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31年突然消失,成都記憶中的麵館,終於被找到了!

2021-01-18 成都同城會


隨時都準備要用的番茄和提前就煎好的雞蛋,金黃泡sao,番茄和雞蛋的組合就是這麼簡單又會讓人感到幸福。麵條一直用的是掛麵,更能吸收湯汁的味道。



面裡的番茄全都是切碎了的,煎蛋泡在番茄湯汁裡,吸飽了番茄的鮮味,又帶著自身油脂的香味,滿口鑽香。把煎蛋裹幾圈,再夾一筷子面,一起入口,口感厚實又有層次感,簡單的食材卻能喚醒小時候的滿足感。



這麼多年沒變的一點就是,在面裡你能吃到切成小條的大白菜和芽菜。白菜和番茄裡都含有大量的穀氨酸鈉,也就是讓人感到「鮮味」的一種物質,增加了這碗番茄煎蛋面的鮮味。



喝湯的時候,每一口都能吃到切成小顆粒的番茄,番茄熬的很rong,又香又鮮,面可以吃不完,但是湯一定要喝完。在店裡看到很多50、60歲的叔叔阿姨,都是來這家店找回憶的。每吃一口都會感慨,還是以前的味道。



有時候,記憶可能會模糊,但是熟悉的味道,卻能迅速把你拉回到那個場景。所以想找回憶的各位,來這裡喚醒你31年前的記憶吧。



【店名】1985牛市口番茄煎蛋面

【地址】海椒市東街105號(二環路橋下)




滿牆的注意事項,只賣一種面



位置算是藏的比較深,但是真的很牛氣,不加紹子、不送外賣、不打包、不加盟、不收徒;不會拌麵請到別處吃麵;下午兩點之後就別來吃了,肯定吃不到;滿牆的紅色貼紙,就是他們家的特色。



北京有炸醬麵、蘭州有牛肉麵、重慶有小面,成都人最愛吃的,當然就是素椒雜醬面,因為吃麵調料放的多、雜, 所以叫雜醬面。他們家就只賣雜醬面。圓滾滾的手工粗面,滿足很多人吃雜醬面的心裡標準。



光看上面的標識,你一定會覺得老闆肯定很刁鑽,然而恰恰相反,每次到店裡,老闆兒都是笑嘻嘻的,很熱情。小小的店裡沒放幾長桌子,但是很乾淨,老闆負責煮麵,老闆娘負責調料放紹子,有條不紊,每次看到這種夫妻檔搭檔開店的,心裡都能感覺到一絲暖意,一起努力的把一家店經營的有聲有色,這種小日子也尤為幸福。



能看到的食材很簡單,但看起來怎麼就那麼有食慾。豇豆是清水煮過的耙豇豆,相比起泡豇豆在醬裡會更清香,顏色看起也太舒服了吧。自家酥的花生米,又香又脆,吃到嘴裡超化渣。



肉紹屬於比較大顆粒的,每一口都吃到。最讓我驚訝的是這個調料,佔了整個碗的三分之一,醬料很濃稠,但看起並不油膩。看到這個料,其實就已經能想像,這碗面的好吃程度了。



顏色搭配的讓人看一眼心情也會美好,簡單但又有內涵,這大概是成都人為什麼這麼鍾情雜醬面的一種緣由吧。熱氣騰騰的面上桌,阿姨會提醒你,趕快拌勻,不然錯過了適宜的溫度,就很難吃到最佳的口感了。



可愛的是阿姨還會站在你背後看你拌麵,提醒你「妹兒,還沒拌勻,你看你底下還有那麼多臊子沒翻上來」好吧,來這裡吃麵是講究方法和儀式感的,感覺在任何一家麵館吃麵都沒有這種感覺,生害怕沒拌好被老闆兒轟出去,哈哈 ,好在老闆阿姨些人都很好。



成都的雜醬面很多,但是能把醬汁顏色調出這個色澤的確實不多。曾經看過一位成都麵食愛好者寫的,如何拌好一碗雜醬面,面端上來的前30秒鐘,用盡你所有的臂力,使勁huo勻,不到最後一面,不要停下來,讓每一滴醬料和每一粒紹子,都全部巴到面上,這樣才是一碗優質的雜醬面。



還有一個評判調味的師傅做的雜醬面是不是合格的標準,就是吃完這碗面,看碗底,如果碗底還剩很多油,那不好意思,師傅,你沒掌握好調料的油分,如果幹來什麼都沒有,那也不是一碗合格的雜醬面,小小的一碗雜醬面,要做好確實也沒那麼容易,能專注只做一碗雜醬面,也是這家老闆的初心。



