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度嫌疑人"上映:從是枝裕和電影窺日本文化

2021-01-08 網易娛樂

2018-04-09 15:39:08 來源: 網易娛樂

舉報


是枝裕和與役所廣司


福山雅治與是枝裕和在監視器前

提起日本電影您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有的人可能會率先想到《你的名字。》《多啦衣夢》《聰明的一休》,有的人可能想到《情書》《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羅生門》《東京物語》,當然也不排除有人會想到風靡全球的日本成人動作片。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位被稱之為「當代日本最接近大師」的才情導演。他以前的作品主要以現代日式家庭為背景,從日常的家庭瑣事中尋找生活的味道,進而感悟人生道理。又因曾擔任紀錄片導演,所以他的作品有著強烈鮮明的紀實風格和克制隱忍的語言特點。欣賞他的作品能夠感受到一股穿透人心的震撼。是的,他就是日本電影新浪潮的傑出代表是枝裕和。作為一位地道的日本本土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也都深深的印上了日本民族、社會、文化的烙印。現在就讓我們通過他的鏡頭來一窺日本傳統文化吧。

日本人的生死哲學

死亡是是枝裕和電影中經常表現的主題。但是在他的影片中我們從不會看到「劇中人物因生離死別而呼天搶地悲痛欲絕」的場景。《無人知曉》中,是枝裕和便用日本傳統文學的敘事方式,把一個溫暖哀傷、關乎生死的故事講述得細緻而客觀、沉寂而內斂。這與日本文化中對於死亡的觀念是分不開的。眾所周知日本是個狹窄的島國,自然資源貧乏,地震頻發,生存不易。這讓日本人覺得人生苦短,美好的事物終將消逝,死亡也是一件極為自然的事情。村上春樹在《挪威森林》中曾寫道「死並非是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存在。」因此在日本人心中死亡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應該坦然相待。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情書》中男藤井樹的追思會後,親朋好友可以立即把酒言歡;一部反映死亡主題的《入殮師》可以拍的如此溫情脈脈;還有在日本喧鬧的住宅區周圍為什麼能夠夾雜一些靜謐肅穆的墓地。

從家人吃飯看日本的飯桌文化

是枝裕和的家庭倫理劇中經常會出現一家人圍桌吃飯的場景。其實飯桌文化是日本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日本,同事朋友之間很少隨意登門造訪,他們一般都會把聚會地點選擇在家以外的地方。所以日常的家庭吃飯具有一定的家庭性和儀式感。日本又是個極其重視禮節和唯美形式的國家。飯前餐桌上酒菜湯飯碗筷等的擺放,飯前飯後的寒暄,飯中何時動筷、兩手擺放的位置都要一絲不苟地認真執行。因為在日本的傳統教育理念中儀式的完整度和嚴密性直接反映家庭價值的重視程度。通過一組吃飯鏡頭,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家庭的大致情況。

日本社會男性父權家長制文化與是枝裕和的消解

傳統的日本社會執行著嚴格的男性父權家長制。父權文化在日本家庭倫理劇中隨處可見。父親是一家之主,對妻子、孩子、房子有絕對的控制權。但是是枝裕和的影片卻淡化了父親的形象,《幻之光》《無人知曉》裡面壓根沒有父親角色,《下一站,天國》《空氣人偶》《如父如子》《海街日記》中父親的存在感也極弱。獨特的成長經歷似乎讓他在創造中有意無意的消解著日本社會這一傳統的男性父權文化。「現在不是父親作為家庭支柱的時代,父權中心的價值觀已不存在。所以,事已至此,不必再刻意強求,我反而覺得沒有父權更好。家庭還是以母親為中心比較和平。」是枝裕和如是說。

從丈夫出軌看日本的性文化

日本是全世界性最開放的國家。就連日本的很多高等學府也都有專門研究情色電影的專家學者。在他們看來性是一場無關生殖的無止境的情交,是一種來自於人體內部神聖情慾的交流。男女通過性來構築自我與他者無差別的關聯性。正是有了性,愛情才呈現出了一種令人愉悅的淫靡之味。性本是人世間最本質、最真情、最純潔的東西。所以在日本導演的電影中,開放的情愛場景是個毫不隱晦的表達。森田芳光導演的《失樂園》就是用唯美的情調講述了一個絕望的性愛故事。久木和凜子因為婚外戀情經受不了各種社會壓力,到了雪花飛舞的北方服藥自殺。死時兩個人還在做愛,緊緊抱在一起。

