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早已透露:最適合窮人的3項投資,堅持下去,「翻身」有望

2021-01-18 重慶天天報

人活在世,賺錢,是每個成年人都要面臨的問題。

那麼,窮人最缺的是什麼?無疑就是金錢和思維!

那在沒錢、沒人脈、沒資源的情況下,窮人怎樣才能翻身呢?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曾說過:「如果我都能成功,那中國80%的年輕人都能成功!」。

其實,和馬雲類似的很多企業家,都是白手起家的,比如,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從100美元到875億美元的身家,巴菲特只用了不到40年的時間。

在他看來,窮人並非不能「翻身」,只要堅持這3項投資,翻身不難。

1、投資視野

提起馬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雖然他身上有很多的爭議,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他打造的電商帝國,改變了數十億人的生活方式。

在他16歲那年,經常有事沒事的跑到西湖湖畔找外國人學習英文,後來,他和其中一位名叫「肯」的人熟識,在他們一家的邀請下,遠赴澳大利亞旅遊。

這也是馬雲第一次出國,那一年他剛滿21歲,可以說,這次在國外的見聞,極大地開闊了馬雲的視野,這也為他後來創建中國版的「亞馬遜」打下了基礎。

2、投資學習

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雖然,現在巴菲特已經90歲的高齡,但他還是每天堅持讀書、看報。對於一些成功的企業家來說,看書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開拓眼界。

巴菲特也曾說過:「我按時閱讀和思考,這讓我在工作中比其他人少做衝動的決定。」

華為之父任正非也曾強調:人在年輕的時候一定要捨得投資自己,尤其是要投資學習。

只有一直堅持學習,才能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思維、認知結構,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趨勢,一直保持進步。

3、投資人脈

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發布過一份調查數據: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人脈。

不可否認的是,在當今這個時代,人脈就是錢脈的代言詞。一個人如果創建了有效、豐富的人脈關係,他也就擁有了成功的基礎。

班傑明·格雷厄姆

巴菲特在上大學時,他的老師是被譽為「現代證券之父」的班傑明·格雷厄姆,而他對巴菲特一生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巴菲特在大學裡,不僅得到了格雷厄姆恩師的言傳身教,而且還認識和結交了很多意氣相投的摯友。日後這些朋友有一些成為了幫助巴菲特的人,有一些成為了他的合作夥伴,他們一起影響了整個美國甚至全球的金融市場。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和教育理念,可以讀一讀《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這本書涵蓋了社交、生活、學識、成長、修身、處事、財富的內容。

仔細閱讀便能學到巴菲特的思維、理念,能夠吸收到「股神」的智慧,獲取更多知識,或許能夠窺探出巴菲特財富的秘密,讓自己變得更有錢。也可以從中學習到巴菲特是如何教育和培養優秀的子女。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把這本巴菲特的一生智慧精華帶回家~

