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小丑回魂》感覺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因為膽子小,這可以說是第一部我獨自完整看完的恐怖片。它是一部恐怖片,但是全片卻在努力的告訴你:不要怕!正如我朋友所說,它超越了恐怖片這種題材,令我想起《蝙蝠俠:黑暗騎士》超越了超級英雄電影的題材。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從來不是看題材,恐怖片、超英電影一樣可以拍的非常深刻而且精彩。既然是電影,我認為一定會在原作基礎上的再創造,很多原著黨對電影不滿意,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但是,既然已經成為了電影,成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就不應當用它是不是完全符合原著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去評價它。電影《小丑回魂》雖然無法在兩小時十五分鐘的時長裡去涵蓋原著的所有內容,但是它有足夠清晰的故事線,足夠精彩的畫面,足夠令人深思的內涵,這一切都會使它成為一部好電影。拋開原作不談,只看《小丑回魂》這部電影,我覺得它更像是一個隱喻作品,是一場對人性弱點的拷問。
觀看影片的時候,小丑可怖的形象、黑暗的場景、極具烘託能力的背景音樂以及各色各樣的殘肢血漿可能都會令人產生恐怖感,但是這種恐怖感是視覺上的,是人本能的生理上的不適感。很多恐怖片靠撒血漿、扔殘肢來達到恐怖的效果,但這種停留在表面的恐怖,大概也就只會令人產生簡單的生理不適。還有很多恐怖片,去營造和烘託一種詭異恐怖的氛圍,這比單純撒血漿高級很多,詭異緊張的氛圍和格調會讓人產生極大的生理不適。如果把這兩者很好的結合起來,我認為就是非常優秀的恐怖片了。但是《小丑回魂》更勝一籌的地方在於,它不但把這兩者結合的很好,更在其中加入了深刻的社會內涵,充滿了對人性的幽微洞察和探討。男主因為弟弟意外死亡而始終充滿自責之情、女主受到父親變態控制欲的折磨以及各種流言蜚語的中傷,其他幾個孩子有的因為宗教問題而受嘲笑、有的因為胖而被霸凌、有的被自己的母親牢牢控制在身邊、有的因為膚色不同而受欺負。電影開玩笑的說他們是「窩囊廢聯盟「,這幾個孩子身邊充滿了惡意,惡意來自不同方向,而當他們向最信任的父母求救時,得到的卻是更多的傷害和漠視。男主的父母可以輕易就釋懷了他弟弟的死,女主感受著作為一個女孩月經初潮的懵懂和無措時,父親對她卻充滿了面對獵物一樣的佔有欲,猶太教孩子讀不順《摩西五經》,父親就責罵他蠢笨不配做自己的孩子。這種傷害和打擊更進一步的撕扯著孩子們的傷口,使他們更容易陷進小丑所創造出的幻境裡而差點喪命。
當這七個孩子明白小丑會變成自己最懼怕的東西,越懼怕,小丑的力量會越強大並最終吃掉自己的時候,他們決心直面自己的恐懼。既然成人父母完全不能給他們帶來幫助和愛,他們便團結在一起,互相取暖。小丑肆虐德裡鎮甚至有萬年之久,一代一代的人選擇逃避和漠視,間接成為小丑的倀鬼。成年人有太多要去顧忌,正像團隊第一次內訌時某個成員所講的一樣,下次小丑再出現,他已經四十多歲,早就搬離了德裡鎮,這一切也和他不再相關。人性是自私的,正因為這這樣,屠刀只要不落在自己的脖子上,便安心過著「坐穩了奴隸「的日子。我一直覺得,人越長大,越明白生存之道便越不再有孩子們珍貴勇敢的品質。在影片裡,孩子們選擇做」逆行者「,由他們帶著自己的勇氣和堅定,成員之間互相的慰藉和友誼走向惡魔,並最終打敗了它。但是,二十七年後,當小丑再次出現,他們能否還能像小時候一樣,帶著不顧一切的勇敢和擔當再次保護朋友,對抗邪惡。這個問題其實非常深刻,當孩子們長大,成為有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大人,成為歷經人性險惡、社會蒼涼的成年人。他們能否還像孩子一樣,有那樣不顧一切的孤絕和勇敢,多年不見的朋友是否還能團結一心?二十七年的浮浮沉沉足夠磨蝕掉一個人所有的勇氣膽量、善良勇敢,而多年以後,當他們明白這是一場九死一生而且說不定付出性命都沒有人會感激他們的廝殺時,他們的顧慮一定要比二十七年的少年時代多得多。他們的恐懼也會比少年時的恐懼多出好幾倍,到那時,小丑可以輕易的繼續用恐懼對付他們,但是他們呢?他們還能不能做到少年時那樣勇敢堅韌,所有曾經的創傷都滲透在性格和生命裡,要打敗小丑,無疑就是面對自己所有的恐懼和害怕。年少時可能會怕麻風病人、會怕無頭屍體,長大以後呢,比這些更可怕的欺侮和凌虐恐怕比鮮血淋漓讓人產生生理性嘔吐的怪物可怕的多。
沒有讀過史蒂芬·金原著的我,對原著沒有發言權。單單從這部電影來看,男女主的感情線其實略有牽強,還是小胖子本對女主真摯的情感更讓人覺得真實和感動。我覺得電影結局在七個人盟約立誓結束,就非常不錯了。知道《小丑回魂2》最近已經上映了,但是看了基本的故事線,感覺是遜色於第一部的,第二部是非常好的恐怖片,不過也就停在恐怖片為止了。只從電影來看,我認為拍完第一部就非常優秀了,留下希望就是最美好的結局了。小丑不一定必須被殺死,它是人們內心深處存在的恐懼感,是每個人都無法迴避的痛苦和驚慌,甚至可以說是每個人最不願面對的過去,最不願面對的另一個自我。我更願意承認它是這樣的一種存在,對於它是死光、是外星蜘蛛的設定我沒有讀過原著選擇保留意見。小丑是一種隱喻,是人們內心的恐懼、是心魔,單純勇敢的少年們能直面內心,能打敗它,能互相關懷著超越自己,那麼成年人呢?二十七年後的你呢?敢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