性之名義下的肉體出軌

在是枝裕和的電影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外遇父親的形象(《步履不停》《海街日記》等),這其實也是日本當今社會的真實寫照。2016年日本產經新聞社曾組織過一項出軌調查,就連一向給人含蓄本分的日本女性也有49%承認自己有過外遇。應該說這與日本開放的性文化不無關係。眾所周知,日本是全球最大的AV音像出產國。國內的色情、風俗業不僅合法經營,還是本國僅次於汽車製造業的第二大產業。在日本經常會看到許多大型商場、音像店、便利店到銷售成人音像、書籍、用品,因此它們都是合法經營。許多影院還會有情色電影的拍片。一般的日本人認為性和愛情是分開的,愛情是精神世界的東西。所以在日本社會中流行著「男女雙方接受彼此肉體出軌但不允許精神出軌」的傳說。在日本很多男生到了法定年齡後可能還會光顧風俗店,尋求刺激。即使結婚後,他們可能還會光顧,很多日本女性在知道的情況下也都選擇默許。或許正如是枝裕和自己所說的那樣:「並不是覺得當父親的就一定會搞外遇,但是只能說,這樣的人就在身邊吧。」也正是以「性」之名義,日本社會甚至上演著令人咋舌的家庭亂倫、人獸交合等現象。

殘酷的社會壓力、淡薄的人際關係迫使日本人不斷探尋謀生之道。大和民族歷來是一個尊重強者,善於思考的民族。專於家庭倫理題材創作的是枝裕和也在2017年大膽轉型,拍攝了人生第一部反常規懸疑片。「拍了十幾年的家庭題材,在這部電影中嘗試了突破,希望擴大觀眾對自己影片的關注範圍,將目光投向社會和時代問題。」而吸引他的就是「法庭到底是不是決定真相的地方?」他表示:「是一部法律心理片,這一次我的構想,並不是要做一個推理故事,而是反過來,描寫一個律師,面對一個完全無法捉摸的殺人犯,去感受他時,所產生的困惑。」百聞不如一見,就在本月初是枝裕和的這部新作《第三度嫌疑人》首次在中國大陸上映了。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 杜嘉悅_NK6020