相關焦點

  • 任正非多次透露:適合普通人的3項投資,倘若堅持下去,有望翻身
    再比如香港首富李嘉誠,十幾歲喪父,在別人還在玩耍的年紀,他就扛起了養家餬口的重任,李嘉誠最開始做推銷員,憑藉著出色的業績,他攢了一些錢,後來投資了一家塑膠廠,打響了事業的第一槍。今天要說的人,他的一生更具「窮人翻身」的代表性,此人便是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任正非出生貧窮,小時候連飯都吃不上,然而越是貧窮,任正非的頭腦就愈發清醒,他意識到只有學習才是逆天改命的最好方式,於是他努力學習,改變了命運。都說窮人也能翻身,究竟該怎麼做呢?其實任正非早有透露。
  • 稻盛和夫:比較適合「窮人」的3項投資,堅持下去,實現「錢生錢」
    稻盛和夫:適合「窮人」的3項投資,堅持下去,實現「錢生錢」只有當人心有凝聚力了,才會有團結,才能有戰鬥力,所以說人生想要過得好,歸根結底就要提高心性,用善良待人,用真誠去交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就一番大事。稻盛和夫說:相由心生,境隨心轉。也就是說我們人生中所有事物都是由內心塑造的,而內心的想法可以影響和改變周圍的環境,進而改變我們的心境。
  • 巴菲特告誡年輕人:人窮想翻身,最好的投資不是股市,而是這3點
    投資有風險,像巴菲特這樣成功的人畢竟少數,很多人沒錢沒人脈,投資又怕有風險,想翻身就成為一種奢望。但誰都不想一直窮到老,心中的火焰還未熄滅,不妨從巴菲特身上借鑑成功的經驗,掌握這3點,翻身有望。1、投資知識巴菲特有一個習慣,每天堅持讀500頁書,閱讀與投資有關的新聞和書籍。在哥倫畢業上學期間,他整日「泡」在圖書館裡,在書本的海洋裡求知若渴的閱讀。巴菲特說:每個人終其一生,只需要專注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 牢記巴菲特2句投資真言,早領悟早翻身
    巴菲特是如今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在2020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巴菲特以881億美元的身價排名全球第8,是前10名中唯一一位靠投資致富的超級富豪。在巴菲特富有傳奇色彩的投資生涯中,投資並管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最引人樂道的。
  • 90歲巴菲特:喝可樂,吃漢堡,怎麼如此長壽?只因堅持了3個習慣
    沃倫巴菲特是全球第一個通過炒股投資,就到了世界首富之列的投資商人,而今天要說的並不是巴菲特的投資技巧,而是來探尋巴菲特的健康理論。有網友就自嘲說:「我跟巴菲特的距離只差每天5罐的肥宅快樂水。」所以有些人很好奇,早已進入耄耋之年的巴菲特,每天都吃著「垃圾食品」,怎麼還能頭腦清醒高效地管理公司?
  • 《富豪谷底翻身》是窮人的南柯一夢
    項目一,假設一天工作8小時能撿3個輪胎,而成本是20美元時薪×8小時=160美元,收益是1500美元,利潤率是837.5%。項目二,同理再計算一下買賣二手車的利潤率,高達457%。最不濟的項目三,買賣二手房的利潤率也達到了100%。
  • 巴菲特給兒女的忠告:要想變富有,只需這3種投資
    事實上巴菲特會把用戶手冊仔細閱讀五六遍,長期堅持在車庫存放車輛。哪怕有一點點凹痕或擦傷,他都會立即修復,因為他不希望這輛車有一點點鏽蝕。巴菲特會精心呵護這輛車,因為他知道這是他要使用一輩子的一輛車。其實人們的大腦和身體正是如此。每個人只有一個大腦和一個身體,是一生不能改變的。現在,人們總會在不經意間長期忽視自己的大腦和身體。
  • 巴菲特最失敗的一筆投資 | 巴倫書摘
    在《投資大師的滑鐵盧:最成功投資家和他們的最失敗投資》(Big Mistakes: The Best Investors and Their Worst Investments,本書中文版還未正式出版,書名暫定)這本書中,作者從巴菲特、芒格、格雷厄姆、約翰·博格、蔡志勇、比爾·阿克曼、凱恩斯、麥可·斯坦哈特和斯坦利·德魯肯米勒這些投資大師身上,找到了他們投資生涯中最糟糕的投資,並且做出了深入剖析和點評
  • 巴菲特和芒格最失敗的投資是什麼?(內含福利)
    (點擊連結獲取乾貨內容:巴菲特股東大會:希望蘋果股價下跌,重申比特幣是賭博,最想要的就是多活幾年 | 充電)在大會上,巴菲特突然問到芒格最失敗的一次投資。芒格表示自己想起了兩次自己在年輕時進行1000美元的投資,其中一次很成功地「花了1000美元買了股票,後來賺了13萬。
  • 窮人如何翻身把歌唱
    窮人要如何翻身?打工只能求生存!創業才是唯一的追求!成功才是目標。或許你現在背井離鄉,生活過的馬馬虎虎,拿著2-3千的工資,有電視看有電腦玩,這就夠了,但是未來在哪裡?在職場中打拼的人應該都聽說過一句話,男人20歲沒錢很正常,30歲的時候沒錢要努力了,40歲的時候沒錢要開始拼搏了,不知道你現在有沒有存款呢?
  • 當你負債纍纍,牢記猶太人悶聲發大財的3大定律,翻身有望
