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臺灣的「始祖」原來是他!「開臺王」竟是海滄青礁人

2021-02-13 臺海網

傳說臺灣因他而得名

連戰的爺爺為他點讚

還有人說他是路飛真身!


他就是咱海滄青礁的【顏思齊】

真的假的??

顏思齊是何許人?

海滄青礁人,生性豪爽,仗義疏財,身材魁梧,並精熟武藝。臺灣開發史上,顏思齊最早率眾縱橫臺灣海峽,招徠泉漳移民,對臺灣進行大規模的有組織的拓墾,因而被尊為「開臺王」、「第一位開拓臺灣的先鋒」。《臺灣通史》為臺灣歷史人物列傳,「以思齊為首」。

▲《開臺王顏思齊》劇照

說起臺灣的歷史,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停留在鄭成功收復臺灣的輝煌時刻。實際上,大陸移民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開發,卻是從鄭成功的伯父顏思齊開始的。

顏思齊

是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的

結!拜!大!哥!


從連橫的《臺灣通史》也證實,

正是顏思齊拉開了臺灣大開發的序幕!

顏思齊與臺灣歷史有著怎樣的淵源?

臺灣如何從荒蕪小島

演變成東亞海洋的璀璨明珠?

兩岸共同文化的起源是什麼?

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來揭秘

「開臺王」顏思齊的傳奇人生!

顏思齊為何背井離鄉?

 

明朝末年,海澄縣青礁村人顏思齊,他生性豪爽,仗義疏財,身材魁梧,並精通武藝。但是有一天,好打抱不平的顏思齊因為殺了官宦人家的僕人而被追殺,不得已逃亡日本平戶,卻迎來了人生的一個新篇章。

▲《開臺王顏思齊》截圖

顏思齊如何輾轉前往臺灣?

 

公元1624年,以顏思齊為首的28位結拜兄弟,試圖密謀推翻日本平戶當地的政權,由於消息洩漏而以失敗告終,輾轉曲折的海外經歷將顏思齊再次推到選擇的路口,在同伴的建議下顏思齊帶領船隊來到臺灣,開始了他與臺灣的不解之緣。

▲《開臺王顏思齊》劇照

顏思齊為什麼被稱為「開臺王」?

 

一干人等在臺灣駐紮之後,招募漳州、泉州一帶的移民三千多人前往臺灣開拓荒地,開啟了大規模開發臺灣的序幕,並從大陸帶來了豐富的文化和技術,一起書寫著臺灣歷史的演進、發展與繁榮,而顏思齊在海峽兩岸被稱為「開臺聖王」。

▲ 顏思齊紀念碑

你對這段熱血的歷史很好奇?

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部好片子!!!

《開臺王 顏思齊》

(請在wifi環境下播放~)

▲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開臺王顏思齊》宣傳片

這部由海滄臺商投資區策劃投資,海滄電視臺、廈門文廣影音有限公司、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將帶領你進行一次臺灣歷史的尋根探源之旅。

本片是廈門首部由政府策劃主導、投資出品的大型人文紀錄片,開創了海滄乃至廈門對臺宣傳的全新模式和範本,並得到了國臺辦和中央電視臺的肯定和讚譽。

原來是我們廈門人拍的紀錄片

真是太長臉啦!!!


這部片子都有哪些精彩看點呢?

從小編剛剛貼出的幾張劇照和截圖來看~

這部紀錄片可以說是

霸氣外露、製作精良、古風濃厚

不禁想起了之前很火的《琅琊榜》~

海滄臺商投資區高度重視該紀錄片的攝製工作,2016年3月下旬攝製組隨顏氏宗親祭祖活動一行300餘人登上開往臺灣基隆港的中遠之星號並紀錄拍攝,抵達基隆港後一路南下,輾轉拍攝顏思齊登陸臺灣紀念碑、"開臺第一莊"顏厝寮、思齊閣、懷笨樓、朝天宮及顏氏宗親祭祀思齊墓活動等,在臺灣沿途各地受到了民眾的熱烈歡迎。

▲《開臺王顏思齊》劇照

藝術化的影視語言、逼真的三維動畫、精良的道具製作、真實的場景還原、紀錄片「大咖」精湛的演技、中國影視界頂級團隊的共同打造,成就了這部史詩性紀錄片的「高顏值」。

▲《開臺王顏思齊》截圖

海峽兩岸多位知名學者、名人宗親的訪談,全景式「揭秘」了臺灣由荒島變寶島的歷史進程,也使功勳卓著的「開臺王」顏思齊從海滄、史書中真正走入大眾視野,並將引領學術界、史學界掀起「顏思齊研究」的熱潮。

光是小編簡單介紹顏思齊的生平

就不難看出

他絕對是一個傳奇人物!