相關焦點

  • 《第三度嫌疑人》 是枝裕和電影首度內地公映!
    由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執導的《第三度嫌疑人》將於3月30日起在全國藝聯專線上映,這也是是枝裕和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內地公映。影片今日曝光首款中文預告,撲朔迷離的劇情揭開冰山一角,冷峻而富於張力的敘事展露無遺。
  • 是枝裕和電影首次在內地上映,《第三度嫌疑人》又將靠內容逆襲取勝?
    《第三度嫌疑人》。建立藝術院線這個口號喊了太多年,但終究還是形式大於內容,文藝片在內地市場的生存之路還是非常的坎坷。 在內地,是枝裕和擁有巨大的簇擁,是影迷為數不多受到追捧的日本導演,但他的作品始終未能在內地大銀幕呈現,成為一個遺憾。然而此次的新作《第三度嫌疑人》則乘著全國藝聯的專車引進內地市場,成為是枝裕和首部登陸內地的影片,想必他的粉絲肯定會為之欣喜。不少影迷在網上紛紛表示: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事情。
  • 是枝裕和談《第三度嫌疑人》
    (《無人知曉》《步履不停》)帶著他最新講述訴訟案件的影片《第三度嫌疑人》回歸大眾視野。《第三度嫌疑人》圍繞有兩次犯罪前科的殺人犯三隅(役所廣司)展開故事,他因為被指控謀殺了前老闆而再度接受審訊。《第三度嫌疑人》(2017)然而在審問的過程中,他的供詞不斷變化,他的律師重盛(福山雅治)開始懷疑他在撒謊。是枝裕和抽空與我們討論了他片中表現出的對日本政府及司法系統的看法。
  • 《第三度嫌疑人》:是枝裕和的善惡實驗
    《第三度嫌疑人》導演:是枝裕和主演:福山雅治、役所廣司、廣瀨鈴類型:劇情 / 懸疑 / 犯罪這是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首部在內地公映的作品。是枝裕和導演以擅長人物關係處理、情感細膩著稱,你也許並不熟悉這個名字,但可能看過《比海更深》、《如父如子》、《步履不停》等。2017年,是枝裕和導演一改風格,導演了這部懸疑片《第三度嫌疑人》。
  • 專訪是枝裕和:《第三度嫌疑人》是一部法庭心理片
    《第三度嫌疑人》劇照是枝裕和曾被稱為日本當代唯一的大師,這個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的高材生,在1995年用一部
  • 拷問法律和人性,是枝裕和懸疑新作《第三度嫌疑人》有何不一樣?
    近期上映的電影《第三度嫌疑人》是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的新作,講述的是一個律師為一位嫌疑人辯護的故事。影片上映之後,是枝裕和導演和這部電影遭遇到了一些類似於「故事不清晰」、「導演不適合把控懸疑題材」等質疑。
  • 《第三度嫌疑人》究竟故事在講什麼 導演枝裕和背景資料揭秘
    ­   由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執導的心理懸疑電影《第三度嫌疑人》今天正式在全國藝術聯盟影院公映,這也是是枝裕和的電影首次在中國內地公映。前晚,影片在廣州舉行超前點映,《第三度嫌疑人》突破了以往是枝裕和聚焦於家庭的電影風格,他用一個懸疑故事來呈現他對平等、正義、人性等等的探尋。
  • 網友解讀《第三度嫌疑人》 死刑是第三度兇手
    由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執導,福山雅治、役所廣司、廣瀨鈴主演的心理懸疑片《第三度嫌疑人》正在全國藝術聯盟院線熱映,越來越多看過的影迷給與了這片高度評價,並稱相比《海街日記》《如父如子》等過往的是枝裕和作品,《第三度嫌疑人》的立意與表達更有嚼勁
  • 網友解讀《第三度嫌疑人》 死刑是第三度兇手?
    《如父如子》等過往的是枝裕和作品,《第三度嫌疑人》的立意與表達更有嚼勁。是枝裕和是當今日本影壇的標誌性人物,被讚譽為「日本當代唯一的電影大師」。是枝裕和特別擅長表現家庭、情感和人性有關的題材,表現手法細膩、剖析思辨深刻,往往在不動聲色間給觀眾帶來深度震動,「於無聲處聽驚雷」。是枝裕和多年來佳作不斷,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頻頻獲獎,在內地影迷中也有極高知名度,此次《第三度嫌疑人》是他的作品首次在內地影院公映,非常難得。
  • 「第三度嫌疑人」是如何三度殺人的?
    電影上映前,是枝裕和接受了包括後臺君在內的幾家媒體的群訪。是枝裕和表示,在拍完《比海更深》後,「希望可以拓展自己感興趣的範圍,擴展自己的視野,接觸到現在的日本社會。」是枝裕和對記者說:「我並不是要揭露日本社會,日本司法制度存在的問題,許多人物逃避真相,假裝看不見真相。沒有這樣做的只有咲江,我認為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日本,我希望大家對此有所想。」
