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明末傳奇英雄本周日上央視!原來開發臺灣的「始祖」是他……

2021-02-19 廈門日報


情節跌宕生動

音畫奇絕瑰麗

海滄又要上央視啦!

開創對臺宣傳新模式!

這回登場的是一位海滄歷史傳奇人物

顏思齊,他被稱為「開臺第一人

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影像巨製

一位彪炳春秋的臺海傳奇人物

一曲「兩岸一家親 共建新家園」的動人旋律


9月11日20:00

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開臺王顏思齊》

將在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CCTV9)

首播!為你揭秘那段歷史

先看個預告片,感受一下

(請在wifi環境下開啟,土豪隨意)

說起臺灣的歷史,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停留在鄭成功收復臺灣的輝煌時刻。實際上,大陸移民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開發,卻是從顏思齊開始的。顏思齊是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的結拜大哥,連橫的《臺灣通史》將顏思齊列為「開臺第一人」。

而且你造嗎?

顏思齊還是咱廈門海滄青礁人


明朝末年,海澄縣青礁村人顏思齊,生性豪爽,仗義疏財,身材魁梧,並精通武藝。但是有一天,好打抱不平的顏思齊因為殺了官宦人家的僕人而被追殺,不得不逃亡日本平戶。

公元1624年,在同伴的建議下,顏思齊帶領船隊來到臺灣,開始了他與臺灣的不解之緣。

位於臺灣雲林北港鎮,當年顏思齊率眾登岸的地方建立的「顏思齊先生開拓臺灣登陸紀念碑」。

他們在臺灣駐紮之後,招募漳州、泉州一帶的移民三千多人前往臺灣開拓荒地,開啟了大規模開發臺灣的序幕,並從大陸帶去豐富的文化和技術,一起書寫著臺灣歷史的演進、發展與繁榮,顏思齊因此被稱為「開臺聖王」。

《開臺王顏思齊》是一部追溯「海上絲綢之路」及海峽兩岸歷史文化的紀錄片,講述明朝末年的海滄傳奇人物顏思齊逃離大陸、發跡日本,輾轉臺灣並組織民眾開發寶島、建設臺灣的故事;深刻體現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宗同族、骨肉相連的關係。

▲橫店拍攝花絮

該紀錄片由海滄區政府策劃投資,海滄區電視臺、廈門文廣影音有限公司與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2015年11月開機,經過近10個月緊鑼密鼓的拍攝製作,成片經國臺辦審批,將在CCTV9首播。

該片輾轉廈門、漳州、橫店影視城及臺灣等地取景,採用情景再現、紀實拍攝、專家採訪、同期錄音及綠幕摳像、三維特效等現代科技手段方式進行拍攝製作。

▲橫店拍攝花絮

在創作過程中利用橫店專業成熟的演員、道具、燈光、場務、場景等配套資源,最大程度的還原400年前的歷史人物及事件

通過大量堪景踩點,選定內、外景二十餘處,並在攝影棚內建造船艙、甲板等配合綠幕扣像技術還原出大航海時代風貌;啟用「琅琊榜」置景團隊搭建主人公在日本時期居所、裁縫鋪、密謀集會所、海商會所及初建臺灣寮寨等;啟用「誅仙」道具組製作大量高精度道具;啟用屢獲大獎的燈光組擔當照明工作,為影片精雕細琢營造整體氛圍。

2016年3月下旬隨顏氏宗親祭祖活動一行300餘人登上開往臺灣基隆港的中遠之星號並紀錄拍攝,抵達基隆港後一路南下,輾轉拍攝顏思齊登陸臺灣紀念碑、顏厝寮、思齊閣、懷笨樓、朝天宮、元保宮、大甲鎮瀾宮及顏氏宗親祭祀思齊墓活動等。

採訪「原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氏宗親)顏清標先生、臺灣臺中市政府顧問會林永安先生及水林鄉水北村長洪茂仁先生等人。

