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校史情景劇在上海交大上演「史穆」烈士穿越時空對話師生

2020-12-28 網易

2020-09-30 11:54:43 來源: 新民晚報

舉報

  

  圖說:交大首部沉浸式校史情景劇今上演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下同)

  「我叫穆漢祥,天津穆莊人,1924年出生,1945年考入交大電訊管理系。」「我叫史霄雯,1926年出生,江蘇常州人,1945年考入交大化學系……」專業話劇演員娓娓道來,交大首部沉浸式校史情景劇《循聲探秘·南洋·交大》片段首次亮相,演員扮演的史霄雯、穆漢祥兩位烈士穿越時空來到師生身邊,動情訴說自己面對國家民族危亡無悔犧牲的心路歷程,鏗鏘有力地向時代、向祖國、向人民告白。

  今天是第七個國家烈士紀念日,上午「傳承英烈志 鑄就中華魂」——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烈士紀念日祭掃活動在徐匯校區史霄雯、穆漢祥烈士墓前莊嚴舉行。交大師生莊嚴肅穆,向以史霄雯、穆漢祥烈士為代表的積極獻身於民族獨立解放、國家繁榮富強、真理探索傳承的先輩們默哀致敬,共同追憶他們的光輝事跡和非凡人生,傳承英烈精神。

  

  在活動現場,曾珍藏在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的十餘件交大烈士珍檔首次展出,包括穆漢祥創辦的《民眾報》、史霄雯烈士化學實驗報告和日記、楊大雄烈士在戰場上穿過的軍大衣、陳虞欽烈士之父陳晏棠致交大的一封信……一件件珍貴檔案,展現著一位位交大英烈閃耀的愛國理想和不朽的奮鬥青春,喚醒了一段段鮮為人知的紅色記憶。上海交大校史編委會秘書長毛杏雲講述了史霄雯、穆漢祥兩位烈士在交大勤奮學習、追求真理的點點滴滴,以及他們在中共地下黨領導下與反動派進行頑強鬥爭的光輝事跡。這次穿越時空的對話,也激勵著當代交大人「青春告白祖國」, 勇擔時代賦予的使命,將青春的激情燃燒在奉獻民族復興的偉大歲月。

  

