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企業家異於常人的人生觀、金錢觀、鄉土觀與人才觀

2020-12-24 柏文喜Kevin

企業家的人生觀

普通人視入府做官為人生之最高追求。在傳統社會,無論是寒門子弟,還是富家少爺,都有很強的當官意識。

企業家則不同。他們把經商盈利當做最高的人生目標;他們所孜孜追求的是企業的成功;他們對從政不感興趣,沒有政治化傾向,不在「做官」、「升級」上分心。他們也絕不在官僚面前卑躬屈膝,俯首聽命。

一個人如果把辦企業僅僅當做是通向仕途的一種方式,那他就不是一個真正的企業家。這或許是官僚辦企業難以長進的原因。

企業家的金錢觀

普通人鄙視貨幣,口不言錢,視錢為萬惡之源。他們害怕貨幣經濟瓦解自然經濟,破壞他們那「田園詩般」的生活景色;他們畏懼貨幣這個「天生的平等派」衝破他們習以為常的等級制度和人身依附關係,使人們「六親不認」。在他們眼裡,賺錢是一種十足的道德敗壞行為。

企業家視金錢為生命之血液,社會之獎章。貨幣是他們心目中的偶像,賺錢是他們辦企業的目的。他們討價還價,不諱言錢他們主張金錢面前人人平等,認錢不認人;他們信奉「為富乃行善之道」,牟利乃天經地義。

在他們看來,「君子謀道、小人謀食」的觀念不僅幼稚可笑,且對社會有百害而無一利。賺錢不僅是個人成功的標誌,而且是民眾福利之源泉。

企業家的「鄉土觀」

戀土戀鄉,是普通人的一種美德。對普通人來說,故鄉不僅是生活天地,而且是精神療養院。「畫地為牢、坐井觀天」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好出門不如孬在家」是他們的行為準則。「親不親家鄉人,美不美家鄉水」是他們表達鄉土之情的格言。

企業家沒有「故鄉」。他們四海為家,把整個社會當做生活舞臺;他們寧願到處流浪,不甘死守一地,哪裡適於生存就往哪裡走,何處有利可圖就向何處流,這是他們的生活準則之一。

在他們看來生活於異邦他鄉,不僅有利於解脫傳統規範的東縛(這種束縛是他們最難以忍受的),而且有利於培養自主精神和創新能力,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所以,他們從不為「背井離鄉而惆悵,從不為「流落他鄉」而沮喪。到處都有他們創業的天地,到處都是他們生活的樂園。

企業家的人オ觀

普通人看人注重的是品德,不是オ幹;是出身,不是才能;是資歷,不是水平;是經驗,不是智能。在傳統社會,一個人越是碌碌無為,越是老成持重、墨守成規,越是俯首帖耳、唯命是從,就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相反,一個人越是不滿現狀勇於創新,越是不聽君令愛動腦筋,就越為社會所不容。民眾百姓把他看成「異端」,達官貴人把他視為「孽種」。在生存競爭中,他十有八九要成為輸家。

企業家選拔人才的首要標準是オ幹,不是「品行」;是オ能,不是出身;是水平,不是資歷;是智能,不是經驗。他深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只要用其所長避其所短,人皆可用。他不會把那些オ華出眾但「生活欠潔」的人拒之門外,更不會把那些水平平平只會從命的人奉若明珠。

企業家不僅需要遵守紀律的模範,更需要「破壞秩序」的闖將。他樂於與不合傳統的人合作,鼓勵他們標新立異,大膽創新。他把選用人オ看成是自己事業成功的資本,而不是對他人的「恩賜」。因此,他的企業王國,必然是英才薈萃之地。

企業家的觀念遠非以上八個方面所能概括,在效率觀、節儉觀、勞動觀等方面,企業家同樣與普通人大相逕庭。可以說,企業家是現代人的典型代表。社會觀念的變革首先從他們開始,並且永遠以他們為先導。

