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為期3天的2020年度國家醫保目錄準入談判工作拉開帷幕。今年的談判品種涉及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參加首日談判的藥品主要集中在糖尿病、高血壓、罕見病等領域。參加當天談判的國內外知名企業眾多,如諾華製藥、輝瑞、葛蘭素史克、百傲萬裡、禮來製藥、廣育堂等。
有參加談判的藥企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談判沿用去年的細則,大多數品種採取比較磋商的方式。藥企每個談判品種最多可有3個人參與談判,有兩次報價機會,若兩次報價均超過預期價的15%,將直接出局。談判時間最多半小時。
上午,有剛結束談判的藥企人士寬慰其他藥企同行 " 不要太緊張了 ",似乎能略微緩解一下緊張的氣氛。但到了下午,也有結束談判的藥企直言,談判過程非常激烈。
對於談判結果,大多數藥企都顯得有些 " 神秘 ",僅就記者現場觀察到的而言,發現有對同事點頭示意者,也有眉頭緊鎖著離開會場的。
值得注意的是,下午有一位藥企人士走出會場後表示,其公司中成藥獨家品種降價 40%。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備受市場關注的 PD-1/L1 類產品或於第三天即 12 月 16 日進行醫保談判。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周程程 攝
兩次報價高出 15% 將直接出局
" 很多今天上午談判的藥企早上 7 點就到了,7:45 左右就已在排隊,準備進場。" 劉明(化名)在談判會場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是來自一家跨國藥企的人士。
下午情況也有些類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會場外注意到,13:20 左右,參與談判的企業人士就已排起長隊等待進入,有的手持紙質文件或資料,還有人攜帶著計算器。
圍在隊伍兩側的,主要都是藥企的人員,他們因談判人數控制在 3 人以內而無法進入會場,此外還有像劉明這樣被派來提前 " 打探 " 情況的人員。
劉明所在的企業將於 12 月 15 日開始談判,談判規則、談判專家組成以及風格等,都是他最關心的問題。
據現場參與談判的藥企人士透露,談判規則與去年一致,談判專家組也仍然分為 5 組。
一位剛談判完走出會場的企業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兩次報價必須落在高於目標價 15% 的區間以內。如果第一次落在這個區間,可以繼續談判;而第二次報價非常關鍵,談判專家會告訴企業這是最後一次報價機會,如果報價依然高出目標價的 15%,就沒機會再談,直接出局了。
" 談判最多半個小時。" 上述企業的人士表示,如果難以作出決策,會提供機會讓企業溝通商量。
上述人士向其他企業的同行傳授經驗說:"真的不要太緊張了,反正就是永不放棄。專家說價格還有差距,那你就說『我們還要爭取、永不放棄』。"
但劉明還是感到緊張。" 壓力其實特別大。" 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所在企業 15 日有多個品種將要談判,當然是都想進入醫保,前期也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但不等談判完,最後的結果誰都無法預料。
另有一家跨國藥企人士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12 月 15 日其所在企業將有兩個品種參與談判,兩個都有想進醫保的決心,但企業也要考慮國際價格問題," 希望能有好的結果。"
PD-1/L1 產品醫保談判競爭激烈
與國家醫保局過去兩年開展的醫保目錄調整工作相比,本輪調整實行申報制度,即企業對談判品種自行申報,符合規定的,即可納入談判範圍。
對於今年參與談判的品種,9 月 18 日醫保局發布的初審名單通過形式審查的共有 751 個品種,有業內人士曾透露:經過評審後有 300 多個產品獲得通過。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消息向在場藥企核實。有藥企人士對記者表示,僅知曉其所在企業談判品種數量與具體哪天談,對其他企業情況並不知曉。但也有藥企人士稱,談判品種共有 100 多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藥企人士處了解到,參加第一天醫保談判的藥品除了糖尿病、高血壓等藥品外,還有罕見病治療藥物。
從初審名單來看,多個罕見病藥物有望參與本輪醫保談判,如用於治療黏多糖貯積症Ⅳ A 型患者的百傲萬裡的依洛硫酸酯酶 α 注射液等。
今年12月,國家醫保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 2892 號建議的答覆中透露,醫保部門高度重視罕見病的用藥保障工作,目前已在我國上市且有適應症的 50 餘種藥品中,已有 40 餘種納入了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國家醫保局同時也指出,對於部分價格特別昂貴的特殊罕見病用藥,由於遠超基金和患者承受能力等原因,無法被納入基本醫保支付範圍。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備受關注的 PD-1/L1 產品談判或於12 月16日開啟。
去年的醫保談判中,跨國藥企默沙東、百時美施貴寶和本土藥企君實生物、信達生物參與醫保談判,最終僅信達生物的 " 達伯舒 " 談判成功納入醫保。而恆瑞醫藥的卡瑞利珠單抗和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則因獲批時間較晚而錯失當年的醫保談判入場券。
儘管達伯舒降幅達到63.73%,但其因納入醫保也享受到巨大紅利。根據公司半年報,達伯舒 1~6 月銷售額同比增長 177.7%,達到 9.21 億元。
今年的競爭或許會更加激烈。從國家醫保局9月份發布的初審名單看,除信達生物的達伯舒外,包括恆瑞醫藥、百濟神州、君實生物在內的 3 家本土藥企,以及羅氏、阿斯利康、百時美施貴寶、默沙東這 4 家跨國藥企,一共 7 個已上市PD-1/L1都有志於爭奪市場。
除企業數量增加外,企業獲批適應症的重疊將進一步加大競爭激烈程度。例如,百時美施貴寶、默沙東、阿斯利康和恆瑞的 PD-1/L1 產品均已獲批非小細胞癌這一適應症,正在受理的還有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
此外,霍奇金淋巴瘤適應症也有 3 個產品獲批,黑色素瘤和食管鱗癌也分別有 2 個產品獲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周程程)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