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08年3月,遠在美國的劉歡接到一個越洋電話,請他為北京奧運唱首歌。
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只要他唱裡面的一句,但劉歡二話不說立馬答應了:「沒說的,這事必須參加!」
儘管只用一句,他還是把整首歌都唱完了反覆錄製,然後供人挑選。
實際上,這首名為《北京歡迎你》的歌,每一句都只有一個人負責,當時決定邀請100位明星演唱。
那是華語樂壇星光璀璨的年代,幾分鐘的MV裡,幾乎囊括了當時華語樂壇所有重量級歌手:劉歡、那英、韓紅、孫燕姿、陳奕迅、周華健……
歌詞出自林夕之手,這位曾為張國榮、王菲、張學友創作多首熱曲的金牌詞作人,還是第一次為國家活動的主題曲填詞。
創作之初,林夕一度想迴避「北京歡迎你」5個字,「但寫到最後,這句話是不自覺地從嘴裡流淌出來的,一句口號式的語言,到最後反而成了最淳樸的語言。」
是的,「北京歡迎你,用音樂感動你。」
帶幾分稚氣的陳奕迅
林志玲
王力宏
所有人都帶著敬意參與其中。成龍本來被安排唱第二句,但他覺得自己這句唱不好,便主動推辭了。
成龍在八達嶺長城拍攝
這些歌手,有的來自內地,有的來自香港、臺灣甚至海外,,很多人放棄商演主動要求獻唱,自費來到北京錄製。
從提出創意,到製作完成,前後歷經90天,錄音素材就有11G之多。
他們有的唱流行,有的唱美聲,甚至有的唱京劇,最終卻恰到好處地融合一起,成就了這首傳唱大街小巷的「神曲」。
儘管大腕雲集,但開頭唱第一句的,是一個叫陳天佳的8歲小姑娘。
2004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的中國時間裡,4歲的她以一首《茉莉花》驚豔了世界,用稚嫩的童聲告訴人們「歡迎到北京來。」
「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
這條開放之路,中國走了百年之久。
02
1908年,第四屆奧運會在倫敦舉行,遠在萬裡之外的中國,《天津青年》發表文章給出三個世紀之問:
「中國何時才能派一位選手參加奧運會?中國人何時才能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中國何時才能舉辦奧運會?」
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隱藏在20世紀的歷史進程裡。
1932年,劉長春參加洛杉磯奧運會,成為中國奧運第一人,但直到半個世紀後, 同樣在洛杉磯,27歲的許海峰才第一次為中國奪下一枚金牌。
而第三個問題,直到在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才給出了答案。
申奧成功後在天安門前歡慶的人們
奧運開幕前,人們在倒計時牌前留影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整個世界為之驚豔。在Youtube上,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評論區,最常見的評論是:
「奧運開幕式水準被抬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一幕幕炫美的場景令世界如痴如醉,最終也收穫了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無與倫比」的讚賞。
張藝謀用北京奧運開幕式,為中國打造了一張走向世界的名片,時至今天,它依然閃閃發光。
2008年8月8日,夜幕降臨,可容納9萬人的「鳥巢」座無虛席。那場每一秒都在製造震撼的開幕式,撞擊了每一個人的心,餘震至今不絕。
在現場轉播的NBC 解說員驚嘆道,這就像是在看一部現拍現放的超級大片。
巨大的LED屏幕,成為展現五千年歷史的長卷,兩軸緩緩外蕩,霓虹閃爍著上下五千年,那份驚豔,令人窒息。
這幅畫卷上,有魏晉風度,有盛唐氣象,有江南水墨,有塞北蒼涼。
數千年燦爛文化融入其中,千裡江山徐徐呈現,一時之間仿佛穿越了時光。
從絲綢之路,到鄭和下西洋,跨越高山荒漠江河湖海,也連接起時空,跨越歷史煙塵。
古老文明在現代科技加持下,令人心悸的如夢如幻。
