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晚清的吹哨人

2021-02-13 李強好書伴讀

魏源:晚清的吹哨人

文:愈嘉    編輯:先知書店店長、李強

每個荒誕的時代,都盛產魏源式的悲劇。

1898年,伊藤博文辭去日本首相後,訪問中國。李鴻章與之會面時,討教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伊藤博文給出的答案是:「可以去看魏源的《海國圖志》。」

魏源是誰?他的《海國圖志》為何在中日兩國命運迥異?

▍因「批評諫言」屢遭貶斥

魏源出生於湖南的一個名門望族,自幼勤奮好學,飽讀詩書。他成年後,學養深厚,文採飛揚,被林則徐一眼相中,招入其幕府襄助政務,二人時常磋談時局,以求興利除弊。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軍潰敗。開戰之時,國人對英國了解之偏缺,讓人咋舌,魏源的伯樂,也是當時最「開化」的官員林則徐,竟然認為英軍士兵的膝蓋不會彎曲,只要登岸便會任人宰割。以此知彼,焉能不敗?

隨著鴉片戰爭的慘敗,林則徐被道光皇帝革職流放。

1841年,流放途中的林則徐,與魏源在京口秉燭夜談,坐困愁城。在漆黑的夜幕中,林則徐將早年收集的西方資料,交給了這位肝膽相照的摯友,囑託他編撰成《海國圖志》,以喚醒國魂,了解世界。

自此,《海國圖志》的編撰便貫穿了魏源的餘生,這部書不僅改變了他的命運,也改變了中日國運。

假如我未曾見過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這句話用在魏源身上,恰當不過。

編撰《海國圖志》的過程中,他看到外面世界的光明,便無法再忍受現實的貪腐和不公。

在主政淮北期間,魏源清晰地意識到,晚清朝廷所壟斷的鹽政漕運,名為國有,但實際上,大小官員上下其手,中飽私囊,不僅百姓慘遭盤剝,窮無立錐之地,而且朝廷每年都要給予以巨額補貼,成為中央財政的一大痼疾。

魏源不斷上書,痛陳時弊,並抨擊朝廷中的「桑弘羊」、「王安石」之流,主張嚴格限制官員經商,改官辦為民辦,實行以民營為主的方針。

但是,他的主張非但沒有受到重視,反而被駁斥為「妄議朝廷」「誤國大謬」,並得罪了頂頭上司楊以增,被貶為高郵知州。

1853年,太平天國運動正如火如荼。時任高郵知州的魏源,剿滅了進犯的太平軍,但曾經的頂頭上司楊以增,此時已貴為「剿賊總督辦」,以「遲誤公報」為由,將魏源罷官奪職,逼迫他告老還鄉。

四年後,魏源在抑鬱中逝世,身後留下了皇皇百餘卷的《海國圖志》。

▍《海國圖志》在中日兩國的不同命運

蘇格拉底曾說,「我這個人,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是一隻牛虻,這個國家好比一匹碩大的駿馬,可是由於太大,行動迂緩不靈,需要一隻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煥發起來。」

公共知識分子是一個國家歷史和現狀的觀察家和批判者。他們肩負推動觀念更新、揭露和批判醜惡、呵護文明、維護正義的重任。

不過,逆耳忠言總不如甜蜜的頌歌那麼動聽,權勢者總是置之不理,甚至不惜動用權力打壓、圍剿,將其置之死地而後快。

公共知識分子的處境,是國家文明程度的縮影。在一個國家現代化以前,公共知識分子必然同自己的祖國一齊受難。


魏源及其《海國圖志》的故事便是晚清知識分子,在大變局中悲慘命運的最好例證。

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聲悽厲呼喊,便是魏源發出的,袁偉時曾把魏源的《海國圖志》評價為晚清進步潮流的智慧閃光:

