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祭天時的齋戒銅人到底是剛炳還是魏徵?

2021-01-17 騰訊網

[摘要]在天壇齋宮和祈年殿西配殿這兩個分別從不同角度講述祭天歷史的展覽中,有一個令人奇怪的現象:天壇齋宮的展覽中,齋戒銅人下面的介紹是剛炳;在祈年殿西配殿的展覽中,齋戒銅人又被說成了魏徵。

天壇公園現在有很多祭天歷史文化展覽,每天都吸引了眾多遊人。然而,在天壇齋宮和祈年殿西配殿這兩個分別從不同角度講述祭天歷史的展覽中,卻有一個令人奇怪的現象:在天壇齋宮的展覽中,齋戒銅人下面的文字介紹是剛炳;在祈年殿西配殿的展覽中,齋戒銅人又被說成了魏徵。此外,在齋宮大殿前齋戒銅人石亭裡擺放的齋戒銅人雕像,與這兩處展覽中的銅人雕像也有所不同,亭子裡的銅人帽子上沒有花紋,而在兩處展覽中的銅人帽子上均有明顯的紋飾……那麼,齋戒銅人到底是誰?兩處展覽中所說的齋戒銅人為什麼是兩個人?大名鼎鼎的魏徵是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時期的諫諍之臣,可剛炳又是何許人呢?關於齋戒銅人,究竟有幾種說法?

祈年殿西配殿中的銅人

設置齋戒銅人始於明太祖朱元璋

鑄銅人以示警

祭天作為乞求神靈賜福攘災的一種儀式,曾是古代先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已有祭天活動,據《尚書·堯典》記載,帝堯時期「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從考古資料看,如今已發現的新石器時期祭祀遺址已有30多處。

祭天儀式中設置齋戒銅人,最早始於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元末的戰亂中審時度勢,蕩平群雄,逐元順帝於漠北,建立了大明王朝。他認為自己能取得這樣的豐功偉績一定有上天的眷顧,所以每年都要舉行隆重的祭天大典,表達對上天的感激。為了使這種感激表達得更加虔誠,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命大學士朱升撰齋戒文:「戒者,禁止其外。齋者,整齊其內。沐浴更衣,出宿外舍,不飲酒,不茹葷,不問疾,不弔喪,不聽樂,不理刑名,此則戒也。專一其心,嚴畏謹慎,苟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精白一誠,無須臾間,此則齋也。」朱元璋還規定:「臨祭,齋戒三日,務致精專。」他覺得惟有這樣「庶可格神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諭「人心操舍無常,必有所警,而後無所放」,令禮部鑄銅人以示警。銅人高一尺五寸,手執牙簡,如大祀簡上書「致齋三日」、中祀則書「致齋二日」。祀前三日,由太常寺進置於齋所。此後,祭天不僅成為明清兩朝的一種制度,皇帝齋戒請出「銅人以示警」也成了必不可少的慣例。

魏徵被唐太宗李世民視為一面鏡子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祈年殿西配殿的祭天禮儀展覽包括祭天歷史以及明清兩代皇帝的祭天禮儀、祭祀年表、祭天儀程等,齋戒銅人出現在「祭天儀程」部分,立在「看牲視牲」和「恭進銅人」前面的展櫃中。展板上關於齋戒銅人的介紹文字是這樣寫的:「大祀前,禮部官要在皇帝齋戒處安設手執齋戒牌的銅人提醒皇帝齋戒。傳說銅人為唐代著名諫臣魏徵。」

魏徵像 唐閻立本繪

魏徵(580年-643年),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以直諫敢言著稱,輔佐唐太宗李世民長達17年,進諫數百次,且多為唐太宗採納。《舊唐書·魏徵傳》記載,唐太宗曾多次感慨:「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段流傳至今的「鏡子」名言中所說的「以人為鏡」的人正是魏徵。在魏徵寫給唐太宗的奏疏中,最有名的當屬《諫太宗十思疏》,奏疏寫於貞觀十一年(637年),隨著經濟的發展,百姓生活越來越富足,唐太宗逐漸驕奢忘本,大修廟宇宮殿,廣求珍寶,四處巡遊,勞民傷財。魏徵對此極為憂慮,於是「頻上四疏,以陳得失」。

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病重,唐太宗到魏徵家中探望時流著淚問魏徵有什麼要求,魏徵強支病體說:「我不愁別的小事,只擔心國家的興亡。」第二天,魏徵便溘然長逝,享年63歲。唐太宗悲痛萬分,罷朝五天致哀,命以一品官禮葬,還把魏徵像畫於凌煙閣上,經常前往弔唁賦詩,以示緬懷。唐太宗還在魏徵像前感嘆道:「今天魏徵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鏡子啊!」對此,著名畫家閻立本還繪有一幅《魏徵進諫圖》。