  • 是枝裕和懸疑佳作第三度嫌疑人,探討複雜的人性,結局發人深省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第三度嫌疑人》無疑是一部經典佳作,提到是枝裕和大家都會想到的就是家庭和親情,因為這是他本人最擅長拍的東西,但是看到這部電影的片名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了另外的幾個關鍵詞,一個是『日式本格推理』一個是關於謊言與真相的探究,還有關於人性的解讀,懸疑的外殼包裹之下,導演用『謊言』拼湊出了一重又一重迷霧
  • 《第三度嫌疑人》| 是枝裕和的「殺人容器」
    在《第三度嫌疑人》中,「重複」構成了影片的節奏:律師重盛與嫌犯三隅,兩個出生於北海道,對女兒有著愧疚,都愛吃花生醬的中年男子,是對立的人物重複。影片中,三對有「裂痕」的父女關係:重盛因為工作疏於照顧女兒、三隅因為犯罪被女兒詛咒、咲江則被生父性侵。三對重複的人物關係,因咲江而凝聚在一起。影片中的「三次」殺人,有相似也有變化,三隅兩次犯案手段一致,但一次是原罪,另一次卻是救贖。
  • 電影資源丨《第三度嫌疑人》
    是枝裕和商業片的調性是一致的,是枝裕和的片子算是電影生態鏈中的一個旁支,給電影產業鏈帶來不一樣的色彩。也就是說,是枝裕和習慣性創造——創傷後共同體不過這次的《第三度嫌疑人》分數只有6.7,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 董子健力薦《第三度嫌疑人》:你相信哪一個真相?
    今日起,心理懸疑片《第三度嫌疑人》將在全國藝聯200個城市1208家影院全面上映,這是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代表作《如父如子》《海街日記》)的作品首次登陸中國內地銀幕,用影迷的話來形容:「這是一件值得紀念的事。」
  • 《第三度嫌疑人》口碑爆棚或密鑰延期,觀眾:片長太短不夠看!
    日本電影《第三度嫌疑人》是由日本東寶映畫、GAGA發行的124分鐘懸疑片。影片由福山雅治主演,役所廣司、廣瀨鈴共演,觀眾好奇電影《第三度嫌疑人》片長是多長時間,影片上映多久下映?下面一起看看相關介紹!《第三度嫌疑人》講述了一位律師為兇殺案嫌犯辯護,卻從對方前後不一的供述中發現線索,發掘出看似確鑿的案情背後的真相。是枝裕和擔任導演、編劇和剪輯,以冷峻細膩的鏡頭講述了這個撲朔迷離的懸疑故事。此次,是枝裕和用文藝手法講述犯罪懸疑片的方式頗具亮點,無論是細膩情感的呈現,還是對人性百態的探究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 是枝裕和《第三度嫌疑人》點映獲贊 役所廣司福山雅治廣瀨鈴飆戲超過癮
    不僅是枝裕和實力「圈粉」,影片的方方面面均收穫高度評價,實力巨星福山雅治、役所廣司、廣瀨鈴等同臺飆戲飆戲更是令觀眾大呼過癮:「役所廣司的演技細膩震撼,在劇情的不斷反轉中模糊善惡,時而好人時而魔鬼,撐起了整部電影。」「役所廣司、福山雅治、廣瀨鈴等是幾代演員中的佼佼者,同臺飆戲火花四射,無論情緒的壓抑和爆發、情感的交鋒或交融,都是演得精彩看得過癮!」
  • 《第三度嫌疑人》:是枝裕和的真相、瑣碎與迷失
    新片《第三度嫌疑人》超出了是枝裕和以往的家庭題材範疇,但在這部犯罪懸疑片裡,導演所關注的依然是有關家庭、人性和命運的議題。幾年前,在看過《聶隱娘》後,是枝裕和曾表達過類似的意願:他希望像自己仰慕的侯孝賢導演一樣,走出個人記憶和創作上的舒適區,探索更豐富的題材和美學形式。《第三度嫌疑人》或許就是他在這條路上走出的第一步。
  • 《第三度嫌疑人》在懸疑推理中,探討人性中的黑暗與溫情
    《第三度嫌疑人》由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執導,福山雅治、廣瀨鈴、役所廣司主演。是枝裕和導演以擅長人物關係處理、情感細膩著稱,是國內外影迷極為追捧的具有西方思維和東方美學的電影大師。導演在這次影片創作過程中,大膽跳出「舒適區」,嘗試以更為類型化的敘事方式講述了一個關於家庭、關於人性與社會倫理的溫情故事。這也與藝聯放映影片的主旨立意一脈相承,藝聯希望將更多如《三塊廣告牌》《第三度嫌疑人》一樣可以觸動人心、引人深思的藝術電影搬上大銀幕。
  • 《第三度嫌疑人》雙男主飈演技 拷問法律與人性
    第三度嫌疑人》今日再度曝光了一組宣傳照,片中的角色及影片的調性逐漸揭開面紗。該片由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執導,這是是枝裕和首部在內地公映的作品,是全國藝聯在《海邊的曼徹斯特》、《尼斯:瘋狂的心》、《三塊廣告牌》之後第四部與影迷們見面的專線放映外國影片。 《第三度嫌疑人》日語原名《三度目の殺人》,意為第三次的殺人犯罪,講述律師重盛(福山雅治 飾)為有犯罪前科的殺人犯三隅(役所廣司 飾)辯護。
  • 《第三度嫌疑人》看懂了嗎?導演親自為你解謎
    是枝裕和導演的影片《第三度嫌疑人》已於3月30日在全國藝術聯盟正式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