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問法律和人性,是枝裕和懸疑新作《第三度嫌疑人》有何不一樣?

2021-01-09 木易電影

近期上映的電影《第三度嫌疑人》是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的新作,講述的是一個律師為一位嫌疑人辯護的故事。

影片上映之後,是枝裕和導演和這部電影遭遇到了一些類似於「故事不清晰」、「導演不適合把控懸疑題材」等質疑。儘管不同的觀眾看電影會有不同的感受,但因為一部帶有嘗試意味的作品就質疑是枝裕和導演的水準,未免還是有些狹隘了。

實際上,《第三度嫌疑人》算得上是是枝裕和首次執導懸疑題材的電影,它有懸疑電影那種疑竇重重的味道,也有是枝裕和慣常的平淡與細膩。

在是枝裕和以往的電影作品裡,無論是《步履不停》、《如父如子》,還是《海街日記》、《比海更深》,都可以看到他對生活的細膩觀察與表現。他的電影看上去平淡庸常,看完則回味雋永,意味深長。

平靜、細膩、溫和,這成了是枝裕和鮮明的風格。他把這種風格延續到了《第三度嫌疑人》裡,即使是一部懸疑題材的電影,也還是能體會到那種緩慢的、平靜的溫和味道。

可也正是因為這種風格的融入,令影片看起來不像常見的懸疑電影那樣緊張和扣人心弦,少了大部分觀眾印象中那種懸疑片的味道。此外,因為片中「嫌疑人」的數次翻供,讓一些觀眾覺得影片的故事講得「不清晰」。

該片節奏緩慢,情節平淡,需要沉下心去看,才會發現,是枝裕和的懸疑電影並不是要通過情節來扣人心弦,而是通過對「真相」的多次表述,來探討立場與法律的關係,反映人性的多樣性。

役所廣司飾演的「嫌疑犯」三隅高司數次「翻供」,引出多種真相的可能。而廣瀨鈴飾演的女孩咲江說出的線索,則折射了另一種看待真相的角度。

最終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三隅的犯罪到底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女孩?影片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卻留出了讓觀眾思考的空間。福山雅治的表現中規中矩,役所廣司則奉獻了精彩的演技,廣瀨鈴依舊很驚豔。

《第三度嫌疑人》和其他懸疑電影相比,可能少了那種暢快觀感,也少了那種「燒腦體驗」,但裡頭對法律、人性的探討並不失深刻。是枝裕和的嘗試雖然在敘事與節奏方面有可提升之處,但它仍然是值得一看的。