  本次祭掃活動帶領師生們共同重溫交大人的紅色記憶,成為「四史」學習教育中的生動一課。近期,上海交大精心組織「四史」學習教育,策劃打造了一堂「四史」學習教育情景課,自「源起南洋」「民主堡壘」「改革先鋒」三個篇章展開,從南洋公學界碑、石磙,辛亥革命英烈白毓崑紀念碑底座,到「與日俱進」碑,五卅英烈紀念柱,史霄雯穆漢祥烈士墓,英烈群雕,再到百年校慶裡程碑,一座座凝結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建築風物,見證著交大的建校歷史、艱苦卓越的辦學歷程和不變的紅色初心。這堂「行走的」愛國主義教育情景課,帶領青年學子感受交大歷史的厚重,追憶交大愛國主義革命傳統的光輝篇章,激勵他們在「與日俱進」精神品格的感召下,勇擔歷史的責任與使命,不斷傳承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血脈力量。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通訊員 紀曉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上海人值得一走!追尋高校紅色記憶,見證上海交大英烈光輝!!
    今天,小編就帶你一走上海交大徐匯校區的紅色之路:南洋公學歷史遺蹟區→楊大雄烈士紀念碑→史穆烈士墓→五卅紀念柱,來看看坐落在校園裡,那些英雄們的故事。  第三站:史穆烈士墓   史穆烈士墓距離楊大雄烈士墓非常近,就在其右側。
  • 【e家走現場】上海交通大學 「一二·九」師生歌會唱響強國音
    本次歌會以「紅旗飄揚新時代,青春唱響強國音」為主題,十三支師生歌隊、教工舞蹈協會、學生笛簫協會等共同呈現出一臺精彩紛呈的晚會。來自28個院系的近4000名師生、校友全情參與,以話劇、朗誦、合唱、舞蹈、樂器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以場景融入式的演唱,通過線上直播方式為廣大師生帶來一場沉浸式的紅色體驗,謳歌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走向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傳遞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理想信念,表達交大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和美好祝願。
  • 沉浸式業態有哪些特點?來了解一下
    在江西上饒葛仙村度假區,每當華燈初上,眾妙閣前便開始上演大型實景光影秀,璀璨奪目的燈光、大氣磅礴的水幕電影,講述著葛仙村的傳奇故事。葛仙村還大力弘揚漢服文化,結合夜遊項目打造古時遊園盛會景象。遊客可身穿漢服、手提燈籠,在小橋流水間體驗一把「穿越歷史」。「看到很多遊客穿著漢服逛街,瞬間有種穿越到古代的感覺。我和朋友們也換裝體驗了一番穿漢服提燈夜遊。」
  • 沉浸式業態:豐富遊客體驗 開拓發展空間
    在江西上饒葛仙村度假區,每當華燈初上,眾妙閣前便開始上演大型實景光影秀,璀璨奪目的燈光、大氣磅礴的水幕電影,講述著葛仙村的傳奇故事。葛仙村還大力弘揚漢服文化,結合夜遊項目打造古時遊園盛會景象。遊客可身穿漢服、手提燈籠,在小橋流水間體驗一把「穿越歷史」。「看到很多遊客穿著漢服逛街,瞬間有種穿越到古代的感覺。我和朋友們也換裝體驗了一番穿漢服提燈夜遊。」
  • NSR沉浸式體驗月報 vol.18|NSR上海沉浸式體驗首份活動清單來啦
    1月活動匯總上海版信息的質量交給我們,體驗的時間交給你們。一起探索未來娛樂的新方向。這裡是NSR 沉浸式體驗周報:一份經過思考的活動清單。< 本 期 內 容 概 覽 >1.展覽類 如海·空間teamLab Borderless 即刻彼岸理想國三體時空沉浸展2.密室探索類名偵探柯南探索展黑暗中對話DOUBLE SIX深度體驗密室GIRGame3.戲劇《金錢世界$》《迴家》展覽類
  • 《時光·寶藏—對話達文西》沉浸式光影藝術展
    》沉浸式光影藝術展」。 最新巨型沉浸式光影作品 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不僅顯示了思想的深度與穿透力,更展示了他對於人類多方面問題的深切關心和思考。他的偉大藝術不僅促成了文藝復興藝術特點的形成,更集中體現了主張解放創造力,提倡科學思考的人文主義思想內核。
  • 上話文旅結合的「城市漫遊」沉浸式系列演出,帶你聽見具有藝術魅力的城市故事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自2018年起推出「城市漫遊」沉浸式系列演出,根據城市間不同的文化創編專屬於城市記憶的故事,實地探尋不同演出場地的特色上演,度身打造一場場精品演出。2020年,邀請金牌編劇喻榮軍把握本劇戲劇架構,精心打磨6個版本演出,由蘇州新時代文體會展集團出品、蘇州文化藝術中心製作的沉浸式感官體驗劇《聲入姑蘇·平江》重磅推出,該劇是蘇州夜間經濟品牌「姑蘇八點半」重要板塊「江南小劇場」的重點劇目之一。
  • 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大一生自編自導自演情景劇,再現校友李建模烈士形象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全體大一新生,近日參加了學校主辦的「永不停息的算盤聲」紅色情景劇大賽。他們自編自導自演,生動再現立信校友、京劇《沙家浜》主人公原型之一李建模烈士投身革命、為黨理財的革命事跡,重溫共產黨人走過的崢嶸歲月。大賽參賽主體覆蓋全體2020級新生。
  • 粵傳承躍時空越精彩 跨「粵」西關快閃情景劇在永慶坊上演
    兩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已在羊城大地開花結果,老城市不斷煥發著新活力,為慶祝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荔灣區永慶坊提出「老城區新活力」兩周年,進一步凸顯廣州市荔灣區「四個出新出彩」的豐碩成果,10月24日,一場以「粵傳承躍時空越精彩」為主題的跨「粵」西關快閃情景劇在廣州市西關永慶坊旅遊區上演。