中午來這裡吃麵人的標配就是一碗雜醬面+一份青菜+一碗麵湯,不急不慢的享受一碗用心做出來的雜醬面,也是在成都生活簡單的小確幸呀。



【店名】左撇子私房面

【地址】蓮桂東路四川師大附中對面




從一堆抄手裡,找出的一碗甜水麵



這家店主打抄手,但是我覺得裡面的甜水麵比抄手好吃。藏在海椒市公交站背後的一個小巷子的尾巴上,稍不注意就錯過。



店裡主打各種抄手,但是會長更偏愛他們家的甜水麵。寫的是老成都甜水麵,價格也比較合理。成都獨有的甜水麵,是無數人在外地都會的心心念念的麵食。



溫溫熱的甜水麵,芝麻醬的味道隔老遠都能聞到,很多不愛吃花生碎的人都能接受甜水麵裡甜滋滋的花生碎,這就是食物搭配的樂趣。



這家店的甜水麵感覺是看不到辣椒,但入口的時先是甜味比較霸道,後味辣味才會在口中蔓延開來,讓你忍不住張開嘴巴發出「si」的一聲。




這家的甜水麵不會像其他家的邦敲硬,口感比較軟糯,但是也不失筋道。咬一口再蘸一下醬汁,就是他不同於其他面的獨特魅力呀。醬汁掛在每一根面上,一不小心弄到手上,還會毫不顧忌形象的吮吸著手指。



雖然更喜歡他們家的甜水麵,但人家畢竟主打抄手,抄手的味道也是不錯的,魷魚鮮菌抄手特別鮮,裡面的蟲草花給的很多,抄手的個頭也很大,肉質飽滿,一口抄手一口湯,冬天很暖身。



藏在巷子裡五顏六色的這家就是啦,喜歡吃抄手的也可以試試他們家的抄手,但甜水麵才是必點。



【店名】嗨抄手

【地址】海椒市街12號海椒市公交車站背後



青羊區

沒得門面、沒得環境,成都這家麵館一開就是27年!

歌舞劇院門口的雜醬面,是無數人心中的秘密No.1!

文殊院邊上的鴨店,餵飽了三代人

【高新區】

中和25年資格蒼蠅館子,沒的熟人根本找不到!

排隊23年,好評無數!它才是中和第一兔火鍋!

【錦江區】

在九眼橋火了19年的甜不辣,有錢你都吃不到!

【武侯區】

只有五張桌子的冒菜店,來遲了就沒得吃!

【金牛區】

整整20年!兩家居民樓裡的兔頭,不足10m²天天排隊!

25年的老梅串串,是新二村幾代人的深夜食堂!

