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賺錢,是每個成年人都要面臨的問題。
那麼,窮人最缺的是什麼?無疑就是金錢和思維!
那在沒錢、沒人脈、沒資源的情況下,窮人怎樣才能翻身呢?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曾說過:「如果我都能成功,那中國80%的年輕人都能成功!」。
其實,和馬雲類似的很多企業家,都是白手起家的,比如,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從100美元到875億美元的身家,巴菲特只用了不到40年的時間。
在他看來,窮人並非不能「翻身」,只要堅持這3項投資,翻身不難。
1、投資視野
提起馬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雖然他身上有很多的爭議,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他打造的電商帝國,改變了數十億人的生活方式。
在他16歲那年,經常有事沒事的跑到西湖湖畔找外國人學習英文,後來,他和其中一位名叫「肯」的人熟識,在他們一家的邀請下,遠赴澳大利亞旅遊。
這也是馬雲第一次出國,那一年他剛滿21歲,可以說,這次在國外的見聞,極大地開闊了馬雲的視野,這也為他後來創建中國版的「亞馬遜」打下了基礎。
2、投資學習
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雖然,現在巴菲特已經90歲的高齡,但他還是每天堅持讀書、看報。對於一些成功的企業家來說,看書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開拓眼界。
巴菲特也曾說過:「我按時閱讀和思考,這讓我在工作中比其他人少做衝動的決定。」
華為之父任正非也曾強調:人在年輕的時候一定要捨得投資自己,尤其是要投資學習。
只有一直堅持學習,才能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思維、認知結構,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趨勢,一直保持進步。
3、投資人脈
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發布過一份調查數據: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人脈。
不可否認的是,在當今這個時代,人脈就是錢脈的代言詞。一個人如果創建了有效、豐富的人脈關係,他也就擁有了成功的基礎。
巴菲特在上大學時,他的老師是被譽為「現代證券之父」的班傑明·格雷厄姆,而他對巴菲特一生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巴菲特在大學裡,不僅得到了格雷厄姆恩師的言傳身教,而且還認識和結交了很多意氣相投的摯友。日後這些朋友有一些成為了幫助巴菲特的人,有一些成為了他的合作夥伴,他們一起影響了整個美國甚至全球的金融市場。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和教育理念,可以讀一讀《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這本書涵蓋了社交、生活、學識、成長、修身、處事、財富的內容。
仔細閱讀便能學到巴菲特的思維、理念,能夠吸收到「股神」的智慧,獲取更多知識,或許能夠窺探出巴菲特財富的秘密,讓自己變得更有錢。也可以從中學習到巴菲特是如何教育和培養優秀的子女。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把這本巴菲特的一生智慧精華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