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事件真正讓我們害怕的,到底是什麼?

2021-02-13 單身狗

一、

你有沒有想過,人性可以自私和陰暗到什麼程度?

你有沒有想過,若所有的人把人性中的陰暗和自私理直氣壯的曝露並且大肆宣揚此種立場的理所應當,你會怎麼與身邊的人相處?

最近幾天,微信上總是收到好友的消息,有關於沸沸揚揚的江歌事件,看過很多慘案,而這起案件竟然讓很多人都對其喪失了語言功能,

很多人害怕提起,很多人害怕深究,對於這起案件隨著時間越來越清晰的過程以及被網友及證人說出來的細節,還有在案件中的時隔一年劉鑫與江母的見面視頻,

這件事在網上和生活中都吵得沸沸揚揚,我看了大部分在網上的評論以及和朋友們的交流,比起整件事情讓大家覺得憤怒的情感,更多的是恐懼。

你在恐懼什麼?

你在害怕什麼?

讓你不寒而慄瑟瑟發抖的到底是什麼?

二、

我們來簡單的梳理一下案件。

在日本留學的劉鑫希望與自己的男朋友陳世鋒分手,但是陳世鋒對劉鑫糾纏不休,劉鑫便找到了同在日本留學的江歌,江歌收留了劉鑫,讓劉鑫搬到自己的住處,好讓劉鑫不再被陳世鋒的騷擾繞困擾。

後來陳世鋒找到了劉鑫與江歌同住的公寓,劉鑫發微信告訴江歌陳世鋒找她了,她自己害怕,江歌在與母親通過跨國語音電話之後去接劉鑫一起返回公寓。期間江歌提出報警,劉鑫極力阻止。

劉鑫、江歌再公寓門前遇到了陳世鋒,三個對話爭吵,後劉鑫入門並鎖上房門留下江歌一人在樓道裡與陳世鋒對話或是爭吵,後來江歌被陳世鋒砍了十刀,最後死於失血過過!期間劉鑫未打開過門。

江歌死前用日語呼救,鄰居聽見後報警。

江歌死後,江母聯繫劉鑫希望得知事情的始末,劉鑫拒絕與江母溝通並拉黑了江母所有的聯繫方式,江母被逼無奈將劉鑫以及劉鑫全家的信息發到了網上,消失的劉鑫開始聯繫江母,並威脅江母若不刪除相關信息便不配合警察調查,之後劉鑫父母甚至還對江母在電話中大喊:是你女兒命短活該!

至此逼出劉鑫現身,視頻中劉鑫的臉上打著馬賽克,去面見江母,穿著桃紅色的褲子,帶著棒球帽,甚至在江母的提醒下摘掉棒球帽的時候還能記得起整理一下自己的頭髮,而後一直說知道自己錯了,讓江母原諒她並且讓江母不要生氣。

在見面結束後,劉鑫在視頻中的言論和做法又一次引起了網友們的憤怒,劉鑫看到自己的風評並未轉好而在網上又開始了對罵以及表達自己遭受到了網絡暴力的委屈。

原諒我無法做到圖文並茂,其實這幾天以來看到有江歌事件的新聞和話題,我都不敢點開看,我會因為劉鑫以及她全家人的做法和言語而讓自己的憤怒達到無法控制的程度,也會因為江母克制著悲憤和心疼挺身而出對女兒的冤案久久無法平息的悲涼,以及縱觀整個案件時從心底裡發出的寒意。

這世上對於很多事情的深究會讓你變得豁達和清晰,而這件事情卻讓認覺得恐慌。

1、劉鑫是為什麼不開門?