本片真實還原歷史情節,紀念這位在大航海時代背景下,勇於和命運抗爭的「大海之子」。

▲《開臺王顏思齊》截圖

這位彪炳春秋的海滄傳奇人物

奏響「兩岸一家親 共建新家園」的旋律

▲ 顏氏宗親祭祖活動

海滄青礁村是一個顏氏族群聚居的古村落,海滄青礁村與臺南市下營區紅厝裡源出山東顏氏一脈。400多年前,顏思齊率領並組織閩南籍先民移居開拓臺灣,是大規模組織百姓移居臺灣、開發臺灣的第一人,為此兩岸顏氏宗親同祖同根,血脈相連。

據統計,臺灣民眾祖籍福建約佔83.1%,閩臺同名村鎮共有2693個。臺灣中華文化生活學會執行長池學文介紹說,歷史上,臺灣和大陸兩地民眾互有遷移,先民到臺灣後,聚族而居,把自己在大陸祖籍地的府、縣、鎮、鄉、村地名、街巷名和宗祠名、寺廟名,乃至家鄉的山川名勝名稱,作為在臺灣新聚居地的相應名稱,並沿用相同堂號,延用傳世輩字序列,以此銘記自己的根之所在。

對於臺灣地區,顏思齊功勳卓著,荒島變寶島正起始於他;對於整個中國,顏思齊不但開發了海島臺灣,更是那個時代具有冒險和開拓精神的人,反映古代中國人在開拓和守衛疆土,傳播中華文明等方面做出的貢獻;同時體現開臺先驅對於今天台灣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的文化、經貿、信仰等方面的影響巨大。

大型高清歷史人文紀錄片《開臺王顏思齊》

將於9月11日(星期天)20:00

登陸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CCTV-9)

