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後再看《大俠霍元甲》燃起的究竟是情懷還是武俠夢
如今的電視劇市場好劇接連不斷,你方唱罷我登場,從大屏幕到小屏幕是越來越多,但卻沒有小時候在電視機前追劇的那份熱情。
尤其是追「方世玉」「洪熙官」「霍元甲」「陳真」這類經典IP時,那些光明磊落,正氣凜然行為準則,也漸漸的烙印在我們成長的記憶中。
《大俠霍元甲》的上映,恰巧彌補了這部分的遺憾,演員陣容上:該劇聚集了武俠圈中很多的實力演員,有經典的霍元甲-趙文卓,經典的陳真-梁小龍,90後全民的童年小夥伴-釋小龍。
當然任何經典的翻拍都會有爭議,演員的成長也會有各種的非議,此處並不想當無謂的鍵盤俠去評論武俠,更多的是想談一談追劇的感受;
熒幕上有很多經典的霍元甲影片,多年前李連杰版本的霍元甲,詮釋是一個俠客從浮躁到成熟,從只知什麼時候成為津門第一,好勇鬥狠的快意恩仇到止戈為武,為民族榮譽而戰的一代宗師的形象;
而趙文卓版本的霍元甲,更多的詮釋的是一個從單純只知道修煉武學,到關心國家,振奮國人的尚武精神,從而對的上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榮譽。
所有的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隨著閱歷的增長,年歲的增長,漸漸的會被一些特定的情節所吸引,比如說抗戰時期的軍人情懷,比如說武俠世界的俠客情懷,也有古裝劇的那種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情懷;
而作為銀幕上難得的武俠元素,大俠的霍元甲的上映,恰恰喚醒的是埋在心中的那份熱血的武俠夢。
記得小時候看霍元甲的時候,那時的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唱出了多少正氣。
附上:歌曲歌詞
昏睡百年
國人漸已醒
睜開眼吧 小心看吧
哪個願臣虜自認
因為畏縮與忍讓
人家驕氣日盛
開口叫吧 高聲叫吧
萬裡長城永不倒
萬裡長城永不倒
這裡是全國皆兵
歷來強盜要侵入
最終必送命
萬裡長城永不倒
千裡黃河水滔滔
江山秀麗疊翠峰嶺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衝開血路 揮手上吧
要致力國家中興
豈讓國土再遭踐踏
個個負起使命
萬裡長城永不倒
千裡黃河水滔滔
江山秀麗疊翠峰嶺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
衝開血路 揮手上吧
要致力國家中興
豈讓國土再遭踐踏
這睡獅漸已醒
不得不說,當時聽的真是熱血沸騰,豈讓國土再遭踐踏,這睡獅漸已醒。霍元甲的身處時代是一個內憂外患的動蕩時代,清政府腐敗無能,列強在中國的土地上肆意妄為,國人被鴉片毒毒,面黃肌瘦被稱為東亞病夫。
而霍元甲正是用自己的真功夫,打敗了各個外國力士,踢掉東亞病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向世人證明中華可為。
正如劇中譚嗣同所講,當下國家積弱在於尚武精神的缺失,而霍元甲的精武門正是彌補這部分的缺失,而後在精武門(後稱精武體育會)在上海舉行成立十周年紀念活動時,孫中山先生親自題贈匾額,書寫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並擔任該會的名譽會長,還為該會特刊《精武本紀》撰寫了序文。
而在接下來的劇情中,霍元甲面對大反派鷹四的不斷陷害,終於帶領徒弟,帶上大刀王五的寶刀,跟鷹四正面硬剛,並手刃鷹四,漫天風雪中一場正邪的真功夫的對決也是十分精彩,即大飽眼福,也徹底釋放了長期追劇以來被大奸迫害的怨氣,徹底懲惡揚善。
戲中有文,文中有戲。識文者看文,不識文者看戲;
音中有調,調中有音。懂調的聽調,不懂調的聽音。
既然都看到這了,也就順手關注訂閱下唄,陪你一起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