相關焦點

  • 從自我的人生觀到群體的人生觀
    (一)人生觀假如你突然問一個人,那怕他還只是稍微懂點事的兒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什麼叫做人?」他可能認為你是個「大傻瓜」,難道什麼叫做「人」,你都不知道? 你我不是「面對面」了嗎? 又假如你仍不知趣,更進而問他:「什麼叫做人生?」他也更可能直接指你和他「太開玩笑」了:「難道現在活著的你我都會說話、會工作、會吃飯的,不就是人生嗎?
  • 《觀相》——「觀」的清人臉,卻「相」不透時代!
    說實話,剛剛開始觀看《觀相》的時候,我是有點抗拒的。雖然我認為宋康昊是韓國電影中流砥柱般的存在,但無奈,本人一貫的」以貌取人「,加上這個神神叨叨的片名,一度讓我非常猶豫要不要花兩小時十九分鐘來踩這個」雷「!直到,我看到了她!
  • 由《大地情書》觀鄉土紀錄影像的雙重歷史視角
    由《大地情書》觀鄉土紀錄影像的雙重歷史視角 時間:2020.06.17 來源:光明網 作者:劉婧
  • 諸葛亮的「觀人七法」
    無論是在行軍打仗,還是處理國政時,他都要起用大量人才,因此,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他早已發展處一套自己的識人之法。諸葛亮在選人用人上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和方法,時至今日他在選拔人才方面的思路仍有可取之處,值得思考和借鑑。
  • 韓國《觀相》電影賞析
    影片以朝鮮王朝初期首陽大君與文臣金宗瑞的權力鬥爭為背景,講述了當時朝鮮最優秀的觀相家的故事。 該片於2013年9月11日在韓國上映,最終觀影人數超過913萬 ,是2013年韓國影史票房第十位。 該片獲得第50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影片獎等多個獎項。
  • 《走進<紅樓夢>觀人生》教學大綱
    《走進《紅樓夢》觀人生》適用於各專業學生的教學,本課程屬於通識教育,是家國情懷與價值理想模塊中的一門課程。 課程目的:從當代青年大學生的視角解讀這一國學經典,一方面培育學生對國學經典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另一方面在學中品味國學經典,引發大學生對自身成長展開思考與實踐,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課程的教學指導思想是:培育同學們的愛國情操、崇高在學中品味國學經典,讓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觀深入大學生的思想。
  • 品茶的清香,觀人生心境
    品茶,品的是茶的清香,觀的是人生心境。人生的淡泊,人生的沉浮,生活的味道。生活的紛繁不可避免,經歷過浮沉之後,尋一安靜之處,沏上一杯清茶,呷一小口,感受一刻茶香中的清清淺淺,等待苦澀之後的甘甜在舌間蕩漾開來,縈繞唇齒之間。
  • 《觀相》:算得準別人的人生,救不了自己的性命
    最令無神論和不信算命之說的人堅信自己的觀點的,無非就是,為什麼算命者算得準別人的人生,卻救不了自己的性命?韓國電影《觀相》斬獲韓國青龍電影節各大獎項,講的是著名的首陽大君篡位之前的事與權臣金宗瑞的勢力紛爭,以一個罪臣之子納景(宋康昊飾演)的視角展開整個故事。
  • 笑談紅樓丨第十一集 紅樓之「觀」VS極樂之「觀」
    接下來,我和大家簡單地談談《觀經》與《紅樓夢》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首先說相同點,我總結為八點:1.兩者都是從故事入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觀經》的故事我剛才已經介紹過了,而《紅樓夢》就不必多說了。2.兩者的故事都有深厚的佛教時代背景。《紅樓夢》的佛教時代背景,我在第二集專門談過,而《觀經》就更是如此了。
  • 心心念念的觀復博物館
    因為仰慕馬先生,一直想去看他的觀復博物館,不知用仰慕這個純潔的詞合適不合適,但是確實存了一點想偶遇的私心,不過話說凡是去觀復博物館的哪位不想偶遇馬先生呢,除非個別只想去擼貓的可愛孩子~~~~~下了地鐵轉公交百轉拐繞,感覺幾乎到六環的荒郊野外了,在一片空曠中,很突兀的有一座攀滿幹爬山虎的西式大宅邸,白牆紅頂的一個二層小樓,院牆很高,院外的停車場挺大,那就是網上顯得很壯觀的傳說中的觀復博物館了
  • 觀流凌
