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品牌「老炮兒」銳意創新

2020-12-22 北京商報

2020年疫情的影響下,坐擁品牌優勢的老字號也不得不加速創新,融入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實體門店客流量大幅下滑,以線下布局為主的老字號意識到,必須發力線上。

老字號品牌爭先布局、推進線上渠道運營,吳裕泰推行微商城24小時不打烊,北京稻香村及時入駐外賣平臺……磨練中,幾代人的記憶符號也顯露出蓬勃的創新力。

現狀:

1.IP營銷

老字號的受眾範圍越來越寬,通過與IP合作,尋求產品年輕化。近來,北京稻香村動作頻頻。由故宮博物院藏品《五牛圖》而得來靈感的「福牛賀歲·大吉盒」刷爆朋友圈,這款國潮風格的禮盒,是北京稻香村與故宮淘寶合作推出的聯名款糕點。

除了故宮淘寶,北京稻香村還與文化積澱厚重的《國家寶藏》節目、人民創意、御茶膳房等合作推出特色產品,使傳統文化與糕點有了更好地融合。同時,北京稻香村也在不斷嘗試多元化創新,「黃逗菌冰糕」、安慕希聯名推出的酸奶味月餅都吸引了大批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北京稻香村的舉動是老字號行業的縮影。內聯升、紅星二鍋頭、護國寺小吃、月盛齋等品牌均開啟跨界嘗試或與IP合作,推出適宜當下年輕人生活方式的產品,保留了原有的品質,搭配時尚的款式、便攜的包裝,越來越多的老字號重新走紅走俏。

也有品牌選擇自創IP,例如內聯升推出大內聯升、吳裕泰設立老吳形象IP,讓老字號招牌愈來愈新。

2.試水直播

老字號不斷學習新技能。直播平臺也成為老字號的新競技場。主播與設計師上陣為線上消費者講述品牌故事,推出特價商品。

在內聯升的直播間,內聯升第五代傳人任晨陽手裡拿著針線和鞋底,現場演示起手工布鞋技藝。任晨陽還時刻與直播間裡的觀眾互動,講解商品信息、發放紅包。疫情期間,菜百增加直播頻次,讓銷售人員成為主播,為消費者講解產品亮點與品牌故事,玩轉新玩法。

對於老字號企業來講,直播的意義不再是提振銷量,而是成為京城老字號企業走出北京、拓展年輕客群的利器。

與此同時,帶有地域屬性的老字號企業,還渴望通過直播實現對全國市場的覆蓋,並消除渠道間的隔閡。直播不僅能為線上導流,還能將線上的流量帶到線下去。

以內聯升為例,目前內聯升吸引客群的重心更多是放在「95後」,銷售佔比可達到20%左右,未來會更高,因為品牌要時尚化、年輕化。然而目前內聯升實際購買的顧客以「80前」為主,佔比可達到50%。湧進直播間的年輕客群,正是當下內聯升渴望捕捉到的新客群。

3.創子品牌

消費分層,已有老字號從中嗅得商機,傳統「老炮兒」頻繁創新副牌「小字號」迎接年輕消費者考驗。今年9月,吳裕泰發布子品牌「御泰壹香」,專攻茉莉花茶市場,並推出三個系列產品,滿足大眾消費、中高端消費、傳統消費三個受眾群體。

除此以外,北京稻香村開設稻田日記,並設立了自助選取糕點的模式。稻田日記的糕點,外形、尺寸以及名字都十分俏皮可愛,吸引著一大批年輕人,並逐漸演變成為網紅打卡地。

類似於吳裕泰、北京稻香村推子品牌的老字號企業不在少數,如全聚德推出的小鴨哥、川小館;峨嵋酒家推出的丁宮保;同春園推出的春園小鄰牛肚鍋蓋面等,都顯現出老字號求新的態度與決心。近日,老字號餐企萃華樓子品牌萃興樓開業,這家餐館定位更加年輕新潮,裝修風格也更像一家「網紅」餐廳。在保留許多傳統京味名菜的同時,這裡還經營川菜、海鮮、私房菜等,創新推出了流沙咕老肉、潮式凍凍魚、石板鮮茅沙姜雞等菜品。

老字號子品牌的延伸有利於對接新生代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和訴求。子品牌的另闢蹊徑有利於對接新生代消費者的核心需求和訴求。

趨勢

1.深度觸網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實體門店客流量大幅下滑,以線下布局為主的老字號意識到,必須發力線上。