剛炳為明成祖時期司禮監太監

賜葬八寶山 建護國褒忠祠

剛炳(約1348年-1403年),明洪武年間,他隨侍太祖徵戰四方,甚得明太祖朱元璋的賞識。1370年朱棣受封燕王,他又隨朱棣駐守北京。在剛炳的建議下,燕王招攬了姚廣孝等著名輔臣。燕王起兵「靖難」時,剛炳隨侍燕王左右,屢立軍功,深得永樂皇上信任,常被永樂皇帝喚入內宮,並親切地呼其為「剛鐵」。由於常常出入於紫禁城,為防止奸臣進讒陷害,剛炳於是自己淨身避嫌。

永樂年間,驍勇善戰的剛炳曾扈從明成祖朱棣北徵大漠瓦剌,再建功績,被永樂皇帝提拔為司禮監太監。在攻取永平、保定時,剛炳智勇雙全衝鋒在前,奪得首功;在北徵元朝殘餘勢力時,又相繼智取了陽和等地。其後,剛炳血染沙場,戰死於大漠,明成祖朱棣甚為悲痛,念剛炳忠勇雙全,不僅將其褒揚為「開國元勳」,還賜葬於黑山(今北京八寶山),「歲時享祭」,並為他建了一座祠廟——護國褒忠祠。

但也有人認為剛炳並無其人,因為《明實錄》、《宦官傳》等明代的多種史籍中,均沒有他的記載。但在嘉靖十年的《重修皇明故司禮監太監剛公墓記》以及萬曆元年楊博所撰的《重修黑山會司禮監太監剛公護國寺碑記》中,卻詳細地描述了剛炳的事跡,比如他的交趾血統,洪武時「參侍帷幄」,常從太祖徵伐,後封為燕王府承奉,隨朱棣起兵靖難、徵漠北。在靖難之役中,「親犯矢石,首擒平保」,隨成祖「北徵瓦剌,智取陽和」,被提升為司禮監太監……

冷謙是明代太常寺樂官「協律郎」

被譽為明代郊廟音樂的奠基者

關於齋戒銅人,除了魏徵和剛炳,還有一說是明代樂官冷謙。有人認為,齋宮大殿前丹墀上齋戒銅人石亭裡的那尊警示皇帝「恪恭罔懈」的銅人雕像,正是這位同樣敢於直言進諫的冷謙。

冷謙可謂明代郊廟音樂的奠基者,是明初很有影響的音樂家、養生學家,其專著有《太古遺音》、《琴聲十六法》、《修齡要旨》等。如今流傳下來的史籍記載中,對其在音樂、繪畫、養生等領域的造詣多有褒讚。《明史·樂志》記載,明太祖「置太常寺,其屬有協律郎等官。元末有冷謙者,知音,善鼓瑟,以黃冠隱吳山(今浙江杭州)。召為協律郎,令協樂章聲譜,俾樂生習之。……乃考正四廟雅樂,命謙較定音律及編鐘、編磬等器,遂定樂舞之制」。明末清初的姜紹書在其所撰《無聲詩史》的記載是:「仙人冷謙,字起敬,武陵人,道號龍陽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為太常協律郎,蓋百餘齡矣。」「中統(1260年-1263年)初,與邢臺劉秉忠從沙門海雲遊,書無不讀,尤邃於《易》及邵氏《(皇極)經世》,天文、地理、律歷、眾技皆能通之。至元間,秉忠入拜太保,參中書事,君乃棄釋業儒,遊於霅川……」清代徐沁在《明畫錄》卷二《冷謙傳》中的描寫更為神奇:「世傳其化鶴入瓶,事甚詭異。」據傳,冷謙還是一代名醫,對養生術頗有研究,曾提出六字延年訣,即「噓、泗、呵、吹、呼、嘻」,在調攝、養生、四季起居、按摩等方面都有獨到見解,著有養生學專著《修齡要旨》,後被清人葉志銑輯入養生學叢書《頤身集》。(文/ 肖欣乾)

