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年級稍微大一點的網友都應該看過《一個都不能少》這部電影吧,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張藝謀執導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女主角魏敏芝。
在所有謀女郎中,魏敏芝是最特殊的一個,號稱最執著的「謀女郎」和最土的「謀女郎」。
魏敏芝1985年生於河北省赤城縣鎮寧堡鄉東柵子村(赤城縣是有名的貧困縣),她家庭貧困世代為農,家裡除了父母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餵豬、砍柴、做飯、洗衣、種地一直是魏敏芝的必修課。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魏敏芝會上小學、初中,最多上個高中,然後同村裡其他女孩一樣輟學嫁人。
命運轉折
1998年魏敏芝遇見了改變她一生的恩人——張藝謀。1998年,那年張藝謀已經通過執導《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等電影走向國際,成為國內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那一年張藝謀決定拍攝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為了電影的真實性,張藝謀決定這次拍攝選用非專業演員。在魏敏芝家鄉副導演酈紅選角,魏敏芝和妹妹魏敏聰一道面試,最終,在最後一萬多人的競爭者中,魏敏芝憑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舞蹈」表演獲得張藝謀青睞成為主角。
在《一個都不能少》電影裡,每個人物角色都是生活中原本的職業的人演的,就連姓名都是演員本身真實的名字電影播出後,魏敏芝在電影裡本色出演,單純、樸實、真實的表演感動了無數觀眾。伴隨著電影或國際國內獎項無數,13歲的魏敏芝也家喻戶曉、一舉成名。殊不知,這部電影對魏敏芝的人生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改變了她的一生。
演完電影後,年幼的魏敏芝回到現實依然面臨學習的選擇,當時很多藝術院校紛紛為其拋出橄欖枝希望魏敏芝來就讀,其中不乏提供優厚獎學金的。《一個都不能少》後,魏敏芝內心已經對表演產生興趣,面對表演誘惑,魏敏芝難以抉擇。這時她向張藝謀導演傾訴,張藝謀語重心長的告誡魏敏芝不適合娛樂圈,《一個都不能少》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段插曲,回歸現實生活努力讀書才是你應該做的。
面對最敬佩的人的忠言,魏敏芝選擇了聽從張藝謀的建議,回到校園生活。此時,即1999年,正好河北石家莊精英中學找到魏敏芝,表示不僅錄取魏敏芝還幫忙安置魏家人,還給予生活補助。這對於魏敏芝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於是,魏敏芝帶上家人去了省城石家莊踏上求學路。在高中的三年,魏敏芝牢記張藝謀的忠告,努力學習,一刻也不敢鬆懈。到了高三,面臨報告大學的問題,抑制不住內心深處對表演的渴望,她不顧家人的反對選擇了報考當年的北京電影學院。
實現夢想失敗
2004年,魏敏芝參加北京電影學院專業面試,既沒有專業的表演基礎也沒有俏人的外貌,結果可想而知落榜了。
面對實現內心夢想的失敗,魏敏芝開始懷疑自己,這時耳邊響起了了張藝謀的話「努力讀書」。於是魏敏芝發奮學習一定要考出好成績,在孜孜不倦的努力之下,魏敏芝考上了西安外國語學院編導系,雖然不能自己表演但是可以選擇導演,一樣可以實現夢想。西安外國語學院在得知魏敏芝這樣的名人來就讀,決定每年免除魏敏芝1萬元多元的學費。
無心插柳柳成蔭
在進入大學後,魏敏芝朝著自己年幼的夢想一步步近了,她拼命地汲取導演專業知識。努力學習也一定會有回報。進入大學兩年後,在2004年、2005年,魏敏芝分別獲得了全國青年徵文比賽二等獎和三等獎,成為了中國青年作家協會副主席兼河北分會主席。魏敏芝在寫作方面也是頗有建樹。而且魏敏芝也在大學裡完成了她的導演夢想,由她獨立執導的電視劇《母親的心願》於2006年1月17日正式關機。
人生第二位貴人
在西安外國語學院就讀期間,魏敏芝認識了來自楊百翰大學的陳爾崗教授。通過接觸,陳爾崗決定幫助魏敏芝去美國留學。陳爾崗給了魏敏芝推薦入學楊百翰大學的機會,但是仍有一關要過——英語。這可難倒了貧弱的英語水平的魏敏芝,但是為了能到美國學習,魏敏芝苦練英語,兩年後已經能夠流利地用英文交流,並於2006年順利成為了楊百翰大學的學生。
遇到愛情
在夏威夷楊百翰大學魏敏芝依然是學習努力的那一個。除了學業有成,魏敏芝遇到了自己的愛情,在一次聚會上魏敏芝認識了美籍華人劉錦輝,經過兩年的戀愛,已於2008年7月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留學歸來成為導演
從楊百翰大學畢業之後,魏敏芝原本可以在美國擁有很好的工作機會,但她選擇了回國發展,回國之後她拍攝了紀錄片《奇蹟的女兒》,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完成了自己當導演的夢想。
魏敏芝是幸運的的,她遇到了張藝謀完成了人生的鳳凰涅盤、浴火重生。也許對於張藝謀來說,魏敏芝只是他無數電影主角之一,但對於魏敏芝來說卻改變了一生。
現在的魏敏芝已經完成了她的導演之夢,家庭也過得很幸福,現在的魏敏芝也擁有了愛情,可說現在的她因為張藝謀的引導,過得讓人羨慕,也過得非常的幸福。