對於臺灣地區,顏思齊功勳卓著,荒島變寶島正起始於他;對於整個中國,顏思齊不但開發了海島臺灣,更是那個時代具有冒險和開拓精神的人,反映古代中國人在開拓和守衛疆土,傳播中華文明等方面做出的貢獻;同時體現開臺先驅對於今天台灣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的文化、經貿、信仰等方面的影響巨大。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編輯:梁辰、曾欣悅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暱稱
微信號暱稱微信號廈門日報xiamenribao廈門招考xiamenzhaokao廈門晚報xmwb597海峽生活報lifeweekly0592海西晨報haixichenbao臺海雜誌taihaizazhi廈門網xmnn-cn遇見婚戀網yujianw520

更多資訊請猛戳閱讀原文下載廈門日報App

相關焦點

  • 開發臺灣的「始祖」原來是他!「開臺王」竟是海滄青礁人
    海滄青礁人,生性豪爽,仗義疏財,身材魁梧,並精熟武藝。臺灣開發史上,顏思齊最早率眾縱橫臺灣海峽,招徠泉漳移民,對臺灣進行大規模的有組織的拓墾,因而被尊為「開臺王」、「第一位開拓臺灣的先鋒」。實際上,大陸移民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開發,卻是從鄭成功的伯父顏思齊開始的。顏思齊是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的結!拜!大!哥!
  • 重要的是講故事的年代 《開臺王顏思齊》央視熱播引熱議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高度評價這部影片,他認為影片充分還原了歷史事實,肯定顏思齊的開臺之功,這體現了兩岸人民的歷史認同,也再次證明兩岸同根同源、同祖同宗。由林文生、孟芊擔任總策劃的這部紀錄片,將海滄傳奇人物顏思齊放入全球貿易航運的政治、經濟大背景下講述故事,講述顏思齊逃離大陸、發跡日本,輾轉臺灣並組織民眾開發寶島、建設臺灣的故事。
  • 墾丁泡泡音樂節強勢來襲,海滄不得了啦!
    小編驚呼:海滄你怎麼了!你也太受歡迎了吧!!!墾丁泡泡音樂季是臺灣戶外音樂節的始祖其最具特色的子活動:墾丁泡泡音樂節將首次漂洋過海,移步內地2016年7月9日至10日(周六·周日)【臺灣美食及文創嘉年華】
  • 生於海滄青礁村的「開臺王」顏思齊 將走進初中歷史課本
    顏思齊寫入國家歷史教科書已有實質性進展,全國初中歷史課本「鄭成功收復臺灣」一目中,將增加「相關史事」欄目,其中介紹了「開臺王」顏思齊率眾開發臺灣的史實內容——這是在12月16日舉行的第二屆「大航海時代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上,導報記者了解到的信息。
  • 廈門記憶:許地山父親許南英在海滄
    ,理由不外以下幾個:原因之一,有人說,許南英的祖籍在廣東揭陽,但是他的年譜(《窺園留草》)卻明確說,他的始祖來自「福建漳州府海澄縣三都集興保華山甲錦裡社」「始祖宋,己未科解元,聯捷進士,仕至諫議大夫。當然,許南英一家沒有在海滄長居,主要還是經濟問題。許南英全家拋棄財產離開臺灣時所帶的現款不多,曾挪東挪西,包括向汕頭交通銀行總辦押借500元。遇到困難,他一家會到廣東宗親家去融通。此外,在海滄許南英並沒有固定的收入,雖有好友數人,但畢竟難以安居樂業。而他的同門、兒女親家陳梧岡曾被授予秘魯使臣,但並未赴任,蟄居廈門。
  • 《抗倭英雄戚繼光》登央視
    《抗倭英雄戚繼光》登央視 2015-12-23 19:56: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抗倭英雄戚繼光》將於24日在央視綜合頻道開播。
  • 立足廈門聯結閩臺 海滄驚豔兩岸