有意思的是,片中印象最深的,居然是橋爪功那一小段的演出以及那一個三人躺在雪地上鏡頭緩緩升起的畫面——那還是挺是枝裕和的。

PS:文字為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第三度嫌疑人》:是枝裕和的善惡實驗
    《第三度嫌疑人》導演:是枝裕和主演:福山雅治、役所廣司、廣瀨鈴類型:劇情 / 懸疑 / 犯罪這是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首部在內地公映的作品。是枝裕和導演以擅長人物關係處理、情感細膩著稱,你也許並不熟悉這個名字,但可能看過《比海更深》、《如父如子》、《步履不停》等。2017年,是枝裕和導演一改風格,導演了這部懸疑片《第三度嫌疑人》。
  • 《第三度嫌疑人》雙男主飈演技 拷問法律與人性
    《第三度嫌疑人》雙男主飈演技 拷問法律與人性 該片由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執導,這是是枝裕和首部在內地公映的作品,是全國藝聯在《海邊的曼徹斯特》、《尼斯:瘋狂的心》、《三塊廣告牌》之後第四部與影迷們見面的專線放映外國影片。 《第三度嫌疑人》日語原名《三度目の殺人》,意為第三次的殺人犯罪,講述律師重盛(福山雅治 飾)為有犯罪前科的殺人犯三隅(役所廣司 飾)辯護。
  • 是枝裕和懸疑佳作第三度嫌疑人,探討複雜的人性,結局發人深省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第三度嫌疑人》無疑是一部經典佳作,提到是枝裕和大家都會想到的就是家庭和親情,因為這是他本人最擅長拍的東西,但是看到這部電影的片名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了另外的幾個關鍵詞,一個是『日式本格推理』一個是關於謊言與真相的探究,還有關於人性的解讀,懸疑的外殼包裹之下,導演用『謊言』拼湊出了一重又一重迷霧
  • 《第三度嫌疑人》在懸疑推理中,探討人性中的黑暗與溫情
    《第三度嫌疑人》由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執導,福山雅治、廣瀨鈴、役所廣司主演。是枝裕和導演以擅長人物關係處理、情感細膩著稱,是國內外影迷極為追捧的具有西方思維和東方美學的電影大師。導演在這次影片創作過程中,大膽跳出「舒適區」,嘗試以更為類型化的敘事方式講述了一個關於家庭、關於人性與社會倫理的溫情故事。這也與藝聯放映影片的主旨立意一脈相承,藝聯希望將更多如《三塊廣告牌》《第三度嫌疑人》一樣可以觸動人心、引人深思的藝術電影搬上大銀幕。
  • 《第三度嫌疑人》究竟故事在講什麼 導演枝裕和背景資料揭秘
    ­   由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執導的心理懸疑電影《第三度嫌疑人》今天正式在全國藝術聯盟影院公映,這也是是枝裕和的電影首次在中國內地公映。前晚,影片在廣州舉行超前點映,《第三度嫌疑人》突破了以往是枝裕和聚焦於家庭的電影風格,他用一個懸疑故事來呈現他對平等、正義、人性等等的探尋。
  • 專訪是枝裕和:《第三度嫌疑人》是一部法庭心理片
    《電影文學》曾經有一篇文章這樣評價,「(是枝裕和)常以一種看似中立的態度來表現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物件……觀眾又能感受到這些物件中包含了某種意味或美感」。而這一次,是枝裕和的新作《第三度嫌疑人》好像在內容上打破了他以往的傳統,看過的人在網絡上表達了失望,仿佛這個屈服於類型片的是枝裕和違背了他以往文藝的品性。
  • 《第三度嫌疑人》 是枝裕和電影首度內地公映!
    由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執導的《第三度嫌疑人》將於3月30日起在全國藝聯專線上映,這也是是枝裕和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內地公映。影片今日曝光首款中文預告,撲朔迷離的劇情揭開冰山一角,冷峻而富於張力的敘事展露無遺。
  • 是枝裕和談《第三度嫌疑人》
    (《無人知曉》《步履不停》)帶著他最新講述訴訟案件的影片《第三度嫌疑人》回歸大眾視野。《第三度嫌疑人》圍繞有兩次犯罪前科的殺人犯三隅(役所廣司)展開故事,他因為被指控謀殺了前老闆而再度接受審訊。《第三度嫌疑人》(2017)然而在審問的過程中,他的供詞不斷變化,他的律師重盛(福山雅治)開始懷疑他在撒謊。是枝裕和抽空與我們討論了他片中表現出的對日本政府及司法系統的看法。
  • 清明佳片登院線 《第三度嫌疑人》口碑爆表刷高分
    以下是部分網友好評摘錄:《第三度嫌疑人》可能一百個人去看會有一百種不同的觀影體驗,看這部電影就像玩尋寶遊戲一樣,每個細節每段對話都隱含了對社會的思考,久久無法忘懷的電影,思緒萬千,從此喜歡上了是枝裕和這個導演。