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對漢字的表達,律動之後,畫面呈現出巨大的「和」字——
和而不同,以和為貴。
春去秋來,歲月蒼茫。「和」的心願,化作長城內外、漫山遍野的桃花。
一如那句耳熟能詳的歌詞:「為傳統的土壤播種,為你留下回憶。」
演員們手持竹簡,吟誦著《論語》中的名句——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這是奧運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轉播,全球範圍內,45億觀眾在電視機前觀看。
北京奧運之前,在相當多外國人眼裡,中國仍是個城市裡沒有電梯、沒有商場、中國人仍穿著中山裝,大街上幾乎見不到汽車的國家。
甚至在香港和臺灣,很多人也不了解內地的發展程度,他們對大陸的印象,還停留在九十年的樣子。
2008之後,很多人開始重新認識中國。
演出結束後,代表56個民族的兒童入場,五星紅旗在「鳥巢」中緩緩升起。
隨著小女孩天籟般的童聲響起,《歌唱祖國》的旋律迴響在夜空,無數人熱淚盈眶。
03
很難再有那樣的時刻,十幾億人為同樣的情感與希冀而凝結一處。
申奧時我們的民眾支持率97%,讓國際奧委會驚訝不已,他們專門派公司來北京調查,結果數字比這個還高。
雪梨奧運會的志願者是4.7萬人,雅典是7萬人,而北京奧運期間這個數字是170萬,而這還只是申請人數的一小部分。
幾乎所有外國媒體都對這些「藍衣服」做出了「高興、禮貌、友好」的評價,博爾特更是戴著志願者送的彩色手環「微笑圈」衝過100米和200米。
羅格在奧運會開幕致詞上說,「沒有他們,這一切將不可能實現」,聯合國也第一次頒發「聯合國卓越志願服務組織獎」給北京志願者協會。
在這一屆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獲得51枚金牌,成為奧運史上首個登上金牌榜首的亞洲國家。
姚明領銜中國隊入場
中國選手仲滿戰勝法國選手洛佩,奪得擊劍金牌
04
2008是多事之秋,除了奧運,伴隨我們記憶的,也不乏驚濤駭浪,留下了太多難以忘懷的集體記憶。
年初,南方冰雪災害,在廣州,數十萬人被困火車站,更多的人被困在旅途中,艱難探索回家的路。
3月,西藏發生動亂。奧運聖火在巴黎傳遞時,「藏獨」分子衝向輪椅上的火炬手金晶。這位勢單力薄的女孩,用無畏贏得了所有人的敬意。
5月12日,汶川發生8級地震。
凌晨,15名空降兵在無氣象資料、無指揮引導、無地面標識的「三無」情況下, 從5000米高空躍入雲海,將生的希望帶給孤島中的人們。
上萬名解放軍官兵與無數志願者,徒步穿越塌方區趕赴震中。
眾志成城,是當時最真實的寫照。
一名北川的傷者被抬出
奧運結束後不到一個月,大洋彼岸雷曼兄弟銀行倒閉,金融危機呼嘯而來,餘波綿延至今。
2008,留下了太多刻骨銘心的時刻。
舊時代正在慢慢遠去,新時代還未開啟,但我們今天生活的世界,種子早已在那時埋下。
05
2008年,最搶眼的手機是諾基亞N95,有人哼著「我有錢了有錢了,可我不知該怎麼花,我左手拿著諾基亞,右手拿著摩託羅拉……」
但也是在這一年,賈伯斯推出iPhone 3GS手機,上線了Apple Store。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已是呼之欲出。
柯達最後一次做奧運會TOP贊助商,自此之後開始被數碼時代的到來而走向衰落。
還處於虧損期的淘寶,連奧運贊助商的資格都無法爭取,人們主要購物渠道還是商場和步行街。
那一年火爆網絡的熱詞是「打醬油」,仿佛今天的「吃瓜群眾」。80後被很多人批為「頹廢」,一如今天很多人不滿90後的「佛系」。
世界仿佛一成不變,又仿佛讓人措手不及。
北京奧運會的口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誰也想不到,十二年後的今天,這個世界比任何時候都更走向分裂。
2008年的五棵松體育館,姚明領銜的中國男籃還能夠與美國男籃惺惺相惜,奉上一出精彩絕倫的比賽,2020年的今天,大洋彼岸連一個來自中國的APP都要開始封禁。
誰也不知道,世界將滑向哪裡,只有過去能夠給人們慰藉。
時光流過,驀然回首才發覺,我們仍如此懷念12年前的那個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