相關焦點

  • 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為何北魏卻西郊祭天?是鮮卑舊俗還是沒文化
    這兩天被發掘北魏皇帝祭天遺址的新聞刷屏了,猴格也來說說北魏皇帝是怎麼祭祀老天爺的,北魏的郊祀制度又是怎麼回事的。話說封建時代的皇帝們,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神化自己的皇權,都喜歡通過頻繁的郊祀祭天來表現自己是天授神權,聲明自己是老天爺的兒子,受命而得天下,非常具有正當性和合法性。
  • 中華民俗:古代的政治禮儀之祭天、祭地
    在周代,祭天被稱為「郊祭」,每年冬至這一天帝王都會親率朝臣在國都南郊的圓丘舉行,「圓丘祀天」與「方丘祭地」,圜丘是一座圓形的紙壇,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圓形正是天的形象,圓同圓。●天子祭天,儀式神聖祭把之前,天子與百官都要齋戒並省視獻神的家畜和祭器。
  • 揭開歷史,觸摸針灸銅人背後的中醫!
    其實,中醫和銅人一樣,在千年的傳承中飽受打擊而歷久彌堅。王惟一用盡心力傳遞給我們的火種,能被我們好好傳播下去嗎?圖片摘自電影《天下第一針》「我要休了你!回娘家。」在收到老婆的最後通牒之前,這個男人剛丟了公職,沒了家產,花費了所有精力和時間……換來的,只有一堆廢銅和仍在燃燒的爐火。但這,還不是最後一根稻草。他被隨後趕來的差人抓進監獄。
  • 銅人戀|一對銅人,一生相戀
    原來,女銅人的名字叫林葉,二十七歲,家住雲南山區。五年前,她家裡來了一位旅行背包客,租了她家一間房一個月。就在這一個月裡,她愛上了比自己大十歲的背包客,背包客也很喜歡她,說要跟她結婚。可不久,一個女人找上門來,竟然是背包客的老婆,她是大老闆的女兒,和背包客結婚已兩年,背包客是受不了老婆的大小姐脾氣才躲出來的。背包客被老婆捉回去了,臨走時,他悄悄告訴林葉,等著他,他離了婚就回來找她。
  • 祭祀、儒學、佛道教,唐朝為何流行齋戒「吃素」,全員「素食主義」?
    既然禁止殺生,吃素和齋戒便成為佛教人的生活日常。加上唐朝皇帝本人信仰佛教,所以齋戒從一種自願性的行為變成每個人都要遵守的規定。唐高祖李淵就曾頒布法令,要求全國百姓在一定的時間內必須實行齋戒,不得殺生。戒令一發,誰敢不從?所以此後特定時間內吃素齋戒已經成為唐人的習慣,人人奉守。
  • 日本發現北宋「針灸銅人」,鑑定後轟動中醫界,專家:絕不可能
    無論如何都希望大家別輕視我們的中醫,其中針灸絕對是非常神奇的,它成功地解決了許多人類的生理疾病問題,好了,還是繼續回到今天的主題吧,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件文物和針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它的名字叫做「針灸銅人」。這件「針灸銅人」是北宋時期著名的醫學專家王惟一打造出來的,據悉是因為當時北宋皇帝宋仁宗為了調理自己的身體,然後就命令醫學專家王惟一為其打造出一尊「針灸銅人」。
  • 另類忠臣魏徵:有奶便是娘,一生跳槽六次,險些殺害李世民卻反被重用,只因他是職場精英
    隋末天下大亂,武陽郡丞元寶藏起兵造反,因知魏徵有才,將其請出道觀,使之參加造反隊伍,並擔任文書;此間,元寶藏與瓦崗李密的往來信件,大多由魏徵負責起草,因此,在元寶藏歸降李密以後,魏徵又得到了李密的賞識,被任命為元帥府文學參軍,專掌文書卷宗;一年以後,魏徵隨兵敗降唐的李密來到長安,歸順了唐高祖李淵,歸唐後,因很久得不到任用,魏徵便自請去安撫山東(即太行山以東),授銜秘書丞,並在河南濬縣勸說了好友徐世勣
  • 老趙說銅人《整理一個銅人類別:曲膝上下手持物系列》
    今重新整理髮布,給銅人愛好者提供一個參照資料.歷史上關於小銅人的記載史料極其有限。甚至連「小銅人」的稱謂,也是最近才在收藏圈中叫開來的。在十多年前老趙剛涉足這個門類時,圈中對於「小銅人」的稱謂可謂五花八門,有叫它「俑子」、「銅俑」、「遼俑」、「遼人」的,後來才約定俗成叫小銅人。這個遼金為主體的青銅小型掛件造像類別,正日漸引起收藏群體的重視與研究者的關注。
  • 袁世凱的1914:祭天之後,稱帝之前
