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石家莊9月5日訊(通訊員 張嚴允)日前,浙江大學暑期調研團隊的11名河北籍學生,來到正定縣塔元莊村尋訪,探尋發展變化,感受這個村莊從溫飽走向小康的美麗蛻變,汲取青年人踐行「中國夢」的社會正能量。
浙江大學暑期調研團隊11名河北籍大學生,到正定縣塔元莊村尋訪。調研團隊供圖
老百姓「月月有福利,年年有分紅」
「二十世紀末的塔元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一個落後的窮村。因為窮,村裡的小夥子找對象都很難。」接待11名浙大學生團隊的村團支部書記朱蕊介紹, 2000年塔元莊村新的兩委班子上任之後,開始帶領全村發展經濟搞建設。到了2008年,塔元莊村黨支部堅持以「強村富民」為目標,大力發展適和發展的鄉域經濟。他們用現代農業取締傳統耕作方式,利用無土栽培、溫室大棚等技術,增加集體收入;建設廠房、倉儲基地,引進大型加工企業;開發滹沱河水上樂園等旅遊服務產業……收入歸集體所有,老百姓「月月有福利,年年有分紅」成為常態。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了兩萬一千元,小康生活指日可待。2008年之後的新民居改造更是讓村容村貌煥發新光彩,實行「原拆原建、邊拆邊建」的方式,讓村民不掏一分錢,住上新樓房,塔元莊也成為河北省首批新居民建設示範村。
「一千多人的全家福」
塔元莊村經濟發展的同時,精神文化建設也沒有落後。為村民設置「開心農場」、春節期間組織團拜演出、進行「好妯娌好婆媳」評選、重陽節慰問老人……一系列舉措讓村民在物質生活滿足的同時,提升了幸福感。
在村委的文化長廊裡,調研團隊看到了一張頗具規模的「畢業照」。朱蕊說:「這是我們村的『全家福』,囊括了全村將近兩千人,每三年拍攝一次,記錄村民不同階段的發展變化、人員更替。每次拍攝都會提前通知,在外上學、上班的,都會專程趕回來。」
調研團成員、來自石家莊的趙雅蘭對此印象深刻:「看到的時候十分震撼,之前拍過高中畢業照,感覺把一個班的同學組織好都有點困難。透過這樣一張全家福,可以感受到塔元莊村老老少少的幸福感和凝聚力。」
「歡迎更多好青年加入基層建設隊伍」
塔元村目前35歲青年823人,由於村內集體產業、私人企業眾多,多數青年可以實現本村就業,減少了勞動力流失。塔元莊村還利用招商引資政策,大力引入優秀企業、優秀人才。同時,村委與浙江工業大學等高校合作建立黨員基礎教育基地,也曾迎接過中國人民大學、河北師範大學等多所高校調研團隊的到來。
引進外來人才的同時,更要培養當地人才,村內出臺政策規定,每年高考凡是考入全國排名前100位的大學,四年學費將由村支部承擔。此外,村委還組織建立了青年突擊隊,組織本地年輕人,開展志願活動,並建立後備幹部微信群,發揮青年才俊的活力。
現任村團委書記朱蕊是正定本地人,2014年從河北大學畢業後,考取了大學生村官,被分配到塔元莊村,如今已入職三年的她,已經成為了一名幹練的女村官。「期待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到基層建設中來,讓百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朱蕊說。
調研團團長、家住衡水的趙天成感觸頗深:「通過對塔元莊的調研,我們理解了什麼叫『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也從青年視角去感受了優秀基層組織建設,這讓我們可以更好的用雙手去踐行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