今年2月,北京稻香村在短短幾天時間內,將旗下200多家門店搬至外賣平臺,拓展新的銷售渠道,拓寬服務範圍。吳裕泰開展「24h」微商城,將已有的線上資源優勢更大程度地呈現。

實際上,電商為老字號帶來新的銷售契機,破除區域局限性,提振產品銷量。1月以來,吳裕泰微商城銷量時間翻倍增長;北京稻香村門店的外賣單量從最開始的幾單變為十幾單;菜百的線上直播數量也從個位數變為兩位數。

老字號轉型也在迎合當下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電商數據能夠幫助它們分析消費數據,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但老字號創新也要實現技術創新、進步,同時研究現代人的消費方式,通過自身的改良,接軌現代的消費潮流。

另外,線上消費的便利優勢積累了消費者,老字號也能藉助與電商的合作節約宣傳成本並擴大品牌影響力。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配送、價格等仍是吸引消費者在電商駐足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老字號拓展市場的必要手段。

老字號還是要與消費者的預期相匹配,做到文化與時尚的融合。作為載體的電商平臺,要儘可能在營銷方式、產品展示等方面進行創新,增加更多的娛樂體驗感,抓住機會,可以實現拐點超越。

2.體驗吸粉

實體門店已被越來越多的老字號企業賦予了體驗功能。老字號企業將曾經隱藏在後臺的製作流程安放到門店,吸引眾多消費者駐足和購買。

北京稻香村在元宵節的銷售節點推出了現搖元宵。吳裕泰、內聯升以及六必居則在門店呈現傳統技藝,將零售與技藝傳承相融合。在中秋節期間,北京稻香村在部分門店售賣現烤月餅並成為爆款。對消費者而言,時令美食也帶來了傳統節日的儀式感體驗。

吳裕泰嘗試將茶莊做成茶文化體驗館。吳裕泰董事長趙書新表示,門店增加現泡茶、茶具銷售區域等,以提升門店經營坪效。據他透露,吳裕泰王府井門店啟動了改造計劃,設計師已開展考察、設計。每家門店會根據所在位置的人群消費特徵進行改造。此外,吳裕泰王府井門店還將設置茶生活體驗區吸引年輕消費者。

內聯升則在門店開闢出現場演示區,通過技師的現場演示製作,把內聯升非遺技藝展示在社會公眾面前,讓消費者近距離接觸到傳統手工技藝。

3.復原經典

創新是老字號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堅守則是守住傳統品牌的根。老字號將傳統文化與產品結合,更蘊含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

老字號不再僅僅深挖老師傅的手工藝,而是兼顧百年品質與現今變化。北京稻香村嘗試復原節令糕點、食品,藉助自身品牌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將中國傳統食品文化滲透到社會主流價值觀當中,希望通過潛意識影響消費者。

今年春天,首批明前西湖龍井茶登陸北京市場後,吳裕泰又將復原古法技藝、純手工炒制的精品西湖龍井茶推向市場,開售後立即受到愛茶人士的歡迎。吳裕泰的茶源自歷經百年打磨的茉莉花茶窨制技藝,該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吳裕泰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藝可謂是百年來歷代制茶師傅智慧與心血的結晶,每道工藝中都有著傳承百年的獨門絕技,整個花茶加工流程需要近半年時間。

有業內人士提到,在產品設計細節中融入更多元的傳統文化元素,同時結合傳統文化精神內涵,拓展產品屬性邊界,創造國風新品類,將成為在同質化的產品中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關鍵。