首倡破華夷之辨——衝破妄自尊大的思想桎梏,平等地看待西方。

大力讚揚西方的政治制度——《海國圖志》把美國奉為典範,成為中國人對現代文明的第一曲讚歌。

藏富於民,打破壟斷,放開市場——在兩淮主政時期,深感官有之弊端,主張還民眾以經濟自由。

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開設現代化工廠。」

然而,不準以夷變華的「天朝心態」毀掉了中國的現代化。朝野上下對《海國圖志》嗤之以鼻,不僅被國人視為「禍國殃民之作」,滿朝文武更是將其斥之為「長洋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魏源本人更是被污衊為「漢奸賣國賊」。

洋務派大臣李鴻章堅持「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而張之洞也主張「中體西用」的基本國策。

主抓晚清經濟改革的盛宣懷,更是把「官督商辦」作為不可動搖的基本原則,並言之鑿鑿「非商辦不能謀其利,非官督不能防其弊」。

弔詭的是,魏源的《海國圖志》卻在日本大放異彩——不僅再版數十次,而且以福澤諭吉、伊藤博文等日本維新人士,讀罷此書,便紛紛拋棄儒學,轉而學習西方經典,民間學習西方的熱情更是勢不可擋。

於是,在日本明治維新中出現的,是與大清完全相反的景象。

在維新派的主導下,日本仿照西方,進行了全面的制度轉型,頒布憲法,實行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權分立政治制度。

在經濟改革方面,伊藤博文說:「日本為什麼要辦實業,真正的目的是示以實利,以誘人民」,他以1日元的價格,把當時日本最大的國有造船廠賣給了日本商人巖崎彌太郎,這就是著名的三菱集團的前身。自此,日本的造船業乃至整個工業都獲得了飛速的發展。

「保守」與「開放」,不同的選擇帶來了不同的結果,歷史的分野在這裡展開,又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匯集,最終,北洋海軍被日本聯合艦隊全殲,日本徹底取代了大清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可見,一個民族最大的遺憾並不是無知,而是封閉通往真知的大門。在閉關鎖國環境下生長、見少識淺的中國精英階層,導致現代文明的傳播在中國異常艱難,最終釀成巨大的歷史悲劇!」

 

回顧百年中國,歷史悲劇一再重演。文明與野蠻的纏鬥依然沒有結束。中國人為何會遭受這樣的大災難?而經歷了大災難之後是否能轉化為大智慧?

 

如果沒有正確的史觀,大災難絕不會帶來大覺醒。因此我們必須跳出自身,從世界看中國,從而獲得真知。歷史在哪裡扭曲,就在哪裡突破。為此先知書店誠薦「劍橋中國史」:

 

《劍橋中國史》由上百位優秀的漢學家聯合編撰,從「為什麼中國自秦始就無封建,只有專制」、「為什麼漢朝才完成政治合法性的思想改造」的秦漢史,一直講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運動,最嚴重的影響不是經濟,而另有所在」等中國的近現代歷史。堪稱一部毫無忌諱的歷史書。

 

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國歷史,「劍橋中國史」所持的價值觀和歷史觀,可以豐富我們的思想,開闊視野。袁偉時老師說:本書意識形態束縛少,代表了時代最高水平。是讀中國歷史繞不開的經典。歷史不僅是過去事件的回溯,更是人類精神的寄託。識別下圖二維碼,即可一鍵收藏。讚賞小編。

