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今天剛剛在微博關注到了這個事件。起初關注的原因主要是,事件主要人物的籍貫是我的家鄉。點進去了看了之後,唏噓不已。事件過去已經一年,過幾日要庭審,於是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大概的情況是:於日本留學的女大學生江歌,被借住在家的女伴(請允許我用這樣的稱呼,受害人的母親似乎不願接受「室友」「閨蜜」這樣的稱呼)的前男友殺害,身中十刀,倒在自家門口的血泊中。
而事件的爭執點在:
1.江歌與女伴同時回家,女伴在屋內毫無無傷,等到警察到達;
2.鄰居房東聲稱,在案件發生前屋外有爭吵,並有日語的求救聲;
3.江歌母親認為女伴在屋中反鎖了門,女伴聲稱從未鎖門;
4.案件發生後,女伴及其家屬拉黑了江歌母親的微信電話;
5.江歌母親在微博公布了女伴及其家屬的私人信息後,女伴的父母惡言相對,並打算起訴江歌母親侵犯了其聲譽;
6.女伴在江歌被害不久的新年更新了微信頭像,喜迎新年
.……
案件尚未庭審,很多細節和真相都不清楚。究竟女伴有沒有為自保而反鎖門,她們之間又有沒有其他的糾紛…暫且不想討論分析。
但在網上公布的採訪視頻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江歌母親播放的一則微信語音消息。大概是在江歌母親不斷地多次地質問(詢問)之後,女伴母親的一句話:「她命短了,她不是為了俺閨女!」
……
我聽著從小說到大的、熟悉親切的鄉音中蹦出這麼一句話,作為一個旁人,都覺得心窩子被這刀劍刺痛了,哪怕是在敲這段字,我的手指都有些微微發軟。無論是不是氣話,是不是話趕話,對一個剛剛痛失獨女的單身媽媽來說,這樣的話,太可怕了。哪怕再內心強大的人,也會氣得發抖甚至氣窒,更遑論這樣一個母親。
人們常說,口誅筆伐,是一個貶義詞,是對罪大惡極的壞人壞事予以揭發和批評,用言辭聲討,使其難堪愧疚焦慮痛苦。魯迅先生棄醫從文,言語無形,文字無聲,倒一樣能「誅」人「伐」身。而身上的傷口經年可愈,可那些犀利言辭呢?但凡是一個記憶無礙的人,每每想起,都是又一回萬箭穿心。
這也是一個母親嗎?她為何要說出這樣的話,我實在是不能理解。我二十幾年的見聞和閱歷,都無法讓我對這句話持以最簡單的理解。一點點都不能理解。有些看法、觀點,我們可以不認同,但可以報以尊重和理解。但這句在一個慘失獨女的單身母親面前的話,無論如何,不能理解。
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生存環境和三觀,讓這位母親能說出這麼一句話。哪怕是江歌母親非法公布了其私人信息,網友們有了諸多猜測和詆毀之後,更遑論公布私人信息是在求見江歌女伴、想詢問事情經過無望的緣由之上。
老人們常說,生死面前無大事。
倉央嘉措說:
世間事
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閒事
……
哪怕陌生人,面對生死,我相信也該有最起碼的仁慈。那些想要拿著宋明理學來談什麼「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人,說什麼聲譽的重要性……我拒絕聽你說話。
有些事情,自有法律的裁判;有些事情,道德來衡量。但道德往往是一個很寬泛的,有些區域化、國別化,甚至是個人化的事情。每個國家的風俗不同,每個地區的水土有異,而個人的成長環境,所受的教育也不一樣,於是存儲在個人心間的道德標準也是不同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走得越遠,遇到的人越多,就感覺很多人都沒辦法交流。你說的事情,他聽不懂;他說的東西,你也表示不解。隨著年齡增長,人與人的三觀拉開距離,擁有共同價值取向的人才能玩到一起,成為朋友。