  • 沉浸式音樂劇在老建築裡上演 萬科探索「城市更新+」新路徑
    圖說:環境音樂劇《特拉爾菲的男孩》開演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沉浸式音樂劇、3D藝術投影秀……上生·新所 「盛旦新聲」戲劇文化藝術節於12月18日拉開帷幕,將持續到2021年1月3日。沉浸式音樂劇開演12月18日,在上生·新所推出一場突破常規玩法的音樂會:劇場內房間中央區域被布置成沉浸音樂劇的表演舞臺,在舞臺兩側各擺放著數十張觀眾席;當舞檯燈緩緩亮起,觀眾可以近距離欣賞演員的表演,似乎又成為劇中一名演員。
  • 上海以情景劇推介「樂嗨上海過大年」
    此次推介會一改常規模式,採用情景劇的表現方式,由「我說你聽」變成「我演你看」,讓現場嘉賓在觀賞表演的同時,感受上海各景點及文化和旅遊產品的多樣性。推介會現場,來自上海戲劇學院的學生飾演一對到上海旅遊的戀人,用故事的方式講述自己初到上海過年的經歷和旅途趣事,隨著劇中場景不斷切換,舞臺時而變身上海微遊團現場,時而變身「海上文創」旗艦店,還巧妙融入了薩克斯和旗袍表演,靈動地展現了上海這座時尚之都的多重魅力。
  • 林忠欽校長"拍了拍"你:這堂課,全體交大人一起上!
    上海交大的校訓是「飲水思源、愛國榮校」。因此,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教育,是交大典禮永恆的主旋律。再過幾天,就到了開學的日子。楊振斌書記將為交大新生帶來「新生第一課」。由黨委書記給新生上第一課,是交大從2005年起就形成的良好傳統。第一課所播撒的「種子」,已在歷屆交大學子心中生根發芽、伴隨一生。
  • 沉浸式數字展「未來光年·蟲洞穿越」:來邯鄲開啟一場超現實的探索...
    「蟲洞」 由青年藝術家戴煒發起,並擔任藝術總監;上海戲劇學院數字媒體專業副教授張敬平擔任交互技術總監;上海呈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黃聞博擔任運營總監;旅美作曲家房紹卿擔任音樂總監;特效設計師葉瑜傑擔任數字特效總監;上海詩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謝辰擔任工程技術總監等。
  • 上海交大,謝謝儂!
    交大「阿鵬」紮根「高原水鄉」扶貧更扶智上海交大在洱源縣的掛職幹部們被當地鄉親親切地喚作交大阿鵬(雲南語,男性為阿鵬,女性為金花),感謝他們造福洱源。教育阿鵬——數學科學學院的呂憶松老師是第一個到洱源掛職服務的上海交大教師。在他的提議下,學校實施「10+20+50+100」培訓計劃,每年安排10名以上中小學校長、20名以上骨幹教師和50名以上青年教師分批到上海接受培訓,100名以上教師通過遠程教學、送教上門等形式接受專門指導,目前已累計培訓教師1900餘人次。
  • 藝樹計劃|海派芭蕾「沉浸式」,上海音樂廳更有魅力了!
    」在不同於鏡框式舞臺的聲色魅力中。而此次上演的沉浸版仍由吳虎生擔綱編導並領銜主演,上芭主要演員戚冰雪、袁岸璞、孟繁宇,獨舞演員塗瀚彬等新生力量,在音樂廳不同場景的變換中接力「登臺」。「時隔三年,這部作品以全新的方式上演,也見證著我的成長」,吳虎生透露,為了更好地適應沉浸式的演出形式,他不但增加了獨舞與雙人舞的部分,還與主創團隊一同精心設計了不同的轉場方式。場景切換怎麼銜接,是用舞者、音樂還是多媒體?
  • 克服時差的雲課堂 上海交大醫學院的這堂法語課很特別
    圖說:跨越時空的雲端法語課 上海交大醫學院中法聯合醫學院供圖(下同)北京時間晚上7點,上海交大醫學院2019級臨床醫學八年製法語班的同學們準時登錄了Zoom視頻會議平臺,而遠在法國的伊芙·波拉贊(Eve POLLAZZON)此時正是中午時間,
  •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黨委:發揮藝術學科優勢,活學「四史」求實效
    在根據工作提示完成各項規定動作之外,充分發揮學科專業特色,結合校史工程建設,通過「品電影、講電影、創作品」三種方式探索藝術創作實踐思政,推出1門「紅色傳承」系列課程、2堂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行走的黨史課堂」、2部舞臺劇、12部「四史精品電影」賞析推介、21個校史劇本故事等一批形式豐富的文藝作品,用專業講活「四史」故事,全體師生在開展藝術創作實踐中知黨史、明初心。
  • ——上海交大紀念建校123周年
    思恩永久,源沛脈長,校友們的奮鬥精神是交大飲水思源精神的最佳詮釋。交大校友演唱會、音樂會為祖國喝彩、為母校放歌在這春意盎然,百花爭妍鬥豔的四月,正值上海交通大學紀念建校123周年之際,兩場音樂盛會在交大徐匯校區文治堂如約而至。
  • 挑戰極限感官,沉浸式劇院體驗,這個音樂節橫跨地球首站登陸上海!
    你可否嘗試過在室內沉浸式劇院體驗一場史詩級音樂盛宴?所有的視覺設計都將由曾獲荷蘭大獎的知名視覺團隊Vision Impossible一手策劃舞美視覺,100%的舞臺還原帶給全場樂迷超五感的極致體驗。音響系統全程採用CarlCox、Tiesto等知名DJ超愛的音響設備Funktion-one,帶給你360度全方位沉浸式的超嗨視聽感受
  • 學習「四史」 回眸校史(八)| 建國前中國共產黨的外語教育——紀念...
    上外官微推出「學習'四史' 回眸校史」 系列,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四史」)。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要學習和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必須要培養一批懂俄語和其它外國語的革命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