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如果一個角色出現在海報上,則證明他絕對不是打醬油角色,那麼如果這個海報上只有他一個人呢?那應該證明他這個角色很重要吧。
福斯塔夫則是這樣一個角色,他更被稱為是最出名的喜劇人物之一,而莎翁筆下的市井生活場景,還以他為名。在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劇場《亨利四世(上)》的海報上,就只有他這一個角色,連亨利四世都沒有出現在海報上。那麼他究竟是一個怎樣迷人又重要的角色呢?
首先,要從福斯塔夫的飾演者安東尼·謝爾開始說起。他四次提名奧利弗獎,並兩次獲得奧利弗獎最佳男演員獎。自1982年加入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以來,演繹過莎翁筆下無數經典角色,也經常出現在電影電視劇中,他還是作家和戲劇導演。
他曾經多次與本劇的導演格雷格裡·多蘭合作,兩人也是默契十足。而謝爾本身來自道格拉斯戲劇藝術學院的專業背景,以及他多年的戲劇經驗,能夠幫助他更好地掌握福斯塔夫這個角色。大部分的觀眾在看完這次演出之後,都稱謝爾的表演堪稱經典。
他是介於亨利四世與哈爾王子之間的一個角色。他是哈爾王子繼位成為亨利五世之前的放浪酒友,大肚便便,喜好吹牛,道德觀念薄弱但沒有壞心眼,因為哈爾王子與國王的緊張關係又身兼著父親的角色,不吝嗇用自己的缺點娛樂別人。可以說他本身的這種帶著宮廷小道的角色,不招人喜歡就不正常了。
舞臺上的他,一直都是捧著個大肚子,嘻嘻哈哈,手舞足蹈的,或是拿著個酒瓶,搖搖晃晃,更有些時候就是坐著椅子上,一臉「我有八卦你有酒嗎」的神情。
而這位被稱為「白鬍子老撒旦」的人物在莎翁的劇作裡出現不止這一次,在《溫莎的風流娘兒們》他也曾出現過。
在這一齣戲裡,他是一個風流浪蕩又嗜酒的一位爵士。這也點名了他的出身,他是一位爵士。因此他帶著上層階級的那種貴族惡習,喜歡喝酒,也風流浪蕩。按他自己的話說:「我本是一個規規矩矩的紳士:一星期頂多也不過擲七回般子;一年之中也不過逛三、四——百次窯子;借了人家的錢,十次有三、四次是還清的„„現在卻糟成這個樣子。」
然而,矛盾的是,他是一名軍人。可是在戲裡,他所表新出來的卻比較像一個市井浪子,缺少一個封建騎士的榮譽觀念和勇敢。他的人生觀就是享樂,而不是所謂的為了榮譽拼搏。在戲中,霍茨波視貴族榮譽為騎士的生命,福斯塔夫卻借問「榮譽能夠替我重裝一條腿嗎?」這也正正表明了他什麼都不要,或許酒和段子就能幫他重裝一條腿了。
如果說,福斯塔夫這麼招人喜歡是因為他身上自帶的八卦氣息,那還不如說是他本身的人物性格所致。他生活在從封建社會向近代市民社會過渡的時期,他沒有新興市民階級的進取心,卻染上了他們的愉快樂觀和自我享受,他利用拍馬、吹牛、逗笑、取樂來謀取生活。
在他身上,洋溢著民間喜劇、鬧劇中「吹牛軍人」的喜鬧氣息,迴蕩著「插曲」(青年成長劇)中的類型化角色「胡鬧」、中古道德劇中的「罪惡」、宗教神秘劇中「惡魔」的迴響,隱隱約約可以窺見更為古遠的民間戲劇中滑稽的弄人、睿智的小丑、搞怪的戲謔者黑色的身影。他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小丑角色,更是一個藝術家,一個思想家。他將玩笑變成了一種藝術,不僅是自己開的玩笑,更是別人用他來開的玩笑,而他的思想是表現另外一種的視角,是市井小民的胡鬧氣息,也是市井生活的五光十色,也是平民生活的囂雜錯亂。
莎士比亞通過描寫他的生活背景,寫出「五光十色的平民社會」,是為有名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而這也代表著福斯塔夫不僅僅是一個人物角色,風是一種戲劇背景。而這種背景在這場戲劇的表演裡,以及當時的戲劇寫作裡也不可或缺。貴族階級和國王腦海裡的宮廷生活,與這種市井生活形成一種對比諷刺。當亨利四世要求哈爾王子離開福斯塔夫的時候,也便證明了貴族千方百計想要與這些平民分割開來,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種平民氣息早已深入他們的生活了。
想當初,哈爾王子與福斯塔夫在街頭酒館裡鬼鬼混,推杯換盞。哈爾王子聽他吹牛,他帶著哈爾王子一起混跡江湖。然而成功上位成為亨利五世的哈爾王子無情的拋棄了福斯塔夫,在福斯塔夫惹上官司的時候,將他驅逐,說出「我放逐你如放逐其餘誤人之師,不準你在靠近我十裡之內出沒現身,否則格殺勿論。至於你的生活之需,我會儘量滿足,以免你匱乏而行惡」這樣的話語。
《亨利四世(下)》
折射市井百態
*莎士比亞的王與國四部曲演出均可購買套票,兩場套票300(160*2),三場套票 400(160*3),四場套票 500(160*4)。
「埃文河畔的莎劇現場」是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在2013年起與當地優質藝術院線影像屋娛樂公司(Picturehouse Entertainment)聯合發起的戲劇放映項目,旨在通過放映的形式向英國以及全球觀眾同步呈現當今世界舞臺上最優質的莎士比亞經典作品。顧名思義,該項目紮根於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駐地,同時也是莎士比亞的故鄉---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目前,「埃文河畔的莎劇現場」已在全世界戲迷心中獲得無爭地位,成為推廣莎士比亞戲劇作品的指標性文化事件,同時也是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最受關注的長期項目之一。2016年恰逢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由北京奧哲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保利演出有限公司合作在華推廣發行,「埃文河畔的莎劇現場」來到中國,這是對這位享譽世界的戲劇文學大師最好的紀念。觀看「埃文河畔的莎劇現場」的每個觀眾獲得的都是整個劇院中最好的視角。記錄與重現這些優質舞臺作品的,是電影的神奇手段,通過滑軌、特寫等方式以攝影機引領你的視角與觀看效果,同時又忠實保持著戲劇演出的獨特魅力;而播放它的載體則是影院級別的設備,觀眾將不會錯過演員的任何一絲風採或舞臺上任何有意義的細微變化,得到的將是哪怕劇場裡最昂貴的座位也難以得到的視聽享受,花費的僅僅是比戲票實惠得多的票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