    猶太民族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世界上只有1600萬的猶太人,佔世界的人口不到0.25%,但是他們仍然獲得了全球22%的諾貝爾獎,要知道,這個獲獎概率相當於其他民族的10倍!猶太民族還是世界公認的最會賺錢的民族,他們靠著自己的致富思維在經商的路上基本穩賺不賠。
  • 巴菲特:最穩賺不賠的投資不是股市,而是這個,40歲才知道就晚了
    在股市叱吒風雲的「股神」巴菲特,人們都說他是最成功的的投資家,只靠12次投資就成了世界首富。但是他說他最成功的投資並不在股市,巴菲特說:「我最成功的投資並不在股市,而是對子女的正確教育,這是我這輩子最穩賺不賠的投資。」
  • 費雪與巴菲特:投資巨人的忘年之交
    借著寫這篇文章的機緣,我回顧了過去點點滴滴的生活片段,並將它們連接起來,讓我們有機會更清楚地看到我父親和巴菲特先生的交往。對於《巴菲特之道》的讀者們,我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投資歷史上重要片段的記錄,談一些個人的思考和看法,以及如何更好地使用這本優秀的書籍。由於討論巴菲特的成長、投資與思想是羅伯特·哈格斯特朗這本書的主題,我就不多談了。
  • 巴菲特:真正穩賺不賠的投資,其實是這2項,很多人都沒注意
    師從於有著「證券分析之父」、「投資大師」、「華爾街教父」之稱的班傑明·格雷厄姆,巴菲特從他那裡學到了「價值投資」的理念,並終身秉持這一理念。26歲時,巴菲特就已經實現了自己在7歲時放下的豪言壯語。巴菲特認為世界上有兩項穩賺不賠的投資,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但他一直在堅持。一、投資自己巴菲特曾在接受採訪時談到:「沒有人能拿走你自身學到的東西,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投資潛力,只是他們不知道去做罷了。」
  • 巴菲特信奉的投資聖經:《聰明的投資者》
    對於《聰明的投資者》一書,巴菲特認為它是有史以來投資論著中最傑出的一本。
  • 【學習筆記】《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投資原則篇
    研究商業思想經典是自己這兩年一直堅持在做的事,這樣的堅持已經內化為自己一種純粹的個人愛好和放飛自我的方式;關於巴菲特思想的經典書籍有好幾本,都仔細研讀過,這本《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投資原則篇》濃縮了巴菲特合夥公司早期的全部投資基本原則,這些基本原則成為巴菲特經營伯克希爾之前運作私募基金的核心投資理念。
  • 興全基金副總經理鄭文惠:投資要學習巴菲特,也可以借鑑巴菲特的股東們
    提到巴菲特,最受關注的是他的投資能力,而我想談談關於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和堅持,巴菲特在一線堅持做投資已超過55年、堅持給股東寫信54年,堅持持有可口可樂超過30年、親自參加股東會已經持續了33年……古人云: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我深信正是這種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專注 ,成就了今天我們心目中的股神。他們用實際的行動向世人證明了價值投資的有效性和長期複利的驚人力量。
  • 96歲查理芒格:我改變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只用了短短1句話
    關於巴菲特的價值投資,還有6項法則:1.競爭優勢原則只有那些業務清晰易懂、業績持續優秀並且有一批能力非凡,為股東著想的管理層的公司,才有競爭優勢,才有價值,才值得投資!6.長期持有原則這是巴菲特最重要的一個投資策略,他一旦買入一個公司,就會持有至少5年以上,可口可樂、運通、華盛頓時報等,都是如此,他說:「不想持有十年的股票就不要持有」。
  • 沒錢沒房沒人脈,牢記猶太人悶聲發大財的「3大定律」,翻身有望
    對於這個問題,猶太人最有發言權。猶太民族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雖然人口不多,但卻創造了無數財富。眾所周知,猶太民族歷經了幾千年的流浪,沒有國家,沒有土地,但卻依然成為「世界第一商人」,他們靠著自己的致富思維在經商的路上穩賺不賠。猶太人告誡:沒錢沒房沒人脈時,牢記猶太人悶聲發大財的3大定律,翻身有望!
  • 巴菲特透露:判斷一個男人將來是貧窮還是富有,看這3點就知道了
    最近,我在看了巴菲特的相關書籍後,從中得到了一些感悟,並總結了一些巴菲特的智慧,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巴菲特透露:判斷一個男人將來是貧窮還是富有,看這3點就知道了。1、看他的專注力巴菲特自己把他的成功歸結為「專注」,專注就是巴菲特前行的重要指南,專注是什麼?是對於完美的追求,而且這種秉性是特有的,不是誰說模仿就能模仿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