導航都找不到的老館子,在曹家巷開了19年!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

▎小編:冒芽   主編:雞湯格格

▎合作聯繫:卿志華 電話(微信)15184436981

相關焦點

  • 成都的麵館子
    作者 ▏平叔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大概有兩種店鋪是林立的,一個是茶鋪,另一個就是麵館了。這個大姐江湖人稱「何仙姑」,是叒緣茶社的麵條總管火。成都麵館之多,竟多得來有些嚇人,幾乎三兩步就有一家麵館,這讓很多外地人覺得很詫異,身為一個南方城市,怎麼可以有如此多的麵館?作為一個南方城市部落的成都人,怎麼可以如此喜歡吃麵條?
  • 這裡是你記憶中的秀珍麵館
    >的那些事兒】      ☀ 2015年3月份一個人文的學姐偶然發現了這個美食麵店。      ☀ 2016年6月10號,幾個12屆將要畢業的學姐來到秀珍麵館,特意來和老闆道別 說馬上要離開東大了,將要去外面工作,很難有機會吃到秀珍麵館的美味了,秀珍麵館是陪伴她們度過大學的最美好的時光。在這裡有男伴,有舍友,有老師一起 他們三五成群相而來 在這不足40平方米的小屋裡留下了無數的歡聲笑語。
  • 成都 | 翻翻歷史記錄才發現,我可能真的是麵食鬼投胎吧「2017上半年麵館匯總」
    我想大多數人都與我一樣,對於小時候的記憶基本一無所知(尤其三歲之前)。每當我回憶起這段時間,腦海中總是一片空白,除了一個隱隱約約的聲音:「哎呦喂~死娃兒哦~你是麵食鬼投胎嗦~」前段時間和父母聊天,才發現我在幼兒園時期就已經有一頓吃光四兩面的經歷了。這樣一想,貌似在燉雞面的 「一人食六兩」 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 成都 | 在成都也能體驗到的異域風情「江牛肉麵館」
    前段時間聽說這裡有一家回族熱炒店改良的牛肉麵館,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和小夥伴約到了這裡。—🍽🍽🍽—事實上成都的少數民族餐廳並不算少從店面上看就十分獨特。>—🍽🍽🍽—點好菜,找到座位點擊圖片看成都美食在哪裡
  • 成都正宗老字號麵館,《風犬少年》取景地
    鬧市中的最後一塊「淨地」,老成都麵館的風味!眼前這位桀驁不馴的不羈少年,正是熱播的網劇《風犬少年的天空》的男主角之一「欽哥」。青春易逝,我們卻未曾老去……這條看起來破舊的老街道,在成都這座繁華的城市裡,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 同城|含淚分享私藏:成都最好吃的70家麵館!
    ——【吃貨私藏成都那些好吃的麵館】成都的麵館遍布大街小巷怎麼吃都吃不膩的素椒雜醬面以及油爆爆的牛肉排骨肥腸面還有誘人的鱔魚面、魷魚面、兔子面這些極品面老闆兒,加個煎蛋,再來份素菜,簡直就不擺了!麵條味道屬於中上水平,也可以加煎蛋。臊子不是幹酥酥的,是勾了芡,還算有點特點。脆紹面要中午11點半前去吃,麵館只營業到下午三點。
  • 成都美女復活鉛字印刷 再現兒時記憶 | 中國人的一天
    > 圖文: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 譚曦編輯:王明月騰訊新聞出品 40歲的成都美女李慧萍為了留住記憶中的那份溫暖和美
  • 成都這家麵館的面譜上只寫著面,刀削,米線,老買主才知道內容
    我不是第一次寫成都的老麵館了,每一家都有它的特色,特點和特質,同時還多少帶點脾氣,好嘛,成都這家麵館的脾氣不露聲色卻獨一無二,他家只賣兩種面,細水面和刀削麵,並且煮啥吃啥,意思就是說,你來到麵館,他們正好煮細面你也正好喜歡吃這種面,恭喜你,不用等更多的時間,你心儀的面不一會兒就會款款深情與你相聚
  • 成都第二屆50強麵館榜單新鮮出爐!
    說到四川成都,大家想到的應該都是火鍋和川菜吧,那入口火熱的麻辣感,簡直讓人永生難忘,但要說到麵食,大家應該想到的就是北方了,西貝莜麵村、和府撈麵等等大家都耳熟能詳。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四川的面其實也有自己獨特的味道呢,比如比較出名的,宜賓燃面,成都擔擔麵,廣元熱涼麵就特別受歡迎……北方的面是主食,而南方的麵食更像是一道小菜或者一道夜宵。每天早上醒來,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面,那一天的心情都會是美美的,晚上在家肚子餓了,給自己下一碗麵,就是一頓美美的夜宵啦……許多人都說,麵食對於川人來說更具有一種溫暖的家的味道,在寒冬裡,能暖人心房。
  • 曾經火極一時的民謠突然消失,「退隱江湖」的歌手們如今怎麼樣了
    早在上《歌手》之前,《成都》就已經擁有了不小的名氣,但上了節目之後,趙雷更是因此火得一塌糊塗,無數的演出與節目隨之而來,巨大的工作量壓的趙雷喘不過氣來。民謠歌手向來都很"佛系",名氣這東西在他們面前更是可有可無,所以之後趙雷就突然間消失了,放下那些名利與人氣,隱退江湖。