在劉鑫的口中,江歌是她在日本唯一的親人,那麼她唯一的親人在一牆之隔的地方,為了保護自己而去和她的前男友談判對話,導致自己身受十刀並且失血過多致死,躲在門內的她竟然無動於衷。

2、劉鑫家人的觀點

「你女兒活該,你女兒命短」,「你女兒死了你來糾纏我們做什麼」.同樣是母親,哪怕陌生的母親都不會去對另一個剛失去自己女兒的母親說這麼殘忍的話,何況江歌的死和劉鑫有著很直接的關係。

而對江歌死去的始末最為清楚的劉鑫以及劉鑫一家人竟然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對江母,這是在女兒被刀砍死後,又對著母親來了一遍精神屠殺。

3、劉鑫到底開門了沒有?

視頻中,劉鑫一會說自己沒有聽到門外的呼救,一會說自己想開門救江歌但是門打不開,一會說知道江歌在和自己的前男友談判,一會又說不知道江歌在與誰爭吵。

4、江歌為何在最後是用日語呼救的!?

人情急反應之下肯定會說出自己的母語,並且江歌身後的門裡有著稱自己為「日本唯一」的親人的朋友劉鑫,無法細想她是處於什麼樣的境地才會在奄奄一息時用日語呼救,大概她憑藉著自己最後的意識終於想通,門內那個叫劉鑫的女孩子不會來救她,那個稱為親人的人不會來就她。

三、

我有時候在想,江歌死前,她會不會也很害怕?是不是覺得自己不太懂這個世界?她會不會想,怎麼了?我的朋友怎麼了?她為什麼不來救我?我要死了啊。

是啊,我們都想不通,為什麼這件事情發展到現在,會成為這樣的情況,誰都無法接受,甚至會覺得,這不是我們的同類可以做出的事情。

不敢去想像,在異鄉遇害的江歌,她在人身受到威脅的時候,背後本是短暫的避風港灣的大門竟然成了自己的死胡同,而面前是持著刀的兇手,那個自稱堪比親人的朋友關上了她唯一可以逃生的門。而不久前,江歌還謝謝劉鑫能在異鄉與她成為朋友,還因劉鑫加入了自己孤獨的生活而倍加感謝,在她離開這個世界前做的最後一件事情,竟然還是給劉鑫買了一份她喜歡吃的餛飩。

也無法想像江母是怎樣接受獨女離世的消息,江歌的父親因重男輕女拋棄了江歌與江母,從小到大由姥姥和江母將江歌撫養長大,三個女人的日子有多不容易過不用說也知道。我也作為一個從小單親跟著母親長大的女孩,太能理解單親家庭裡母女相依為命的滋味,也太知道在這種家庭裡的母女關係有著多麼非比尋常的重量,是互為雨傘互為希望互為支撐的存在。

江母獨自抱著江歌的骨灰從日本回國的時候,江母拒絕讓江歌的骨灰過安檢,哭著說「她是個人不是個物件」。

「她從小就愛吃西瓜,可她從來不哭鬧著找我要,因為她知道西瓜很貴」

「她上飛機那天,因為行李超重要多出200塊錢,她說要把東西拿出來,可是我買的東西我想讓她都帶上」

「因為多出了兩百塊錢她生了氣,上飛機前沒有擁抱,現在很後悔」

「去了日本八個月就考上了政法大學,日本排名二三十,我很為她驕傲」

「去日本之前給她買了件900塊的羊絨大衣,試穿了一下,很漂亮,她覺得貴要退,我騙她說人家不給退的」

「那件900塊的羊絨大衣,是我女兒這輩子穿得最貴的一件衣服」

「這二十多年她跟我吃了太多苦」

這些話語都是江母在女兒逝世之後,江母在一次次出現的視頻中的隻言片語,是一個母親無法接受女兒離世的追憶。

而劉鑫呢?