  • 董子健力薦《第三度嫌疑人》:你相信哪一個真相?
    今日起,心理懸疑片《第三度嫌疑人》將在全國藝聯200個城市1208家影院全面上映,這是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代表作《如父如子》《海街日記》)的作品首次登陸中國內地銀幕,用影迷的話來形容:「這是一件值得紀念的事。」
  • 網友解讀《第三度嫌疑人》 死刑是第三度兇手
    由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執導,福山雅治、役所廣司、廣瀨鈴主演的心理懸疑片《第三度嫌疑人》正在全國藝術聯盟院線熱映,越來越多看過的影迷給與了這片高度評價,並稱相比《海街日記》《如父如子》等過往的是枝裕和作品,《第三度嫌疑人》的立意與表達更有嚼勁
  • 網友解讀《第三度嫌疑人》 死刑是第三度兇手?
    《如父如子》等過往的是枝裕和作品,《第三度嫌疑人》的立意與表達更有嚼勁。是枝裕和特別擅長表現家庭、情感和人性有關的題材,表現手法細膩、剖析思辨深刻,往往在不動聲色間給觀眾帶來深度震動,「於無聲處聽驚雷」。是枝裕和多年來佳作不斷,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頻頻獲獎,在內地影迷中也有極高知名度,此次《第三度嫌疑人》是他的作品首次在內地影院公映,非常難得。
  • 【測評】《第三度嫌疑人》:家庭片導演拍懸疑片,看得人精神分裂
    在日本奧斯卡上大殺四方的作品,就是是枝裕和的新作《第三度嫌疑人》。該片同樣登上了國際大獎的舞臺,得到第74屆金獅獎最佳影片提名。  《第三度嫌疑人》不是,它如果暗示了一個結局,哪怕在觀眾中激起唇槍舌戰,它都履行了一個懸疑片的義務,但「沒有真相」則是懸疑片失格了,不怪那麼多觀眾覺得故弄玄虛、曖昧不明。 故事說完,那麼問題只剩一個:內核夠不夠有料。 一般來講,內核表現得好,有兩種形式。
  • 《第三度嫌疑人》:沒有真相的真相
    文/夢裡詩書如果單將《第三度嫌疑人》作為一部犯罪懸疑片來看,其無視邏輯的展開不得不說是極為糟糕的,但身為導演的是枝裕和只是為電影假借了一件懸疑的外衣,伴隨著劇情三度反轉,越發耐人尋味的內核,在法律與人性關係的探討中對社會現實的寫照,逐漸被模糊的真相反而打破了電影本自懸疑的格局。
  • 是枝裕和電影首次在內地上映,《第三度嫌疑人》又將靠內容逆襲取勝?
    《第三度嫌疑人》。 在內地,是枝裕和擁有巨大的簇擁,是影迷為數不多受到追捧的日本導演,但他的作品始終未能在內地大銀幕呈現,成為一個遺憾。然而此次的新作《第三度嫌疑人》則乘著全國藝聯的專車引進內地市場,成為是枝裕和首部登陸內地的影片,想必他的粉絲肯定會為之欣喜。不少影迷在網上紛紛表示: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事情。
  • 影片推薦《三度嫌疑人》
    備受關注和好評的日本電影《第三度嫌疑人》將於3月30日起,《第三度嫌疑人》由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執導,福山雅治、廣瀨鈴、役所廣司主演。
  • 《第三度嫌疑人》是一部打著推理懸疑外衣的家庭倫理電影!
    不管是幸福的瞬間,還是深沉的人性,日本的影人總是能從平凡的生活瞬間中提煉出來讓人久久難以忘懷的吉光片羽。其中,首當其衝的南哥要推薦是枝裕和。2017年是枝裕和的一部電影讓他獲得了很多負面評價,類似「走下神壇」「撲街」「拍的像坨X」等等。這部電影就是《第三度嫌疑人》。
  • 《第三度嫌疑人》:是枝裕和的真相、瑣碎與迷失
    新片《第三度嫌疑人》超出了是枝裕和以往的家庭題材範疇,但在這部犯罪懸疑片裡,導演所關注的依然是有關家庭、人性和命運的議題。幾年前,在看過《聶隱娘》後,是枝裕和曾表達過類似的意願:他希望像自己仰慕的侯孝賢導演一樣,走出個人記憶和創作上的舒適區,探索更豐富的題材和美學形式。《第三度嫌疑人》或許就是他在這條路上走出的第一步。
  • 《第三度嫌疑人》| 是枝裕和的「殺人容器」
    在《第三度嫌疑人》中,「重複」構成了影片的節奏:律師重盛與嫌犯三隅,兩個出生於北海道,對女兒有著愧疚,都愛吃花生醬的中年男子,是對立的人物重複。影片中,三對有「裂痕」的父女關係:重盛因為工作疏於照顧女兒、三隅因為犯罪被女兒詛咒、咲江則被生父性侵。三對重複的人物關係,因咲江而凝聚在一起。影片中的「三次」殺人,有相似也有變化,三隅兩次犯案手段一致,但一次是原罪,另一次卻是救贖。
  • 【TMT】披著殺人案的懸疑外衣《第三度嫌疑人》
    3月31日三月的最後一天TMT迎來了第三講最新犯罪懸疑電影《第三度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