  • 成都這家經營了20多年的麵館有一碗10元錢的怪味麵條
    成都是一個浪漫迷人的城市,成都的慢生活是其他地方的人羨慕的。在成都人的慢生活中,品嘗美味是非常重要的,除了麻又辣火鍋和肥香腸,麵條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許多成都麵館,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雖然有些麵館不是張揚,但他們已經悄然流行了幾十年。
  • 成都最「歪」老闆,開個麵館還要雙休,20年來每天2點半準時收攤
    在四川話裡有一種兇狠叫做「歪」,四川人說你好歪哦,惹不起你,意思就是你太兇了,其實四川人溫溫柔柔,很少歪得很,但是成都有一位麵館老闆娘她就是真的太歪了,開門做生意講求和氣生財,這位老闆娘就不一樣,脾氣差還有自信,每天中午兩點半準時收攤,有人問她要是你兩點半麵條沒賣完呢,她一臉自信說不可能
  • 「成都」那首歌中的小酒館和玉林路,在夜裡,這樣的美你見過嗎
    「走到玉林路的盡頭 坐在小酒館的門口」,趙雷的一首成都讓這個城市又火了一把,現在,要說成都哪裡的文藝青年點擊率最高,非「玉林」莫屬了。深夜前往小酒館,門口始終有等候的人。歌詞裡面真的唱錯了,成都真的沒有玉林路,或者說,成都沒有趙雷歌詞裡面的玉林路。只有玉林南路,玉林東路,玉林西路,玉林北路。成都人腦海中的玉林,其實是一個生活片區的統稱,這裡有屬於老成都原住民的生活氣息,而且交通方便、煙火氣息十分濃鬱。
  • 在成都消失的100多樣東西,每一樣都讓人淚奔……
    未來號天橋不僅是上世紀成都的標誌性建築,更是一座「一生都肩負著公益使命」的橋。1987年它是由成都市50多萬青少年和數以萬計的老人,用賣牙膏皮等廢品湊齊31.6萬元,修建的成都市第一座四方向全互通的人行天橋。
  • 2020年成都蒼蠅館子合集!收好吃一年!
    據說李易峰、楊迪都來打過卡的東門上的老麵館,面跟餃子都很巴適,面勁道,餃子餡稍微帶點甜,難怪讓無數川影學子念念不忘。抖音上很火的一家麵館,打料大姐的「是生意好了撒」被播放過千百遍。面是棒棒面,回鍋肉澆頭給的很足,加上面本身很勁道,吃起特別香。這是我吃過的最貴的面,但確實很值,大蒜燒的鱔魚給的很足,吃得出淡淡的魚鮮香,湯汁裹起勁道的麵條,確實吃得很爽。
  • 記憶中的成都春節:千萬成都人的童年!
    臘月初八 ,喝臘八粥。除夕夜是團圓之夜,即便遠在天邊,也要趕回家團年。這是老成都人的習俗。團年首先祭祖,然後一家人圍坐,共吃團圓飯。正月十六「遊百病」,是成都人年後的花樣。圍著城牆散步,據說可使一年不生疾病,成都人把這一天叫做「過厚臉皮年」。
  • 樓下的麵館!
    此刻,只想對成都的麵館說句:想見你,只想見你,未來過去,我只想見你!隨著成都陸陸續續開始復工,些許麵館也在慢慢開店營業,在過去的一年中,小編走街串巷,找到了下面這9家好吃的麵館!:錦江區牛王廟年豐巷55號附1號成都人喜歡吃麵,尤其是素椒麵!開在牛王廟地鐵口附近的這家年豐巷巷面,是小編我隔段時間就會想去打卡的地方!
  • 趙雷在《成都》爆紅後,消失在名利場中,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歌手》的舞臺上,一個男孩安靜地抱著吉他,唱著「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一曲成名,火遍大江南北。一位把民謠唱進無數人心裡的男孩,卻在爆紅之後,又悄無聲息地徹底消失。「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2017年,是屬於趙雷的一年。
  • 春熙祿,你可以找到記憶中老成都的味道
    點擊藍色字incity樂享其城關注我們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忘不掉的味道無論歲月變換成都的春熙路其實在杭州也有一家叫「春熙祿潮範兒成都菜」的餐廳,它和紅遍杭城的「寬窄巷子」可是一家人哦。老闆是個帥氣的年輕人,他熱衷於將川菜與飲食風情相結合,挖掘民間菜品,積極弘揚川菜文化。通過對食材的嚴格把控,用了地道的食材和配料,經過來自成都的專業廚師團隊精心打造,很快就牢牢的佔據著「杭州川菜熱門榜」的第一名,常年是大眾點評的五星商家。
  • 天涼了,來碗面吧~成都暖心麵館大搜羅
    愛追港劇的人應該知道,在TVB各大經典劇集中,不管主角是加班晚回家,還是剛剛吵完架,或者失戀了心碎成渣……這時,劇情往往都會來一句——「你肚子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但如果這句話是對熱愛麵食的成都人說,他絕有可能會回你:煮啥子煮?成都到處都是麵館,各種面吃一個月不帶重複,還需要自己煮?走,下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