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ID:leyoubj】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提起北京的老字號餐廳,
您第一個想到的是哪呢?
便宜坊?全聚德?都一處?
豐澤園還是東興樓?
咱北京城不僅有名勝古蹟,
還有許許多多著名的老字號餐廳。
北京的很多老字號,
自開業到現在靠的就是一道招牌菜,
現在餐飲業競爭激烈,
這些老字號卻仍然佔據一席之地,
這是為什麼呢?
我想是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對菜品的研究,和不忘初心的態度吧。
雖然現在對「老字號」有些擔憂吧,
但是咱還是認這一口。
老北京肯定都門兒清去哪點什麼,
但是現在的小年輕可能就差點意思了。
今天小編為您整理了一些老字號的招牌菜,
等趕明您下館子的時候,
可以點一份嘗嘗看。
小編要是說的不對,或者不全面,
還麻煩您多見諒啊!
同和居
-- 三不沾--
一開頭我先問問您,您看《芝麻胡同》了麼?小編最近天天聽主人公在那念叨同和居,弄得我都有點饞糟熘魚片和銀絲卷了。
同和居飯莊是咱北京較早經營魯菜的老字號,開業於清代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原址在西四南大街北口(西四牌樓西南角一四合院內)。
三不沾是它家的招牌,您讓我想想怎麼誇它啊,用大白話說就是兩字「好吃」!那為什麼叫三不沾呢,說的是吃時一不粘盤、二不粘匙、三不粘牙。
什剎海店地址:地安門西大街51-2號
白魁老號
-- 燒 羊 肉--
白魁老號是京城最著名的清真飯莊之一,它以製作風味獨特的燒羊肉而聞名京城。白魁老號的燒羊肉在過去的北京一直是燒羊肉行中最考究、最為知名的。白魁老號原名叫「東長順」,開業於清乾隆四十五年,店址在隆福寺街88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白魁」本是當時店主的姓名,由於他製作的烤羊肉深得顧客讚賞,久而久之,人們便習慣把「東長順」直接呼作「白魁」,而「東長順」的名字反倒不為人們知曉。
編輯
搜圖
白魁老號的燒羊肉,味道真是獨一份兒,與「東來順」的涮羊肉、「烤肉季」的烤羊肉、「月盛齋」的醬羊肉並列,成為北京著名的羊肉「四大家」。
交道口店地址:東城區交道口南大街158號
便宜坊
-- 燜 爐 烤 鴨--
便宜坊烤鴨店是北京著名的「中華老字號」飯莊,創業於明朝永樂十四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最早的便宜坊在菜市口米市胡同,當時只是一個小作坊,並無字號,店裡的經營者買來活雞活鴨,宰殺洗淨,給其他飯館、飯莊或有錢人家送去,做些服務性的初加工,也做燜爐烤鴨和童子雞等食品。由於該店把生雞鴨收拾得乾乾淨淨,烤鴨、童子雞做得香酥可口,售價還便宜,很受顧客歡迎,天長日久,這些飯莊、飯館和有錢大戶,就稱該作坊為便宜坊。便宜坊的燜爐烤鴨外酥裡嫩,口味鮮美,享有盛譽。
編輯 搜圖
哈德門店地址:東城區崇文門外大街16號便宜坊大廈4樓
鴻賓樓
-- 紅 燒 牛 尾--
鴻賓樓飯莊創建於1853年(清朝鹹豐三年),原址在天津,是久負盛名的清真風味飯莊。1955年應周總理之邀入京,以其獨特的菜品享譽京城,被譽為「京城清真餐飲第一樓」。
清真餐館用牛尾做的菜可不少,但能達到鴻賓樓質量水平的極少的。去鴻賓樓是一定要吃火燒牛尾的。
編輯 搜圖
地址:西城區展覽館路11號(百萬莊路口)
惠豐堂
-- 九 轉 大 腸--
惠豐堂飯莊始於鹹豐八年(1858年),原址在前門外大柵欄觀音寺街。惠豐堂牌匾由慈禧太后題寫,是北京有名的「十大堂」之一。
飯莊以經營山東風味菜馳名,以「燴」菜最為拿手。其中「九轉大腸」最為有名。每塊大腸都是銅錢大小,捲成卷,色澤棗紅,鹹甜酸辣、爛而不膩。
翠微路店地址:海澱區復興路33號
晉陽飯莊
-- 香 酥 鴨--
晉陽飯莊是北京最早一家以經營山西風味菜餚為主的飯店,開業於1959年。
在晉陽飯莊剛開業的時候,曾將一種山西風味帶到北京來——燜爐燒鴨。晉陽飯莊的香酥鴨採用高溫蒸炸,肥油大多溢出,吃起來外焦裡嫩香脆可口,食用時佐以甜醬、蔥絲,填入特製的空心荷葉餅中,此菜深受顧客青睞,且在社會上屢屢獲獎。
編輯 搜圖
地址:西城區珠市口西大街241號(紀曉嵐故居旁邊)
烤肉季
-- 烤 羊 肉--
相傳,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北京東通州的回民季德彩,在什剎海邊的"荷花市場",擺攤賣烤羊肉,打出了"烤肉季"的布幌。舊時,北京城專賣烤肉的有三大家,即「烤肉宛」、「烤肉季」和「烤肉王」。