    觀流凌最佳的時機應該是日出或日落的時候。那時,紅色、金色的陽光散落一河碎片,與冰塊、河水交相輝映。河面上,一團團、一簇簇晶瑩剔透、形狀各異的冰凌隨著河水的流動靜靜漂向遠方,美不勝收。清晨,冒著寒風站在黃河岸邊,等著一輪紅日突破地平線的雲層噴薄而出。突然,一個碩大的紅太陽出現在眼前,先是一點點,然後是半個,接著是完整的一個。
  • 從《觀相》看人生,不要只關注別人而忽視了自己
    然而直到看過《觀相》以後大家發現,原來韓國電影也很擅長運用這種剪輯手段。《觀相》的故事可能大家都比較陌生,這是13年在韓國上映的一部老片子,當年在韓國電影票房史上佔據了第10位。憑著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情節和獨特的剪輯手法等,這部片子在韓國第50屆電影大鐘獎上一舉拿下了多個大獎。
  • 「媽媽,為什麼咱家窮」,兩位媽媽不同回答,影響孩子的人生觀
    01兩位媽媽不同回答,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媽媽,為什麼咱家窮?"對於金錢這樣的問題亦是如此,金錢的話題是敏感的,孩子的心思也是敏感的,父母則更需要耐心和方法,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去培養、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人生觀。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馬未都:我的觀復博物館,和我的「觀復貓」
    許多人知道他熟悉他,可能是因為他的一檔收藏類節目:《收藏馬未都》,也可能是因為他的博物館:觀復博物館。但今天我們要講的,不是馬未都那些珍貴的藏品,而是他的觀復博物館裡的,那些貓兒!馬未都和「黑包包」觀復博物館坐落在首都北京的五環外,這是全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
  • 雲臺觀內有明故宮的建築制式,回頭看一片勝景,觀你觀我觀自在
    聽黃老師說,四川三臺有一處勝景雲臺觀,乘著雲霧,步入千年道觀的那一刻,不是仙亦是仙了——「巍巍勝境類蓬萊,茅屋雲臺天下無」。這是描寫雲臺觀的詩句。雲臺觀坐落在三臺縣郪江鎮雲臺山,相傳諸葛亮認為其為「九龍捧聖」寶地,曾在此巧設「七星燈」,是省內最大的明清道教建築群和最大的真武大帝道場,與武當山一脈相承,是僅次於青城山的四川省第二大皇家道教名觀。從宋曆元到明,雲臺觀幾經兵燹毀廢。自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奉敕大建宮殿起到萬曆十九年(公元1519年),全觀重建殿堂13處,清代又多次擴建和培修。
  • 《心經》的第一個字:觀
    《心經》的第一個字,就是「觀」。我們再看一下道家的《太上老君說了心經》是怎麼說的:太上老君說了心經若夫修道,先觀其心,心為神主,動靜從心,心動無靜,不動了真,心為禍本,心為道宗,不動不靜,無念無存,無心無動,有動從心,了心真性,了性真心,心無所主,主無所心,心無執住,無執轉真
  • 「貞觀」的「觀」怎麼讀
    在中外歷史上,曾經以「貞觀」作為年號的,除了唐太宗以外,還有西夏的崇宗和日本的清和天皇(約當公元9世紀中葉)。據前人考證,「貞觀」一詞出自《周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舊注認為:「貞,正也」「天覆地載之道,以貞正得一,故其功可為物之所觀也」(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這裡的「觀'',可以理解為觀看、觀察。
  • 觀落陰法
    觀落陰:       觀落陰,顧名思義,就是經過施法後使參加法事者以一種「靈魂出竅」的方式去尋找過世的親人。
  • 觀靈術
    觀靈術的流傳久遠,我派臺北無極慈善堂祖師爺呂金虎大師,正本清源把觀靈術發揚光大,小道師父乃呂金虎祖師爺的兒子,創立玉虛翔鶴門。
  • 《易經》第二十卦 觀卦詳解 風地觀卦 巽上坤下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人生啟示這一卦主要強調官員或領導要注意形象,才會受人敬仰,由此打了一個比方,就是古代祭祀時的例子。古代祭祀的儀式十分複雜,祭祀前要齋戒沐浴。六三:觀我生,進退。人生啟示六三爻辭揭示的是一種警戒性的自審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