▼ 點擊閱讀原文,與思想者同行

相關焦點

  • 魏源的《海國圖志》與廣東的文化淵源 (上)
    我們今天挖掘魏源的《海國圖志》與廣東的文化淵源,就不能不提到林則徐,雖然他既不是廣東人,也不是湖南人,但這位非凡的福建人卻在廣東創造了驚天動地的偉業,又和湖南人魏源有著長達數十年的深厚友情。林則徐在江蘇做官時,魏源的父親魏邦魯是他的部屬,曾在蘇州官錢局當差,從事文秘工作,魏老先生的行事作風往往「破除積習,不受陋規」,因此頗為林則徐欣賞。
  • 《吹哨人》吹哨人制度
    看片子之前還不知道何為吹哨人,而片子看的時候並不是讓人很有感觸,大概是因為沒有真正體驗地震類似的災害。故事的情節有點不能深究,但是演員的演技還算在線。但是經歷2019-nCoV 肺炎病毒流感的事情,真實讓人有所體會。
  • 《吹哨人》對 「吹哨人」 誤解頗深
    雖然名義上講的是「吹哨人」,但看完之後你很可能根本不明白「吹哨人」到底是什麼人,反而對於片中謎之婚戀觀反覆回味。 那什麼是吹哨人呢?「吹哨人」是whistleblower的直譯,我們更熟悉的稱呼是「舉報人」,大眾印象最深的吹哨人,可能就是揭露「稜鏡門」的斯諾登了。
  • 《吹哨人》
    這是今年學到的一個新詞——吹哨人。提到吹哨人就不得不提及新冠肺炎的吹哨人——李文亮醫生。很難想像,2020年的開局是這麼的艱難。當一場病毒席捲整個世界的時候,那些具有良知具有勇氣的醫生,敢於第一個站出來吹響警醒的哨子,我想不用去過多的解釋這個「吹哨人」的意思,大家也能明白。這部有湯唯和雷佳音主演的電影,正是通過一個波折的故事而講解了「吹哨人」這麼一個概念。
  • 《吹哨人》只見吹哨人,未聞吹哨聲
    吹哨人指所在企業或組織存在重大問題、嚴重威脅公眾利益時,不惜面臨巨大危險勇敢揭露的人。2020年伊始,中國武漢被新冠病毒率先攻下。吹哨人李文亮也不治身亡。我想,這裡的「吹哨人」應該是最深入人心的一次概念洗禮。
  • 時代夾縫中的魏源|文藝犯·銳見
    正當天朝上下大快人心、歡欣鼓舞之際,形勢卻急轉直下,迅速逆轉。不甘失敗的英國政府悍然發動了對華戰爭。大清軍隊的失敗令人猝不及防,觸目驚心。1841年1月7日,英軍攻佔虎門的大角、沙角炮臺,清守軍死傷700餘人,如此巨大的傷亡換來的是,英軍受傷38人,無一人死亡。
  • 魏源為什麼被稱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1794—1857年),湖南邵陽人,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與龔自珍齊名,同屬主張「經世致用」的今文學派,曾任內閣中書,晚年棄官學佛,整理著述,隱居杭州。魏源有一個享譽四海的稱號,他被稱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麼,魏源為什麼會得到這樣一個稱號呢?
  • 什麼是「吹哨人」?美國如何保護「吹哨人」?
    美國的《吹哨人保護法案》制定的過程可以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參考。《吹哨人保護法案》最早可以溯源到發生在1972年的水門事件,當時的民主黨總部遭到竊聽之後,美國聯邦調查局組成專案組在特別檢察官的指揮下進行調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當時在任的美國總統尼克森可能捲入事件,調查組接到來自聯邦調查局最高層的指示:停止調查;對調查中發現的事實不予公開;調查組成員不得向包括媒體在內的外界透露調查的進展。
  • 魏源與林則徐:一對生死不渝的知己,開啟近代中國思想啟蒙的閘門
    這個人就是比他小9歲,時年47歲的湖南邵陽縣人魏源(今隆回縣司門前鎮人)。 林則徐和魏源,如今都馳名天下,一個是虎門銷煙、奮力抗英的民族英雄;一個是中國最早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家。但很少人知道,林魏兩人是一對生死不渝的知己,是他們聯手開啟近代中國思想啟蒙的閘門。