    不僅讓海滄的半導體產業園區更好地發揮在產業鏈上的中流砥柱作用,還能藉此吸引更多人才留在海滄。人才服務向來是海滄區的重要落實點,廈門海滄信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以集成電路為例,業內普遍認為臺灣具有人才優勢。因而海滄區通過出臺人才引進政策,投入豐厚資源吸引臺灣人才來大陸發展。
  • 林氏始祖竟是他!臺灣林姓兩大望族,祖先都在漳州市
    林氏宗祠,因其中供奉著漳州林姓始祖比幹,又被人稱作「比幹廟」。比幹,在中國歷史中,曾是商朝末代暴君紂王的叔叔,他因忠言直諫,觸動紂王逆鱗,最終被剖心而死。這位千古忠臣又如何成為林姓始祖呢?傳說中比乾死後,他的夫人身懷六甲,逃於長林山中,在深山密林中誕下遺腹子,最終被伐紂成功的周武王賜姓「林」。這就是林姓最早的由來。漳州林氏後人,人傑輩出,濟濟一堂,在林氏宗祠附近,有一座明朝嘉靖帝御賜建造的三間五樓十二柱式的石牌坊。
  • 活動預告 | 本周日,央視主持人康輝要來深圳書城啦
    說起康輝,《新聞聯播》十幾年的嚴密謹慎「國臉」主播,播新聞時的他成熟穩重,給人以信任感。畫風一轉,近期頻頻上熱搜的他,在《新聞聯播》中霸氣回應中美貿易戰而受到觀眾矚目,後又在抖音平臺的《主播說聯播》欄目中成為新晉「網紅」,提醒國泰航空「no zuo no die(不作不死)」等段子,讓其高大上的畫風突變活潑俏皮,十分接地氣。
  • 2020年萬人海滄穿越季正式啟動
    首發儀式後,由海滄知名主持人孟陽領銜,建發國旅金牌導遊、海滄本地通共同帶領在場來賓,乘坐"海滄號"旅遊專車,開啟"海滄一日 閩南千年"穿越之旅,循著不同朝代文化印記,遊覽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青礁村院前社、青礁慈濟祖宮、開臺文化公園、嵩嶼碼頭、海滄灣公園等標誌景點,聆聽背後...
  • 臺灣謝明輝尋根認祖的故事
    臺灣謝明輝尋根認祖的故事作者:臺灣謝明輝 我生長在臺南市西港區,一個偏遠的小鄉村叫樣林村,位於曾文溪畔。我曾聽村裡長輩提起我的第一代開基祖叫謝兩水,於清朝乾隆二十一年來臺,當時他帶大道公保生大帝金身,從福建漳州渡海來臺。初期全村依靠曾文溪捕魚過活,建村墾荒無能力建廟,保生大帝就供奉在自宅裡。建成鳳安宮供奉保生大帝,已是二百年後後世子孫之事了。
  • 【CCTV-7講武堂】《光影中的抗戰傳奇》之《英雄無名》
    8月30日本周日晚17:54,《講武堂》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特別節目《光影中的抗戰傳奇》之《英雄無名》,敬請關注!抗日戰爭時期,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之外,隱蔽戰線同樣進行著驚心動魄的戰鬥。
  •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節在網絡盛大開幕
    本版文/通訊員 吳麗 王賀生 陳雅玲 本版圖/慈濟文化節組委會(除署名外)  網絡傳音,四海同慶。3月28日,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節(下稱「慈濟文化節」)以一種別開生面的形式拉開帷幕——在「今日海滄」公眾號,新浪、騰訊、今日頭條等網絡門戶平臺以及臺灣地區和海外網絡媒體上,文化節組委會精心製作的開幕專題片面向海峽兩岸以及海外保生大帝信眾和網友同步播出,收穫了無數點讚。
  • 奮力打造自貿區「海滄樣本」
    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今年1-3月海滄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仍達到57.13億元,同比增長16.2%;限上批零銷售額為159.3億元,同比增長87.4%;稅收總收入5.05億元,同比增長24.2%;地方級收入3.24億元,同比增長51.8%。「質」則體現在廈門自貿片區掛牌以來至今年3月底,海滄自貿園區新增企業11013家,註冊資本1442億元。