北京商報記者 王維禕/文 圖片來源:受訪企業提供

相關焦點

  • 首農食品集團老字號攜手《上新了·故宮》第二季 創新傳承演繹文化...
    可以說,首農食品集團攜旗下的老字號品牌與《上新了·故宮》第二季展開的合作,不僅以強大的文化生命力,讓老字號文化綻放出新時代的色彩,也讓業界看到了首農食品集團在品牌年輕化和向營銷傳播多元化方向發展的潛力與空間。融古鑠今匠心傳承 初心不改銳意創新首農食品集團旗下的老字號品牌與600歲的故宮有著天然的文化契合度。
  • 百餘中華老字號企業代表聚山東 共研品牌創新發展路徑
    、郫縣豆瓣等中華老字號企業的200餘位代表參會,共同研究中華老字號品牌創新和「走出去」的發展路徑。  臧仁峰還透露,未來山東還將推動老字號創新,鼓勵老字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改變很多作坊式、家族式的落後管理模式,學習東阿阿膠、青島啤酒等老字號的現代化管理思想。鼓勵老字號產權創新改革,鼓勵社會資本參股、控股老字號,實現老字號企業的集團發展,支持老字號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建設老字號商業街,老字號旅遊紀念品、伴手禮、山東禮物等產品,並在外事接待中優先選擇老字號產品。
  • 德州:創新讓老字號越「活」越年輕
    在消費「菜單」愈發豐富的今天,我市老字號企業在傳承經典的基礎上轉型升級——創新讓老字號越「活」越年輕  與上述老字號企業的紅紅火火相比,有些老字號的日子並不好過。「我市很多餐飲服務業和食品業的老字號企業經營規模普遍偏小,一些企業甚至仍然沿襲傳統的前店後廠的生產方式。 」張少寶告訴記者,多數老字號的知名度和發展空間都限於本地市場,品牌的市場影響力日益下降。如福合居扒雞、鴻熙居布袋雞、崔記扒雞銷售額一直在百萬元以下徘徊。資金不足、宣傳不夠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制約著老字號的發展。
  • 解析王致和老字號創新發展新格局
    作為中華老字號行業的代表品牌之一,王致和受邀參與出席了2019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中國品牌博覽會和2019中國品牌日5.10晚會。在歷經多年的傳承發展中,王致和人總結了成功的六字訣:「傳承」、「創新」、「發展」。在王致和人看來,緊抱老東西不放,那叫頑固。即便是老字號,也不能缺乏創新的動力。80年代,改革開放大潮衝到了大江南北。王致和緊跟改革創新大潮流,樹立產品線,把之前的醪糟、醬油、醋等產品砍掉,轉移扶持腐乳,看好腐乳這款產品。
  • ThinkBook新品專訪:銳意創新 打造更極致產品體驗
    同時,本次發布會以首席前途官身份出現的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中小企業事業部總經理王忠強調,ThinkBook將以銳意的品牌態度,助力新青年創造屬於自己的新前途。 以銳意的品牌態度 助力新青年創造屬於自己的新前途 ThinkBook品牌此次選擇了王源作為品牌代言人,這讓不少人眼前一亮,一個高流量的藝人以及面向職場的電腦品牌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呢?會上給出了答案。
  • 持續創新才是對老字號最好的保護
    杜新磊立即成立了廣育堂文化挖掘整理小組,深挖老字號品牌文化內涵,將廣育堂商標在國內外進行了註冊,並加強了智慧財產權保護,走遍了老濟寧城的大街小巷,對廣育堂明清、民國時期傳承的1180個古方進行整理,其中,調理體質的二仙膏最具代表性,製作要經過13道工藝、99道工序,製作技藝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首批國家傳統振興目錄。
  • 同仁堂枸杞拿鐵:老字號品牌激活背後的是與非
    事實上,不止同仁堂有這種與時俱進的意識,還有更多老字號在品牌激活和創新這條路上邁出了第一步並不斷摸索前進著。老字號品牌激活的是與非品牌(BRAND)一詞起源於古挪威語「BRANDR」,意為灼燒、烙印。中世紀的歐洲將燒紅的金屬烙印打在家畜身上,以便區分私有財產。品牌從單純的標識符號到今天承載精神內涵,已經成為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
  • CBNData:中華餐飲老字號城市創新報告(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基於口碑平臺和餓了麼平臺數據,從市場競爭力、品牌吸引力、消費者新生力、平臺創新力、社媒覆蓋力五個方面,對全國主要城市的中華餐飲老字號進行了一次深度把脈,並發布了「中國餐飲老字號觸網創新力指數」。基於以上國內餐飲老字號的市場發展概況,CBNData《報告》將根據「中華餐飲老字號觸網創新力指數榜」的各項指數,剖析各大餐飲老字號的創新與發展狀況。
  • 廣東老字號品牌有哪些?廣東中華老字號有哪些?廣東老字號名單
    每一個廣東老字號都是一個有關誠信、品質、拼搏和創新的商業傳奇,都是一代又一代人精益求精、艱苦奮鬥打造出來的金字招牌,糕點就去蓮香樓,喝茶約著陶陶居,醬料買上致美齋,涼茶認準王老吉,製藥想到何濟公......廣東老字號品牌大全,帶你見證千年嶺南輝煌商業成就。下文有千百順品牌營銷策劃公司為您介紹廣東中華老字號有哪些?廣東老字號有哪些?
  • 「老炮兒」火了!中國傳統食品也可以很有範兒!
    《老炮兒》上映才半月,票房高歌猛進已過8億!與票房同時飄紅的,還有《老炮兒》引發的種種話題。
  • 電商助力,老字號煥發「第二春」!德馨齋、雲亭這些品牌賣向全國