  • 《吹哨人》哨子
    「吹哨人」起源於英倫警察吹的哨子,以此引起同僚和民眾注意的動作,現延伸為第一個挺身而出,使公眾注意到政企的不當行為,從而威脅到公眾利益事件的勇敢揭發者從表面意思看,這些人是「叛徒」,但在現代複雜的環境下,他們維護公眾、公共安全,是正義底線的看門人。電影《吹哨人》講述的是一場橫跨三大洲的極致追擊,影片既刺激又懸疑重重,險象環生。
  • 《吹哨人》一個普通觀眾的角度來看吹哨人
    我看了50分鐘,還是不知道吹哨人是什麼。看了58分鐘,我只看出了行賄者的死亡之謎以及被行賄者的被追殺之旅。所以,這是吹哨人是什麼?難道導演要觀眾看著看著去百度一下嗎?故事要從這裡說起。其實故事很簡單,就是大頭的外國公司通過行賄和湯唯老公的公司進行合作,此時湯唯已經厭倦了當她老公收黑錢代言人的生活,所以她打算離婚。
  • 【福利】《吹哨人》挺身而出,靜候佳音!
    大燕網在聊天對話框內輸入關鍵字【吹哨人】,即可有機會免費領取電影票。
  • 《紅樓夢》裡誰是賈府的吹哨人?
    所謂吹哨人,顧名思義是吹哨子的人。吹哨人(英語Whistleblower),又叫告密者、吹哨者,粵語稱魁,指的是揭露一個組織內部非法的、不誠實的或者有不正當行為的人。西東認為,吹哨人這個概念要具有三個要素,才能稱其為吹哨人。哪三個要素?人、哨子、哨音。
  • 《吹哨人》哨聲長鳴
    當然整部影片的主體是我非常非常喜歡的,有了吹哨人的存在,公平和正義才不會缺席。2020.02.07李文亮,一個勇敢的吹哨人,就這樣離開了。大家無限的悲痛和難過,我們接下來要思考如何建立一個吹哨人制度,去保證為眾人抱薪者免凍斃於風雪中。
  • 電影《吹哨人》觀後感
    《吹哨人》是一部講述在社會責任與個人利益之間做抉擇的故事,通過新鮮的題材與獨特的視角,讓大家在兩個並不完美的主角身上看到了普通人身上肩負的責任。重情的男人肯定念舊情,再老實平凡的男人腦子一熱就拒絕不了美色的誘惑,然後事後才去後悔和懊惱,我們身邊多少人是這樣子! 常常聽別人說,以後我老公要是出軌我肯定和他離婚,然後搞死他。現在呢,覺得如果結了婚,老公出軌了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以原諒,改正了繼續對我好就行。
  • 電影《吹哨人》觀後感
    《吹哨人》是一部講述在社會責任與個人利益之間做抉擇的故事,通過新鮮的題材與獨特的視角,讓大家在兩個並不完美的主角身上看到了普通人身上肩負的責任。電影裡馬珂、周雯的這段婚外情一直延伸著劇情的發展,初戀只需提起過去和投情送抱,就擊垮了一個曾經熱愛家庭的男人的理智,並成功把這個男人卷進案件陰謀的漩渦之中。
  • 《吹哨人》標題送給齊溪
    吹哨人沒告成功,靠一幫牛逼的朋友成功告御狀,同時也為國內高工當吹哨人的失敗而感到悲哀。在澳大利亞,至少他成功當吹哨人了,高工連機會都沒得。齊溪的表演大讚,不知道是她演得好還是這個角色好,反正看完這個電影我記住她了,留的眼淚都給她了。
  • 《吹哨人》吹哨人一共有幾次反轉
    雷佳音和湯唯第一次見面的地方十二門徒本身就有背叛的意思,導演早早就揭示了倆人不尋常的關係,大結局齊溪AI換臉湯唯的反轉導演也早就在之前齊溪與雷佳音視頻的時候埋下伏筆,《吹哨人》真的太值得二刷挖掘了~滿滿的細節!
  • 電影《吹哨人》北卡驚悚上映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走進北卡↑↑由薛曉路執導,湯唯、雷佳音領銜主演的電影《吹哨人》在北卡同步上映啦!
  • 美國吹哨人爆料美國感染者已超1000例?別侮辱「吹哨人」了
    號稱美國「吹哨人」的保羅·科特雷爾博士,其公布的所謂「爆料簡訊」來自海外版抖音「Tik Tok」,早在1月28日已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