網上經常有一些測試,讓你選擇對未來伴侶的三個必需品質。如果是我,通常的三個,無疑就是正直、善良、勇氣。這三個詞是有些我自己的理解的。
正直的人不一定善良,有個字兒叫耿,只有正直的氣性也是會做出傷害別人的事;
善良的人可能缺少勇氣,有句老話叫人善被人欺;
勇氣自然也有魯莽和匹夫之勇。
正直為善良護航,為勇氣提供標準;
善良讓正直不過於無情,讓勇氣中帶著些仁慈;
勇氣使善良和正直有處倚靠。
而這三者,構成的恰恰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
我以前看過一句話——心智的成熟與內心良善很難同時具備。可能因為萬物皆有趨利避害的本能,所以,一旦當我們的心智成熟、體察人事,便會不自覺的計較得失,計較利害,故而難以良善。
我信,也不信。自己也沒有一個答案。
聽上去好像侃侃而談,你們也以為我是一個善良正直有勇氣的人。其實不是。
以前,我也是一個言辭犀利,有些刻薄的人。
快高考的時候,對班上一個每天努力用功但成績不太好的女生說過「你成天學,也沒看你學好」這樣的話。無論有多少前情提要,這句話,終歸是刻薄的。那時候的我,還並不覺得,從未換位思考過別人,所以不知道這話有多傷人心。還一臉生氣的跟同伴說:「她先說我的,現在還有臉哭…」現在想,真是過分的要命。
小時候,妹妹學鋼琴,但因為太小,總有貪玩的時候。有一次,我在一間房裡閉門學習,她在另一間屋子閉門練琴,我出去喝水,隨手推開她的房門,只見她噌地從一個角落躥到琴邊兒,我一看,旁邊錄音機放著她練習的曲子。
當時的我,火冒三丈,過去就揪著她訓斥了一頓,具體說了什麼也忘了,還念初中的我,想想也說不出什麼好話…但記得她哼哧哼哧的哭,我還是不解氣地罵…真是討厭啊!如果能有時光機回到過去,我覺得我大概會一腳把自己踹飛。
多可愛的行為啊,還知道用錄音機錄下來再播,這麼機智又可愛的妹妹難道不應該誇一誇嗎?都哼哧哼哧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了,多可憐的乖乖啊,怎麼還能說些「對不起爸媽」的大道理呢?自己又好到哪裡去了呢?真是對十幾歲的自己抱有無限的厭惡啊……
不知道經歷了什麼,也許是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看過得電影,聽過的歌,遇到的人,也或許是植於內心的多年教育,也許什麼關係都沒有,只是時間,總之自己慢慢變得柔軟起來…
成長…真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詞啊!
想對過往的刻薄道一聲抱歉,但也清楚,傷害既已鑄成,道歉幾乎無用。但總歸欠一句,對不起。希望對方釋懷,也希望自己銘記。
從小到大看書讀詩寫文章,選擇文科,大學研究生念出版,實習做著文字相關的工作。也許正如一路成長路上的師長親友所言,註定一輩子要和文字打交道。
言辭之厲害,愈是浸淫其中,便愈是知曉。
我們做出版的,還有記者廣播主持人等等傳媒工作者,以筆桿為生,對接大眾,稍有不甚,便是無形中傷人萬千。
一路磕磕絆絆,能體人諒人,是為難得;收斂鋒刃,有仁有慈,真實中不失真情。不偏頗、不私己,體察人世百態,有一顆仁善公正的心,有一雙勇敢力行的手。我希望我成為這樣的人。也希望能遇到這樣的朋友,以後遇到這樣的同事。
說著說著,就說到了很遠。我相信此果必有此因,此因成此果,此果又為彼因,因果相生,正如福禍相伴;上天不會無端寬宥惡行,世間能量守恆,必然會在某個地方進行著聲討。
正直、善良、勇氣,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向善怎麼會是錯的呢?
AP姐
考研也可以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