    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老字號工作委員會最新發布的《中華老字號電商發展報告》顯示,電商已經成為眾多「中華老字號」尤其是食品類品牌增長最快的銷售渠道。「觸網」不僅帶來了市場渠道的大規模拓展,還有助於更精準的用戶定位和產品開發。在本報主辦的中秋團購會上,德馨齋、雲亭等濟南知名品牌早已打響了電商突圍戰。9月25日,老字號在中秋團購會展位上開啟直播。
  • 中華老字號皇上皇開設品牌文化館,與你分享沉澱80年的腊味文化
    2020年12月31日,始於1940年的中華老字號、廣式腊味領導品牌皇上皇在廣州東方寶泰廣場重磅打造的80周年文化館,邀請一眾老廣來品味一份由1940年沉澱至今的廣式傳統腊味文化,感受國潮老字號的跨界新嘗試,為市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國潮與美食文化盛宴,拉開花城喜迎新年的序幕!
  • 讓中華老字號桂美軒更好的傳承和創新發展
    因此迎來了在呈貢七旬工業園區昆明桂美軒食品有限公司開展抗疫不忘復工復產,發展企業才是出路的企業家商討會,會議由昆明桂美軒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靜主持,參加會議的有中國中非總商會執行會長,雲南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協會監事長李忠良帶領二十幾位企業家,其中有永定民生總經理何勇江,雲南獵頭總經理李軍,京東劉繼軍等企業家,老字號品牌桂軒的發展,展開如何創新發展。
  • CC Point | 文化賦能消費升級與老字號品牌重塑戰略——以上海豫園百年經典品牌為例
    本期分類丨品牌重塑、品牌案例分析關鍵詞丨豫園老字號品牌;消費升級;傳承創新作者簡介:Faye WU,管理學博士。現任教於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面對消費新生代的獨立個性主張與創新消費品位,老字號品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營銷挑戰與機遇。
  • 老字號品牌特色及著名老字號有哪些品牌
    老字號是指歷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取得社會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品牌。老字號品牌特色:在這些聞名遐邇的老店中,有始於清朝康熙年間提供中醫秘方秘藥的同仁堂,有創建於清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為皇親國戚、朝廷文武百官製作朝靴的「中國布鞋第一家」內聯升, 以工藝品而聞名華夏的天津喬香閣。
  • 王致和品牌創立35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
    品牌創立在350年前,但是品牌騰飛的起點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王致和以國有企業的身份躋身祖國經濟發展的大潮之中。首農食品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薛剛表示,「王致和」是集團公司持有的一批「中華老字號」和「知名品牌」群的優秀代表,這些老字號品牌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載體,又是集團寶貴的核心競爭力。
  • 內蒙古中華老字號產品,內蒙古老字號品牌名單
    中華老字號,是歷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取得社會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品牌。 截止至2020年,內蒙古共有7家「中華老字號」企業,你知道內蒙古中華老字號有哪些嗎?下面就告訴你內蒙古老字號品牌名單。
  • 南京老字號認定率不足一成:老字號如何「不老」
    南京林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講師王泗通對南京老字號研究發現,「老字號」企業的現代轉型,動力源自政府、老字號協會、企業三者的共同作用,政府在政策與資金上給予支持,協會提供學習交流平臺,推動企業與市場接軌,企業通過品牌管理和技術創新推動轉型。評上老字號,為企業「鍍了一道金」,但能否「發揚光大」,還看「內在修為」。
  • 中華老字號「便宜坊」品牌創立60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2016年6月6日上午,北京便宜坊烤鴨集團有限公司在東城區紅劇場舉行「百年基業,世紀傳承,凝心聚力,共鑄輝煌——暨便宜坊品牌創立600周年員工慶祝大會」活動,紀念創建於明朝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的中華老字號「
  • 有的老字號還活著,但也只是活著
    除此之外,酒、醫藥、零售也是老字號所在較多的行業。「品牌老化、創新不足、市場萎縮、競爭力下降,不少經營出現危機。」天貓國潮項目的負責人施蘭婷曾經對媒體這樣總結老字號們集體面臨的問題。疫情重創餐飲行業,有些老字號受到的衝擊尤為凸顯。曾經的「烤鴨第一股」全聚德面臨著尷尬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