  • 防疫 海滄八旬老人點讚他:這娃「土」到位了
    擔心沒有宣傳到位,再來幾遍,廣播:  土味直接喊話  老少皆宜  聽走不謝  剛滿花甲之年的周亞輝,是海滄街道後井村黨委書記,村民們說他「土」,其實都是在稱讚他工作接地氣。  不信,你再看,宣傳工作再次「加戲」,老把式鑼鼓宣傳隊就像陳年藥方,用起來精準又輕鬆:
  • 見證海滄「芯力量」!海滄IC企業聯合產品發布會30日舉行
    集微網6月28日報導(記者 張軼群)今日,記者從組委會獲悉,《廈門(海滄)集成電路企業聯合產品發布會暨籤約儀式》將於6月30日在廈門海滄舉行,11家集成電路企業(項目)將在活動現場進行產品發布。此次相關企業、項目負責人在發布環節的講解和介紹,也是投資機構、行業人士全面了解海滄集成電路企業和項目的絕佳機會,希望這些優質項目能夠得到資本和產業界的關注和青睞,加速產品和技術的落地及推進市場化進程。近年來,得益於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的專業化運作,海滄集成電路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在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版圖中形成了區域特色。
  • 臺灣遊覽車事故罹難者遺體暫定本周日火化
    臺灣5號高速路發生遊覽車翻覆事故,致33死11傷。(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市蝶戀花旅行社承辦的賞櫻團行程前晚發生遊覽車翻車,導致33死11傷的重大事故。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殯葬業者訂今天下午與家屬協調後續治喪事宜,遺體火化暫定在19日(周日)。 據報導,事故發生後,許多罹難者家屬關心後續治喪事宜與時程表何時公布,希望妥善處理後事,送罹難者家人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臺灣仁本執行副總賴建昌表示,很多家屬詢問後續治喪流程,考量場地與火化爐等因素,目前暫定頭七法會時間為18日(周六)晚上,追悼會及遺體火化安排在19日。
  • 兩岸百位名家將在海滄唱響百年流行樂!
    臺灣京劇大咖海基會原秘書長臺灣同心京劇團團長焦仁和先生率領臺灣京劇眾多名家前來交流——焦仁和焦仁和說,近年來,京劇在臺灣發展得很快,成立於2008年的臺灣同心京劇團,就是其發展的產物。如今,劇團在臺灣每年固定公演,每周都有排戲吊嗓的活動。成員來自社會各界人士,有醫生、律師、教授等成功人士,他們都是京劇表演藝術愛好者。這跟中國人內心的文化認同非常有關係。他認為,中國目前正處於崛起的關鍵時期,臺灣不能掉隊。
  • 【精彩故事】大力開發臺灣
    臺灣收復以後,鄭成功立即採取許多有效的措施,大力進行開發經營。本來,我國人民開發臺灣已有很長的歷史。但在這以前,多半是自發的、零散的,規模比較小,進展也比較緩慢。他在前人的基礎上,第一次對臺灣的開發作了通盤的考慮和周密的計劃,並且運用了他的政治權力,對臺灣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事業進行了全面的經營。在鄭成功父子的主持下,經過臺灣人民的努力,大大加速了臺灣的發展,促進了臺灣社會面貌的變化。鄭成功不但是收復臺灣的英雄,也是建設臺灣的功臣。        鄭成功在收復臺灣以後,第一件事是成立政權機構,建立行政制度。
  • ...很美的旅遊景點,從你所熟知的廈門海滄大橋旅遊區、屏東墾丁...
    關鍵詞:風景非常美 交通很便利 地勢很險要#2 金華·銅山巖簡介:離義烏城區約15公裡的義亭鎮北的平地上,有一山崖拔地而起。它如一隻蹲在地上的雄獅,體長約50米,高約13米,仰頭朝北伸張。這座獅子似的山崖便是銅山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