在江歌死後不足兩個月裡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她換了新髮型,買了新包包,與朋友們開心的開派對玩鬧,甚至對江母惡言相向,恐嚇威脅,直至江母爆出了她以及她家人的信息後,她的生活受到了影響,事件超出了她的承受範圍,她穿著桃紅色的褲子才現身在江母的面前。

做作的演繹著自己的悔恨以及說著組織好的語言,還拿著網絡暴力的名字試圖給自己爭取一些諒解,一條人命,竟然在劉鑫的嘴裡那麼輕飄飄的說出「您原諒我吧,您不要生氣了,我錯了!」

而在採訪中,她情緒最為激動的時刻,竟然是說到自己及家人遭到網絡暴力的時刻,她為自己承受著的唾罵而覺得委屈,覺得自己作為受害者又因為江母爆出了她們家的信息而憤怒。

江媽媽說的對,「你根本不是因為覺得自己錯了所以才道歉,你只是因為你現在的生活受到了影響所以你道歉。」

四、

其實時間從發生到現在已經快一年的時間了,在網上關注這件事情的人有很多。

有人說劉鑫不開門是可以理解的,那時人性使然,是一個人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有時候我在想,若我是劉鑫,在那種情況下我有沒有勇氣去打開那扇可能會將自己置於死地的門,我不知道,若我說我肯定會打開,可能會有人說我在說大話,但是我覺得我們將現有對人性的認知放到最底線,我們最起碼能做的,是在時態發生的時候及時報警,在悲劇造成後積極配合,在一個已經被悲傷蔓延的母親面前能給她一些溫暖和照顧。

但其實說實話,令所有人非常憤怒的,以至於將劉鑫推向萬人唾罵的風口浪尖,並不是因為劉鑫當時沒有開門這件事,而是在事後劉鑫及一家人的態度,是有多冷漠多殘忍多自私,才會在好朋友死後對著她已經頻臨奔潰的母親說出「活該你女兒短命」這種話語,並且拿著一些所謂的證據試圖在網絡上打一場輿論戰的?

而今天,在網上又開始有一批人,拿著人性的幌子在為劉鑫開脫,似乎寫的頭頭是道,所有的問題都回歸於人性。

人性到底是怎樣的呢?有關於人性的陰暗和陽光該怎麼去區分呢?

我並不認為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若人性中的陰暗可以肆無忌憚的去向任何殘忍和冷漠的事情低頭,若人性的骯髒和自私可以在陽光下坦然的行走,

那麼我想問一句,還有什麼不可原諒?

有人說劉鑫在本案中於法律角度來說沒有責任,所以將責任怪罪到了網友們的網絡暴力上。

我並不是很懂法律,那麼假使劉鑫是真的沒有法律責任,難道世人的道德譴責不應該嗎?

請不要忘記,法律只是道德的底線,國際事宜都可以用強烈譴責來表明立場,我們為什麼不能夠就一場慘案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為什麼不能對人性中透露的陰暗表示譴責?

五、

那麼說回,我們到底在「江歌事件」中害怕著什麼?我們是怎樣在一條新聞前糾結著是否可以去點開它?

你無法想像一個外表瘦弱陽光的女孩子是以什麼樣的心態聽著自己的好朋友在門外呼叫求助,並且看著她失血過多一點點走向死亡;

你無法想像她是如何在自稱「在日本唯一的親人」離世後,她還在網絡上伸冤說自己受到了網絡暴力,並且威脅被害人的母親刪掉逼著自己現身的微博;

你無法想像是什麼樣的家庭可以對被害人的母親說出「活該你女兒命短」這樣的話語;

你無法想像她為了自保是如何在幾億人面前做戲,哭的如此做作說的如此戲劇。

我記得江母在採訪中說過:「當了解到真相之後,你會對人性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

是啊,這件事情,我們最害怕的,不過就是人性。

你不知道人性到底有多陰暗自私,你也不知道人性的底線在哪裡。

六、

小時候老師和母親都在教我們要樂於助人,要行俠仗義,要溫柔善良,

我們小時候寫了那麼多《有意義的一件事》,幫助老奶奶過馬路,幫助在路邊遇到困難的行人,後來我們長大,所有的人都教我們不要隨意出手,老奶奶會碰瓷,暈倒在路邊的人會敲詐;

後來我們學會防備,不敢給別人借錢,也無法給路邊乞討的人捐款,甚至看到帶著殘疾小孩乞討的人需要報警,本來可以隨手而出的善良的小舉動需要做很多的內心鬥爭,仿佛是一件需要很大勇氣的事情.