烤肉季之所以舊負盛名,是因為它選料十分嚴格,用的是黑頭、團尾的「西口」綿羊,全羊僅選用上腿和後腿兩個部位;切肉也有獨到之處,片薄如紙,且很均勻。其烤肉製作方法,是將切好的肉片用醬油、蝦油、香油、薑汁及醋等多種作料兌成滷汁浸漬後,放在肉炙子上加蔥絲用果木炙烤。為使肉片香嫩可口,在炙烤是要不時灑上雞蛋液,熟後再撒上香菜段。它的特點是:不羶不柴,含漿滑美,香醇味厚,久食不膩。
什剎海總店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前海東沿14號
砂鍋居
-- 砂 鍋 白 肉--
砂鍋居創建於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原址在西單缸瓦市義達裡。
砂鍋居開業之初叫「和順居」,因當年用一口據傳是明代年間的特大砂鍋,煮賣上好豬肉,肉之肥美不膩,味道極佳。日久,人們則以砂鍋居代之原名。砂鍋居主打砂鍋系列,其中湯味濃厚、肉質鮮嫩的砂鍋白肉是招牌菜。與東北酸菜白菜不同,砂鍋居的白肉不帶皮,肉片切的更是薄如紙,蘸肉吃的小料也非常有特色。
西四店地址:西四(缸瓦市)南大街60號
天福號
-- 醬 肘 子 --
天福號始創於清乾隆三年(即公元1738年)的,創始人是清乾隆年間的山東掖縣人劉鳳翔。
近二百七十年來,天福號的「醬肘子」一直以其「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皮不回性、濃香醇厚」等特點而享譽京城。
西直門店地址:西城區西直門內大街132號
西來順
-- 馬 連 良 鴨 子--
北京的清真菜分為東派西派,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東派菜以東來順、又一順的爆、烤涮為代表,而西派菜獨以西來順為代表,它在北京眾多的清真餐館中自成一派。西來順飯莊飯莊創建於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原址在有食館一條街之稱的西長安街上,後遷現址。
您要說西來順什麼最有名,那肯定是「馬連良鴨子」,做馬連良鴨子的手法特別。加工洗淨後,得經過醃漬、蒸、炸等幾道工序。醃時講究內膛、外皮搓抹,入味後蒸透,再溫油炸至皮酥。精製的馬連良鴨子上桌時赤黃油亮,皮酥肉軟,香味透骨。吃下去那絕對是香酥軟爛,尤其經過事先醃漬,味道尤為獨特,名不虛傳。
編輯 搜圖
地址:西城區北新華街116號
同春園
-- 松 鼠 桂 魚--
同春園飯店開業於1930年,是當時老北京「八大春」之一,也是唯一傳承至今的一「春」。
「頭往尾巴翹,外形似松鼠,澆汁吱吱叫」。同春園的松鼠桂魚脆口持久,酸甜適中。
編輯 搜圖
地址:西城區新街口外大街甲14號
豐澤園
-- 蔥 燒 海 參 王--
豐澤園創辦於1930年,當時京城「八大樓」之一的新豐樓飯莊的名堂欒學堂、名廚陳煥章辭職,帶走了20位師傅,在同德銀號老闆姚澤聖、西單商場經理雍勝遠出資5000塊大洋的扶持下,選擇了北京前門外煤市街南口濟南春飯莊原址,開辦了豐澤園飯莊。
豐澤園的「蔥燒海參」之所以出名,一是烹飪技法獨特,二是自發海參保證品質。豐澤園是最早採用「糊蔥油」、「炒糖色」等技法來烹製「蔥燒海參」的,這樣做不僅徹底去除了海參的腥味,而且汁少入味,色澤光亮。
地址:西城區珠市口大街83號
天興居
--炒 肝--
天興居炒肝店,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前門外鮮魚口開業,創始人劉永奎。
編輯
搜圖
炒肝是將京味小吃「白水雜碎」中的心肺去掉,用除去腥臭味洗淨的豬腸豬肝為原料,加上蔥、姜、蒜末醬色和勾芡,定名「炒肝」。稀稠適度,將其盛入喇叭形小碗中如寶盞含晶,吃時不用筷子和勺,只需手託碗底,嘴唇沿著碗邊轉著喝,別有一般風味。
鮮魚口街店地址:鮮魚口街81-83號
峨眉酒家
--宮 保 雞 丁--
峨嵋酒家是北京川菜老字號,創建於1950年。「峨嵋派川菜」的菜式主要特點是:根據四川當地傳統手法,結合北京人飲食習俗、口味需求而調整創新的川菜。菜式精細、雋詠,以味見長。
編輯
搜圖
峨嵋酒家最具代表意義的就是宮保雞丁,它家可是把宮保雞丁做出了彩兒。峨嵋酒家的宮保雞丁口感滑嫩、彈牙,口味是荔枝口兒。
地安門店地址:地安門外大街155號
都一處
-- 燒 麥--
提起都一處,闖入老北京腦海裡的肯定有兩詞:「乾隆」和「燒麥」。都一處燒麥館,開業於清乾隆三年(1738)。到乾隆十七年,因皇帝賜名,又送一「虎頭」匾而出名。
同治年間又增添了燒麥,其特點不僅皮薄餡滿,而且味道極好。抗戰時期,都一處雖倖免沒倒閉,但生意一直不振,直到北京解放,才獲新生都一處燒麥館位於繁華的北京前門大街路東36號,已經有260多年的歷史。
前門店地址:前門大街38號(大柵欄東口)
有人說只有在北京的老字號裡,
才能找到北京過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