全 球 首 播  

並於9月11日(星期天)20:30
在廈門衛視 同步播出

來源:廈門廣電

相關焦點

  • 海滄明末傳奇英雄本周日上央視!原來開發臺灣的「始祖」是他……
    為你揭秘那段歷史先看個預告片,感受一下▼(請在wifi環境下開啟,土豪隨意)說起臺灣的歷史,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停留在鄭成功收復臺灣的輝煌時刻。實際上,大陸移民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開發,卻是從顏思齊開始的。顏思齊是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的結拜大哥,連橫的《臺灣通史》將顏思齊列為「開臺第一人」。
  • 生於海滄青礁村的「開臺王」顏思齊 將走進初中歷史課本
    顏思齊寫入國家歷史教科書已有實質性進展,全國初中歷史課本「鄭成功收復臺灣」一目中,將增加「相關史事」欄目,其中介紹了「開臺王」顏思齊率眾開發臺灣的史實內容——這是在12月16日舉行的第二屆「大航海時代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上,導報記者了解到的信息。
  • 重要的是講故事的年代 《開臺王顏思齊》央視熱播引熱議
    該片由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和海滄區政府策劃投資,海滄電視臺與廈門文廣影音有限公司聯合攝製。播出後,一個海滄人開啟的臺灣史再度引起熱議。一段開臺王的傳奇故事,加深了兩岸同胞同祖同宗、同根同源的認知與共識,促進了敦親睦族的日益深化。為了真實記錄顏思齊的開臺業績,紀錄片《開臺王顏思齊》拍攝輾轉廈門、漳州、橫店影視城及臺灣等地取景。
  • 立足廈門聯結閩臺 海滄驚豔兩岸
    ,從青礁村蘆塘社到開臺文化公園,不管是產業發展還是兩岸融合,盡皆收錄於兩岸媒體人全媒體、多角度的報導之中。在這裡,青礁慈濟東宮、院前閩臺生態文化村、開臺文化公園比鄰而居。12日下午,參與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的兩岸記者造訪了位於青礁村的海滄開臺文化公園,在這座大陸首個以紀念顏思齊開臺為主題的公園中撫今追昔,更深刻地感受到兩岸歷史文化的同根同源。
  • 2020年萬人海滄穿越季正式啟動
    首發儀式後,由海滄知名主持人孟陽領銜,建發國旅金牌導遊、海滄本地通共同帶領在場來賓,乘坐"海滄號"旅遊專車,開啟"海滄一日 閩南千年"穿越之旅,循著不同朝代文化印記,遊覽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青礁村院前社、青礁慈濟祖宮、開臺文化公園、嵩嶼碼頭、海滄灣公園等標誌景點,聆聽背後...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節在網絡盛大開幕
    本屆慈濟文化節組委會負責人廖凡表示,雖然今年大家不能聚首海滄,暢敘衷情,但本屆慈濟文化節開幕式人氣不減,海峽兩岸和海外30餘座宮廟紛紛發來祝福視頻和賀信,臺灣分會場還同時舉行了隆重的祈福儀式。  本屆慈濟文化節由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海滄區政府、廈門市臺辦、廈門市民宗局擔任指導單位,由海滄區民宗局主辦,廈門海投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海滄區青礁慈濟祖宮理事會、臺灣時際創意傳媒承辦。
  • 廈門記憶:許地山父親許南英在海滄
    ,理由不外以下幾個:原因之一,有人說,許南英的祖籍在廣東揭陽,但是他的年譜(《窺園留草》)卻明確說,他的始祖來自「福建漳州府海澄縣三都集興保華山甲錦裡社」「始祖宋,己未科解元,聯捷進士,仕至諫議大夫。這裡的錦裡社,原屬海澄三都,明清時期名為坂尾,1946年改為海滄鄉錦裡堡,面積1.5平方公裡左右。現主要居民為林姓子孫,明清之際錦裡林氏大量遷居臺灣,如今在臺灣的錦裡人後裔就有5萬人之多。錦裡距海滄老街很近,約1.5公裡左右的距離,交通方便。
  • 網絡連心頌慈濟 兩岸四海同戰「疫」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節在網絡直播開幕
    本屆慈濟文化節組委會負責人廖凡對記者表示,雖然今年大家不能聚首海滄,暢敘衷情,但本屆慈濟文化節開幕式人氣不減,海峽兩岸和海外30餘座宮廟紛紛發來祝福視頻和賀信,臺灣分會場還同時舉行了隆重的祈福儀式。本屆慈濟文化節由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海滄區政府、廈門市臺辦、廈門市民宗局擔任指導單位,由海滄區民宗局主辦,廈門海投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海滄區青礁慈濟祖宮理事會、臺灣時際創意傳媒承辦。
  • 開臺王----顏思齊
    [本文來源於百度,視頻感謝福建顏建春宗長提供]      「開臺王
  • 林氏始祖竟是他!臺灣林姓兩大望族,祖先都在漳州市
    林氏宗祠,因其中供奉著漳州林姓始祖比幹,又被人稱作「比幹廟」。比幹,在中國歷史中,曾是商朝末代暴君紂王的叔叔,他因忠言直諫,觸動紂王逆鱗,最終被剖心而死。這位千古忠臣又如何成為林姓始祖呢?傳說中比乾死後,他的夫人身懷六甲,逃於長林山中,在深山密林中誕下遺腹子,最終被伐紂成功的周武王賜姓「林」。這就是林姓最早的由來。漳州林氏後人,人傑輩出,濟濟一堂,在林氏宗祠附近,有一座明朝嘉靖帝御賜建造的三間五樓十二柱式的石牌坊。
  • 臺灣謝明輝尋根認祖的故事
    臺灣謝明輝尋根認祖的故事作者:臺灣謝明輝 我生長在臺南市西港區,一個偏遠的小鄉村叫樣林村,位於曾文溪畔。我曾聽村裡長輩提起我的第一代開基祖叫謝兩水,於清朝乾隆二十一年來臺,當時他帶大道公保生大帝金身,從福建漳州渡海來臺。初期全村依靠曾文溪捕魚過活,建村墾荒無能力建廟,保生大帝就供奉在自宅裡。建成鳳安宮供奉保生大帝,已是二百年後後世子孫之事了。
  • 墾丁泡泡音樂節強勢來襲,海滄不得了啦!
    小編驚呼:海滄你怎麼了!你也太受歡迎了吧!!!墾丁泡泡音樂季是臺灣戶外音樂節的始祖其最具特色的子活動:墾丁泡泡音樂節將首次漂洋過海,移步內地2016年7月9日至10日(周六·周日)【臺灣美食及文創嘉年華】
  • 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原型就是開臺首臣陳永華
    而陳近南的原型陳永華,原來不過閩臺的地方性人物,也因此具有了全國性知名度。媒體報導說,全球洪門(天地會)聯盟這幾年已經尊陳永華為始祖,年年參拜臺南的陳永華墓了。金庸是把陳永華推上神壇的大功臣。  我曾試著找找陳永華在臺南市的遺蹟。歷史中的陳永華並不以功夫見長,也並非武將,而是一介書生。他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陳鼎是舉人,任同安縣教諭;他自己是龍溪縣諸生,相當於秀才。
  • 海滄阿羅海廣場昨天在廈門名聲大噪!因為這件事...
    《憨人》拍攝現場20幾年前,臺灣人郭武昶在東孚開辦了瑪瑙加工廠,後因經營不善將加工廠轉讓給了當時的東埔村村民張武陽。一日,謝永壽向鰲冠社區的一個年輕人收購漁船時,被他的爺爺、漁船主人發現,遭到反對。一邊是自己心心念念的漁船,一邊是老人的寶貝,這時的謝永壽犯了難。最終,在兒子的勸說下他選擇讓步。謝永壽多年來對古物件的熱愛,以及收藏過程中的故事,成為世代海滄人傳承耕讀文化和家風家訓的一個縮影。弱弱問一句這5個故事是不是特別有親切感呢?
  • 了解臺灣流行語「唐山過臺灣」含義,帶給你無限遐想
    「唐山過臺灣」是一句在臺灣經常使用的話。那麼,這句話指的是什麼意思呢?總的說來,「唐山過臺灣」,是指歷史上由祖國大陸向臺灣島的移民活動。清代《臺灣志略》一書記載:「臺灣人稱內地為唐山,內地人曰唐人。」由此可知,「唐山」就是臺灣人對祖國大陸的稱呼。
  • 臺灣大哥大4G服務4日開臺 網內通話全免費
    華夏經緯網6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哥大4日將正式推出4G服務。臺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興4日正式宣布4G開臺,強調「好酒沉甕底」、軟硬體齊頭並進,以室內穿透力較深的700MHz開臺,資費首創月付新臺幣1000元以上,網內通話完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