沒有人想要這樣做,我們都是非常平凡的人,沒有人想要步步為營膽戰心驚的生活,也沒有人願意自己活得冷漠又殘忍,

長大後的我們總是會覺得迷茫和挫敗,不知道這個世界怎麼了,這個世界太浮誇了,有著太多的算計和野心,有著太多不知道是否可以稱之為壞人的人利用著善良來謀取財富,

在如今的世道,善良的舉止所擔負的風險和代價太大了!

我們一步步的接受著這些骯髒的事件,第一起碰瓷事故的時候我們震驚,第一起被老奶奶敲詐的案件我們震驚,第一次遇到裝作聾啞人的人乞討騙錢我們震驚,而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都覺得這些事情已經習以為常了,覺得這個世界上的謊言和惡行已經成為這個社會的一部分,震驚都無法做到,連唾罵都覺得沒有必要浪費時間了,

這不是所謂的成熟或是長大後的成穩重,也並不是應該妥協似的說一句「社會就這樣了」就可以輕而易舉不去追究的事情,但是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想要追究想要譴責,精力都不夠用啊。

所以大家開始變得麻木,為了保全自己而變得冷漠,

其實這就是關於人性底線的降低,我們開始越來越能包容人性陰暗面的越來越強,對於那些骯髒的醜陋的想法越來越習以為常,

那麼我們到底,還要將我們的底線降到什麼地步,才可以接受這個世界上的悲劇。

當人們普遍對人性的認識開始趨向於陰暗的時候,那麼我們將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存?

這種對人性認知的不安全感蔓延到所有人的心裡的時候,我們將如何進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七、

所以,關於「江歌事件」網友們群起而攻之,成為了我們看客以及江母心底唯一可值得安慰的地方,我們所有人都關心著事情的走向,

若說起最終的目的,並非只是讓兇手以命償命,而是保持這個世界最後一絲良知,希望以最終兇手和導致悲劇發生的導火索劉鑫得到懲罰,來保證自己最後的正義和善良還能得到延續和保障,可以以合理的結局維護自己對這個世界有一次近乎於跌破底線的防護。

我們不想變成自己最為討厭的人,不想變得冷漠自私,不想對任何人防備敵意,但求這個世界的不公有人申討,但求這個世界的善良有人維護,但求我們的熱愛有所回報,但求所有的真心付出都不會釀成錯誤.

八、

我已經寫字很久了,很長時間裡,做媒體的朋友都告訴我要緊抓熱點,我不太喜歡湊熱鬧,但是第一次,我如此的想成為一個鍵盤俠,在能發聲的地方發聲,為這件事情做一些事情,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情並保持關注,

有關於道德的制約,法律是底線,輿論卻是走向。

看到不知出於何種原因對於「江歌事件」另類的評論和文章,有人說劉鑫也是受害者應該受到保護,有人說江母公開劉鑫及家人信息觸犯法律,甚至有人說以命償命太過殘忍,甚至有人說人死而不能復生不要再繼續擴大事件再次造成悲劇,有人說說能在那種情況下開門的人是聖母心態,有人說江歌是多管閒事強出頭惹禍上身,

可是說這些言論的人,有沒有想過人該以怎樣的活著?難道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那些有關於熱情美好、樂於助人、行俠仗義、反抗鬥爭真的就這麼一文不值嗎?真的就那麼廉價的在受到一絲絲動搖的時候就退縮嗎?

那些說讓江母原諒一切就此作罷、那些說人死不能復生以和為貴的人,你們才是聖母!

憑什麼放過?憑什麼不追究?一個生的光明磊落活的善良溫暖的女孩子,憑什麼要死的不明不白,憑什麼要死的糊裡糊塗,憑什麼好端端的人被插十幾刀?至親的人頂著巨大的悲痛去尋找一個真相,去要一個說法,難道錯了嗎?難道是野蠻不講理嗎?