    接著,燔柴、初獻、亞獻、終獻、飲福受胙、撤饌、望燎,古代皇帝專享的祭天典禮,在民國重現了一遍。民國肇建三年後,袁世凱終於結束了在制度選擇上的搖擺,宣示他取得了權力的勝利,開始尋求上天的認可,邁向那條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不歸路。大總統借打擊國民黨解散了國會。袁世凱曾經問他的英文秘書顧維鈞,中國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共和國?
  • 抖音銅人寶哥在哪裡表演 銅人寶哥是誰個人資料
    抖音銅人寶哥在哪裡?相信喜歡玩抖音的小夥伴都經常刷到一個銅人和很多網紅美女一起拍視頻的視頻,真是讓人羨煞不已,都想變成銅人然後就能和美女合照了,那麼大家知道不知道抖音的活體銅人是哪裡人,在哪裡表演嗎?不知道的朋友不要著急,小編這就帶大家一起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 古代皇帝在哪裡祭天
    今天我和大家說說北京的天壇,天壇公園地處北京市區,是清代權利的象徵,在舊時代被保護得還是不錯的。裡面分好幾塊景區,最著名的建築物就是祈年殿,天壇不是很大,建議買套票,這樣每個景點都可以看一下,最好多帶點水,因為裡面礦泉水5元一瓶。我們是上午故宮,下午天壇。
  • 打擊西北草原狼,還是進攻臺灣,康熙皇帝到底如何選擇?
    清朝康熙皇帝總計在位61年,在康熙皇帝在位的歷史上,先後剷除權臣鰲拜、平定三藩之亂、收復臺灣島、驅逐沙俄、打擊西北準噶爾部等等。在平定了三藩之亂以後,到底應該先收復臺灣,還是先打擊西北準噶爾部,清朝內部的意見並不統一。作為清朝的最高統治者,年輕的康熙皇帝到底如何選擇呢?
  • 少林十八銅人是怎麼來的?他們真的是銅人嗎?
    說到十八銅人大家都不陌生吧,在很多武俠劇和電影中都見過,而且栩栩如生,他們身上都是一個顏色,看上去就好像一個銅人。給人一種崇拜感。
  • 八關齋戒的內容及巨大功德利益
    八關齋戒部分注意事項:齋戒要提前冼澡,受戒時身上避免有香皂等氣味。中午食物必須是全素,不能有葷腥(包括雞蛋)。嚴格禁酒,哪怕是做菜時放進一滴也不行,任何含酒的食物(比如腐乳等)都不能食用。   午飯必須一次吃完,中途不能起身。一旦起身就表示用餐完畢,不能再坐下去繼續吃飯。所以要注意,一次性的將所有食物,包括湯水,全部都擺在眼前,不要中途再起身去取餐、倒水。
  • 「太子炳」來歷不凡,不僅是著名粵劇大師還是粵劇團團長
    太子炳,本名叫彭熾權,他不只是一位著名的粵劇演員,還是佛山青年粵劇團團長。太子炳彭熾權,1947出生於廣州,祖籍番禺,畢業於廣東粵劇學校。彭熾權彭熾權在《七十二家房客》劇中飾演的太子炳顛覆了人們對他的印象。彭熾權的師傅文覺非也曾扮演過太子炳這個角色,他為了紀念師傅,挑戰自己的演技才接受了這個角色。
  • 八關齋戒
    因為在家修行的人,家庭的、社會的種種事務很繁忙,要想修行,障礙也很多。佛陀悲憫在家弟子讓他們能夠過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淨生活,種出世的善因;又能夠適應在家人生活的特點,所以特別制定了在家人的出家戒,就是八關齋戒。當然,出家人為了使自己的戒行真正達到清淨也應該受持八關齋戒。 「八」,是指八條戒律,所以稱為「八戒」。
  • 【八關齋戒】問答+解析+儀軌
    我有幾個關於八關齋戒的問題。第一個是我在守八關齋戒之前是需要在一位大德面前受戒呢,還是我可以自己受?慈誠羅珠堪布:第一次受八關齋戒,必須要有一個人給你傳授。第一次受的時候,事先要準備好,可以一次性地發願:此後一年、兩年、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之內,每個月的某一天我要守八關齋戒。這些全部確定了以後,就可以一次性地受三年、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 受持八關齋戒儀軌及功德
    雖然我沒有親眼目睹大和尚的風採,但當大和尚問大家「有戒體否」時,我大聲地回答:有。我的確感覺到了一種力量和法喜,我感覺到了我已經有了八關齋戒的戒體。自那以後,我每逢十齋日和諸佛菩薩大德的成道、誕辰等日均受持八關齋戒。雖然同修師兄告訴我可以自己選擇每個月受持幾天八關齋戒,但我還是下定決心多多受持。剛開始時,我按照大和尚的教誨,受持八關齋戒的頭一天晚上,沐浴更衣,然後在佛前自受。
  • 八關齋戒和授戒的人
    記得第一次受八關齋戒是那年剛上山沒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