校走,繼續支持學校,一刻也不要離開學校,弟妹也交給學校「。 小群,莫要悲傷,有淚莫輕彈。你還年輕,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咱們的孩子好嗎?我看孩子就取名「繼志」。繼承的「繼」,志向的「志」。
1949年10月28日,王樸被國民黨公開槍殺於重慶大坪刑場,犧牲時年僅28歲。
一個多月以後,重慶解放了。對於烈士家屬對革命事業所做出的努力、奮鬥乃至於犧牲,黨和人民不會忘記。經鄧小平同志批示,政府決定將這2000兩黃金如數歸還於金永華老人。
1950年2月的一天,重慶市政府的同志帶著銀行的2000兩黃金存票和烈士榮譽證書,來到江北金永華老人家中。手捧著烈士的榮譽證書,金永華思緒萬千,看著兒子的遺像,金永華淚流滿面,面對政府的慰問,金永華老人說了這樣的話:「我出生於光緒末年的1900年,經歷了許多歷史變遷。滄海桑田,從創建蓮華學校開始到迎來解放,我無時不受到黨的關懷、鼓勵!特別是我兒子王樸,是他用鮮血和生命激發了我認識共產黨,了解共產黨,是他教育我跟黨走!王樸不僅是我的兒子,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導師。」當政府的同志拿出2000兩黃金的銀行匯票要歸還給金永華的時候,金永華老人沉思了片刻,然後她抬起頭來,用顫抖的雙手擦去了眼角的淚水緩緩地說道:「我把兒子交給黨是應該的,現在要享受特殊是不應該的;我變賣財產,奉獻給革命是應該的,接受黨組織歸還的財產是不應該的;作為家屬和子女繼承烈士遺志是應該的,把王樸烈士的光環罩在頭上作為資本向組織伸手是不應該的。」在場的同志無不為金永華的這種誠懇、大義而感動,最後他們沒有再要求金永華收回這筆借款,而是把它交給了國家。
解放後,金媽媽一直致力於社會福利事業,在重慶市政協工作期間,她把自己家裡的兩棟樓房辦起了兒童福利院,而自己卻住在只有幾平米的過道小屋裡。在1984年以84歲高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92歲無疾而終。臨終前,老媽媽欣慰地說道:「我現在也是一名共產黨員了,我可以放心地去見我的兒子了……」
金媽媽去世後,我們紅巖革命紀念館將王樸和他母親的事跡製作成展覽在全國巡迴展出,所到之處無不引起巨大的反響。原全國人大委員會副委員長秦基偉同志為展覽題詞「光榮的兒子、偉大的母親」。這是人們對王樸烈士和金永華老人最高的褒獎,他們更無愧於這個光榮的稱號!
原標題:光榮的兒子 偉大的母親——王樸和他的母親金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