就是因為不斷的算了,不斷的以和為貴,所以這個世界上為非作歹的惡性事件越來越多,突破道德底線的事情開始變得堂而皇之,讓正義和勇敢成為愚蠢和固執的代名詞。

但這是我們所希望的嗎?會是嗎?

可能再過個一年兩年,可能再過個十年八年,劉鑫會恢復平靜的生活,結婚生子,繼續換更多的髮型開更多場派對拍更多的自拍,他們還有很多個團團圓圓的新年可以過,還有很長的日子可以享受,而江歌失去的是生命,江母失去的是愛女和活下去的希望及力量,我們呢?

我們可能又會恢復表面平和的正常生活,繼而在下一次突破人性底線的時候想起江歌事件,再被迫接受更多的陰暗嗎?

我們要繼續下去嗎?

不,這個世界不應該是這樣!

所以我們所害怕的,是這件事情到最後會如同之前所有突破我們底線的事情一樣再無水花,就這樣平息!

還有這麼多人去追尋正義,還有這麼多人能付出愛心,還有這麼多人想要在茫茫人海中儘自己的綿薄之力,這是我們值得欣慰的地方。

在我心裡,對於劉鑫的攻擊,我並不覺得是一次網絡暴力事件,這是很多已經頻臨冷漠的人在人性中的一場保衛戰,

請保持你的憤怒,在底線受到威脅之時!

註:

以下是江母請願籤名的地址,若有小夥伴方便的話,點進此連結幫江母一點點吧。

籤名地址:http://1.13969613663.applinzi.com/homePage.php*(內需姓名電話及地址,地址不用寫到門牌號,有大致就可以)

給江媽媽捐款可直接通過江媽媽微博長文打賞,或是給江媽媽支付寶轉帳。

相關焦點

  • 江歌事件:為了悲劇不再發生
    每一位父母都應該思考一下:如果江歌是自己的孩子,怎麼才能在對她的教育中,既要讓她保有善良,也要有自保的能力?怎麼讓江歌明白,朋友固然重要,但是家人更加重要,可以幫朋友,但不能因為朋友而冒險?面臨隨時可能產生殺機的人,怎麼辦?死亡到底意味著什麼?什麼樣的情況算是死亡威脅?
  • 江歌事件:人性的醜陋是超出一般人想像的
    當引起了大眾的輿論譁然,在網絡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聲討怒潮後,最近,劉鑫終於願意和江歌媽媽相見。 面對鏡頭,她向江歌媽媽陳述了事件經過,並且向江歌媽媽致歉。當媒體揣測江歌因為男女糾葛被殺的時候,她什麼都不說。她極力避開,要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 這是「江歌事件」最好的結局
    .] → 點擊[設為星標★]崔譯文這件事情,跟江歌事件,很像又很不像。像的是崔譯文跟江歌一樣的勇敢善良,不像的是她們救的人不一樣,所以結果不一樣。只希望每個善良的人做的善事,都有一個圓滿的結局。這些年,她忘了當年江歌為何慘死,當初為了保全自己,不顧江歌生死。處於風口浪尖的她,事後為了減輕自己的輿論壓力,也不知道撒了多少慌。崔譯文這件事情,跟江歌事件,很像又很不像。
  • 江歌事件,杞縣人坐不住了!
    不過,隨著同江歌媽媽這場時隔300多天的會面曝光,關於劉鑫「是否鎖門」「為何不聯繫江歌媽媽」等問題將劉鑫捲入了人性拷問的輿論漩渦。江歌媽媽和劉鑫第一次見面現場↓江歌遇害後,劉鑫曾對江歌媽媽避而不見,言談回覆中言辭激烈↓
  • 浪姐| 當我們害怕年齡時,我們到底在害怕什麼?
    30加似乎是很多人不願面對的年齡,身邊有很多人包括我,都開始害怕生日蛋糕上的蠟燭越來越多、數字越來越大。當我們害怕年齡增長時,我們到底在害怕什麼呢?我們是在害怕變老嗎?30加意味著我們不再年輕,於是放棄夢想、安穩工作、結婚生子?可是受限於年齡是誰來定義的呢?答案很簡單,是世俗。問題是,我們到底是為了誰而活呢?
  • 《乘風破浪的姐姐》:當我們害怕年齡時,我們到底在害怕什麼?
    30加似乎是很多人不願面對的年齡,身邊有很多人包括我,都開始害怕生日蛋糕上的蠟燭越來越多、數字越來越大。當我們害怕年齡增長時,我們到底在害怕什麼呢?30加意味著我們不再年輕,於是放棄夢想、安穩工作、結婚生子?可是受限於年齡是誰來定義的呢?答案很簡單,是世俗。問題是,我們到底是為了誰而活呢?是身邊的婆婆媽媽、三姑六姨嗎?是某些八卦多事的同事朋友嗎?並不是!我們是為自己而活的。
  • 江歌事件:請不要澆滅這世上最後的善良,求求你們
    我們無法對阿米爾有更高的要求,因為在危難面前,挺身而出固然勇氣可嘉,退縮不前亦是人性使然。但在這時候,阿米爾沒有道歉,沒有安慰,什麼也沒有,相反的,他想,哈桑要是消失就好了——他這麼想了,也這麼做了,他誣陷哈桑道歉,設計把哈桑趕出了家門。這是暢銷書《追風箏的人》的故事。我沒有想到,這並不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尤其在看過江歌事件之後。
  • 有人花300萬報復江歌媽媽,扭曲的人到底有多醜陋?
    但分手後劉鑫和陳世鋒依然有糾紛,在11月2日陳世鋒跟蹤來找劉鑫的時候,江歌勸她報警,但劉鑫因為害怕暫住非法拒絕了。3.第二天,江歌擔心劉鑫害怕,就去接她回家,還給她買餛飩,一起回家的時候遇到了陳世鋒,於是發生了爭吵。
  • 江歌遇害案|警誡獨自遠行的孩子哪些事「不可以」
    交朋友不可以不謹慎  江歌和劉鑫是一對閨蜜 劉鑫和陳世鋒曾經是情侶。 從事件的經過看,江歌結交劉鑫是交錯了閨蜜,劉鑫遇上陳世鋒是交錯的男友。 時光不會倒流,人生不可以假設,但事件可以總結和反思。 「江歌案」再一次警示,交友須謹慎。 交友不慎,危害大矣! 有一種說法,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決定我們一生的也許不是我們的努力,而是選擇。
  • 「江歌媽媽,你欠劉鑫一個道歉」
    如此喪心病狂的辱罵他人,他竟然還有臉說讓江歌媽媽找真正的仇人去:江歌慘死,劉鑫後續的所作所為已經超越人類底線,賠錢不應該嗎?何況,就算劉鑫賠到傾家蕩產也換不回一個江歌。陳世峰殺了擋刀的江歌,即便劉鑫當時害怕不敢開門,這是人性我們可以不予置評。
  • 害怕死亡時,我們到底在害怕什麼?
    有一樣東西,從我們擁有智慧起,就在困擾著我們,那就是死亡。當我們人類擁有智慧的那天起,就開始問自己,死亡以後,我們怎麼辦?歷代聰明人,不斷的找出一個個辦法,一個個理論,幫我們面對死亡,幫我們看淡死亡。最後發現,不管怎麼討論都沒辦法給出一個結果,因為人沒有辦法體驗死亡,不管提出什麼假設,都無法被驗證。
  • 江歌事件始末——人心可以無恥到哪種地步?
    因為母女關係非常親密,江歌什麼話都和她說,就在江歌被害的當晚,她還和女兒語音到十一點多。什麼事情能急的讓江歌連書包都不放下就出門去呢,而且劉鑫卻自己留在屋子裡還關上了門呢。再假設按劉鑫所說,她什麼都不知情,那麼江歌和她男朋友在外面爭吵到江歌受傷致死肯定不是一瞬間的事情,被刺的時候江歌肯定會反抗和呼救,在屋內的劉鑫難道聽不到男朋友的聲音?她怎麼可能一點信息都不知道。
  • 說說江歌事件: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Alfred Kubin · The Man事件的過程你可能很了解: 同在日本留學的兩個姑娘
  • 關於「江哥事件」(中)
    她沒有去送江歌最後一面,沒有去安慰江歌媽媽哪怕一句話,她藏起來不是因為難過得面對不了,而是害怕擔責任、惹麻煩。江歌媽媽無助又絕望,只好把劉鑫的信息公布,拜託大家幫忙。劉鑫案發當時害怕驚恐,不去救江歌,雖然有錯但不至於十惡不赦。可是她後來的所作所為,無法讓人有任何藉口替她說話。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良知,懂感恩,能擔當。劉鑫沒有。有時候迫於環境和條件,我們無法做善人好人,但也不能去做惡人啊。
  • 我們是劉鑫,我們也是江歌,我們還是陳世峰
    也許劉鑫也是一時害怕陳世峰的極端,軟弱讓她鎖住了那扇門,害了江歌,也害了自己。人這一生平平淡淡不要緊,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在關鍵時刻站得住,挺得住,別讓軟弱主宰了你的靈魂,控制了你的軀殼,芸芸眾生,大家可能是劉鑫,可能是江歌,也可能是陳世峰。審判的目的不是確定刑罰,而應該是讓有罪者悔悟。很明顯這兩人仍舊執迷不悔。他們的罪也許就是還活著。
  • 江歌案 | 天使在天堂,惡魔在人間.
    首先先送一首《天使》給江歌媽媽,再送一首涼涼給視頻中所謂的「受害者」劉鑫一家。去年就一直關注這個案件。殺害江歌的兇手就是和她一起在日本留學的老鄉兼好友劉鑫的前男友。而作為事件的當事人,劉鑫在事發後一直沒有露面,還一度威脅江歌的母親。昨天公布的三段視頻就是8月時江歌的母親和劉鑫在事後首次見面的情節。
  • 江歌事件:善良的江歌遭逢惡果,惡人劉鑫怎可好好生活?
    而她的室友,劉鑫,在案發時,藏在江歌的房子裡,疑似反鎖了房門,讓江歌無處逃避。江歌最後的警告和呼救聲,是用日語發出,無法想像,在瀕死的時刻,她的心情是怎樣的絕望!江歌的母親江秋蓮,在江歌幼小時離婚,獨自撫養江歌長大。失去女兒的她,在多次嘗試和劉鑫家聯繫無果以後,被迫發動網友人肉。
  • 「江歌媽媽,你的真面目終於曝光了」
    等待劉鑫回來的時候,江歌還像往常一樣和媽媽江秋蓮語音,直到江秋蓮聽到電話那邊劉鑫的聲音,她才掛斷。當時江秋蓮怎麼也不會想到,那一通平平無奇的電話,竟然是最後一次聽到女兒的聲音。回到江歌的公寓時,陳世峰已經堵到了門口,看見閨蜜被欺負,江歌叫劉鑫進屋,自己和他理論。接下來,慘劇發生。
  • 關於女留學生江歌東京被害事件中的言語攻擊
    我是今天剛剛在微博關注到了這個事件。起初關注的原因主要是,事件主要人物的籍貫是我的家鄉。點進去了看了之後,唏噓不已。
  • 江歌案的「電影版」,以女兒之名決戰到底!
    對於為女兒奔波的江歌媽媽,只要案子沒有水落石出。不管多少年,我猜她都願意熬。君君有時候會想,為什麼江歌媽媽一定要查出女兒的死因,讓她安息不好嗎?直到看了這部影片,我才明白:還亡者清白,才是給對方最大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